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何必模仿荒木经惟的私摄影[图文]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小鑫 点击 :

何必模仿荒木经惟的私摄影 | 美术理论

荒木经惟1971年作品《感伤之旅》,新婚的阳子躺在小船上。

正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办的荒木经惟摄影展,展示的作品始于1971年的《感伤之旅》,以荒木最新的作品《堕乐园》作为结尾。荒木所代表的“私摄影”在80后亚洲摄影师群体中模仿者不计其数,摄影评论家林路认为荒木经惟呈现给观者的画面十分平和,模仿他是有一定难度的,年轻人需要以冷静的态度,避免简单的崇拜和模仿。

徐佳和

出生于1940年的荒木经惟是日本“私摄影”的代表摄影师,以赤裸裸的黑白摄影作品记录与新婚妻子阳子赴京都、长崎等地蜜月旅行期间的等车、睡觉等等生活点滴及沿途所见,编撰成的《感伤之旅》成为其摄影起始之作的荒木经惟,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在日本却被理解成只拍摄捆绑、过激人体摄影这类猥琐的女性特写的摄影师,警察们恨不得把他立刻投进监狱里,而女权主义者们更是对其口诛笔伐。名为《感伤之旅/堕落园》的荒木经惟作品展从9月24日至11月6日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办,展览展示的作品始于1971年的《感伤之旅》,并以荒木经惟最新的作品《堕乐园》作为结尾。

108幅作品组成的《感伤之旅》刚出版时,很多人批评荒木把夫妻之间最隐秘的私生活挖掘出来贩卖。但是本展特约策展人、与荒木经惟私交甚笃的本尾久子表示,荒木的初衷并非如此。“什么样的摄影作品是好的,我觉得是那些你看的时候知道拍摄者当时在想什么、体会到他当时心情的作品。这样讲的话,真正的摄影可能就只有私摄影。”

本尾久子长期为荒木经惟制作摄影册,在她看来,荒木的摄影围绕着生、死与爱展开,是游弋于来世与今生之间的船。据她介绍,几年前,荒木被查出身患前列腺癌,后经手术康复。这让他“对于生与死的理解更加大彻大悟了”。

摄影师镜头下的永恒

为什么要将世人视作甜蜜的新婚旅行称作“感伤的”呢?“我一直将摄影作为剖析人生、剖析自己的手段。对于我来说,结婚并不仅仅意味着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实际上是一种摄影的旅行。我把它称为‘感伤的’,也许有点太女性化了。”荒木如是说,“感觉好像要穿越冥河一样,我们的蜜月是一次死亡之旅。”

荒木拍摄阳子的第一张照片是从鲜花开始的,下体私密之处有一朵百合花。被视作“躲在镜头后面的淫秽摄影者”的荒木喜欢拍性,他认为那是关系,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关系。阳子不仅是荒木经惟最亲密的伴侣,而且在他的艺术中占有特殊的位置——既是他艺术最杰出的模特儿,又是他作品最初的批评者。

2011年,相依的爱猫奇洛也离荒木而去。而荒木也即将永远离开自己与阳子曾经共同生活的旧居。恰逢日本东北部发生地震和海啸,这让荒木经惟满怀哀思。于是,他在寓所的阳台用鲜花和玩偶拍摄了《堕乐园》,以作纪念。他试图重现一个乐园的景象,“可是,这终究不能变成一个完完全全的乐园。落入了阴间的世界,因此我称之为堕乐园”。

