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草圣张旭:不疯魔不成活[图文]

时间 : 12-05 投稿人 : 南南 点击 :

草圣张旭:不疯魔不成活 | 美术文摘局部张旭《草书古诗四帖卷》(见本版题图)唐(618-907年)五色笺本纵29.1厘米、横195.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打开《草书古诗四帖》

佯狂张旭,一代“草圣”亦疯魔

本报记者林梢青

唐玄宗年间,邺县。吴州人张旭,经常来此观看公孙大娘的《西河剑器》舞。

公孙大娘身法轻盈敏捷,舞姿矫健,双剑上下飞舞,忽隐忽现。张旭凝神关注,进退之间,一招一式,都令他着迷。

一天,一剑舞罢,众人散去,张旭仍沉浸良久。顷刻之间,这被世人称为“张颠”之人,像是悟到了什么,手舞足蹈,飞奔回家。大醉之后,呼叫狂走,落笔成书。

他仿佛将自己手中的笔幻化成公孙大娘的剑,时旋时转,时而如猛虎下山,时而如蛟龙出水,变化莫测,龙飞凤舞,神采飞扬。

草圣张旭:不疯魔不成活 | 美术文摘

(局部)李成茂《林远岫图卷》北宋(960年-1127)绢本水墨纵45.2厘米、横143.2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数十年后,在一次席间,诗人杜甫追古抚今,想起年幼时观公孙大娘的剑舞,亦追念起“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的传说。

今人看不到公孙大娘的剑舞,却有幸仍能目睹张旭的墨迹。

《草书古诗四帖》,世间仅存的唯一一件张旭墨迹,这个春天,带我们走近那个传说般的时代。

张旭,不疯魔不成活

关于张旭的疯魔,传说太多。

说他喜欢喝酒,常常在大醉后呼叫狂走,落笔成书,甚至以长发作毛笔蘸墨书写,所以大家送了他一个雅号,叫“张癫”。

《草书古诗四帖》出现在当代人的视野中,最早应该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作为范文澜先生《中国通史》一书的插图。《中国通史》在“文革”前后非常流行,当时喜欢书法的人,都会注意到这个插图。

张旭用狂草书写了南北朝时期谢灵运与庾信的4首古诗,波澜起伏又秩序井然,对狂草书体的形成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全帖一共40行,188个字,纸张也是罕见的“五色笺”。

草圣张旭:不疯魔不成活 | 美术文摘

(局部)杨维桢张适《楷书周文英墓志铭并诗传卷》元(1271-1368)绢本设色(段一)纵25.8厘米、横191厘米;(段二)纵25.9厘米、横86.2厘米;(段三)纵25.8厘米、横145.9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但这件作品并没有落款和印章,所以,宋代以后饱受真伪争议。由于帖中将“王”字挖改成“书”字,变成“谢灵运书”,早期一直被误认为是南朝宋谢灵运所书。

一直流传到明代,董其昌在作品后大笔一挥,题跋说这是张旭作品,并评论它:“有悬崖坠,急雨旋风之势。”

此事早已成为一件公案,至今在学术界仍未有定论,启功、徐邦达、谢稚柳、杨仁凯等四位先生均有过论文。这四位先生都是当年全国书画鉴定五人小组的成员,是国内一等一的权威,但他们所持观点却完全相反:启功、徐邦达先生认为此帖不是张旭所书;谢稚柳、杨仁恺先生则认为此帖非张旭莫办。而熊秉明先生根据他的研究,也写有《疑张旭草书四帖是一临本》一文。

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当代草书大家王冬龄看来,这件作品是中国书法史研究绕不过的重大节点性作品,因此他对此有过数十年的关注和研究,并专门著有《张旭<古诗四贴>初探》。

1995年,王冬龄在沈阳参加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审时,终于第一次看到了原作。“这件作品,当时否定的声音也很多,我看完大为叹服,更加坚信它是张旭真迹。我感觉其宽博舒展的结体、豪纵奔放的气魄和肥劲丰富的用笔,符合张旭一脉的狂草风格,宋人是写不出来的。好的作品,就好比一个高人,不用讲话,他的气场、气息就完全不一样。”

无论如何,这件作品已是目前已知唯一一件存世的张旭墨迹。“如果否定此帖,则张旭已无真迹在人间。”

