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威尼斯双年展是否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盛宴?[图文]

时间 : 12-15 投稿人 : 丰丰 点击 :

威尼斯双年展是否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盛宴? | 艺术科普

绿园城堡外的中国展览宣传广告

导言:对于如今的中国艺术界而言,威尼斯双年展虽然早已不是那个神秘的国际大型艺术展,但在众多中国艺术家、策展人和媒体人的眼里,它依然是掌控着国际艺术权威和最高学术标准的国际艺术展。从1993年奥利瓦邀请十三位艺术家参与威尼斯双年展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就开始努力寻求世界认同,直到2003年正式成立中国馆,再到如今的多个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国艺术似乎已经融入这个国际化的平台。虽说取得国际化平台的认可是各个策展人和艺术家进入威尼斯的初衷,但最终登陆威尼斯却有着不同的态度和目的。

威尼斯双年展是否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盛宴? | 艺术科普

“未曾呈现的声音”展览外景

中国式登陆与退潮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多个中国平行展一直处在话题的风口浪尖上,热门话题甚至盖过王春辰策划的中国馆“变位”,其实平行展对于威尼斯双年展而言依然是个新兴事物,“平行展是最近才出现的,因为太多人想进入威尼斯。因为全球化以后全世界来威尼斯的人太多了,原有的主题馆和国家馆没有办法容纳这么多展览,所以我们只能扩大第三个展览形式,那就是平行展。”威尼斯前副市长Roberto先生说。

威尼斯真正设置平行展从2007年开始,原有的威尼斯双年展外围展更名至现在的CollateralEvent,组委会为了保证整体展览的学术性,将平行展数量定在50个以内,今年的平行展总数为47个;但这依然无法满足大量展览进入威尼斯的需求,在官方的主题展、国家馆和平行展之外,还包括无数自发组织的外围展。

威尼斯双年展是否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盛宴? | 艺术科普

与“未曾呈现的声音”相邻的“历史之路”

回顾中国参与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的过往,除了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上吕澎策划的“给马可波罗的礼物”,就只有上届双年展王林策划的“碎裂的文化=今天的人?”和陆蓉之的“未来通行证”。从今年年初到威尼斯双年展开幕的近半年时间里,不少中国当代艺术展览陆续公布成为威尼斯双年展的平行展与外围展,再经过媒体的炒作和艺术圈内大肆讨论,中国当代艺术与威尼斯的关系不断发酵,就像一个肥皂泡一样不断被吹起,在三天的VIP期间,相熟的与不相熟的中国当代艺术人士们都喜欢穿梭于各个开幕式上,他们把酒言欢相互捧场。这个肥皂泡最终在热闹的开幕式上像礼花式的爆破,然后归于平静。开幕日的结束也意味着很多人完成了他们此行的使命,在公共开放日开始的一两天内,威尼斯双年展对于艺术界人士们来说已经结束了。

无疑,多个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共同进入威尼斯都在用这个国际标准来衡量自我被认同的心态,有意思的是,这种策展人和艺术家的分布同时也印证了国内艺术圈的格局,他们把相似的江湖带到威尼斯,形成了新的关系据点。

威尼斯双年展是否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盛宴? | 艺术科普

质疑:为何进入威尼斯?

相对于首次进入威尼斯平行展的其他策展人,王林与吕澎有了往届经验之后在今年的平行展工作上可谓熟门熟路,在展览运作模式、场地选择、资金筹备、中意双方合作、画册文献准备方面都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方式,无论梳理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还是回顾中国进入威尼斯二十年,两位策展人的较量从中国西南跨越至威尼斯,又遭遇在军械库中国馆的对面,两个大型中国平行展相距不过二十米。

“要在双年展举办的11月份向组委会提交方案计划,组委会会在展览当年2月份左右给予审批答复,在拿到审批答复之前,不管结果成功与否,都要准备展览场地。”多年的策展经验让王林对于平行展的申请成功早有把握,而且“未曾呈现的声音”也由于率先公布主题引来较多关注,王林说:“引来关注一方面是好事儿,但另外一方面也是危险的。做好了受关注就是好事,要是做不好关注就是坏事,所以大概这个关注是因为展览规模大,一百多个人的展览来作为主题展的一个平行展,能够被组委会批准可能一般人会觉得很奇怪。”

对于这次的参展目的,王林谈到虽然通过西方策展人的选择和中国官方在国际舞台上展出中国当代艺术,但从整体来看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的形象依然显得比较零散和片面,所以他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真正复杂而丰富的真实面貌并没有充分呈现出来,所以“未曾呈现的声音”就是针对这种状况。

