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深圳画院院长忆朱德群:是个厚重少文的人[图文]

时间 : 12-05 投稿人 : 妞妞 点击 :

深圳画院院长忆朱德群:是个厚重少文的人 | 艺术知识

▲朱德群参展2000年第二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的作品《水墨世界》。

惊闻朱德群先生逝世,艺术界一片悼念之声,作为朱德群先生与深圳一段艺缘的见证者,深圳画院院长董小明感到尤为悲痛。

“吾兄工作,我很欣赏,不失传统而有创新,正是我们中国画家应寻的道路,望兄继续努力为我国文化发展推向国际,至为所盼。”这是朱德群先生2002年9月写给董小明的一封书信中的一段内容,记者昨日在董小明办公室看到了这封保存完好的手写信笺。写这封信之前,朱德群已经两次应邀,参加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董小明回忆,第一次见朱德群先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那是朱先生第一次回国,由邵大箴陪同前往杭州。时任浙江美协秘书长的董小明作为接待人员,结识了朱德群先生。“当时刚刚开放,像朱德群先生这样在西方成名的大师在我们心目中是神话一样的存在,没想到真的见到他本人,一点架子都没有,虽然不善于言辞,但说话很实在,很亲切,就是一个敦厚质朴的长者。”董小明用厚重少文来形容朱德群先生,他还记得,当时朱先生穿着一身灰色的西装,但一张口却是家乡口音。

最让董小明印象深刻的是,他陪着朱先生在外西湖寻找当年国立艺专的旧址,那时当年的宿舍楼已经成为民居,先生不仅找到了那座木板楼,还指出自己当年的房间。当晚在楼外楼吃饭,两位中国美院的老先生胡善余、费以复作陪,这两位老先生早年也曾留学法国,和朱德群先生早有交往,席间相谈甚欢。后来,董小明与朱德群先生一直保持着联系,1997年,先生当选法兰西艺术院终身院士,还专门给董小明寄来了照片。董小明率团前往法国,也专程前往拜会朱德群先生。

而朱德群和深圳的缘分则要从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说起,从1998年到2000年的前两届展览,朱德群先生都有作品参展。2000年的第二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朱德群先生还特别赶到深圳参加了开幕式,并且和靳尚宜先生一起为展览剪彩,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先生对水墨革新的支持。当时,朱德群先生和夫人一起参观了深圳画院,对深圳给画家提供这样好的创作条件表示感动。董小明回忆,那时候朱先生很想回到中国来做点事情,他就提议先生在深圳画院办个大师培训班,先生很心动,答应回去考虑。可惜因为年事已高,最终未能成行。朱德群先生在后来给董小明的信中写到此事:“关于办大师班的构想,很好,只是我年纪所系,实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十分抱歉,尤感遗憾!”

谈到朱德群先生的艺术成就,董小明感慨:“朱德群、赵无极、吴冠中三位大师都是杭州国立艺专的学生,如果没有林风眠那样的校长,就难以出现这么多杰出的艺术家。朱德群先生在杭州国立艺专,既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又接受了来自西方的野兽派、印象派的影响,所以他后来到法国,才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他还认为,朱德群先生的抽象艺术是东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与另一位大师赵无极相比,他更加西方化,但他的作品精神内涵仍然是中国的,“朱德群先生不止一次说过,抽象艺术在中国古已有之,比如书法。”深圳商报记者梁瑛实习生杜翔翔

相关文章

  • 探究非常规视觉的山水写生[图文]
    探究非常规视觉的山水写生[图文]

    上海东方明珠夜晚到拂晓之变说起山水写生,我会想起两个掌故:一是陆俨少早年在四川秋雨乍晴,见一处山水岚翠犹湿,白云红树灿然如锦,使他惊呼好像黄公望的《秋山图》。未料数日后重游该地,其所见之景却索然无味。难道是因晴雨而不同?他又趁雨再往,仍不见那日佳景。直至晚年陆老犹感叹此事:观山亦须有缘。二是傅抱石上世纪50年代末率江苏画院万里写生,行至华山脚下因体力不济,他只得在山下远观华山,并参酌摄影图片思...

