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沈其斌:当代艺术最要紧的是建构而不是批判[图文]

时间 : 12-15 投稿人 : 文昊 点击 :

沈其斌:当代艺术最要紧的是建构而不是批判 | 美术观点

记者:中国当代艺术是“爆炸”出来的,就如同百亿年前的宇宙。很多令人兴奋或者无奈的现状都是这种爆炸的结果。你所感受的中国当代艺术历史是怎样的?

沈其斌:中国当代艺术的能量是在2000年之后开始有所爆发。

爆发有两种。第一种是在市场上爆发。比如说2004年开始,2005年井喷,到2007年达到了高峰,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走向下坡路。这三四年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爆炸的时候。另一种是在学术层面上,中国当代艺术在市场上起来之后,下子成了一个可口的“蛋糕”了,都要去抢。那么谁去抢呢?最厉害的就是画院、学院。它们是官方认可的机构。

从“双年展”到“博览会”,开始诸侯割据。在滚滚的文化产业浪潮面前,有的人要把“蛋糕”做大,有的人要把“蛋糕”分掉,其实许多人对什么是当代艺术都没有搞清楚,以为活着的都是当代艺术,一下子把吴冠中也变成了当代艺术。但是本来话语权就在他们手上,所有就泛滥出一大堆中国当代艺术的奇观。

市场恩仇录

记者:市场只是配置资源的方式。事实上,正是市场给了中国当代艺术脱离地下状态的力量,给它存活的土壤和空气,得以不依赖于任何人或者机构的意志而自由地存在。

沈其斌:并不是说市场不好,市场与资本是密切相关的。钱是中性的,资本是有欲望的。当代艺术在资本面前,资本的属性一下子就吞噬了当代艺术,在这个过程中,政治、经济、市场都是催化剂。

也是因为当代艺术在今天已经形成利益格局,可以为利益所驱使。它成为用资本来推动的一个载体,是一个“物”,这扭曲了许多当代艺术家的心。

记者:市场结果成了中国当代艺术最大的假想敌,这真讽刺。艺术对抗不了资本,这是谁的问题呢?

沈其斌:历史说不清楚。并不是某一个人或者哪一部分人的责任。当代艺术的前期阶段,比如吕澎在广州做油画双年展,当代艺术家个人的力量太有限,他们无法左右市场,学术的力量也很有限。一个新的事物出来的时候,是多方的力量组合才能改变时代的洪流。中国当代艺术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整个当代艺术普及、教育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比市场还要重要。

我们再来谈市场,那也要看市场处于一个什么阶段,是一个理性的阶段,还是一个疯狂的阶段。资本可以作用于艺术,但是向哪个方向作用,资本也不清楚。中国当代艺术的盘子太小,太容易被坐庄。那么不同的操盘手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方向。

赌徒的思维

记者:那你怎么看自己的角色?

沈其斌:我认为我自己是一个鼓吹手和推动者。中国新兴市场的兴起,靠单一做某一个东西都是有局限的,要建构什么?是系统。需要系统性的推进。我们讲市场的规范和理性。什么是规范和理性?就是系统的完善、制度的完善,这才是一个理性的东西。任何的偏颇都是机会主义,都是赌徒思维。

所以我现在做的工作是什么呢?我所做的都是系统性的建构。比如其中有一个藏家培养计划。这一百个藏家是要从跟着我的一千个投资者里面来选,并不是说投了一百万就是一个好藏家,我们要一起学习。这是最基本的。

记者:相比于一个被预先设计的方向,比如你说的系统性建设,我更相信个体在他的方寸之地所做的不同方向的努力。你为什么有信心你是正确的?

沈其斌:当然,中国任何一件事情的推动是要更多的机会主义者。最重要的,我要建构一个学术的体系和标准。

当下的中国当代艺术跟中国主流的价值观其实是没有什么关系。中国前十年当代艺术的市场神话跟中国本土的、主流的价值观有很大的距离。中国的富裕阶层、上流社会和主流资本其实宏观上和中国当代艺术没有发生关系。反而是西方的资本在中国当代艺术崛起的过程中起了一个主导性的地位。这是第一阶段,我们要感谢他们——像尤伦斯、像希克,没有他们,中国当代艺术的奇观就起不来,他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一阶段为什么跟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没有关系,原因出在哪里?原因是我们原有的系统与当代艺术不对接。所以从宏观上说中国当代艺术的最根本问题是普及问题。

什么是当代艺术

记者:什么是当代艺术?

沈其斌:当代艺术并不仅仅只有批判性。我讲课的时候举过一个例子:传统艺术就是一个青花梅瓶,很精致的审美;现代艺术就是把这么一个青花梅瓶仍在地上摔掉——现代艺术讲究的是反叛、批判性、颠覆性——这是现代艺术的核心哲学;当代艺术是把这个打碎的碎片拿起来,重新粘出一个花瓶,但一定不是那个原来的造型。它变成一个新的、四不像的怪物,而这个恰恰建构了一个新的意义。这就是当代艺术。

所以当代艺术一是具有建构性,二是具有批判性。大部分人在谈当代艺术的时候是强化了批判性,而忽略了建构性,尤其是前十年——大家对当代艺术的误读和当代艺术的狭窄视角。

记者:我主张用当代的手法解决当下的问题,不眺望、也不回溯。你刚才讲重新构建,它也可以是古老的。这其实回避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当代艺术对现实的表达。这对现实并不真诚,你怎么看?

