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故宫隔世照照出了什么

时间 : 12-01 投稿人 : 小竹 点击 :

近日,网上一组让网友大呼“恍若隔世”的故宫穿越照。我认为,这是直接以“媚俗的方式媚俗”。

这组照片,是故宫博物院主办的《紫禁城》杂志官微放出的。新旧照片,穿越历史,无缝嫁接:这边游人四顾,那厢溥仪抱柱;婉容亭立御花园,官微晒照吸眼球。

当然,说“媚俗”本无必然褒贬之意,主要看自身定位。时下,只要上不犯相关法令,下不违公序良俗,不要说这种嫁接博眼球,就是再无节操的“宅腐基萌”营销,都会被众网友悉数接纳。

只是,说回到故宫,情况就有点特殊了。虽它也有网上专卖店——可能正因它的诸如网店等商业触角,让本来简单的卖萌秀照,没准引起一些别的联想。如前不久还在和台北“故宫”的诸如“朕知道了”等文创产品抄袭纠纷。

虽各执一词,毕竟台北“故宫”创意纸胶带在先是事实。而照片嫁接,这种二次元招数,在动漫界也都老黄历了。之所以故宫此举让人有“脑洞大开”的新鲜感,还在于公众对其文化形象的传统思维定势。

近年故宫文化形象一度受损蒙尘,正源于其过度商业化而文化文保专业性不足,而这与国民期待是严重悖逆的。短短几年,故宫公共形象,先后在“盗窃门”、“错字门”、“会所门”、“摔盘门”中,一度沉降到谷底。几次危机应对,其不思悔过,惯于文过饰非的糟糕表现,也一再让文化朱颜,屡屡尽失。以致斯文扫地,狼狈不堪。

故宫本该是一座穿越历史烟云承载家国记忆的国家级文化重镇。文化文保价值,才是第一位的。因其国家定位,所以公益性等公共属性,也不能被旅游经济和商业钻营日渐蚕食。有朝一日,它给人的印象,若只剩奇技淫巧的嫁接穿越照,或跟风文创旅游纪念品等商业招财伎俩,那故宫在国人心中褪色贬值,就不远了。

遥相对比,今昔合体、隔世穿越的故宫照,营造出的那种违和而又自然,似真似幻半实不虚,历史文化记忆和商业促销杂糅的诡异氛围,不正如京城人民眼下正经历的难能可贵、可遇而不可求的某种穿越历史烟云的独特蓝天吗?

相关文章

  • 朱非书法:谦谦君子的刚正雄壮[图文]
    朱非书法:谦谦君子的刚正雄壮[图文]

    有个朋友推荐我看朱非的书法,我先没在意,这年头会写字的人多了去了,但能遇到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却要看缘分。经不起他又次推荐,就拿来一看。这一看真就惊了,眼睛盯着字面,久久不能移开,耳边仿佛响起大提琴低沉而又悠扬的声音。是的,是大提琴。这声音低沉却不乏热情,稳健中有奔放的豪气,这么大气又流动着韵律的作品,真乃书法中的精品。你看这正楷,笔法庄严而有法度,大气豪迈,你看这行书,字划神逸...

    69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倪军:忻东旺是艺术史上一个传奇[图文]
    倪军:忻东旺是艺术史上一个传奇[图文]

    艺术家忻东旺(照片由倪军提供,王梓拍摄)2014年1月11日下午6:00,著名油画家忻东旺先生因病去世,享年51岁,听闻此消息,艺术界一片悲痛。1月12日上午,艺术中国电话连线采访了艺术家倪军,倪军先生说:忻东旺是一个真正内心非常谦逊而且好学的艺术家。我大概在四、五年前在清华美院授课,当时与忻东旺老师熟知。有一晚我进行了一场《视觉艺术和音乐艺术里的情绪表达》讲座,他携他的夫人一起去听,讲座之...

    170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自在飞花——魏葵水墨人物、花卉、草虫雅集之《瓶花卷》作品赏析[图文]
    自在飞花——魏葵水墨人物、花卉、草虫雅集之《瓶花卷》作品赏析[图文]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这首诗写的是自然生机的空静之美。山涧深谷寂寂无人,芙蓉花自开自落,一派天然状态,没有孤独惆怅的意味,只有一片寂静的空灵。花的开落,总易摇荡人的思绪。"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寂静飞花的意象,在禅性的诗情中,独不见应赋的感伤。所谓"一尘一色总是一佛",花开是佛,花落也是佛!只要心头清净,就无须感怀摇落花影。友人说:你这画朦胧中有惊喜!一语道破我内心一片...

    108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吴巍:写书法一定要懂文字[图文]
    吴巍:写书法一定要懂文字[图文]

    吴巍:写书法一定要懂文字“吴巍简帛书法艺术展”目前正在北京第九届园博会展出。北京简帛书法艺术院院长吴巍近30年来一直致力于将失散2000多年的简帛书法进行整理、研究和创作,并出版《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吴巍于10月17日接受《京华时报》专访时表示,现在很多人写书法,但不懂文字,写书法一定要懂文字。吴巍简帛书“种豆得瓜”30年研究简帛形成书体>...

