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林风眠:美术馆之功用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matthew 点击 :

中国提倡美育垂十余年,到现在才有寥寥两三个美术馆,鼎革后频年内战国家困于经济自是一因,最大的原因恐怕是大家不留意美术馆有何种功用。

这题目如果详细解释起来短时间当难有所成就,兹仅择几项较明白的理由写在下面,以为留心此问题者之谈助。

有人说“中国五千年历史使人从廿四史中认识者远不如从几千百件古代艺术品所感得者为清晰有力”,何以言之呢?因为,中国的历史都是帝王的起居注同战争史,且为量汗牛充栋一时看它不完,倒不如几千百件古代艺术品之既易于了解又给予人们以多量时代的意识!在国内,近来研究历史的人多从古物学入手,而古物之流传至今者泰半是古艺术品,在国外,谈中国文化史者几乎无一不以中国古今艺术品为依据,这就证明以保存历代美术品为识志的美术馆,对于历史的功用有多大了。

社会教育的重要现在是无人不知了,而各种教育的目的都不过要把人们养成一种良善的品性。但就目前的中国国民程度而论,不识字的人既是这样多,要利用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中之图书馆,那显然是很难达到目的的;而家庭教育尤其谈不到。找一个不受经济限制,不受时间约束,不必识字亦可以得到知识,直接影响于良善的品性的教育方法,除却美术馆而外还有什么东西呢?关于上列之最后两点,我的解释是:因为美术以美的形式、不假任何说明,给知识予人们的;虽不能说美即是善,却可以说凡是美的都是善的,且美术是以感情为手段的,故较他种方法为直接于人心。这是美术馆在社会教育上的功用。

一切事情都不能离却历史而产生,艺术也是一样。我们尽管可以非难过去一切不好的东西,尽可对那些不好的或一部分陈旧的东西的影响设法避免,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地视一切历史传流下来的旧作如敝履,因为,在那里存在着许多先进者珍贵的发明同有用的遗产。凡是一切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学识与技能都是经几千百年系统的推演修正而来的,这样,我们学艺术的人,何必一意喜新厌旧,等古人几千百年有用的心血于虚侔呢?即使我们不能找出古人竭精致志之所在,多明白一些各种不同的作风不也是很有益吗?在没有好的美术馆以前,因为中国的收藏家大半都有秘不示人的陋习,能够多看一些成品是很难的,美术馆现在为我们在天涯海角搜集了多量有价值的东西,使我们立即避免了这种困难了!这足见,美术馆对于有志艺术的我们,有多大的功用了。

尽管你们有五千年历史,尽管你们有成千累万足以说明那悠久历史的美术品,但那些东西都在哪里呢?你们可以说在一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收藏家那儿,但,以秘而不宣为癖性的中国收藏家是不容易找到的呀!况且要知道你们的历史的所传不尽是考古家同艺术家。如果在中国的各大都市都有着好的美术馆,使那些以各种目的来到中国的人们,毫不费力地看到了我们数千年文化的结晶,毫不费力地看到了我们的历史的表现,谁不相信对于我国的荣誉是有绝大帮助的?“眼睛是心灵的门户”,“第一个印象可以左右整的思想”,美术馆对于国家的观瞻也是不可轻视的啊!

当然,这几点是不能包括美术馆功用的全部,如有心者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则美术馆的更大更多的功用是不难找到的罢。

我们希望中国有更多的美术馆各相当的处所建设起来,再希望已有的美术馆得到各方面有力的帮助更充实起来!

(摘自《林风眠艺术随笔》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版。原文发表于1932年10月天津美术馆刊《美术丛刊》第二期。)

相关文章

  • 以中国特定文化优势引领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图文]
    以中国特定文化优势引领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图文]

    汪野亭粉彩《春江晓渡图》瓷板在中国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拐点,也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重新调整的初始,以及中国重建文化大国的历史机遇中,中国的话语权,该复出时,就当发出。在许多领域,我们已无须尾随西方之后亦步亦趋。尤其在文化领域,我们有6000年的文明发展史,也经历过一个半世纪之多的痛苦反思、奋力学习、自我改造、励精图治、奋起直追的重新塑造,作为一个东方文明的轴心国,在它所建构的文化系...

