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宁静简约 空灵自然——张德林的禅意书法[图文]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乐乐 点击 :

宁静简约 空灵自然——张德林的禅意书法 | 美术知识

张德林作品

我一直以为,宁静简约与空灵自然是书法作品的一种很高的境界。

安徽籍书家张德林先生的书法作品在近年来逐渐呈现出了这样的境界和气象。创作行草书作品,往往都是表现飞动易而获得静气难,尤其是很难达到空灵自然,浑融无迹。张德林在书坛出道较早,后来洞悟人生,迁居北京,求学问道,广交师友,书艺每有进境。我与之相交多年,对其书艺人品多有了解。特别是今年三月份以来,和他数次会面,与之深谈并欣赏了他的众多近作,对其艺术理念和创作状态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又有了一个新的了解和认识。

张德林先生的外貌和衣着也很有个人特点,卷曲的长发,一身素衣,绝不似那些衣着华丽而满口俗语者。与之对坐,不紧不慢的谈吐,娓娓道来,颇有古人遗风。他一心修禅,吃素食,不饮酒,不杀生。从生活习惯上也严格要求自己,清心寡欲,广结善缘。他在对待生活和艺术方面有很多独到的个人见解,始终能够保持独立的思考,不随世碌碌,不随人作计,以清醒而理智的头脑,看待身边的一切。他对当下书坛的急功近利很多书法人的妄自标许、自以为是倾向表示出明显的反感,认为,书法人要以饱满的热情对待生活,要以虔诚的心态对待书法要以客观的眼光评价自我。

他的北京工作室里面的布置很雅致,明窗净几、书案茶台,墙面上有他的几幅书画作品,装潢精美,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室内音响设备成天播放着清幽典雅的古筝古琴曲,置身其间,与之品茶,谈古论今。古曲、书画、茶香、墨香交融在一起,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奇妙意境。这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禅境吧!德林兄书法在不经意之间追求禅意,平和简静,意味隽永,耐人寻味。

弘一法师李叔同之禅意书法一直令我心动而神往,面对其作品,有一种“一切动乱到此为止”的安详静谧之感,体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北宋黄庭坚之书法也富有禅意,但它表现的是另外一番境界,长枪大戟,纵横争折,体现的是一种动态美。这一动一静,尽管感觉不同,但内在的含蕴却有共通之处。

张德林书法对以上两者进行了巧妙地取舍和融合。他前些年书法以黄庭坚一路大草和魏晋风格的小楷为主,草书飞动张扬,点画精到,气势磅礴,很富有艺术感染力。小楷静穆平和而不显板滞,字里行间蕴含着很多细微的变化。无论是大幅还是小品,都注重内在的精神气质的充分表达,而不是仅从外在形式上去惊世骇俗。他近年来越来越注重含蓄和内敛的东西,因此,反映到书法上,他逐渐舍弃那些过于张扬外露的因素,把二王、颜真卿、黄庭坚和八大山人、弘一法师等人书法当中的那些含蓄而内敛的因素自然而然充分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这种风格最大的特点就是线条凝练而不浮滑,点画精到而富于变化,章法浑融而不显板滞,气息古雅而耐人品读。

张德林先生从个人装束到生活方式再到书法审美追求,越来越有居士风范。每天的生活安排,不外乎打坐、读书、赏画、品茶、会友,作书。特别是他进入国家画院沈鹏先生书法工作室以来,以自己特立独行的艺术见解和个人魅力,赢得了师友们的见重和推举,因此,曾来德先生聘他为工作室助教,他为此兢兢业业,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他的一些随口吟来的佛家偈语式的禅诗写得非常之好,平淡自然而朗朗上口,且含蕴深刻,启人心扉。现选录几首与大家分享。其一:“喜则喜来悲则悲,喜悲永远与人随。喜悲哀怒化为乐,不是弥勒能是谁?”弘一法师曾有“悲欣交集”之人生感喟,引发后世多种解读。菩提法师《弘一大师之娑婆因缘》记载弘一法师之圆寂云:“一九四二年十月十三日,大师习书最后墨迹‘悲欣交集’四字,在彻悟止境中圆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此四字,作为他的绝笔,大可深味。人们对此有多种版本的解释,但都未必是大师之本意。但无论如何,这也是他对自我人生的一种总结和感悟。

