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大众审美误区:画得像就是好画

时间 : 12-05 投稿人 : 逸逸 点击 :

林逸鹏

对于现代的艺术而言,我们已经没有理由,也不应该再用像不像来判断一件艺术作品的好坏。我们要尽快从画像物体的低层次满足感中解放出来,只有超越了像不像这一低级的审美屏障,才有可能超越表面探寻画面内在的意义,逐步提高审美的判断力。

大众审美误区一:

画得像就是好画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普通大众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常常以为画得像就是好画,这是一个最常见的错误。

人们喜欢画得像的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画像一个物体是画家在初级阶段训练的一个主要内容,所以,画像物体是一种本领。二、发明照相机之前,人们要保留眼睛所看到物体的唯一手段只能依靠把它画下来,因此,画得像很重要。这两个原因渐渐养成了人们把它变成评判一个画家水平的标准,也就有了画得像就是好画的结论。

照相机发明之后,艺术作品中画像的功能已经失去了往日的价值。从此,艺术家不再受客观对象外在真实的羁绊,可以全身心追求自己内心的表达,这也是导致西方艺术走出古典进入现代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画像一个物体的本领对历史悠久的中国画而言,其吸引力非同于西方艺术。因为,只有在近代引进西方艺术的训练方法之后,中国画家才真正画像了客观对象(关于这个问题本人在前面《素描同样是中国画的基础》一文中有论述)。所以,画像一个物体对西方艺术而言是一个老皇历,但对于中国画而言还是一件历史短暂的新鲜事。因而,近百年来许多中国画家在画像这个层面显示自己的能力,现在的许多工笔画已经愚蠢到开始与傻瓜相机媲美了。

但是,现代艺术的价值早已不停留在画像物体这个层面。如果,我们以中国画家也能把物体画像了作为炫耀的资本,那岂不被西方画家笑掉大牙。其一,他们早已有之。其二,因为中国画工具材料的原因,中国画家笔下所谓画像的效果与西方的油画相比,那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我们再把不值一提的东西作为优劣的标准,岂不是匪夷所思?其实,画像一个东西很简单,只要按照西方艺术的训练方法,一个正常学画的人只要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就能很容易地画像各种物体,那些在补习班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就能通过考试进入艺术院校的学员即是证明。现在,全国艺术院校每年数以万计的毕业生,其中绝大部分的毕业生都能够轻松地画像各种物体,难道这些都是好画吗?显然不可能。

艺术本质上是用艺术的手段体现人类文明不同阶段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艺术家自我情感的表达。在艺术的早期阶段用像不像来评判一件作品的好坏还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对物体真实的模仿是古典艺术中一个重要内容,那时人类处于具象思维阶段。即使强调主观表现的文人画,也只能到意象表现物体的形状为止。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了用抽象思维去认识世界,外表的像不像与艺术品的质量已经没有必然关联。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把古典大师安格尔和现代大师毕加索两个不同的标准相互比较,他俩就都不是艺术家。其原因,就是不同历史时期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

相关文章

  • 4万件艺术品登陆电商平台:美经济学家批掉价[图文]
    4万件艺术品登陆电商平台:美经济学家批掉价[图文]

    傅抱石《细擘桃花掷流水》(中国画)105cm×40cm8月6日,“亚马逊艺术”正式宣布上线,4500个艺术家的超过4万件艺术作品通过网络实现与顾客“面对面”。而就国内来看,据报道,全国艺术品电商逾千家,似乎,艺术品电商热潮正风生水起。然而,就在亚马逊开卖艺术品的第二天,美国经济学家泰勒·科文却毫不留情地指出,一件艺术品出...

    180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许江:难忘教诲[图文]
    许江:难忘教诲[图文]

    赵无极在中国美院做教学示范赵无极先生是当代著名华裔法籍画家,是当今世界画坛很有影响的一位大师。他以中国人的胸怀,吸收民族传统之神韵,博采欧美绘画流派之精华,融汇东西方之所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受到世界艺坛的推崇和颂扬。1985年5月,赵无极先生应我们的邀请,来到他的母校——浙江美术学院。学院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绘画讲习班,有来自全国8所美术院校的教师和浙美部分师生27人...

