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我们的传奇在诗歌里”[图文]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joseph 点击 :

“诗歌来到美术馆”昨天请来欧阳江河

“我们的传奇在诗歌里” | 美术文摘

欧阳江河王寅图

欧阳江河说自己很喜欢背后墙上的诗句,出自荷兰艺术家布里埃尔·莱斯特的作品《阿卡迪亚的忧郁》:“欣喜若狂,忧郁将择日而至。”

昨天,民生现代美术馆“诗歌来到美术馆”举办了第二次活动,这次请来的是诗人欧阳江河。在“欧阳江河《凤凰》朗读交流会”上,欧阳江河和读者分享了1980年代的快乐岁月,也和读者一起用普通话、四川话和上海话朗诵了诗作。

新作《凤凰》源于

徐冰艺术作品

“诗歌来到美术馆”是由民生现代美术馆发起的系列公共教育活动,不定期邀请诗人前来举办朗读会,该活动的顾问是上海诗人王寅。2012年10月,“诗歌来到美术馆”第一期邀请了香港诗人黄灿然。据民生美术馆方面介绍,“诗歌来到美术馆”系列活动是诗歌首次在上海走进美术馆,“诗歌不仅是来到美术馆,还要走出美术馆走向大众,叩开一扇扇沉寂的心门。”

诗人欧阳江河是“诗歌来到美术馆”邀请的第二位诗人,他的新作长诗《凤凰》去年发表,该诗的单行本日前由香港牛津出版社出版。欧阳江河昨天也带来了30多本香港版《凤凰》,很快被读者抢购一空。对于这首长诗,欧阳江河表示,该诗的写作确实源于艺术家徐冰的装置作品《凤凰》。徐冰的《凤凰》发布于2010年,是一个5吨重的鸟,最初来自一个订单,但徐冰用北京“财富大厦”的建筑废料——安全帽、工具刀、搅拌器等——造了一个纪念碑式的作品。欧阳江河说,徐冰在这个作品里“处理了20世纪的许多复杂经验,比如财富大厦与劳动者的关系,资本的关系,词与物的关系等”,“我的作品源于徐冰,从他的视觉文本到了我的文字文本。”该诗以神话叙述整合与重塑当代图景,反思了21世纪人类的生存境遇。

回忆1980年代

不过在昨天的“欧阳江河《凤凰》朗读交流会”上并没有谈太多关于《凤凰》的故事。他从1980年代就认识的上海朋友陈东东、王寅、曾琼等都在,在大部分的活动时间里,欧阳江河都在和他的朋友们跟着PPT上的照片一起回忆1980年代。

欧阳江河说:“诗歌的1980年代成了一个专有的意向,好像是跟我们现实非常遥远的空间、生活状态和文化气氛,因为它和现在的消费文化截然不同,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立的。我们从1980年代走过来的人,会感觉,现在的生活与那个时候是脱节的,甚至可以用光年的距离来计算,好像我们每个人都活了两次。我们的传奇不在这里,在诗歌里。凡是经历过1980年代,在秘密深处生活过的人,都知道我讲的是什么。”讲到这,正在一边的陈东东接过话筒异乎冷静地说,“1980年代,没有欧阳江河讲的那么神乎其神。”

但那个时代,欧阳江河他们都还年轻,所以欧阳江河昨天说,“那时,柏桦他们写了首好诗想给我看,怎么办?跳上火车就来了,8元钱一张火车票,从重庆到成都,就一个晚上。我去上班前,看到有四五个人来了,就把房钥匙给他们,然后上班去。一群人说来就来——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江湖关系。”就是在这种氛围中,他们写作,“那时候大家也没有贫富差距,没有职称不职称,也没有成功和失败的概念,没有消费、网络,全部手写体。”