摄影师的女人,总能在影像中生存,哪怕生命之花已然凋谢,直面这些阳子生前的照片,仿佛目睹一束流逝了水分脱离了土地的干花,抽离了生命,却以一种躯壳的形式在时空中驻留,得到了永恒。1990年阳子病危,荒木买了一束未及开放的木莲花,他与花的影子刻在石阶上,木莲花过了几个小时已然盛开,阳子却在几个小时之后永远地离开了荒木的世界,有一张照片中荒木的手紧紧攥着阳子在被单下输液的手,令观者无不为之动容:当生命倏忽而走,谁在那一刻紧握你的手?荒木经惟与一个又一个的女子合作,为她们拍照,而且许多是捆绑的裸体照片,并将这些照片结集出版,他手持相机不停地拍景物、人物、路上的消防栓……甚至一年里出版了十几本摄影画册,像用摄影证实自己还活着。荒木经惟所代表的“不那么认真的私摄影”一度成为许多新锐摄影师竞相模仿的捷径。

没有技巧的技巧

在为展览举行的研讨会上,摄影评论家林路却认为荒木经惟呈现给观者的画面十分平和,整体空间灿烂放松,看到的画面中规中矩,好像没有很大的视觉的力量感,因此,模仿荒木经惟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尽管模仿者众多,尤其80后亚洲摄影师群体中不计其数,但难得其精髓,因为荒木经惟“平淡无奇,没有技巧,是一种没有风格的风格”。有些作品,从表面上看和他的作品何其相似,但是却无法完成一种切入肌肤的情感旅程。尤其是对生命与死亡的态度,以及对日本民族人性特征的深刻理解,都是造就他作品风格的重要原因。

同样忧郁或弥漫着情欲的调子,林路把日本著名摄影师的森山大道和荒木经惟相比较,认为他们将1970年代以后的日本描绘成了一个躁动不安的疯狂世界,有时候也会通过一些冷静到极点的思索,将这样的躁动复归平静。他们共同放弃了传统的纪实的方式,也没有选择过分玄虚的后现代手法。但相比较森山大道相对冷静的拍摄方式,而将燃烧的热情放在暗房制作或后期的剪裁中,试图从中找到视觉与心理的平衡点。荒木经惟则以近乎疯狂的拍摄方式,在第一瞬间就将激情在都市的“丛林”中肆意燃烧,将视觉世界的清规戒律全部推翻。面对荒木经惟数量巨大的照片“洪流”,观者会有一下子被淹没的感觉。没有来得及读懂图像中的抒情意味的时候,就很快进入被包围的荒木的世界。但是一旦从他的照片中走出,立刻就会有空空如也的荒诞感,这种荒诞感会诱惑读者再度进入画面中,诱惑你再次进入照片的“丛林”,如同鸦片或是罂粟般诱人的魔力缠绕在身。“吞吐实在太快,一下子卷进去,一下子又吐出来,但什么都没有感觉到。荒木无法安静下来,这是大量阅读时感受到的力量,是无数亮点的叠加,给人晕眩的感觉,眼前发白的视觉感受。”

荒木经惟一刻不停地拍照,他以无数叠加的碎片解构了经典,就像出来的闪光一片晕眩的世界,他在拍照过程当中嘻嘻哈哈十分平庸,但以这种世俗的方式,来颠覆传统的精英模式。

“对于荒木经惟来说,是以其生活本身的体验进入到摄影图像的深处,摄影方式和摄影活动本身,已经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样一种发自内心的创作需求,自然就和表现手法融为一体,成为无法简单模仿的一个整体。这两位摄影家的作品对中国摄影界的影响,尤其是对年轻一代摄影发烧友的魅力,在近几年可以说是无所不在。这的确有点和日本当年的情景相类似。于是我们同样需要以冷静的态度,避免这样一种简单的崇拜和模仿。也许只有对生活本身的理解和感受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的作品才可能对我们的拍摄产生真正的启迪。”林路说。

相关文章

  • 三问新水墨[图文]
    三问新水墨[图文]

    周韶华在雨中纸本水墨68×68cm2002年在游泳池中学会游泳,在自己的展览里学会思考和画画,新水墨高研班开出史上考博也汗颜的书单,不能自己有病自己找药——老师只能帮你打开一扇门,怎么画自己决定。周韶华的思路和周韶华的作品一样,有着与众不同的模板和角度。两周前,本报刊发了他意欲寻找水墨达人的报道后,报名和咨询者踊跃,而他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

