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文]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欧欧 点击 :

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 | 艺术理论

搜尽奇峰图

作者:逍遥堂主人

当傅抱石还叫傅瑞麟的时候,他爱上了石涛。

那一年,他18岁,刚刚初小毕业升入江西第一师范,他因此而给自己改名傅抱石。

其实,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改名了,10岁那年,他就将本名“长生”改成了“瑞麟”。不过,他为世人所知的还是18岁的这次更名。

我曾仔细考据过傅抱石更名的原由。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他自年轻时便心仪屈子品德情操,崇仰他“抱石怀沙”自沉汨罗江的气节,因而自号“抱石斋主人”。而且他的代表作就有《屈原》、《湘夫人》。

可我更相信他是因为石涛而更名,尽管他钟情于诗,历代佳作无不熟稔。但是,他是个画家,而非诗人,他的使命便是要成为郭沫若所言的“我国绘画,南北有二石。北石即齐白石,南石即傅抱石。”

而且,抱石先生分别为儿子取名小石、二石,为学生取名寒石。并刻了一个“抱石斋”图章盖在画上,自己做了四言十句:“一生订交,两代情深,三生有幸,四体不安,五内如焚,六欲皆空,七情难泯,八拜之交,九死不悔,十分向往。”画画亦常以石涛诗为题。

石涛在陈传席的《中国山水画史》中独占了很长的篇幅,他显赫的家世,他曲折的身世,他纠结的思想,我就不在这里絮叨了。单说说这苦瓜和尚“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豪情。

石涛之所以是石涛,是他有“我以我法”的自信。他一反当时仿古之风,构图新奇,笔墨雄健纵恣,淋漓酣畅。尤其是其画论《画语录》,强调“一画之法,乃自我立”,“夫画者,从于心者也”,在当时无异“振聋发聩”之声,对此后中国画的发展影响深远。

我尤其喜欢石涛的这句“搜尽奇峰打草稿”。

道光年间以字画鉴藏见长的潘正炜著有《听帆楼书画记》一书,而石涛的这幅作品曾被潘正炜所藏,画卷后有潘正炜的题跋:“此画一开卷如宝剑出匣,令观者为之心惊魄动,真奇笔也,寓奇思于奇笔,即以奇笔绘峰奇,石涛子洵无愧为一代奇人也。”

《搜尽奇峰图》卷纵42.8厘米,横285.5厘米,作于康熙三十年。石涛以其难得的细笔,一层层勾、皴,再由淡而浓,反复擦、点,淡墨渲染。尤其是点,经由干、湿、浓、淡,反复叠加,至“密不透风”的程度。

石涛善用点,是其一大特征。整幅画面显得苍莽凝重,深得元人意趣。

画卷迎首处,石涛自题:“搜尽奇峰打草稿”,钤“老涛”。画尾的空白处,有石涛于画兴之余所题写的长篇画论:“郭河阳论画,山有可望者、可游者、可居者。余曰:江南江北,水陆平川,新沙古岸,是可居者。浅则赤壁苍横,湖桥断岸,深则林峦翠滴,瀑水悬争,是可游者。峰峰入云,飞岩堕日,山无凡土,石长无根,木不妄有,是可望者。今之游于笔墨者,总是名山大川未览,幽岩独屋何居?出郭何曾百里入室,那容半年交泛滥之酒杯,货簇新之古董,道眼未明,纵横习气安可辩焉?自之曰:此某家笔墨,此某家法派,犹盲人之示盲人、丑妇之评丑妇尔,赏鉴云乎哉。不立一法,是吾宗也,不舍一法,是吾旨也,学者知之乎。时辛未二月,余将南还客且憨斋,宫纸余案,主人慎庵先生索画并识请教,清湘枝下人石涛元济。”钤“苦瓜和尚”、“冰雪悟前身”、“石涛”。

之所以要长篇大论地引用他的画论,理由便是此画是他人生的一个分水岭。

此前,他尚存“圣聪勿睹呼名字”的渴望和谄媚,此画之后,便是他“诸方乞食苦瓜僧,戒行全无趋小乘。五十孤行成独往,一身禅病冷于冰。”的觉醒和彻悟。康熙三十一年秋,就在他“搜尽奇峰打草稿”画作完成一年之后,石涛买舟南下,回到扬州,直至康熙四十六年后病故。

我曾无数次在图册上细观此画,此画奇在满纸皆画,搜尽奇峰,却不失疏朗空灵之气。画面清峻磊落,又非竦峙突兀,是坐看云起的悠远与旷达。我试图穿越时空,去问问石涛。这可是他万水千山间走过,山高海深中迷茫过,狂风暴雪里疼过,阅遍青山后的一切了然于胸吗?可是这世间的一切与我均是草稿而已,不带一点目的,不染丝毫名利,不求任何回报,只是草稿而已吗?