大师的“悲欣交集”四字对于不同角度、层面的读者来说,就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如学者叶圣陶先生解释“欣”字,一辈子“好好地活”了,到如今“好好地死”了,欢喜满足,了无缺憾。上海音乐学院钱仁康教授认为“‘悲’是悲悯众生的苦恼,‘欣’是欣幸自身得到解脱”。大空法师说“大师之所谓‘悲’者,悲众生之沉溺生死,悲娑婆之八苦交煎,悲世界之大劫未已,悲法门之戒乘俱衰,悲有情之愚慢而难化,悲佛恩之深重而广大,总之为慈愍众生而起之‘称性大悲’也。大师之所谓‘欣’者何,欲求极乐,欣得往生,欣见弥陀而圆成佛道,欣生净土而化度十方”。叶圣陶先生解释的“欣”,只属“好人”范围,似乎只说到佛教所说人乘,也就是五戒标准,并且没有解释“悲”字。钱仁康教授和大空法师解释很好,二人基本相同,而大空法师的解释更为完备,非常精要。《弘一大师传》的作者台湾省陈剑慧教授说“弘公把‘悲欣交集’交给他的法侣——妙莲法师,是告诉妙莲,他是决定‘往生’了。‘悲欣交集’是弘公当时临终的情境。是一种念佛见佛,一悲一喜的境界,不见佛的人,便不知道念佛也会起悲心”。此说甚妙!和盘托出弘一大师当时之心境,而此境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只有过来人才能知晓,有同等感受之人才能道出!张德林这首诗,反映出他参悟人生,乐观处事,笑口常开,积极向上的的一种良好心理状态。

我们不妨再来欣赏一下他的另外两首诗:“闲言不必言,言后惹人嫌。错对由心造,了知亦神仙。”“历来世事亦无常,境转心随枉自伤。明月盈亏时有序,人间正道是沧桑。”随着时空的转换,年龄的增长,人们对大千世界的种种事物和是是非非都已有了新的感受和领悟。只有抛开那些恩恩怨怨和是是非非,一心悟道,脚踏实地,坚持走一条人间正道,艺术才得以弘扬,精神才得以永恒。因此,张德林在书法追求方面,对名利看得越来越淡,更加注重自身修为。把书法当做自己生命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终生相守,以苦为乐,化悲为喜,显得自信而坚定,豁达而从容。

宁静简约 空灵自然——张德林的禅意书法 | 美术知识

张德林作品

张德林各体皆能,尤其在大草、行书和楷书方面造诣独到,所作大草、行书开张大气,酣畅淋漓,小楷、大楷静穆空灵,自然有味。隶书雄强豪放、章草古朴典雅。对各种书体、各种形式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有很强的控制、驾驭和表现能力。曾举办多次个人书展,高规格、大气局,展出后好评如潮,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张德林作书,尤其不喜跟风逐潮,而喜欢“我手写我心”。因此他始终保持一种独立思考的状态,一种宁静闲适的心境。他认为,要想在书法上真正有所作为,首先必须下苦功夫解决好用笔和结体等等技术问题。由于早年他打下了非常坚实的临帖功底,再加上他近年来在思想认识上的不断升华和脱胎换骨,他对书法技术问题的理解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用笔和结体的精到与准确是两个意思相近的概念,但二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临写古人碑帖需要准确,但未必能达到精神气象上的精到。因此,他在创作当中二者兼顾,力求在各方面尽可能接近完美。

我们仔细品读他的作品就会发现,他的点画用笔细致入微,使丰富的细微变化在总体笔势的管领之下尽情发挥。我尝以为,书法绝不是用来炫技斗巧的,书法也不是用来迎合他人的,更不是单纯的赚钱工具。书法应该是纯净的、素雅的、从心的。无论什么书体什么风格,最终都要归于本心,达到书者人格与精神的高度合一,达到书者思想真情的表露与释放。不得遑论舍?不舍何以得?只有深深懂得舍得之道,方能取舍自如,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

近年来,他已经不再热衷于以多种书体表现自我,而是在审美观念上与他的思想修为同步。修禅的感悟,使得他在形式上逐渐抛开很多,而在精神气质上丰富很多。从他不久前举办的“张德林写经展”到现在的创作状态,他已经走向简约,走向平和,走向从容,走向淡定,返璞归真,创立自我,以个性十足的自家面目自信地呈现在世人面前。繁华落尽归寂寞,洗尽铅华呈素姿,或许是弘一法师的书法从某个方面感化了他,或许是他自身从现实生活当中领悟到了什么,总之,无论如何,今日的德林兄,已大大有别于往日,人生近半,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在走向清晰。而张德林书法越来越流露出来的禅意,充分表明,经过数十年以来的千回百折,刻苦磨练,他已经找到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笔在手中,路在脚下,一切都需要用心去做。只有依靠内心的真诚和超凡的智慧,才能使妙笔生花,才能使脚下的路无限延伸,一直伸向那个内心中渴望的生命与艺术之理想境界的远方……