20多年过去,当年的诗人现在散落在世界各地,各自做着与诗歌无关的事业,像欧阳江河他们那样坚持下来的只是少数。当欧阳江河在交流会上念出当年诗歌川军中“七君子”、“七土匪”的名字时,大多数听众已经不知道这些名字了。即便欧阳江河,除了写诗,他还写书法卖字,策展艺术活动,“诗歌很难被腐败的原因,是它不具备被腐败的条件,没办法变成职业,没办法转换成其他东西,不像小说能转化成电影。也正是因为诗歌的无用性,所以能保留它的高雅和纯粹。如何让诗歌被传递下去?美国的方法是把诗人召集到学院,最好的诗人有饭吃。欧洲的诗人很多是媒体工作者。中国的诗人都是‘个体户’,我靠书法养活自己,可以不与任何体制打交道。”

“诗歌来到美术馆”有大量时间让诗人和听众一起朗诵诗歌,但昨天的朗诵会主角不是欧阳江河,听众毫不怯场地走上讲台朗诵欧阳江河的诗歌。他们一起朗读了欧阳江河《凤凰》的片段以及《空中小站》、《念及肥肉》等作品,普通话、四川话和上海话的轮流朗读让整场朗诵会十分欢乐。即将陆续在“诗歌来到美术馆”的朗读活动中亮相的有英国诗人西蒙·阿米蒂奇、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等。

欧阳江河诗选

《凤凰》(节选)

“我们的传奇在诗歌里” | 美术文摘

欧阳江河《凤凰》

6.

人类从凤凰身上看见的

是人自己的形象。

收藏家买鸟,因为自己成不了鸟儿。

艺术家造鸟,因为鸟即非鸟。

鸟群从字典缓缓飞起,从甲骨文

飞入印刷体,飞出了生物学的领域。

艺术史被基金会和博物馆

盖成几处景点,星散在版图上。

几个书呆子,翻遍古籍

寻找千年前的错字。

几个临时工,因为童年的恐高症

把管道一直铺设到银河系。

几个乡下人,想飞,但没机票,

他们像登机一样登上百鸟之王,

给新月镀烙,给晚霞上釉。

几个城管,目送他们一步登天,

把造假的暂住证扔出天外。

证件照:一个集体面孔。

签名:一个无人称。

法律能鉴别凤凰的笔迹吗?

为什么凤凰如此优美地重生,

以回文体,拖曳一部流水韵?

转世之善,像衬衣一样可以水洗,

它穿在身上就像沥青做的外套,

而原罪则是隐身的

或变身的:变整体为部分,

变贫穷为暴富。词,被迫成为物。

词根被银根攥紧,又禅宗般松开。

落槌的一瞬,交易获得了灵魂之轻,

把一个来世的电话打给今生。

7.

人是时间的秘书,搭乘超音速

起落于电话线两端:打电话给自己

然后到另一端接听。但鸟儿

没有固定电话。而人也在

与神相遇的路上,忘记了从前的号码。

鸟儿飞经的所有时间

如卷轴般展开,又被卷起。

三两支中南海,从前海抽到后海,

把摩天楼抽得只剩抽水马桶,

把鹤寿抽成了长腿蚊。

一点余烬,竟能抽出玉生烟,

并从水泥的海拔,抽出一个珠峰。

8.

升降梯,从腰部以下的现实

往头脑里升,一直上升到积雪和内心

之峰顶,工作室与海

彼此交换了面积和插孔。

一些我们称之为风花雪月的东西

开始漏水,漏电,

人头税也一点点往下漏,

漏出些手脚,又漏出鱼尾

和屋漏痕,它们在鸟眼睛里,一点点

聚集起来,形成山河,鸟瞰。

如果你从柏拉图头脑里的洞穴

看到地中海正在被漏掉,

请将孔夫子塞进去,试试看

能堵住些什么。天空,锈迹斑斑:

这偷工减料的工地。有人

在太平洋深处安装了一个地漏。

相关文章

  • 吴长江:“中国画 • 世界语”[图文]
    吴长江:“中国画 • 世界语”[图文]

    看当代著名书画家吴长江做画,就能深刻领悟一种洒脱之境、唯美之境和雄浑之境:一支如椽巨笔在他手中挥舞,一刷,一滚,一勾,一抹,一点……时许,一朵娇姿欲滴的牡丹跃然纸上。能书能画,能篆能诗的吴长江,被业界称为“四艺兼通”的青年才俊。他将淳朴本色和丰厚底蕴融于其作品中,使其画作获得更为广泛意义的审美境界。有评论认为,吴长江宽厚丰实的学养,优雅淡定的气质...