    39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徐冰:我们用什么来做艺术?[图文]
    徐冰:我们用什么来做艺术?[图文]

    2013年11月19日下午六点半,由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会,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学习实践部承办的直面名师系列讲座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如期举行。本场讲座的主讲人是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先生。讲座主要是围绕徐冰先生个人的创作经历和具体作品展开。徐冰先生希望通过对自身艺术之路的剖析和思考,为青年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徐冰先生一如往常,开门见山地说道,题目可能...

    148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画意摄影展杭州举行:照片跟水墨画几乎无异[图文]
    画意摄影展杭州举行:照片跟水墨画几乎无异[图文]

    “吟寂于心”的特殊摄影展昨天下午,在武义县文化馆,一场名叫“吟寂于心”的特殊摄影展正在举行。这些照片都装裱在卷轴里,看起来也像一张画,挂起来供人观赏。举办这个展览的摄影师叫李建康,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摄影师。他的作品将摄影语言和传统文化进行了融合,观念先锋。像中国水墨画一样,高山、乱石、明月、樵夫,都是他摄影作品中常见的元素。但...

    113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用五行品鉴书画作品[图文]
    用五行品鉴书画作品[图文]

    虚谷《枇杷图》是木火相生的作品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存在阴阳五行,书画作品也不例外。因此,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中挂书画作品,除了要考虑艺术品的水平外,还要注意书画作品的阴阳五行之气对人的影响。什么是阴阳五行?古人认为,宇宙最初是一片天地未分的“混沌”状态,这“混沌”中的轻清之气即“阳气”首先上升而成为“天&rdq...

    34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莫言赴瑞典领奖将讲什么?从此前演讲中可见端倪[图文]
    莫言赴瑞典领奖将讲什么?从此前演讲中可见端倪[图文]

    资料图:莫言中新网北京10月17日电(刘欢)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将于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获得文学奖的莫言届时将亲临现场领奖。外界十分关注他会发表什么内容的演说,对此,莫言巧妙回应,要先找找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演讲稿,看看他们第一句话怎么说的,自己就怎么说。其实从此前莫言为数不多的几次公开演讲中,可以一窥他的演讲风格和演讲内容。关键词一:风趣幽默从莫言在以往的公开演讲来看,风趣...

    30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日本为何流行少女癖[图文]
    日本为何流行少女癖[图文]

    历经百年,少女文化给日本人养成少女癖,流弊多端。少女,通常指七岁至十八岁的未婚女性(十六岁可以结婚,但二十岁成年,然后才可以抽烟喝酒)。虽然AKB48成员有超龄的,但人们也当作少女看。少女一词古已有之,例如《源氏物语》有《少女》卷,写光源氏的长子夕雾和云居雁两小相恋。不过,那鸭头不是这丫头,现在所使用的少女是社会发展到近代才产生的概念。拥有批评家等不少头衔的大冢英治在所著《少女民俗学》中写道:&...

    63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自画像的对话[图文]
    自画像的对话[图文]

    李宝华《自画像》上世纪80年代末,我怀着憧憬,只身飞越大洋,开始了澳大利亚之旅。初到悉尼,由于职业关系,第一件事便是参观当地最大的新南威尔士美术馆,刚进美术馆就被大厅正中央其中一幅巨幅布瑞德·怀特雷的《画室里的自画像》所震撼。在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画家已经脱胎于他早年深受培根、霍克尼和马蒂斯画风影响的痕迹,作品比前辈们更富于流畅和音乐感,充斥着荒诞与不羁,灵魂随着色彩在画布上跳...