总体来看,王林在此次展览中并未选择过于明星化的艺术家,将中国当代艺术的各个门类的最真实的状态呈现在了展览中,但这个多达150位艺术家参展的大规模展览在操作过程中引来颇多质疑,有媒体称“未曾呈现的声音”由四川一家文化公司赞助2000万人民币,主要用于展览运营与宣传,双年展开幕期间这个展览也成为广告宣传力度最大的展览。但参展艺术家需要提供一两件作品作为参展回报,同时,艺术家到威尼斯的差旅需自行解决。

策展人吕澎推出“历史之路”则把展览的焦点偏向了文献,吕澎谈到他在完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史:1990-1999》和《21世纪中国当代艺术史:2000-2010》两部艺术史写作之后意识到中国当代艺术这20年的历史需要更多的角度去研究,“因此,在当代艺术圈普遍反省问题和回顾历史的时候,我相信通过对中国艺术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二十年(1993-2013)进行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角度。”

在经过文献梳理和资料收集之后完成出版,吕澎决定直接以一个展览的方式来呈现,所以“历史之路”就这样水到渠成。“在2012年的一年里,温成带领他的助手走访了大多数参加过双年展的艺术家,所以我们拥有了参展艺术家的一手口述资料,并以《历史之路:威尼斯双年展与中国当代艺术20年(访谈录)》为书名出版,这部文献收集了超过70位参展艺术家及相关参与者、推动者的访谈以及从1993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与威尼斯双年展有关的文章。”吕澎这样描述。

但相对于出版物的偏重,“历史之路”展览作品的艺术家选择和策展理念被弱化,“配合这些资料呈现,让观众了解整个二十年,我们当然要把这些参展艺术家今天的面貌呈现给大家,所以就是每个艺术家都差不多是最近几年的作品。”被问到如何选择艺术家时,吕澎说在曾经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的60多位艺术家中选择了20位,而艺术家是否参展也更随意一些,更多的是将艺术家现有作品拿来参展。

策展人黄笃对于威尼斯双年展也并不陌生,他90年代在意大利留学,担任了2003年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助理工作,同时也策划了2011年意大利贫穷艺术大师库奈里斯在中国的大型各占,所以黄笃对于意大利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甚为了解。黄笃策划的本届双年展的平行展是作为“文化•精神•生成”的第二单元,他将主题定为“放大”

“这个主题旨在对本届双年展主题‘百科全书的宫殿’及与中国社会和文化相关的艺术问题的思考和回应。如果说‘百科全书的宫殿’蕴涵了对视觉知识系统的综合呈现与分析之意,那么中国当代艺术作为其整个范畴的组成部分,我们把平行展的主题确定为‘放大’,试图在全球多元文化语境和背景下表达不同的声音,也正好回应了这种百科全书的功能和意义。”黄笃介绍。

在艺术家选择上,他谈到无论在艺术家年龄还是展览的多样性上都进行了精心选择,但是不少观众也反映,作为支持方的亚洲艺术中心和德美艺嘉也将多位自己推广的艺术家安插其中。

自娱自乐还是平等对话?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艺术家对雅昌艺术网说,相对于几位有经验的策展人,青年策展人在今年的平行展操作上稍显稚嫩,但依然抱有艺术理想,就展览选择艺术家和作品本身更具实验精神,“同时,国内策展人和艺术家各立山头,中国人将国内的艺术江湖也带到了威尼斯。”

无论参展目的如何,今年成为中国参加双年展人数最多的一次,对于来到威尼斯的大部分中国策展人和艺术家而言都报以积极的态度,至少逐渐融入这个舞台已经表现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进步。但人多了、展览多了就意味着威尼斯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盛宴?

事实并非如此,世界对于威尼斯双年展的关注焦点依然在绿园城堡、军械库和少数几个国外艺术大师的平行展,中国平行展并未引起国外媒体的讨论和关注,参与双年展的中国人在威尼斯也依然属于少数民族,“盛宴”之说只不过是中国艺术圈的自娱自乐罢了。

“大家更多的是依然把这个舞台当做一个机会,而还不太懂得在这个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我们所看到的每一个展览都投入了很大的金钱和精力,但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个舞台展示自己,转换我们当下的思路,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南京四方美术馆馆长朱彤感慨,“虽然我们的当代艺术进入威尼斯有二十年的历史,看起来是很国际化的,但是很多东西才刚刚开始,但是我们距离真正的国际化还有距离。”

朱彤在看过了中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十来年的历史之后,对于目前的状态依然抱着乐观的态度,他觉得这样的参与机会也是学习的机会,相信在未来的展览展示、展览策划、布展方式和艺术表达上中国的当代艺术会越来越精确起来。

不少策展人在经过了威尼斯之行之后感慨中国当代艺术依然存在问题,但被问及之后却多以“不好评价”拒绝深入探讨下去,这或许也正是中国当代艺术面对世界艺术的尴尬,我们多多少少还在国际舞台上打着异国情调和被认同的标签,而这在今天是无效的,我们应该拿出怎样的艺术来直接和西方对华,并真正融入世界艺术,在未来才有可能把自娱自乐的江湖变成真正的“盛宴”。