    173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戴丹:梵高的启示[图文]
    戴丹:梵高的启示[图文]

    梵高自画像1887年巴黎纸面油画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藏一.“19世纪”和“法国”在艺术史上是两个具有革命性的关键词,艺术一词的含义在19世纪的法国发生了某种转变,这个特定的时空领域孕育了20世纪的现代主义和先锋艺术的诞生。19世纪的艺术史不再是英雄式主流艺术家的历史,而是少数边缘艺术家与沙龙展览相抗衡以获取自身地位的历史,这批艺术家批判和颠覆传...

    160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星云大师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气场?[图文]
    星云大师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气场?[图文]

    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图片来源网络)行澄来电话告诉我:国家博物馆有个画展,叫我去看看,那个画展对我没有一点兴趣,因为十几年前就在深圳看过,前年在合肥也看过,说是全球巡回展,和全国巡回展,画家已是美国人了,到咱们中国人的地盘来显摆什么?那画展的形式我太不喜欢了,有的那个大忽悠什么的,十几年前就认识了,拉大旗做虎皮,看不惯他这种形式的展览。行澄带着我去看了台湾来的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走进了展厅,...

    73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走在现代与传统、碑学与帖学之间[图文]
    走在现代与传统、碑学与帖学之间[图文]

    白砥现代书法“唐”字101×101cm1995年董水荣(书法评论家)书坛上活跃着不同类别的书法家,很多人一眼就让人洞穿了自己隐秘的书法身份,往往以一句“现代派”或“传统派”,亦或是“碑派”和“帖派”就可为他论定了,可见他的书写中有着某种过深且单一的观念烙印,而少...

    128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画家朱宇刮起彩墨风沙[图文]
    画家朱宇刮起彩墨风沙[图文]

    画家朱宇作品古有墨分五彩之经验,亦有惜墨如金的画风,即“用墨亦如用色”。现今朱宇将“西方色彩”匀匀浇灌在中国水墨画的大传统上,如同在空中凝结了一层晶莹剔透的水珠,为中国大地的水墨意蕴折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万般花朵。中国画的内涵与形式是靠笔墨来表达的。如果不懂得笔墨,一切将无从谈起。笔主形,墨主韵;笔有笔法,墨有墨趣。在用笔和用墨方面,是中国画造...

    55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见仁见智说见地 真心真意谈真知[图文]
    见仁见智说见地 真心真意谈真知[图文]

    编者按:5月15日,“江南忆——李波花鸟画展”开幕式结束后,紧接着举行了由李波的恩师、杜曼华先生作为学术主持的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从笔墨语言、传承创新、个人风格等方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谈了对李波花鸟画的认识和评价。今天,刊发部分与会专家的发言和记者的采访,以飨读者。(排名不分先后顺序)肖峰(中国美协原副主席、浙江省美协原主席、中国美院原院长)...

    45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陈履生:功甫帖争议反映中国书画鉴定窘境[图文]
    陈履生:功甫帖争议反映中国书画鉴定窘境[图文]

    陈履生2013年9月,上海藏家在纽约苏富比耗资约5037万元人民币购回宋代苏轼的《功甫帖》。虽然《功甫帖》不是中国书画史上的名帖,而且只有2行9个字,但是,因为与苏轼的关系,此次拍卖回流被认为是一件大事,甚至有人说“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为之感到自豪”。从表面上看,能从纽约的拍卖会上拍得苏轼的书帖令人激动,在十年二十年前难以想象。可是,按照现行的中国法规,如果把它带回上海还要...

    30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人为什么易于欣赏接受梵高[图文]
    中国人为什么易于欣赏接受梵高[图文]

    《自画像》,梵·高,1889年,布面油画,66×54cm,现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自从弗洛伊德以来,人们在精神领域中所遇到的一切不可言说的困惑,其解决办法随着精神病院的设立从神界逐渐降临人间。这也使艺术家们具备了从绘画中挖掘潜意识、直觉、性本能、妄想等等的依托,更使得野兽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现代绘画流派得以蓬勃发展。这些现代绘画天马行空的表达方式并不是人人都能轻...