    118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高档会所里隐藏的秘密[图文]
    高档会所里隐藏的秘密[图文]

    高档会所里有什么秘密中央近日下发通知,要求整治“会所中的歪风”。14日,北京市要求公园内私人会所一律关闭;16日,浙江省委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责成杭州市整治关停西湖景区“会所”,并要求全面摸排清理设立在风景区、公园等公共场所内的各类会所,并坚决采取措施一律予以关停。记者走访北京、广东等地的部分会所,以这些“样本”为例,寻找...

    115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熊顿:笑对生活[图文]
    熊顿:笑对生活[图文]

    生病了“2011年8月21日清晨,我病了。刚起床走到房门口就轰然倒下,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完全不省人事,并且……全裸。”《滚蛋吧,肿瘤君!》开篇,熊顿以举重若轻的口吻淡定而诙谐地描画了生病、就医的过程。事实上,病情来势汹汹,远不像她描述得这么轻松。(左起)艾米、VIVI、熊顿、老正快乐的相聚(摄于2011年12月)熊顿曾经的主治医生、北京军区...

    95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小柯谈人生:一半为理想 一半为现实[图文]
    小柯谈人生:一半为理想 一半为现实[图文]

    小柯撰文/白郁虹“给你一张过去的CD,听听那时我们的爱情……”没错,这是音乐人小柯创作的经典爱情歌曲《因为爱情》,但现在,它不只是一首歌,还是一部剧,一部被重新定义的“小柯形式剧”。6月21日,小柯形式剧《因为爱情》新一轮上演。与此同时,小柯加盟的音乐类真人秀节目《一声所爱·大地飞歌》正在广西卫视的每周...

    21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迷失在威尼斯,迷失的中国当代艺术[图文]
    迷失在威尼斯,迷失的中国当代艺术[图文]

    封面用图:观众在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英国馆中,欣赏英国艺术家杰里米·戴勒(JeremyDeller)的作品。威尼斯双年展开展之际,中国当代艺术家们蜂拥而至,以至于“普通话几乎成为(威尼斯)主要语言了”。曾是威尼斯中国馆赞助者的戴志康在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采访时回顾了2005年前往威尼斯的情景:“我在威尼斯看各种各样的当代艺...

    138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我们的传奇在诗歌里”[图文]
    “我们的传奇在诗歌里”[图文]

    ■“诗歌来到美术馆”昨天请来欧阳江河欧阳江河王寅图欧阳江河说自己很喜欢背后墙上的诗句,出自荷兰艺术家布里埃尔·莱斯特的作品《阿卡迪亚的忧郁》:“欣喜若狂,忧郁将择日而至。”昨天,民生现代美术馆“诗歌来到美术馆”举办了第二次活动,这次请来的是诗人欧阳江河。在“欧阳江河《凤凰》朗读交流会”...

    176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钟飙:寻找孕育图像的源头[图文]
    钟飙:寻找孕育图像的源头[图文]

    寻找孕育图像的源头钟飙一直试图在创作中探索各种纷乱事物背后的关联。在他多视角透视的画面中,各种时代的人物、动物、事件甚至天体都被并置在了他所设定好的空间维度中,每个画面都像是一个漩涡,把人类文明中的一切重新带入到混沌之中。在他看来,自己的许多作品都是从这种充满混沌状态中孕育而出的,在这种混沌的状态下无所不可,且充满可能性,也是所有图像诞生之前的源头。钟飙钟飙1968年生于重庆1991年毕...

    417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当代艺术:一荣俱荣只是一厢情愿[图文]
    当代艺术:一荣俱荣只是一厢情愿[图文]

    常玉作品《聚瑞盈馨》徐佳和4月初,香港的拍卖场上此起彼伏的槌声热闹非凡,除老牌的香港苏富比之外,香港佳士得首场“ASIA+专场拍卖”于4月5日落幕,保利香港、嘉德香港也于春拍相继推出当代艺术专场。但是,经历了2004年到2007年的狂飙式增长,以及接下来数年的调整,资本似乎厌倦了冷漠面孔的一家三口、咧嘴大笑的光头、戴着红领巾的惨白面孔等当代艺术中标志性的作品&mdas...

    33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