上天让他生于王族,却又让他在幼时尽失一切,只是为了历练他,让他拥有搜尽奇峰而打草稿的豪迈。此非常人之所及也。

天降奇才,必将如此。

相关文章

  • 玄中之境——长白散人谈姜平书法[图文]
    玄中之境——长白散人谈姜平书法[图文]

    一本集子的出版,前面总有几行文字,似乎为了说点什么。其实对于姜平这本书画集,只要翻开它的人,便能感觉到其中的味道儿,无需多言。如果非要说几句话,那就说说姜平。我认识姜平,是先识其字,后识其人。长久以来,有这样一句话,叫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其实这只是文人墨客的自我抚慰,我在文化圈中三十五年却未见几个“其人”。似乎那横行华夏的“隐文化”早已把儒家的仁、老...

    168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给你一个立体的陈逸飞[图文]
    给你一个立体的陈逸飞[图文]

    占领总统府(布面油画)460×335厘米1976年陈逸飞魏景山本报记者高素娜作为上世纪70年代中国主题性绘画的重要艺术家,陈逸飞为美术界留下了《开路先锋》、《黄河颂》等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7月26日至9月12日,“薪火相传——陈逸飞文献展(1960—1980)”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举...

    21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朱青生:盲目追涨西方艺术品误人害己[图文]
    朱青生:盲目追涨西方艺术品误人害己[图文]

    爱德华·蒙克《呐喊》北京大学教授、当代艺术家朱青生提醒中国藏家——在万达以2816万美元拍下毕加索的《两个小孩》后不久,国际拍卖场上当代艺术又连创新高。11月12日的纽约佳士得夜场,弗兰西斯·培根的三联作——《弗洛伊德肖像画习作》以1.424亿美元的价格成交,超过了2012年由爱德华·蒙克的《尖叫》创下...

    152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评家谈裸睡艺术:裸睡就是一个噱头[图文]
    艺评家谈裸睡艺术:裸睡就是一个噱头[图文]

    面对周洁的展览,不同的艺术家发出了不同的解读和声音画家范明正认为,裸体其实只是一种很正常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家吸引关注本身也并没有什么错,“她展示的铁丝床等铁丝作品还是非常有意思的”。中国美术批评家协会学术委员刘礼宾则表示,无论周洁方面如何解释,展览的海报上周洁确实是裸睡在铁丝床上的,这不能归结于外界的误读,刘礼宾说“就我目前看来,这个裸睡就是一个噱头。在...

    31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已极度虚荣[图文]
    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已极度虚荣[图文]

    当代中国书画艺术看似很繁荣,实际上已经变得越来越扭曲和虚伪,这种演变的推动力就是人们的虚荣。字画变成了商品,计价按平方尺,为了提高书画家的名气,各种炒作千奇百怪,各种各样头衔花样百出,各种拍卖弄虚作假,各种展览虚张声势,各种富有创意的骗术应运而生。字画的价格不按艺术水平的高低,而按画家的官衔而定。一时间人们买的好像已经不是艺术品,买的是头衔,买的是名气,买的是虚荣…&hellip...

    107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表现与抽象下的印度——《各色》展评[图文]
    表现与抽象下的印度——《各色》展评[图文]

    艺术家石煜2013年3月3日,《各色——石煜画展》在中间美术馆举行,展览展出了石煜近两年来的作品,包括油画和速写等,其中主要为《印度系列》的人像,这些作品都展现出作者在用色和用笔上的新突破。石煜于1973年出生于北京,作为70后的北京人,他没有经历大的社会变动,而且见证了八九十年代的西学热,在整个艺术视野方面较为开阔。他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在求学期间受到的是传统写实艺...

    91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文人画与画家画[图文]
    文人画与画家画[图文]

    朱耷荷花水鸟图165.8×47.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编者按:关于中国画创作方式的种种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画在近当代前进的步伐。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绘画方式,中国画在发展演变中,被赋予了沉重的精神寄托,甚至于有些时候,其自身技与艺的要求,被大而空的精神指向所替代,而中国画之“真”却少有人肯于直面正视。艺术是多元的,更是经得起争鸣的。困扰一定意义上也是前进的萌...