奇人张旭的出现,或许只能是在唐代。

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太宗李世民的亲力推动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二王书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唐之后,一批堪与二王比肩的书法家如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出现了。他们秉承魏晋以来墨迹与碑版的双重传统,逐渐突破王氏书法的萧散妍妙,转向法度森严的风格。

这其中,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和张旭、怀素的草书,尤其具有时代意义其中,张旭以精到的笔法和不羁的性情,开创了狂草书风格的典范,被世人尊为“草圣”。

后人论及唐人书法,对欧、虞、褚、颜、柳、素等均有褒贬,唯对张旭无不赞叹不已,这是艺术史上绝无仅有的。

李成,齐名吴道子

在北宋时期,李成、范宽和关仝并称为“三家鼎峙”,当时评价李成,“凡称山水者必以成为古今第一”,将他的山水和吴道子的人物相提并论。

李成的艺术对后世的山水画画家影响很大,把李成画派推向一个新阶段的画家,是宋神宗时期画院的名家郭熙。

李成的《茂林远岫图》里,近处轻舟泊渡、行人车马往来其间;远处宫殿密布,塔影隐现。

关于李成的作品,由于年代较早,传世作品不多,加上他盛名极盛,后学者非常多,其作品在当时就真假难辨。所谓李成的作品,流传至今者,不少都有争议。

这幅《茂林远岫图卷》没有款识,后代的收藏者也都是根据画卷后部南宋向冰、元代倪瓒以及明初张天骏三人的题跋,而将其作者定为李成。但后来的鉴定家也都抱有不同观点。

由于南宋著名鉴赏家向冰在题跋中,称此图为北宋李成所作,所以该作品多被看做是流传有绪、唯一可信的李成真迹。

这件作品历经南宋贾似道、元代鲜于枢、明项元汴等名流收藏,后入清宫内府,上有百多方收藏印迹。

杨维桢,开创“乱世气”

杨维桢是元末明初的一位艺术家,出生在浙江诸暨枫桥一个仕宦之家。他善诗文、书画和戏曲,尤工草书。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杨尔是杨维祯的研究专家,也是他的后人。

杨维桢以行草书见长,存世小楷仅此一件,意态闲雅,方折含蓄,与元末以赵孟頫为代表的圆活婉丽之风大相径庭,是研究杨氏楷书的重要依据。

杨维桢虽然修养极高,但仕途始终并不顺畅,努力不果后,五十多岁的杨维桢浪迹山水,沉溺于诗酒声色,从满怀理想希望的能吏到耽好声色的风流浪子。这种曲折而独特的生活际遇,有意无意折射于他的书法当中。

当时,以杨维桢为中心,形成了一个东吴作家群体,这个群体文艺思想的特征是张扬个性、不拘一格、求新求异。

元末东吴,也是文人画的中心重镇,黄公望、倪瓒、王蒙均生活在那里,杨维桢与他们交往频频,诗画创作,互相推崇、互相影响,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文人画崇尚的是写意抒情,大痴的那种雄伟简远的画风,云林的那种秀峭新雅的画格,也影响着杨维桢的书法创作,使杨维桢的书法别具画意,有时沉郁迫切,有时又劲拔清丽。

元末,形成了举世皆学赵孟頫的局面,但赵字的不足面更加被放大,书风日趋甜熟、平庸和千篇一律。杨维桢则创造了一种故作横斜扭曲、拗劲奇崛、乱头粗服的“乱世气”书法。毫无疑问,这种“乱世气”书法,是动乱社会人们社会心理不安和矛盾的一种折射。在杨维桢主观上,更是对赵孟頫以来甜熟、平庸书法的针砭和批判。

杨维桢的书法,也给明清时期主表现、重个性的书法家开导了先河。他的书法或许无法当成楷模来学,也不能学,对后世书法的影响,主要还在于风格意义上。明以后的书家,如徐渭、祝枝山、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王铎、傅山甚至扬州八怪等,他们创造了各自独具个性的书法风格,一个个在中国书法的星空上熠熠发光,也给后世书家标举了一种新的审美理想。

相关文章

  • 小议周长民的绘画风格:道化万物清风吟[图文]
    小议周长民的绘画风格:道化万物清风吟[图文]

    周长民,笔名“艾木”,1956年生于河北省冀州市。无党派,画家、书法家、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记得在1986年,石家庄市美协主席王生义先生陪我在太行山区写生时,巧遇一群河北师大美术系的师生,其中一位与生义很熟,生义特意向我介绍了一番,知其叫周长民,书法很好,山水画画的不错,后来一直再未谋面。2000年时,在画院与谢永增聊天时,谢永增又与我聊起了周长民,原来他们是77年高考改...