沈其斌:现实很尖锐,不一定要当代艺术去表达。当代艺术在整个社会现实当中,对现实社会问题的表达和改变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不要把当代艺术的批判性放大。恰恰当代艺术最有价值的不在其批判性,而在其建构性。建构是建立在批判的前提上,这个建构一定要打通古今,穿越东西。这才是有意义的。假如你还是在老祖宗的面前,把那些东西改头换面再拿出来,没有意义。

所以整个社会对当代艺术的理解都是太狭隘、太片面。他们把当代艺术变成一种新的工具,成为当下很多人敛财和占领新的话语权的工具。而当代艺术在中国很好的发展的话,必须拥有建构性——在中华文化复兴基础上的建构,而不仅仅是复兴。我认为我们这一代人会对世界文化有贡献。这个贡献在哪里?恰恰在于我们有如此厚的文化积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拥有了世界的眼光、方法论、拥有了世界的话语权——我们是未来世界话语权的竞争者——希克他们在前20年起到了主导的作用,未来的20年是我们。

而现在,当代艺术要么变成一个市场工具、要么就是一个话语权的载体。我觉得太狭隘了。

相关文章

  • 中国古扇“便面”特定形制:方不应矩圆不中规[图文]
    中国古扇“便面”特定形制:方不应矩圆不中规[图文]

    文物图像命名,常有不同意见。同一幅图像,不同的眼睛会看到不同的东西。即使看到同样的东西,不同的表述,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当然,根本的差异,还在于看到的东西不同。理论探讨,可能乏味。因此,想以“便面”辨识为例,兼谈文物图像命名。“便面”是中国古扇的通称,又是某种古扇的专称。随便上网查询,都可以下载如下资料:便面,古代用以遮面的扇状物。《汉书&mi...

    168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有超现实主义吗? [图文]
    中国有超现实主义吗? [图文]

    封面用图:来沪展出的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藏品《日本制造-大宫女》(马歇尔·雷斯)“电场——超越超现实”展出的109件作品是法国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藏品首次在中国大陆与观众见面。面对超现实主义在上个世纪风起云涌的艺术运动,策展人迪迪埃·奥丹爵认为:“中国的艺术现状已经超越了这个阶段。”“...

    1577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王智远:放弃了为艺术而艺术[图文]
    王智远:放弃了为艺术而艺术[图文]

    图片资料自从杜尚在纽约展览了他的“喷泉”(也称作“小便池”)作品,这是艺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艺术就被彻底地改变了。爱尔兰作家OscarWilde用他的名言“为艺术而艺术”,提倡给前卫倾向的艺术家以优先权,艺术作品的含义比艺术作品本身的形象更重要。你可能会认为,自杜尚以后,人可以使用任何媒介创作艺术品,这是事实,艺术家们获...

    184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书画百杰谈艺录——王隽如艺术[图文]
    书画百杰谈艺录——王隽如艺术[图文]

    在中国古代,艺术并不若今天之社会地位,从艺者们有被尊为“艺术家”之荣幸。在过去,从艺之人不论对书画,演戏,乐音等之掌握的技艺再高超,也只不过是伶人画工而已,并没有占据更重要的社会地位。故古人之“十年寒窗”苦读,实为“学而优则仕”,入仕被认为是安身立命的正道根本。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宁夏固原一个书香世家的王隽如老先生,本也想秉承...

    47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画家眼中的云冈石窟[图文]
    画家眼中的云冈石窟[图文]

    云冈佛像许多人慕名游云冈,只为一睹昙曜五窟大佛的博大与雄浑、五华洞艺术的灿烂与辉煌,但作为艺术工作者,仅凭一时感官喝彩是不够的,如能近距离临摹、描绘,不断体悟这些精美绝伦的佛教石雕艺术,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艺术的精进是不言而喻的。这里我们介绍几位云冈石窟研究院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是毛志喜、李藻华和梁力强,说说他们的云冈情缘及其对佛教艺术的追求。云冈石窟是世界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洞窟规模宏大、...

    151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王隽语:闲来无事话夜白[图文]
    王隽语:闲来无事话夜白[图文]

    赵夜白《文心雕龙》“知音篇”有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这句话或许最能传递夜白年纪轻轻便跻身最具潜力青年书画家之列的原因罢。其实,对于夜白的画,出于专业不同使然,我并不能给出太多到位的评价。我心中的夜白印象,并非浮于己之脑际中,亦非溢于其之笔墨间。盖因我通常所能触及的,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生命体,一份活生生的生命进程,一个真实的夜白。...