    101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陈虻的理念能帮人做一次精神上的整容”[图文]
    “陈虻的理念能帮人做一次精神上的整容”[图文]

    《生活空间》则是陈虻制作的一个家喻户晓的电视栏目。图片来源:《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附“陈虻纪念碟”“我们追求的全都是标准答案。陈虻就截然相反。他衔接了遥远的纪录片理论,而且最重要的是开启了那些创作者自己。”东方早报:陈虻的理论对于一个想要拍纪录片的年轻人是否浅显易懂?李伦:没错。陈虻的理论操作性极强。他不是那种提出一个哥德巴赫...

    155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周丽萱:艺术贵在真诚[图文]
    周丽萱:艺术贵在真诚[图文]

    周丽萱2003年作品《梦》布面油画130*93cm2012年北京匡时春节拍卖会成交价格126,500CNY周丽萱笔者注意到国内为数不多的靠“硬功夫”进行创作的女性艺术家之一。她艺术道路的选择和对古典主义油画中女性形象的看法无疑是研究女性主义退潮后当代女性艺术家创作道路的很好个案。周丽萱出生于东北辽宁,白山黑水给了这位北方姑娘吃苦耐劳的天性。在早年,周丽萱曾经以画画为生...

    118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壁挂艺术溯源[图文]
    壁挂艺术溯源[图文]

    欧洲传统的编织艺术Tapisserie(法语),翻成中文被译为壁挂,意指以挂毯的形式来展示的织物艺术品。壁挂通常是指有图案纹样和人物形象的绘画性挂毯。据推测,其称谓Tapisserie(法语)和Tapestry(英文)的词源是来自波斯语。另有称壁挂为高布林(专有名词Gobelin)、阿拉茨(产地名Arazzi)、墙毯和画毯(德语Wandteppich和Bildteppich)。其中高布林几乎是绘...

    101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祝帅:现代设计中的书法资源[图文]
    祝帅:现代设计中的书法资源[图文]

    鲁迅先生设计的北京大学校徽今天提出“书法是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这样一个论断,大概已不会引起多大的争议。但在强劲的西风吹袭之下,书法在20世纪曾经一度成为最令中国人感到“两难”的一种文化形态。一方面,在整理国故的运动中唯独“书法”这种东西在西方的范畴中没有恰当的对应物,因而并没有像“国画”&ldquo...

    90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姚一鸣:红楼旧画影[图文]
    姚一鸣:红楼旧画影[图文]

    《旅行杂志》所刊《红楼梦》名画之一“憨湘云醉卧芍药裀”成书于清乾隆四十九年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续作者高鹗。自成书以来,《红楼梦》成为真实反映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等的文学杰作。《红楼梦》相关的插图和图画集也层出不穷,其中以绣像居多,也有工笔精绘,以清至民国早期的最为有名。相关《红楼梦》的插图和图画...

    156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宋庄二十年:前卫艺术是否到此为止[图文]
    宋庄二十年:前卫艺术是否到此为止[图文]

    宋庄当代艺术二十年本报记者张黎姣6年前,做批发油画布生意的老颜离开老家哈尔滨来到北京扎根,他将自己的“北方画布行”开在一个镇上。想不到,这里的竞争激烈得很,为此,他只得努力干活,常常整天都在裁画布,手指上磨出厚厚的茧子,但画布仍供不应求。老颜笑说:“我就是在给画家打工。”老颜住的镇子,离河北省燕郊7公里,离北京天安门24公里,它就是宋庄。自1...

    52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鲁迅的手迹:千古文章魏晋书法[图文]
    鲁迅的手迹:千古文章魏晋书法[图文]

    《鲁迅手稿丛编》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还在小兴安岭大森林里当知青。一个书店的朋友,代为购得一册《鲁迅手稿选集三编》,线装本,定价3元6角,文物出版社1973年出版。后来,那个时代的藏书大都陆续汰除了,而这本我仅有的线装书却一直保留着,并且总是放在床头书柜里,时常拿出来,浏览,品读,鉴赏,摩挲。前年底,忽想到自己将要退休,何不在离开编辑岗位之前,做一套自己最想做,也最喜欢的...