    133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张德林:期待人书俱老的那一天[图文]
    张德林:期待人书俱老的那一天[图文]

    张德林作品对张德林老师的采访,在国家大剧院后一座安静的四合院里展开。我面前的这位中年书法家,神清气朗,谈起书法艺术时眼中便瞬间流露出喜悦的目光。半天的交谈后,我清楚地感知到,这是一位真正把书法融入了生命和生活的艺术家。与许多书香门第、家有师承的书画家不同,张德林出身于安徽来安的一个农民家庭,祖辈几代都没有人与书法艺术有过任何渊源。但就是这样一位农民子弟,凭借着对于书法的赤诚与热爱,一步步开拓...

    125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禅境,穿越书写的极限——张德林的书法艺术[图文]
    禅境,穿越书写的极限——张德林的书法艺术[图文]

    张德林书法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我认为中国当代的书家总是习惯于偏安一隅,或者总是习惯于以某一家的书体来为自己的书写作辩护,甚至一直驻守在某一家书体的铁屋子中,将某一家形成的点横撇捺当成杀手锏来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实际上,这种偏安一隅的做法,不仅没有在最根本性的角度捍卫某一家书体的独特艺术品格,而且正是由此既丢掉了某一书派的独特性,又丧失了书法艺术特有的自由品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张德林的书写却给...

    46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刘晓:从文物中寻找中国教育脉络[图文]
    刘晓:从文物中寻找中国教育脉络[图文]

    这些年,刘晓弘扬和传播我国传统教育文化的责任感愈加强烈。1917年任命傅增湘为教育总长的任命状。1903年京师大学堂的招生布告。刻着朱子家训的古代门窗,古代状元考试的试卷,绘着古代学生向先生行礼情景的瓷器,古代官学、私学使用的学规、戒尺、课本,学生的作业、课外教辅,古代的学生装,刻有朱夫子白鹿洞书院规条的牌匾……当这些教育文物邂逅曲阜状元文化博物馆馆长刘晓,犹如千...

    119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专家称元青花从不落大元××年制款[图文]
    专家称元青花从不落大元××年制款[图文]

    王老师讲解如何在市场中鉴别真假元青花瓷器。《品读汇·鉴赏斋》、大连群策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收藏鉴宝”公益讲座一次由大连群策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举办的小型鉴宝会上,一位瓷器收藏爱好者拖着巨大拉杆箱进了门:两只汝窑天青釉莲瓣式温碗、一件汝窑天青釉盛世宝鼎、一件元青花人物纹执壶……相继摆上鉴宝台,古陶瓷高级鉴定师刘志成连连摇头...

    155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冯骥才:对得奖已经没兴趣了 只希望有机会发声[图文]
    冯骥才:对得奖已经没兴趣了 只希望有机会发声[图文]

    “那天中午吃饭,万宝龙首席执行官贝陆慈讲了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他说‘你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向公众讲明你的观点,让更多人重视这件事情,关爱你们的文化’。”许多80后从教科书上才能想起的人——冯骥才这么说。不过此次他不是以作家的身份,而是一位“民间文化守望者”。他是曾经的作家,如今的“民间文...

    72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荷赛摄影奖为何爱葬礼[图文]
    荷赛摄影奖为何爱葬礼[图文]

    “荷赛”为何爱葬礼?张浩孩子的尸体,拥挤的人群,局促的巷子,悲痛和哭泣,阳光和苍白。又是一张令人无法从悲伤的基调中走出的照片,正如多年来无法舒缓的巴以关系;又是一张拍摄葬礼获得“荷赛”年度大奖的照片,正如21世纪以来战争的新闻仍不时占据报纸的头版。2013年2月15日,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即WPP,因该项目总部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中国媒体...