    200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张铁志:年轻的力量正在崛起[图文]
    张铁志:年轻的力量正在崛起[图文]

    “年轻人拍纪录片、办杂志,新的音乐越来越多,通过互联网可以自由交流。‘文艺复兴基金会’希望在此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推动这种以年轻人为主的文化。文化的核心是更多的独立的创作和思考。”——张铁志台湾文化人、《号外》杂志主编张铁志是“文艺复兴基金会”的召集人之一,在上周六“文艺复兴基金会&r...

    50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不可忽视的抽象艺术[图文]
    不可忽视的抽象艺术[图文]

    德库宁梅里特大道油画抽象艺术作为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以它反映本质的自然为特征,始终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我们知道:“艺术的目的是使我们进入一种与尘世相对应的超越性意境。(摘自《美学》)”那么,这种超越性正是在通过抽象形式和语言秩序的提炼与形成过程中才能获得。如果艺术仅仅停留在对自然外部现象的描绘和罗列,它就不成其为艺术。抽象艺术的应用极为广泛,自旧石器时代,就出现了扁桃形...

    198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罗中立访谈:因材施教的马先生[图文]
    罗中立访谈:因材施教的马先生[图文]

    教学中访谈:王鹭被访:罗中立文字整理:颜宗忠、唐书婷王鹭(以下简称王):今天很高兴能够采访著名艺术家、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老师,罗老师,您好!罗中立(以下简称罗):你好。王:感谢罗老师在百忙之中能够抽出时间接受我们采访。马一平老师的展览将在本月底举办,您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马一平老师是什么时候吗?罗:我考附中的那一年遇上三年自然灾害,附中停办了四年以后第一次恢复考试,我刚好赶上了,马...

    39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漫画家蔡志忠挑战物理学界质疑爱因斯坦[图文]
    漫画家蔡志忠挑战物理学界质疑爱因斯坦[图文]

    漫画家蔡志忠漫画家挑战物理学界质疑爱因斯坦———当漫画家挑战了物理学界的公论,他首先要面对的可能是公众的质疑。曾因《庄子说》、《老子说》等中国诸子百家思想漫画为世人熟知的漫画家蔡志忠,50岁开始研究物理,闭关十年,推出新作《东方宇宙四部曲》,力图证明爱因斯坦于1905年所发表的“狭义相对论里的时间理论是错的!”昨天,《东方宇宙四部...

    58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夏国:耐人寻味的霓虹世界[图文]
    夏国:耐人寻味的霓虹世界[图文]

    夏国《霓虹灯》系列作品霓虹灯与LED灯的组合,以“光雕”的形式展现出相悖的物象与物形,这就是艺术家夏国为公众展现出的霓虹世界。艺术家试图借由工业美学的产品为媒介,在当下语境中探求艺术表达的可能性,也藉此展开对各种问题的投射。夏国《霓虹灯》系列作品夏国生长于新疆阿勒泰,是一位沉静、态度锐利且观念前瞻的艺术家。他的创作对非物质化时代的物质性本身展开持续而彻底的反思,通过霓...

    148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地下"文物应不应合法化?[图文]
    "地下"文物应不应合法化?[图文]

    唐三彩女俑唐三彩人物俑文图/本报记者吴聿立近日,有政协委员提出:尽快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下文简称《文物保护法》),让现有“地下”文物合法化,并称市场化是对文物最好的一种保护形式。同时,可能是受一浪高过一浪的收藏热的影响,更有观点认为“藏宝于民”有着一定的优点和便利,如果促成这部分文物的民间收藏,不仅能够使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也可以...

    89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卖空气是生意还是行为艺术[图文]
    卖空气是生意还是行为艺术[图文]

    本报记者徐秀雰实习生刘梦笔早报讯向来话题不断的“中国首善”陈光标,近日透露9月17日将在北上广设立流动专卖店售卖新鲜空气,每瓶售价4元至5元。这一举动,引发了很多网友的热议,这卖空气到底是生意还是行为艺术?疑问一:空气可以拿来卖吗?特意选在“城市无车日”前夕推出这款罐装新鲜空气,陈光标表示装在易拉罐中的新鲜空气,每一罐中的负离子氧相当于医院5...

