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陈逸鸣:海派油画传承与开拓

时间 : 12-29 投稿人 : 矛矛 点击 :

陈逸鸣1951年生于上海,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院及上海戏剧学院油画系;1981年任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美术教师,后赴美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研习。现为旅美画家。

1987年首次在纽约著名的瓦列·芬得莱画廊举办首次个人画展,展出中国福建惠安海滨渔村系列油画,获得成功。其后,与芬得莱画廊合作的三年中,在美国芝加哥、佛罗里达及法国巴黎的芬得莱画廊相继举办画展。

1990年与兄长陈逸飞在纽约哈默画廊举办兄弟画展,从此进入哈默画廊。作品在纽约林肯中心、新英格兰现代艺术中心等美国画廊展出,在欧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多次举办画展。作品被海内外博物馆、企业和个人收藏。

陈逸鸣,是作为一个“海派油画”的传承者和开拓者的重要代表画家身份,出现在中国油画谱系中的。“海派”者,“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之谓也。上海是中国油画的“摇篮”和“发端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就已形成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海派油画。当年上海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洋画运动”,这里有它滋生繁衍的土壤和气候,更有一大批具有远见卓识和宽广襟怀、将艺术视为终生追求目标的艺术家。从刘海粟、林风眠、颜文梁、关良、吴大羽、俞云阶,以及近几十年来许多各具风格的海派油画家,一直到陈逸鸣,时序递进,薪火相传,陈逸鸣以其纯正的“海派文化”品格的油画创作和艺术实践,名至实归地成为当代海派油画的代表画家之一。

上海,是陈逸鸣出生和长期生活的地方,作为一个地道的上海人,置身在历经久远的年代发展起来的上海人文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他具有海派文化特质的油画风格。在他的作品中没有汹涌澎湃的气势,却蕴涵着淡雅柔美、温馨灵巧和从容舒徐的无穷意味。他的作品中所呈现的平和恬淡、闲适悠然的风土人情和生态意象,与江南文化相互映照。也是在海派文化对陈逸鸣无处不在的熏染陶冶下,使他得以将上海这座城市所特有的历史氛围和生活气息拉回到现实,将传统与现实,物质与精神融为一体,使作品成为海派文化背后令人感动的姿态、表情和乡音。从这个意义而言,是上海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和激情,是上海造就了他的油画艺术。

陈逸鸣作品中所表现的唯美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审美旨趣,与上海这座多元开放的国际化城市的文化性格正相契合。陈逸鸣在高度物质化的都市中凝视和沉思,难能可贵地保持着一个清醒的头脑,一份幽婉的诗情,并且努力在这个消费性的商品世界里构建起一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精神空间。他用形象的视觉特征和色彩,承载起了他对上海都市生活那份沉甸甸的情感的重量,成为表达他对海派文化审美意蕴的符号性的特征语汇。他的“海上淑女”系列作品,通过他的提炼和重组,抽离了原有形象的固有意义,在更为深邃的文化层面上,完成了对传统观念和审美价值的当代阐释,与此同时又依然保持和洋溢着浓浓的海派文化的气息和色彩,画面呈现出一种愉悦惬意的情调,从中感受到一股纯正的“海味”。

就城市本身而言,如今的上海已逐渐淡化了海派文化所赐于的各种气息和色彩,都市里的人以近似类同的生活方式出现和消失,整个城市仿佛就在一种失忆症中存在着。如今陈逸鸣以他的文化积累和生活体验,顽强地从失忆的城市中突围而出,用他的画笔努力恢复海派文化曾经辉煌的记忆,唤醒了人们对于都市亲切温馨的怀旧意绪,对急剧变化中物质时代的当下状态作出新的判断和认知,重新进入海派文化自由无羁的原生状态。而在这过程中,又实现了陈逸鸣自身对于海派文化的“价值皈依”,他的作品也因此确立了在海派油画中的地位。

相关文章

  • 禅之境——走进梁境峰的笔墨世界[图文]
    禅之境——走进梁境峰的笔墨世界[图文]

    梁境峰精心在一经在中国画的时空里,有形形色色的艺术殉道者,其中有不少的画家在通往自己的人生征途中,犹如苦行僧一样地修行,展现了各自不同的生命形态,我认为,不管成功与顺逆,不管飙升或失落,总会留下一些痕迹,强烈或微弱地闪烁着生命之光,因为大家知道,他们的个性创作都是诞生在艰难和困苦的孕育中,无论顺产或是胎死腹中,或多或少地展现了他们各自的生命个体之美,我们感恩地从其作品中,吸收过美的力量和能量。...