    25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红酒与艺术的结合——巴克酒庄CEO陆大海访谈[图文]
    红酒与艺术的结合——巴克酒庄CEO陆大海访谈[图文]

    提香——酒神祭巴克酒庄葡萄酒品鉴会在2013北京春季艺术展上隆重举行。本次品鉴会,吸引了众多艺术家、收藏家、葡萄酒品鉴专家以及其他艺术爱好者前来参加。巴克酒庄通过品鉴会,使红酒与艺术完美结合,让我们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共赏佳酿,这种跨越地域、跨越形式的文化融合,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美酒与艺术的愉悦盛宴。在西方,葡萄酒作为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与艺术的关...

    78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方力钧:为什么我就幸运了呢[图文]
    方力钧:为什么我就幸运了呢[图文]

    方力钧在意大利GAM都灵现当代美术馆《云端的悬崖》个展现场摄影:裴刚今年3月,联合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任命方力钧为“和平大使”。同时,“方力钧文献展”在新加坡MOCA当代艺术馆举行;5月,在香港上演“方力钧——众数的生命”个展;6月,意大利GAM都灵现当代美术馆《云端的悬崖》个展开幕。方力钧说因为自己的...

    50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解密新工笔为何如此火爆[图文]
    解密新工笔为何如此火爆[图文]

    李洪涛《谧》系列之四徐累《向达芬奇致敬——天花》近几年,“新工笔”一词从美术界众多新生概念之中脱颖而出。如今,拥有成熟体系、大批艺术家的“新工笔”成为市场新宠,甚至出现精品一画难求的局面。从中国嘉德2012年首次推出“水墨新世界”专场到2013年保利香港秋拍中,“新工笔”代表...

    192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宁静简约 空灵自然——张德林的禅意书法[图文]
    宁静简约 空灵自然——张德林的禅意书法[图文]

    张德林作品我一直以为,宁静简约与空灵自然是书法作品的一种很高的境界。安徽籍书家张德林先生的书法作品在近年来逐渐呈现出了这样的境界和气象。创作行草书作品,往往都是表现飞动易而获得静气难,尤其是很难达到空灵自然,浑融无迹。张德林在书坛出道较早,后来洞悟人生,迁居北京,求学问道,广交师友,书艺每有进境。我与之相交多年,对其书艺人品多有了解。特别是今年三月份以来,和他数次会面,与之深谈并欣赏了他的众...

    90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徐恩存:读范建宇的写意花鸟画[图文]
    徐恩存:读范建宇的写意花鸟画[图文]

    画家范建宇百年来的新中国画运动,在客观上正改变着以传统中庸平和审美意识为心理基础的中国画,这一切预示和说明着中国画以感性为特征,向艺术自觉的复归,因此,当代中国画创作日益体现为更为舒展的审美形态。我们正是从这一背景和角度,去审视并读解范建宇的花鸟画作品的。范建宇作品在传统与创新互动,交织并行的时代,范建宇的创作显然是在这两者之间找回感性生动的审美意向和形式的,在一丝怀旧的情绪中,可以看到画家...

    192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薛亚军:给批评“虚热症”开一剂良药[图文]
    薛亚军:给批评“虚热症”开一剂良药[图文]

    薛亚军作品今天的艺术批评,在茁壮成中又饱含争议,严肃的美术史论家们总不把参会发言的批评行为当学术研究看待,就是批评家内部,也对那些“大词”化、“哲学”化、“翻译”化和“老外”化的批评词语提出批评。更甚如坚持国学批评的彭德先生,对当下中文写作者,在行文中动不动像我一般使用“XX化&rdqu...

    100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贾平凹:艺术的困境也是人类的困境[图文]
    贾平凹:艺术的困境也是人类的困境[图文]

    贾平凹1952年出生,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人,现居住陕西省西安市。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秦腔》、《带灯》,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其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越语、日语、韩语等多种语言,国际上获得的大奖主要有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浮躁》1987)、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55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马未都:博物馆门票应比电影票稍微贵一些[图文]
    马未都:博物馆门票应比电影票稍微贵一些[图文]

    图:马未都近影“我甚至曾经想过,将来,如果有一天,观复博物馆的条件能够允许,我会在博物馆外面的草坪上,给100个为博物馆做过贡献的人塑一个铜像。这些捐助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姿势,蹲着也行、趴草地上也行、牵着宠物狗抱着宠物猫都行……想来,这100个雕像,放在博物馆外,也是一道风景……”“我想,如果有可能...

    176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