(本文作者系书法评论家、多家权威书画报刊专栏作家)

相关文章

  • 文化的“尴尬” [图文]
    文化的“尴尬” [图文]

    李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名字显狂,人倒平实。上过若干年学,读过若干本书,写过若干诗文并结集出版过若干个小册子。推崇“五柳”先生,有口头禅一句,曰:无所谓。余秋雨先生又出书了,套装5册,总称《余秋雨书系》,包括《何谓文化》《中国文脉》《山河之书》《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五部书,有四部是以前见过读过的,唯有《何谓文化》一书未曾见过,是以格外留意了一下...

    58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芮德群:找寻心灵的居所[图文]
    芮德群:找寻心灵的居所[图文]

    《观园春色》68cm×68cm芮德群的山水画创造的意境不光是优美的景色,山川的风光,更多的是画家理想境界的追求,是超脱于烦琐与庸俗社会的心灵居所,其山水画主张以意为主,强调表现,意造境生,营造出“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境界,山水画的境界给人的是可观、可行、可游、可居的神游场所。此外,芮德群在书法上也颇有成就,其创作了大量的书法作品,与山水画相得益彰。《大...

    155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图文]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图文]

    第二看台17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介绍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最新情况。据介绍,去年4月开始,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目前,国有单位的可移动文物普查已基本完成,本月起正式开展文物采集认定,并对已有的资源进行导入审核。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物质文化遗产又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包括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村...

    136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韩美林:不要再让国宝级老师吃没有开水的方便面(图)
    韩美林:不要再让国宝级老师吃没有开水的方便面(图)

    美术家韩美林(前)在追悼会上发言“黄苗子先生追思会”18日上午举行。著名画家韩美林在会上说,在怀念逝去老师的同时,要爱护仍健在的国宝级老师、前辈们。启功先生在去世前吃方便面,连壶水都没人倒。韩美林疾呼:不要让他们再吃没有开水的方便面。文化老人黄苗子1月8日去世。18日上午,“黄苗子先生追思会”在中国出版集团大厦举行,有关部门领导、黄苗子生前亲友...

    173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超现实主义:“看不懂”还是“不用懂”[图文]
    超现实主义:“看不懂”还是“不用懂”[图文]

    弗兰克·斯特拉《波伦布》继《米勒、库尔贝和法国自然主义——奥赛博物馆珍藏展》在中华艺术宫揭开面纱之后,《电场:超越超现实——蓬皮杜中心藏品展》前天起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露真颜。在许多人津津乐道于两场展览的艺术品“天价”市值比较时,还有更多人提出了艺术赏鉴上的比较问题:和以“写实主义”...

    115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贾廷峰:当代画家成名之后,为何越画越差?
    贾廷峰:当代画家成名之后,为何越画越差?

    贾廷峰最近看了太多形式各异的画展,浮华喧嚣后猛然发现,许多原本画得不错的当代画家们均沾染了一些时下拜金、浮夸社会的不良习气,纷纷在“多年媳妇熬成婆”有了点名气以后变得一夜之间都不会画画了。似乎都在啃着残存的一点点可怜的老本不断消费着自己,这一艺术现状让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看到那千万张大同小异的画面构图、一模一样的绘画题材,仿佛山还是那座山,水也还是那些水,没有零星半点儿...

    82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笔挟风雷起狂涛——陈求之“水墨文字”之意义试解[图文]
    笔挟风雷起狂涛——陈求之“水墨文字”之意义试解[图文]

    陈求之作品中国书法在经历了新时期展览文化30多年的狂热之后,表面上一度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局面。平心而论,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缺点、不足甚至是失误也是在所难免的。成绩在于有效地宣传和普及了中国书法,书坛呈现出一种多元发展的良好格局。但不足在于图式化、市场化、功利化过强,真正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的作品鲜能一见,崇高的艺术精神和理想追求被逐渐消解,趋于娱乐化、快餐化。人们一窝蜂地为了追求短平快,揣...