    69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山水是齐白石最富原创性的作品
    山水是齐白石最富原创性的作品

    齐白石作品《雨后云烟》(局部)王云因脾气暴躁易怒而酿成恶果的最著名的例子,是与他的同代人齐白石(齐璜)有关的。齐白石曾短时间地与王云为北平艺专同事,据说后来因为王云的关系而不得不离开学校,也许仅仅是暂时不到校,尽管一位与他们两人都熟识的人告诉我,齐白石骄傲自负,难以相处。不管事实究竟如何,如果问题确实发生过,根据两人相遇的时间,齐白石那时已经出名了。齐白石起初地位卑微,1863年出生于湖南湘潭...

    137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朱青生:盲目追涨西方艺术品误人害己[图文]
    朱青生:盲目追涨西方艺术品误人害己[图文]

    爱德华·蒙克《呐喊》北京大学教授、当代艺术家朱青生提醒中国藏家——在万达以2816万美元拍下毕加索的《两个小孩》后不久,国际拍卖场上当代艺术又连创新高。11月12日的纽约佳士得夜场,弗兰西斯·培根的三联作——《弗洛伊德肖像画习作》以1.424亿美元的价格成交,超过了2012年由爱德华·蒙克的《尖叫》创下...

    37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雕塑”争议不断 解读什么才是城市雕塑[图文]
    “雕塑”争议不断 解读什么才是城市雕塑[图文]

    昆明大观园“裸女”雕塑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大众审美意识的提高,全国各大小城市掀起了一股兴建公共雕塑的热潮,但由于缺乏相关部门的引导和监管,一些丑陋的庸俗雕塑趁机疯狂滋生并蔓延,不仅遭到市民的痛骂,也引来网友的吐糟。从今年8月份开始,搜狐网举办了全国“十大丑陋雕塑”的评选活动,经过三个多月的网络搜索、专家筛选和网友评选,近日公布了评选结果...

    88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童真世界中的文化呈现[图文]
    童真世界中的文化呈现[图文]

    题记:思想融化在精短的文字里,以深刻的洞悉发现艺术的真谛!孙鹏的古装童画,在当下中国画坛,也许并不多见。孙鹏的立意,被他那轻灵活泼的画面所掩盖,被孩童的烂漫天真的情趣所裹挟。动感十足的画面,让人的眼球无法顾及其它。孙鹏弹奏的,是一阕遥远的童谣,它滑过我们的耳际,飘落在我们的心湖,柔风吹皱春水,一时间,仿佛找到了自己摇曳在波光中的童稚的面影……孙鹏的立意,显然不只是为了描...

    50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又遣心志上笔端——品李铁映绘画作品集《心游迹》
    又遣心志上笔端——品李铁映绘画作品集《心游迹》

    最近,得李铁映同志绘画作品集《心游迹》(文物出版社2011年出版),眼睛为之一亮。徜徉在铁映同志艺术作品的海洋里,欣喜、感慨、沉思、悟顿、励志等多种情感涌流心头。早知道铁映同志哲学思想的火花随时在头脑里闪烁,与人交谈时,常爆哲理名言。也早知道铁映同志酷爱书画,特别是从一线工作岗位退下来后,常常是静心凝气而又热情奔放于尺牍案头。但没料到他在书画艺术上有如此可喜可贺的成就。在铁映同志的艺术作品中,既...

    149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赵无极把抽象艺术带回中国[图文]
    赵无极把抽象艺术带回中国[图文]

    赵无极与其作品著名法籍华裔画家赵无极于4月9日因病辞世,享年92岁。出生于江苏南通书香世家的赵无极师从林风眠,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巴黎画坛崭露头角,此后蜚声国际,被誉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法国巴黎五月赵无极先后成为法兰西画廊终身画家、巴黎国立装饰艺术高等学校教授,并获法国骑士勋章。曾在世界各地举办160余次个人画展。在即将5月出版的《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

    96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庞惊涛:从礼乐之变谈文艺审美的“知音论”和“达心观” [图文]
    庞惊涛:从礼乐之变谈文艺审美的“知音论”和“达心观” [图文]

    《管锥编》关于文艺审美的观点,散珠于各册各条,虽不如《谈艺录》而自成体系,但浸淫既久,也不免多有发见。册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好音多以悲哀为主”、“听乐与闻乐”、“文词风格与辨伪”三条,由“知声”、“知音”、“知乐”...