    33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范迪安:向世界展现年轻形态的艺术[图文]
    范迪安:向世界展现年轻形态的艺术[图文]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韩国文化艺术委员会、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主办,中国美术馆、韩国艺术委员会美术馆、艺美基金会共同承办的“@What——中国艺术新一代”中国美术展2月5日在韩国首尔Arko艺术中心开幕。中国美术馆范迪安馆长在记者见面会上详细介绍了本次展会的主题和展示作品等内容。记者见面会后,范馆长接受了人民网视频专访。人民网记者和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

    118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潘公凯对话克里夫•罗斯:跨文化视野看水墨[图文]
    潘公凯对话克里夫•罗斯:跨文化视野看水墨[图文]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2012年11月15日下午两点,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讲座“跨文化视野看水墨”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办。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锋主持,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以及美国艺术家克里夫•罗斯共同讨论他们的艺术创作。克里夫•罗斯此次带来他的最新录像及装置作品,这一系列作品是在多年前潘院长赠与他的一张...

    80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贾平凹:艺术的困境也是人类的困境[图文]
    贾平凹:艺术的困境也是人类的困境[图文]

    贾平凹1952年出生,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人,现居住陕西省西安市。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秦腔》、《带灯》,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其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越语、日语、韩语等多种语言,国际上获得的大奖主要有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浮躁》1987)、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55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谈论中亚,倾听那阵细微的风声[图文]
    谈论中亚,倾听那阵细微的风声[图文]

    一块代表着中亚的地毯摊在地上,众人聚集在一起,分享彼此对于新疆的关切。半年前,艺术家刘小东来到新疆和田,通过他独特的现场绘画方式,以四幅油画记录下当地人的生活面貌。在策展人侯瀚如和欧宁的操作下,作家、摄影家、历史学家等各路人马纷纷参与其中,对当地生活、文化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呈现。我们说新疆如何不同,可是最吸引我的是他们和世界上其他人相同的东西:他们的希望,他们的快乐。—&mdas...

    149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在当代语境下再次认识林风眠[图文]
    在当代语境下再次认识林风眠[图文]

    2010年重建的林风眠故居。林风眠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他开创了中国的新绘画,以富有表达力的毛笔,将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的基础,与西方的形式、色彩和构图的意识结合起来。这种既自由又自然的结合,是林风眠的独到之处。然而,对这位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奠基者之一,我们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三年前,由广东林风眠艺术园出资,用以激励优秀研究生的“林风眠奖学金”在中国美术学院设...

    121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明代才子文徵明的低调与奢华[图文]
    明代才子文徵明的低调与奢华[图文]

    文徵明《湘君夫人图》作者:孟晖一直以为,文徵明其人其画都无秘密可言。到苏州博物馆看《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时,观画体验却十分意外,让我突然明白自己对这位大师远谈不上理解。站在展柜前,我发现,眼前的画面居然不携带任何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愤怒,没有悲伤,没有狂喜,没有宗教情绪,也没有哲学思索,当然更没有性欲的暗示。唯一表达出来的心理状态就是——闲适。用今天的网...

    78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时尚史的碎片:安迪·沃霍尔与波普艺术[图文]
    时尚史的碎片:安迪·沃霍尔与波普艺术[图文]

    安迪·沃霍尔沃霍尔不仅是一位波普艺术家,他所涉猎的艺术领域非常广泛,绘画、电影、电视节目,书籍与印刷品、摄影、唱片封面、雕塑、表演艺术、海报、墙纸等全部都有他的作品,可以说他是二十世纪最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之一。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1928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是一位艺术家、印刷家、电影摄影师,是波普艺术运动最有名的开创者之一。在作为商业...

    126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