    1408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在悉尼看弗洛伊德画展[图文]
    在悉尼看弗洛伊德画展[图文]

    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Freud)是我非常喜欢的当代英国艺术家。五年前好友景波留法归国,带回两本他的画册,我便一见钟情,他的风格冲击力之强,令我看过一眼便再也不能忘却。我想与我同感的同行一定不少。写实主义在中国大陆画坛依然占尽优势,同时十多年来,西方现代及后现代主义风靡大陆,它们的主流面貌是抗拒写实传统,背道而驰至相反的另一端。在这种大背景前,对于既不满足于临摹传统风格,又...

    1818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20世纪上半期女画家现象研究[图文]
    20世纪上半期女画家现象研究[图文]

    女人体潘玉良作从进入20世纪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几十年,中国经历了清王朝的覆灭和民国的兴衰。可以说,这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岁月长河中最惊心动魄的几十年。这样的时代背景,成就了女子绘事发展的无限可能。站在封建帝制的尾点上,一方面由于皇权的崩溃、帝制的瓦解,旧的体制、规范、风习、信仰逐一遭到破坏甚至崩盘,人们在新的社会里产生了新的感受、新的发现、新的错愕与震惊;另一方面,强大的保守、顽固势力和封建王朝的...

    92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贾方舟:艺术创作的四种归类你找到方向了吗[图文]
    贾方舟:艺术创作的四种归类你找到方向了吗[图文]

    王沂东寄语青石沟118.6×72.8cm2011年编者按:近日读到了贾方舟先生为正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的“对象世界”小幅油画邀请展写的一篇序言,其中对艺术家归类有4种表述:一种是以再现客体为目标;第二种是艺术家把主体作为呈现的目标;第三种倾向是既不追求客体,也不追求主体,画家更在意的是绘画“本体”;第四种是前三种全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

    149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清芬逸珠 永存画史[图文]
    清芬逸珠 永存画史[图文]

    ■一代画人潘君诺草虫虽微细,《诗经》比兴,亦加寓意。自兹以降,历代画界多有名流。有趣的是,潘先生竟能模声虫语,作虫语交通,比前人更胜。逗蟋蟀不用丝草,而引之以声。晚年的潘先生画虫时,也常有不期之声,弟子闻虫鸣便四处张望寻找,他却一脸无状地说:“声音是我嘴里发出来的。”逗得弟子大笑。先生在画上题及“余儿时喜蓄蟋蟀,爱其鸣声而不使斗也。”草虫技法芦苇蝗...

    106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国画革命派创岭南画派:桃李满天下[图文]
    国画革命派创岭南画派:桃李满天下[图文]

    广州番禺高氏■策划:林波■文/图:侯鹏飞因为家贫,高剑父曾族兄依耕田放牛维生,后获族叔指导画竹。13岁,高剑父拜居廉为师,后走上改革传统中国画之路,创立岭南画派,并以春睡画院为营,培养了诸如黎雄才和关山月等的大批人才。毕其一生,浇灌了这一枝开在中国绘画史中光芒闪耀的花朵。在广州艺博院,一场书画作品展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以此纪念“岭南三杰”之一—&mdash...

    141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乾隆皇帝是收藏界的破坏狂[图文]
    乾隆皇帝是收藏界的破坏狂[图文]

    御题诗兽面纹玉圭近日,艺术评论家石建邦一篇“炮轰”乾隆皇帝收藏品位的“檄文”引起了许多争论。在文章当中他指出,一向以儒雅风流、热爱收藏著称于世的乾隆皇帝根本就是个“破坏狂”。在好端端的玉器上刻味同嚼蜡的“御诗”、以累累印章和御题占满传世画作,将其弄得伤痕累累,都是这位皇帝经常做的事。皇宫内所藏的书画、...

    92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赵本山:跟王家卫拍戏很累 下半辈子做里子[图文]
    赵本山:跟王家卫拍戏很累 下半辈子做里子[图文]

    赵本山和王家卫在片场电影《一代宗师》正在热映,只有两场戏的赵本山再次成了焦点。1月10日,正在忙于筹备央视春晚小品的赵本山接受了记者采访,他巧妙地借用戏中角色的台词披露此刻的心情,“我这个人啊,当了半辈子‘面子’了,金钱名利都有了,剩下的半辈子就做‘里子’吧!”和王家卫拍戏是个累活儿记者:您和张艺谋等多位一线导演都有过合...