    148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欣赏裸体艺术是靠情欲还是依赖品味[图文]
    欣赏裸体艺术是靠情欲还是依赖品味[图文]

    图1达娜厄接受黄金雨-提香,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艺论阁】英国当代著名艺术史家,小说家,公共知识分子,被誉为西方左翼浪漫精神的真正传人的约翰·伯格(JohnBerger)在其1946年的著名书籍《观看之道》中谈到“女性作为观看对象”的话题时指出:“(在西方传统艺术中)女人就是被男人看的一个物件”“甚至是性...

    60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雕塑:凝固的快乐与哀愁[图文]
    雕塑:凝固的快乐与哀愁[图文]

    何健君作品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是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停留在城市。”城市的美好在于它富含了文艺的因子,而雕塑“取体赋形”,在三维空间中凝聚生命的永恒。文、图记者郭晓昊、林琳“我把抽象的感情以具象的形式传递给大众,与平面的书画不同,立体的雕塑可供全方位欣赏,你可以用手触摸感受它的肌理效果。”...

    132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应天齐:他们拣的是文化与记忆[图文]
    应天齐:他们拣的是文化与记忆[图文]

    应天齐本报记者高素娜9月15日至19日,由艺术家应天齐发动,建筑专家付志强、胡石、刘克峰积极响应共同发起的“应天齐——‘遗存·再生’芜湖古城艺术计划”得到了安徽芜湖市民的积极响应,数千名高校大学生、教师、公务员、企业员工、社区居民及白发苍苍的古城老居民等聚集在芜湖古城现场,拣寻各个时代建筑遗存的砖块。此次...

    92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曾梵志:我可不敢做局 因为太受关注[图文]
    曾梵志:我可不敢做局 因为太受关注[图文]

    2013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曾梵志《最后的晚餐》拍出1.8亿港元(约合1.42亿元人民币),刷新了亚洲当代艺术品纪录。人物周刊:你的作品总是贯穿着不安和痛苦,这种痛感来源于哪里?曾梵志:我从小记忆力好。亲眼所见的支离破碎的记忆,一闭上眼,就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人的极限我都经历过,饿得不行,隔着玻璃看冒热气的包子,想吃,但是没钱。16岁在印刷厂,连着3天熬夜加班,体力透支,不停搬东西,累得可以在任...

    38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乔领书法亦得真三昧[图文]
    乔领书法亦得真三昧[图文]

    书法观沧海提起乔领,他的画作可谓家喻户晓,有口皆碑。在关于他的介绍中,也是国画居多。但鲜为人知的是,乔领的书法作品也曾几经锤炼,受到过众多名师指点,其中就有启功、欧阳中石、沈鹏等大家亲授,而今,其书法功力也可算是修成正果。乔领祖籍山东,异香精舍佛子,龙吟书屋主人。曾以乔仲英、羊乳生、石桥为名求学并发表书、画、诗、文诸作品。石桥居士乃原中国佛协主席赵朴初先生赐号,寄寓如石之坚韧,如桥普度众生。...

    60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创新的魅力[图文]
    创新的魅力[图文]

    钟鸣闲来垂钓碧溪上68×68cm钟鸣是一位富有创造力的当代中国人物画家,在他的作品中强烈地展现出当代人的个性。这种个性表现为:不囿于已经陈旧的表现形式,大胆地探微取幽、博古通今、涉猎中西,创造出富有当代社会情感而又具备鲜明特征的艺术形式来。钟鸣是一位具有清晰的艺术理念和创造意识的艺术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还在美院求学的他就敏锐地意识到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面对中国传统艺术精华必...

    181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深圳画院院长忆朱德群:是个厚重少文的人[图文]
    深圳画院院长忆朱德群:是个厚重少文的人[图文]

    ▲朱德群参展2000年第二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的作品《水墨世界》。惊闻朱德群先生逝世,艺术界一片悼念之声,作为朱德群先生与深圳一段艺缘的见证者,深圳画院院长董小明感到尤为悲痛。“吾兄工作,我很欣赏,不失传统而有创新,正是我们中国画家应寻的道路,望兄继续努力为我国文化发展推向国际,至为所盼。”这是朱德群先生2002年9月写给董小明的一封书信中的一段内容,记者昨日在董小明...

    126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刘小东:我不那么重要[图文]
    刘小东:我不那么重要[图文]

    白胖子新疆和田,艺术家刘小东以现场写生的方式,追问当地人的生存状态钱梦妮“沙尘很大,画布上有沙,颜料像在沙纸上调和,运笔不畅。”艺术家刘小东在工作笔记上歪歪扭扭地写道。这是个需要与环境不断抗争才能画画的地方,新疆和田,2012年6月至8月,刘小东与其团队在这里展开现场绘画计划“刘小东在和田”。通过田野走访,刘小东找到采玉工人,以玉龙喀什河的...

    162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