相关文章

  • 赵孟頫的绘画成就[图文]
    赵孟頫的绘画成就[图文]

    赵孟頫饮马图卷(局部)元纸本水墨纵25厘米、横59.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在绘画上,赵孟頫是元代的泰斗。人物、马牛、山水、花木、竹石、禽鸟,各种题材,下笔皆成妙品。犹如学习书法一样,他学画亦是在复古的精神下博釆众长,而后自成一格。尤其是他在书法、诗文、音乐、鉴赏和考据诸方面的学养,以及奔走南北的阅历,对他绘画风貌、艺术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赵孟頫在绘画中融入诗文,寄托了人文精神,既加深了中国绘画...

    152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曾来德——求之有得[图文]
    曾来德——求之有得[图文]

    陈求之作品初识求之,有点戏剧性。先蒙申万胜将军推举后经梁占岩兄引荐。有如续前缘。辛卯之初,深圳之行。访求之太阳山馆。只见一座座即将废弃的民宅被求之妙施巧手变成了艺术天堂。我顿然间打开眼界。求之并非建筑专家却有如此才能而颇感异外。求之还画油画。我本不在意。而馆中四壁大量的书法作品更引起我关注。一幅幅气局宏阔。笔墨豪雄如夹风雷的现代意识书法作品似有先贤张旭怀素黄庭坚之气象。表现上的大胆妄为却又坚守...

    32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艺娢:谢青和她的花鸟画[图文]
    艺娢:谢青和她的花鸟画[图文]

    谢青作品《晨曲》,68x68CM中国的写意花鸟画是个“大器晚成”的科目,谢青却从少年时即立志从事写意花鸟画的创作。那是在中央美术学院[微博]附中求学期间。三年级时谢青便认定自己要学中国画。最初,她倾心于学习山水,结果父亲谢志高觉得她更适合从事花鸟画。父亲明白,青春期的孩子正在叛逆期,因此并没有明说,就出差去外地了。几天后回到家,给谢青找来几本不同时期的花鸟画的画册。其...

    140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不求声名但求内心喜悦——近访汤唯的画家父亲[图文]
    不求声名但求内心喜悦——近访汤唯的画家父亲[图文]

    2014年4月16日,“汤余铭世界文化遗产绘画作品展”深圳开展。次日,深圳特区报、深圳新闻网、凤凰资讯、光明网、雅昌艺术网、99艺术网等同时刊登文章《不求声名但求内心喜悦》。不求声名但求内心喜悦4月15日汤唯在京亮相电影《黄金时代》发布会引发热议。4月16日,汤唯的爸爸、画家汤余铭现身深圳,在南山福顺堂举办“汤余铭世界文化遗产作品展”。汤家父女,...

    97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钟孺乾:开创“绘画迹象论”之先河[图文]
    钟孺乾:开创“绘画迹象论”之先河[图文]

    壹号收藏网记者和钟孺乾合影初识钟孺乾老师,是在他的《迹象境•钟孺乾小品画展》上,他是湖北极少数在80年代同时进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双料艺术家,他也是中国视觉艺术“迹象论”观念的开创者,“重彩写意”画风的代表画家,他认为“画就是力图在反复地自由挥写过程中生发出浑然的迹象。”这也成为日后钟氏理论的体系之...

    172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李乃强创新中国水墨画:远看是油画近看是国画[图文]
    李乃强创新中国水墨画:远看是油画近看是国画[图文]

    李乃强创新中国水墨画:远看是油画近看是国画昨天上午9点,《李乃强画展》在江苏省美术馆一楼大厅隆重开幕,50余幅参展作品均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画家李乃强多年来的精品力作。作品中,浓丽而又不失雅致的色彩,三维立体空间和明暗的鲜明对比,都潜移默化地融合在了中国传统笔墨的线条中。所有作品,以类似油画的表现风貌,让前来观展的市民大开眼界。江南时报记者程岚岚文秦怀珠摄江南时...

    88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做职业画家的利弊[图文]
    做职业画家的利弊[图文]

    做职业画家的利弊做一名职业画家是有特定条件的,这要包括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指你的机会和运气。地利:是指你所在的地方是否有作为自由职业画家的客观条件。人和:那就看你的人脉和能力了。有了上述的条件,才会有成为一个职业画家的可能。也就是说你得有生存的条件,靠卖画能维持你生活和绘画所需的费用,这样你才有生存的可能和空间。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还怎么去画画。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据我所知,只有一个画...