    157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女艺术家裸睡铁丝床:庆祝无意义[图文]
    女艺术家裸睡铁丝床:庆祝无意义[图文]

    周洁暴露和伤害,似乎已成行为艺术的一条基本思路。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就以《节奏》、《解脱》、《托马斯之唇》等一系列暴虐自残的行为艺术震惊当世。行为艺术家运用身体理所当然,因他们认为,在画布上画人体,不如直接用人体进行表达更为深刻。行为艺术在中国发端已有三十年。三十年来,除了外部环境依然有诸多桎梏,不适于行为艺术的认知和传播之外,行为艺术本身也没有长足的进展。...

    36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范迪安:美术馆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图文]
    范迪安:美术馆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图文]

    ▲范迪安说,我们要走出去,但关键是要走到人家的主平台上去。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田朝晖摄一下午的采访,范迪安馆长几次说到美术馆的展览,“你们没去看看展览?”“我们的展览还是挺好看的”;采访结束时,他看了下时间,“你看你看,展厅都关门了,你们本来可以看看展览的”;我们离开前,他又叮嘱“以后有好的书法美术展览,一定要来看...

    164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雕塑家的艺术跨界实践[图文]
    雕塑家的艺术跨界实践[图文]

    小眯嘻系列·哇顾飚,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1963年生于江苏无锡,一位从传统中来要到未来中去的崇尚跨界创作实践的艺术家。1980年入行,三年后,被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柳家奎先生选为徒弟。1987年赴镇江师专美术系学习。上世纪九十年代前积极参加工艺美术行业大小会展,基本拿全工艺美术行业大小展会奖项,被戏称为三等奖专业户。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侧重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在城...

    109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北京艺术区:我们现在还需要吗[图文]
    北京艺术区:我们现在还需要吗[图文]

    徐子林最近几年北京艺术区作为一个社会事件和舆论话题已经多次夺人眼球挑拨人们的神经了。从圆明园画家村到宋庄到798艺术区;从艺术区开创元老纷纷被挤兑出走到各色商贩蜂拥而至;从正阳艺术区的拆迁维权到798将建成世界上最大水上游乐园……雅昌艺术网、艺术国际网都专版专题开始讨论艺术区何去何从,众艺术人士则或义愤填膺,怒斥奸商兔死狗烹;或无奈叹息,诉说无知政府流氓当道;或恐慌...

    88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痴迷是一种乐趣 执著是一种追求[图文]
    痴迷是一种乐趣 执著是一种追求[图文]

    金耀耿作品(一)人是文化的存在物。人的兴趣就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反映。我们这一代人,那时并不认为兴趣也是文化,也并没有太大的抱负,纯粹是喜欢,是爱好。金耀耿作品(二)就拿写字来说,小的时候,就觉得当个学生首先是把字写好,写得漂亮些,于是就开始有意识地习字,写着写着就发生了兴趣,于是在课余时间练得乐此不疲。金耀耿作品(三)书画相通。有了写字的基础,就开始学画画。最初的画画是从小人书画起,画那些电影战斗...

    108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奢侈品牌与艺术联姻:谁沾谁的光[图文]
    奢侈品牌与艺术联姻:谁沾谁的光[图文]

    Dior精神展览导语:奢侈品向来不被认为是艺术,充满了俗世拜金的味道;而艺术品却被常认为神圣且无法用金钱衡量。然而,随着艺术自身形态与疆域的转变,观念先锋们开始打破时尚与艺术的界限。奢侈品牌也逐渐意识到艺术为商业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和推动力,所以,二者的结合越来越紧密。2013年9月13日,“迪奥精神”展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拉开序幕,这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自去年成立以来...

    36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圆明园里的文物:它们现在何处[图文]
    圆明园里的文物:它们现在何处[图文]

    主讲人刘阳,1981年出生于北京,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著有《昔日的夏宫》、《三山五园旧影》、《谁收藏了圆明园》近日,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资助挪威博物馆160万美元换回7根圆明园石柱的事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关圆明园的那些珍贵文物都收藏在哪儿,又一次成为了大家所关注的。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刘阳告诉我们,仅法国最大的王宫(博客,微博)之一枫丹白露宫收藏的来自中国圆明园的金银...

    84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