2005年的时候,我们邀请伊东丰雄到上海来进行过一次演讲,当时非常轰动。
2005年的时候,我们邀请伊东丰雄到上海来进行过一次演讲,当时非常轰动。但其实,这不是伊东第一次来上海。
在1990年代的时候,伊东丰雄就曾经受上海市政府之邀,和诺曼·福斯特等建筑大师一起竞标陆家嘴的规划,最终却没有一个人的方案被采用。后来,伊东丰雄又参加了CCTV新大楼的竞标,他自己对这个项目很有信心,但最终OMA事务所胜出。所以,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伊东丰雄在中国内地并没有项目。
在已经获得普利兹克奖肯定的这六位日本建筑师中,伊东是对现代建筑有推进作用的一位。2005年,伊东丰雄在上海讲座的题目就是《超越现代建筑》,这也是他奋斗的目标。比如说,伊东丰雄的标志性作品仙台媒体中心,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建筑,因为他打破了柯布西耶楼板和柱子组成建筑的定理,这个建筑里,柱子消失了。而在台中大都会歌剧院中,没有柱子,连楼板也消失了。所以伊东丰雄得到普利兹克奖的认可是众望所归的。
日本建筑在战后所取得的成绩,其实是和这个国家整个的国民素质分不开的。在建筑之外,文学、艺术、音乐、设计,各个方面,日本都做得非常好。
单就建筑来说,我的体会是,日本的建筑教育特别重视探究现代建筑的源头,对于上世纪20-40年代的现代建筑大师们包括柯布西耶、包豪斯、密斯等,他们真的是顶礼膜拜。前康国男在上世纪30年代成为进入柯布西耶建筑事务所的第一个日本人,他是开后门进去的,第一年一分钱都没有拿,打白工。
到了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的时候,也同样如此,当时,日本建筑师也经历过一个被国际上看不起的阶段。1960年代,日本的新陈代谢派在东京召开设计大会,向世界宣告自己的理论,虽然从学术价值上来说值得商榷,但这个事件本身是日本建筑界第一次非常自信地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建筑理念。就像中国建筑师王澍去年得到普利兹克奖,向世界阐述自己的建筑理念一样。历史沿革,日本建筑慢慢得到世界的认可,但追溯经典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哪怕现在他们已经可以进行自己的创新、有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们也始终很重视这一点。
(作者系建筑评论家、文筑国际创建人。早报记者蔡晓玮采访整理)
普利兹克奖与日本
丹下健三1987年获奖
丹下健三作品日本东京奥运会主会场——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1964)
槙文彦1993年获奖
槙文彦作品日本黑部市YKK宾馆(1982)
安藤忠雄1993年获奖
安藤忠雄作品日本北海道水之教堂(1988)
妹岛和世、西泽立卫作品
德国埃森矿业同盟管理学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