    130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当代剪纸艺术新维度 或将细腻唯美发挥到极致[图文]
    当代剪纸艺术新维度 或将细腻唯美发挥到极致[图文]

    当代剪纸艺术剪纸利用视觉的正负空间,提供的是一种想像的维度和张力。如果仅仅按照地域划分的话,剪纸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从民间到宫廷,以镂空、雕、刻、剪、剔、拼等技法创作出的窗花门神,以至于近几十年才衰落的皮影戏,都是剪纸艺术的延伸。这些宝贵的文化资产,在展示古人们丰富想像力和精湛技法的同时,或许也承载了传统禁锢创新的惯性框架。近年来除了少数艺术家在创作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外,我们尚未...

    106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追忆朱德群:最是难言妙其中[图文]
    追忆朱德群:最是难言妙其中[图文]

    960年朱德群与董景昭结婚,新娘披上了幸福的婚纱作者:凡子春天原是逗人可爱、让人生发无限希望的季节,然对酷爱抽象艺术的人来说,2013年和2014年的两个春天显得特别的黯淡。两位杰出的中国抽象画家赵无极和朱德群,一在旧年的瑞士,一在2014年的法国,如同约好了一般,前后脚地离我们而去了。如同珍藏的两本典籍,赵无极走时,我们还有朱德群在。朱德群一走,我们关于抽象艺术的经典版本的最后一页,就只...

    88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记中国秦汉封泥收藏第一人李广[图文]
    记中国秦汉封泥收藏第一人李广[图文]

    秦汉封泥李广,原名李西广,祖籍河南,北京汉唐雅集艺术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封泥收藏家,收藏东周(战国)和秦汉封泥一万多枚。无意之间,连司马迁都忽略了的历史的细枝末节,被封泥盖上了印信戳子,封存在了古老的土地下面。随着封泥的一次次出土,那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隐隐流动着悠久的古韵重现世间。然而,无数年来,这些国宝却流失惨重。20年来,李广担当着国宝的守护者,牺牲了无数钱财、精力和心血,他收藏...

    75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丁启阵:书法艺术的三大伤害[图文]
    丁启阵:书法艺术的三大伤害[图文]

    临习过一些古代书法字帖,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有一定鉴赏能力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感到失望,痛苦,乃至愤怒。因为,无比美好的书法艺术,总是会受到种种伤害。据我观察,至少有如下三大伤害现象:其一是,来自粗人的技术伤害。汉字书法,是线条和结构的艺术。卫夫人论笔画之美,有千里阵云、高峰坠石、陆断犀象、百钧弩发、万岁枯藤、崩浪雷奔、劲弩筋节等讲究;王羲之论整字结体之美,有如虫食木叶、如水中科斗、如壮士佩...

    178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王玉浩:心动手至,自画自说[图文]
    王玉浩:心动手至,自画自说[图文]

    王玉浩近影自古人人皆有梦,“梦想成真”是指终有一天幻梦成了现实。作为四十不惑的中年人,可以踏踏实实地一吐自身真实的肺腑是何等痛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学绘画获奖激发对美术的兴趣,继踏入美校到走向社会直至不断进修,历经多年的磨励,唯一不变的画家梦一直在心头。王玉浩作品一日雨中登山,走到半山腰,雨一过又走进了云中,云开雨散,才发现云在脚下,山在脚下,透过云海,黄河竟在云...

    66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扬州八怪:浸染人间烟火的职业画家[图文]
    扬州八怪:浸染人间烟火的职业画家[图文]

    所谓“职业画家”,往往正是一些失去了正式职业的画家。现在如此,古代更是如此。只不过,在古代,想要选择当一名“职业画家”,需要更多的勇气。因为自唐宋以来的文艺传统便是:“以画为娱则高,以画为业则陋。”黄慎《赏花仕女图》扬州八怪是清代在扬州地区卖画为生的一群画家。他们的画不仅蹊跷古怪,而且明码标价。说来也怪,这几位画家不仅没有...

    158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专家:当下中国建筑缺少文化自信[图文]
    专家:当下中国建筑缺少文化自信[图文]

    何镜堂近照。资料照片连日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在多个场合呼吁人们重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他认为,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建筑设计应当以人为核心,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充分重视新型科技成果的应用与青年人才的培养。建筑设计两大错误倾向“当前社会上存在两种错误的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的倾向,大部分城市都有这种毛病。”何...

    182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台北故宫专家:文物不是商品 是文明的载体[图文]
    台北故宫专家:文物不是商品 是文明的载体[图文]

    台北故宫专家:文物不是商品是文明的载体17日上午,台湾学者嵇若昕将在哈尔滨润福文化养老中心进行“台北故宫国宝密码”讲座,这是“润福大讲堂”的第三次讲座。嵇若昕是台大历史系文学学士、台大历史研究所中国艺术史组文学硕士、曾任著名画家张大千的私人秘书,并出任台北故宫登录保存处处长、安全管理处处长及器物处处长。长期从事故宫器物典藏、征集与研究工作,曾策划...

    194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