    90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李彦君:培养文物专家的园丁[图文]
    李彦君:培养文物专家的园丁[图文]

    2011年,李彦君在东方大学文物学院给学生讲解青铜礼器制作方法和辨伪要点,手里拿的是春秋时期的青铜簋。王倩人物名片李彦君,资深文物鉴定家,现任北京东方大学传统文化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文物保护学会理事、中国辽金史学会会员、东北历史人物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文物学会及修复委员会会员、大连大学东北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130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纵横四海 笔到天成——赏朱江书法作品有感[图文]
    纵横四海 笔到天成——赏朱江书法作品有感[图文]

    朱江书法作品书者的世界,总是德与道并存,笔与墨共醉。书风的疏密有致,笔墨的酣畅淋漓,总能给观者一饱眼福的视觉享受,朱江老师驰骋在笔墨纸砚之间,其给人一种纵横历史,畅读古书之感。书法是反映生命的艺术,人的喜怒哀乐皆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而书道之意,更多是讲书者身心合一,包括修身、养生、悟道等含义。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因其是一壮举。而书法的创立是在文字这一特殊文化符号基础之上,加之历史产生的...

    73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用真情呵护艺术的画家--王晓银[图文]
    用真情呵护艺术的画家--王晓银[图文]

    甘肃省美协副主席、著名画家王晓银(左二)和裕固族原住民位于我国西北腹地的河西走廊,虽未曾前往,但在我的想象中不外乎戈壁、大漠、雪山、草原、古老的烽火台,加上时而显现的一簇红柳,一幅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荒寂图画。幼时课本中“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便是我对祖国大西北的最初印象。多年来,随着阅历伴随年龄的增长,加之新媒体不时所展现殊异于西北地区原有想象的风景物象,内心也些许改变...

    153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夏可君:水墨的余化原理[图文]
    夏可君:水墨的余化原理[图文]

    夏可君1,艺术虫:我看到您对抽象和水墨两块都比较关注,为什么?夏可君:我对当代艺术整个都比较关注,只是说抽象艺术是现代性的标志,抽象不抽象是现代性够不够,因为传统绘画基本上是具像的、写实的,抽象性是现代性的品质,它要摆脱文化相对性,摆脱具像的束缚,这是我为什么关注抽象。第二个就是水墨,为什么关注水墨?水墨是中国特有的语言,这个语言绝对不是一个材质的问题。那么为什么我同时关注这两块?先说西...

    34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不为激情所扭曲”:政治信仰与凡人历史[图文]
    “不为激情所扭曲”:政治信仰与凡人历史[图文]

    EricHobsbawm——1917.6.9-2012.10.1霍布斯鲍姆生平1917年,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城,童年在维也纳和柏林度过,并接触到《共产党宣言》。1933年,回到伦敦入剑桥大学,获文学学士和博士学位。1936年,加入共产党。1947年,成为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历史系客座讲师。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发表谴责并退出英国共产党入意大利共产党。19...

    96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吴门画派之宗师沈周[图文]
    吴门画派之宗师沈周[图文]

    封面用图:故宫博物院藏《明人画沈周半身像》,系沈周八十岁时由苏州当地职业画家所绘。明代“吴门画派”的开创者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明代王穉登在《吴郡丹青志》中将其推为“神品”。沈周又是吴门画家艺术观和人生观的指导者,他在继承宋元文人画传统的同时,加以光大和开拓,建立起明代文人画的美学理念,新的审美类型,反映出他那时代文人的精神...

    75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胡锦雄:艺术家也可以是万能胶[图文]
    胡锦雄:艺术家也可以是万能胶[图文]

    本期艺人:中央文史馆书画院南方分院画家胡锦雄艺术家也是普通人,对生活、社会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也要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到社会不同的领域去运用多方资源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我的父亲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曾是关山月、黎雄才两位先生的学生,所以我自小受到熏陶和学习,至今从艺也已有20多年,在这个过程里,我一直坚持创作。杨之光老师曾说过,“平生最忌吃残羹”。我的作品保持了原创,并创...

    188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80后漫画家邓秋婷:一本漫画闯天涯[图文]
    80后漫画家邓秋婷:一本漫画闯天涯[图文]

    邓秋婷(中)和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左)、大陆漫画家本杰明(右)。近年来,随着数届“亚洲青年动漫大赛”在贵阳的顺利举行,贵州本土动漫的创作实力正在慢慢崛起,并逐渐为外人所知。不少贵阳动漫人都拿起画笔,用自己的作品打开了通往全国平台的道路。而笔名叫“豚宝藤井樱”的80后贵阳漫画家邓秋婷,就是其中一个。彩色的自我2011年,邓秋婷连载于国内动漫杂...

    176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