    194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从魏晋书法世家的出现看书法转变历程[图文]
    从魏晋书法世家的出现看书法转变历程[图文]

    一、魏晋书法世家的出现据史书记载,汉代善书法者从帝王皇后到王公大臣,从士大夫阶层到民间知识分子都不乏其人,其总数超过汉以前历代善书者总和,在书法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个庞大的书家群体。到了东汉中后期,在这个书家群体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书法在家族间的师承传授渐成风气,家族师承观念开始形成。张芝、张昶兄弟以草书名世,有“草圣”、“亚圣”之称;蔡琰...

    91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广东曾为中国美术打开天窗[图文]
    广东曾为中国美术打开天窗[图文]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李可染纸本水墨69.5×45.5cm1973年《新开发的公路》关山月纸本水墨117×94cm1954年《人桥》古元木版套色20.5×36cm1949年《一辈子第一回》杨之光“从延安走来——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美术作品展(广东巡展)”在广东美术馆举行为纪念...

    85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当奢侈品走上艺术之路[图文]
    当奢侈品走上艺术之路[图文]

    香奈儿是成功走上艺术道路的奢侈品品牌之一导语:据报道,艺术是马爹利(MARTELL)的DNA,马爹利的名字中就有艺术。”今年6月,这个法国著名的干邑品牌已携“非凡艺术人物奖”迈过第十个年头。张晓刚、周春芽等国内艺术界的领军人物都曾走上这条艺术“红地毯”。同月,HUGOBOSS集团宣布与上海外滩美术馆“牵手“成...

    89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邹京东:我非设计我本顽痴[图文]
    邹京东:我非设计我本顽痴[图文]

    邹京东。京华时报记者任峰涛摄玉雕设计师邹京东的玉雕品日前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奖——天工奖的金奖,而他的一个新的展览明年将在澳门举办。现在,在邹京东的桌子上,摆着一份将要投给美国联合商会的简历,因为美国联合商会决定在国际上推广他的作品。邹京东的玉雕事业如日中天,然而他拿起笔设计的时间仅有四个月。□谈成长玩古币打通国史脉络“我不是学美术出身的,没有什么师承...

    31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贾方舟:写实主义在当代的可能性[图文]
    贾方舟:写实主义在当代的可能性[图文]

    西藏组画(进城)油画1980年78cm×52cm陈丹青中国的写实绘画在它一个世纪的经历中最重要的成果是其在本体意义上的建构逐渐接近西方水准,但它也先后经历两次“陷落”——一度成为意识形态的驯服工具,又转而在市场中成为中产阶级审美趣味的宠儿。它不仅在这两个重创中迷失自我,更具悲剧意味的是,在西方艺术发展的进程中,写实艺术早已是一个不再被...

    134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梓印墨韵两相宜[图文]
    梓印墨韵两相宜[图文]

    田宇原柳永词《望海潮》印刷术是中国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居功至伟。然而,历来人们关注的重点,可能容易偏向于“术”,也即印刷术作为一项技术成果的本身,重点自然是毕昇的活字印刷。在激光照排诞生之后,活字的“铅与火”成为历史,活字之“术”自然也成为历史。这一伟大发明的光环,是否会渐渐...

    106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图文]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图文]

    丹麦奥登赛安徒生博物馆中安徒生剪纸纸,是人类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信息媒材,不同地区的文明在纸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传统。中国是造纸术的发源地,2000多年前的汉代已发明了成熟的造纸技术,并在后续的年代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造纸术的发明影响了世界文明的传承与传播,也影响了中国本土纸文明形态的形成,这个形态包括了中国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如中国绘画、木刻版画、剪纸、书法以及古典书籍的印刷与复制,还有祭祀...

    144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最后的Art HK 最好的时代[图文]
    最后的Art HK 最好的时代[图文]

    最后的ArtHK最好的时代整整四天,香港湾仔的国际会展中心门口挤满了车和人。5月20日,最后一届ArtHK在这里落幕。伴随这个华丽舞台谢幕的,是一张长长的成绩单,数亿港币的现场成交记录。香港DeSartheGallery以300多万美元售出中国艺术家朱德群的作品《No.313》,一位东南亚收藏家成为这张作品的新主人;而TornabuoniArt则成交了AlighieroBoettih个人展...

    129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许钦松:我们的画是画给当代人和后世看的[图文]
    许钦松:我们的画是画给当代人和后世看的[图文]

    《高原甘雨》许钦松10月31日下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在广州外商活动中心举行以《岭南画派的历史传承和当前新崛起》为主题的专题演讲。在演讲中,许钦松回顾了岭南画派百年来的辉煌历史,也剖析了在新时期崭新的文化语境下岭南画派所面临的历史机遇。许钦松指出,重提岭南所拥有的丰厚思想文化基础与艺术美术传承,有利于建立我们的文化自信。据悉,许钦松此次演讲是应侨鑫...

    127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