    62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王端廷: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图文]
    王端廷: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图文]

    王端廷:1961年生,湖北蕲春人,当代中国艺术评论家,西方美术史研究学者。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先后留学于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研究院(1997—1998年)、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文学与哲学学院艺术史系(2002—2003年)。掌握英语、法语和意大利语。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系教授,研...

    93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海外流失文物回归前路漫漫[图文]
    海外流失文物回归前路漫漫[图文]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中的圆明园文物。本报记者翟群根据中国房地产商黄怒波与挪威KODE博物馆的协议,100多年流散海外、现藏于该博物馆的7根圆明园石柱预计将于今年9月重回故里,届时入藏北京大学博物馆(详见本报2月13日八版)。消息一出,随即引发了热议:这7件文物应当藏于北大还是回归圆明园原址?这份协议究竟算是购买、赎回还是捐助、自愿偿还?更有人质疑黄怒波炒作。个中缘由还有待公布,但这则有关圆明...

    111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清彩绘本《北京民间生活百图》再现老北京风俗[图文]
    清彩绘本《北京民间生活百图》再现老北京风俗[图文]

    图右文字曰:此中国卖春联之图也。此系能写大字之人,年底无事,用桌一张,备下纸笔墨砚,沿街挂摊,书写对联卖之。风俗画以图画的方式形象地记录民间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情景。风俗画的起源较早,汉代的画像砖中就已有类似的反映。及至宋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风俗画渐趋繁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其代表。元明清时期风俗画继续发展。晚清之时,以《点石斋画报》为代表的画报、连环画等如雨后春笋般兴起,风...

    132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罗斯科:绘画当为奇迹[图文]
    罗斯科:绘画当为奇迹[图文]

    1964年罗斯科在画室1969年冬天,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要出租在纽约的公寓,他顺路去东69街马克。罗斯科的画室。两个人在巨大的房间里听了会莫扎特。咖啡桌子上有本翻开的书,关于莎士比亚的。马拉默德想看看罗斯科夏天的新作。罗斯科把十来张画摊在地上:“你要哪张都成,除了有一张不能给你。”两人认识已有九年。1961年,肯尼迪就职典礼,一些艺术家应邀去华盛顿玩。坐了两辆大巴,车...

    42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这一次,由女人们主导一切[图文]
    这一次,由女人们主导一切[图文]

    詹妮弗·劳伦斯那边,奥巴马正在被指责白宫高官中白人男性比率太高,女性则太少;本届金球奖颁奖典礼却正相反,充分地体现了好莱坞女星们的力量——不仅颁奖典礼由蒂娜·菲和艾米·波勒两位女星担任主持,所有颁奖典礼上的惊人之语也基本来自女性。朱丽安·摩尔蒂娜·菲和艾米·波勒的主持得到媒体的好评。典...

    168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专家教你品鉴紫砂壶[图文]
    专家教你品鉴紫砂壶[图文]

    近日,北京赞华艺术之家举办了关于紫砂壶的座谈会,邀请了大学教授、杂志主编、画家、评论家、收藏家等。与会的人虽然职业不同,但对紫砂壶的喜爱是相同的。大家从紫砂壶的泥料、做工、设计、版权、审美、创新等方面发表了个人见解。本版作了详细采访,希望对紫砂壶爱好者有所启发。紫砂壶泡茶为什么好喝张守智(清华美院教授)在宜兴的黄龙山上,蕴藏着制作紫砂壶的主要原料甲泥,这种泥矿开采出来后呈夹层状,称为&ldq...

    158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邵亦杨:从绘画到影像[图文]
    邵亦杨:从绘画到影像[图文]

    德国艺术家里希特作品一关于记忆模糊的影像与真实的现实—里希特和它的相片画德国艺术家里希特(GerhardRichter)在当代艺术界享有巨大声誉。当20世纪70年代观念艺术大行其道,绘画濒临死亡时,他为绘画指出了新的出路。相片和相片画是里希特艺术中的重要部分。利用相片做画并不新鲜,历史上许许多多的艺术家都曾借助相片作为创作的辅助工具,尤其是肖像画家。对于很多人而言,相片是记忆的...

    33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