    1138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不求声名但求内心喜悦——近访汤唯的画家父亲[图文]
    不求声名但求内心喜悦——近访汤唯的画家父亲[图文]

    2014年4月16日,“汤余铭世界文化遗产绘画作品展”深圳开展。次日,深圳特区报、深圳新闻网、凤凰资讯、光明网、雅昌艺术网、99艺术网等同时刊登文章《不求声名但求内心喜悦》。不求声名但求内心喜悦4月15日汤唯在京亮相电影《黄金时代》发布会引发热议。4月16日,汤唯的爸爸、画家汤余铭现身深圳,在南山福顺堂举办“汤余铭世界文化遗产作品展”。汤家父女,...

    97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做好人  画好画——画家张英才印象[图文]
    做好人 画好画——画家张英才印象[图文]

    张英才作品画家张英才是北京人,他对北京的大杂院更是情有独钟。那年他正上初中,当时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他家大院的住户就更多了,邻居看他爱画画,就把从楼房新搬下来的一位老画家介绍给他,英才管老人叫爷爷,拜师后留的第一份作业是让他临摹介子园画谱中的山水部分。老先生见他画得好,就把印有四王的山水画册借给他临摹。这一学就是三年,老师对他说,画山水,第一步是临摹,就是以后能对景写生创作了,也还要不断临摹古...

    52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经得起时间磨蚀的艺术[图文]
    经得起时间磨蚀的艺术[图文]

    姜宝林早春249×125cm2013年姜宝林是当今画坛一位有突出成就的艺术家。他在不同艺术时期所创造的山水风貌与大写花卉,都秉承着“既要笔墨,又要现代”的艺术理念,由此具备了独特的艺术面貌与鲜明的个性特征,获得了东西方观众广泛的关注与认同。特别是,在他的艺术成长、转型、成熟的30多年间,姜宝林始终没有脱离创新的精神主线,他创作的泼墨山水、积墨山水、白描山水、大...

    133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大风起兮云飞扬——解读张大千再传弟子、画虎名家赵同相[图文]
    大风起兮云飞扬——解读张大千再传弟子、画虎名家赵同相[图文]

    大风堂第三代传人画虎大师赵同相先生“大风起兮云飞扬”汉高祖刘邦——这位汉朝的开国皇帝的这首壮怀激烈的诗歌激励了许多中国人,一代艺术大师张大千、张善子也为他们的斋室取名“大风堂”,表达了他们在艺术追求道路上舍我其谁的境界。“大风堂”作为一个艺术符号已是家喻户晓,他的影响力已跨越国界,民族,成为世界艺术...

    163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写实油画的中国基因[图文]
    写实油画的中国基因[图文]

    图片资料图片资料图片资料中国艺术的那种气韵生动,与西画的表现力结合起来。气韵之“气”乃生命之元气,源于大地且起始于天地浑沌之间的生发之物,一种潜沉于大地且超越形迹的精神力量——生命力,正如钱穆所言,“绘画有色彩,有线条。西方人生似重色彩,中国人生则重线条。”美的真正源泉在自然,它也是一切艺术的范本。自然充满着生命,我们借...

    122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吕澎:不是每个学校都能接受当代艺术[图文]
    吕澎:不是每个学校都能接受当代艺术[图文]

    对话人:吕澎(成都当代美术馆馆长,著名美术批评家)●对话批评家●北青报:两年前你在成都当代艺术馆就做过岳敏君的画展,而且只挑选了迷宫系列。当时为什么选择这一系列作品?它们是否也能表达一些你对艺术的思考?吕澎:这是显而易见的,我想岳敏君的大脸系列观众最熟悉,但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了解岳敏君从2005年开始创作的迷宫系列。迷宫系列虽然在观念上似乎看起来很西方,它是从国际政治、全球政治的角度...

    190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中国画史研究需要不同的视野[图文]
    中国画史研究需要不同的视野[图文]

    高居翰本报记者冯智军高居翰,一位被誉为“最了解17世纪中国绘画的美国人”,当地时间2月14日下午2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家中去世,享年88岁。这位生于加利福尼亚福特布莱格的研究中国美术史的学者,留给世人的是一系列的中国美术史研究著作和他的艺术讲座视频。在2013年12月12日的一篇博客中他写道:“并不是我害怕死亡这件事,我害怕的是能力的丧失&mdash...

    157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