    42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浅谈现代木雕《神九问天[图文]
    浅谈现代木雕《神九问天[图文]

    黄丁财神九问天木雕木雕艺术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木雕艺术和石雕、砖雕艺术相比,尤以细腻、高雅、生动而见长。我从小就酷爱木雕艺术,在不少大师们的熏陶下,广览传统的山水、花卉、动物及历史人物为主题的木雕艺术品。其中也有以大型历史题材为蓝本的如《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等等。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木雕艺术需要与时俱进!我常想,要使自己能更创新一步,把古老的木雕艺术和现代典型题材相结合,...

    105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见仁见智说见地 真心真意谈真知[图文]
    见仁见智说见地 真心真意谈真知[图文]

    编者按:5月15日,“江南忆——李波花鸟画展”开幕式结束后,紧接着举行了由李波的恩师、杜曼华先生作为学术主持的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从笔墨语言、传承创新、个人风格等方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谈了对李波花鸟画的认识和评价。今天,刊发部分与会专家的发言和记者的采访,以飨读者。(排名不分先后顺序)肖峰(中国美协原副主席、浙江省美协原主席、中国美院原院长)...

    45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灵犀独慧 技近乎道—陈铸的书法艺术[图文]
    灵犀独慧 技近乎道—陈铸的书法艺术[图文]

    品读陈铸的书法,但觉一股浩然之气扑面而来,“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具有撼人的艺术魅力。这是陈铸作品的“气质”。书法的“气质”和人的气质一样,并非靠“摹”就能得来的,而是人内心学识、智慧、抱负和修养的自然流露。1955年陈铸生于钟灵毓秀、文化氛围浓厚的古城——青州,自幼便萌发了...

    95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蔡武:文化体制改革不会停顿 还要继续深化
    蔡武:文化体制改革不会停顿 还要继续深化

    文化体制改革不会停顿——访文化部部长蔡武记者张贺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但随着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的基本完成,各地各相关单位对接下来是否继续推进改革,以及改革的走向等问题非常关注,相关政策措施也有待明确。为此,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文化部部长蔡武,请他对有关问题作出解答。——编者记者:在今年的两会上,文化体制改革也是代...

    116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年画岂能消失[图文]
    年画岂能消失[图文]

    麒麟送子图苏州桃花坞年画编者按: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逢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许多人的回忆里,年画是心中那份醇正的“年味”,不变的乡情。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这些“墙上的风景”正离我们渐行渐远,现代住宅环境和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流水线生产方式对传统手工艺的冲击、后继乏人等因素...

    113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用科学来解释经典艺术品[图文]
    用科学来解释经典艺术品[图文]

    米开朗琪罗的《大卫》达·芬奇名作《贤士朝拜》,246x243厘米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谭薇/编译艺术史家在达·芬奇名作《贤士朝拜》中看到的是哲人对宗教的怀疑与冥思,诊断专家莫里吉奥·塞拉奇尼看到的却是一头大象!没错,在层层油彩之下潜伏着一只“孤独的大象”,平常人肉眼不可见,在红外镜头之下却是无所遁形。X-射线告诉我们的真相还包...

    88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宋庄二十年:前卫艺术是否到此为止[图文]
    宋庄二十年:前卫艺术是否到此为止[图文]

    宋庄当代艺术二十年本报记者张黎姣6年前,做批发油画布生意的老颜离开老家哈尔滨来到北京扎根,他将自己的“北方画布行”开在一个镇上。想不到,这里的竞争激烈得很,为此,他只得努力干活,常常整天都在裁画布,手指上磨出厚厚的茧子,但画布仍供不应求。老颜笑说:“我就是在给画家打工。”老颜住的镇子,离河北省燕郊7公里,离北京天安门24公里,它就是宋庄。自1...

    52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