    104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毕加索研究新成果:政治神话的式微[图文]
    毕加索研究新成果:政治神话的式微[图文]

    马德里雷纳索非亚博物馆陈列的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Guernica)加西亚证据的揭露性部分,表明我们对毕加索的艺术和生活的概括局限性有多大。前者暴露出一种对党派政治严重游移不定的态度。后者非常复杂,程度远非隶属关系这一微不足道的事实所能提供。如果在人流熙攘的大街上玩词汇联想游戏,估计很多人会把“毕加索”与“格尔尼卡”配对。作为1937年巴黎世...

    163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中华心 我的中国梦》以精品佳作回报社会[图文]
    《中华心 我的中国梦》以精品佳作回报社会[图文]

    七月流火,西安书院门,毛庐艺术馆气场很盛,馆主毛庐在顶层挥毫泼墨,二楼慕名来访者、求墨宝画作者品茗静候。上下三层的艺术馆古色古朴,满室丹墨飘香,走进艺术馆犹如置身于艺术的天地。画上的山,气势雄浑,莽莽苍苍,似可嗅到山间葱郁的草木香;山涧飞瀑,抛珠溅玉,高原平湖,静水流深,顿感灵气盈溢。大热的天,观其山水画,其画风给人些许清凉,画境又让人体悟岁月静好。几拨人欣然满载而归,笔者一行三人得以采访毛...

    166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冷军两年未创作超写实作品 称视力不济困难可克服[图文]
    冷军两年未创作超写实作品 称视力不济困难可克服[图文]

    冷军被现场观众打了围通讯员郝懿供图(记者蒋太旭通讯员郝懿)两年没创作超写实作品,外界传言因“视力不济”,冷军将难以再创造奇迹。昨日,这位中国当代超写实油画领军人物携4幅油画写生新作现身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非意图——中国当代油画艺术邀请展》。面对记者的追问,年届五旬的冷军坦陈:视力确实对自己的创作有影响,但他不会放弃超写实创作,“只要有...

    126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雕塑院长:没有文化自觉中国不可能崛起[图文]
    中国雕塑院长:没有文化自觉中国不可能崛起[图文]

    吴为山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赵毅亮/摄城市晚报讯近日有媒体报道,拍卖2.2亿天价的所谓“汉代玉凳”就是前两年邳州玉雕艺人制造的高仿艺术品。就此,昨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谈到艺术品造假时认为,造假不仅损坏艺术家名声,观赏家也会因此对艺术家造成误读,降低艺术水平的认知,还会损害收藏家的利益,破坏了市场。提案>>中国崛起需文化交流上的大国思维全国政协委员、中...

    199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中国篆刻艺术语言钩沉[图文]
    中国篆刻艺术语言钩沉[图文]

    中国篆刻艺术□庞任隆中国篆刻艺术自明清以来,经历了思考、探索、开拓,发展到了一个全新阶段。我经过30多年的学习和探索,体悟到其特殊的语言内涵不仅表现在篆意、墨趣、刀味和石韵的原真性上,而且表现在款识、纽饰、情感和意境的拓展性上,并在创作、设计、制作、鉴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和界定。一、篆意要正确篆意,即篆刻文字所表现出来的意向和意味。这里首先是文必正,如果文不正,其篆意再美,亦会失去意义...

    40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我从不冒充设计师[图文]
    我从不冒充设计师[图文]

    作为巴黎最负盛名的时装买手,玛莉娅·路易莎曾发掘出许多位天才设计师,她的同名精品店MariaLuisa一度是时装爱好者前往巴黎朝圣的第一站。如今,时尚品牌在世界各地竞相开店,绝大多数的设计师时装在网上就能买到,玛莉娅也顺势把她的店搬进百货公司,开到网上,甚至带到了中国。不论时代潮流和零售业态怎么改变,玛莉娅总是目光如炬,“我对自己忠诚,对真正的才华忠诚,我并没有因为要在...

    173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一个非美术馆的展评[图文]
    一个非美术馆的展评[图文]

    未知博物馆遭遇2011展览“一个(非)美术馆”开幕的时候,广东时代美术馆的历史还不足一年。数月前,第一次来到由雷姆·库哈斯和阿兰·弗劳克斯设计的展览空间时,还在不禁担心这样一座空间对于展览呈现提出的挑战。这座由时代地产集团投资的美术馆地处广州黄边村这样一个城中村中,一条还未完全规整的大路横在门前,时而扬起的尘土是美术馆外最忠实的观众。在19楼...

    71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书风何以能够具备正大气象?[图文]
    书风何以能够具备正大气象?[图文]

    唐人楷书法度严谨,结体端庄,素来被视之为楷法之典范。特别是颜真卿的楷书,如大臣冠剑,俨立庙堂,富有正大气象。它与张旭怀素的草书共同代表了大唐帝国的繁华与鼎盛。然而,当下书坛,唐楷已经从最初的淡出展览到现在的完全退出,在预示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也预示着一个书法逐渐失去正大气象的特殊时代的到来。当下我们时常听到书风缺乏正大气象的批评,而且这种批评多少年以来一直没有停息过。我们这个时...

    32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徐冰:艺术为人民[图文]
    徐冰:艺术为人民[图文]

    徐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图为徐冰创作《何处惹尘埃》,尘埃是他“9·11事件”后收集的。上世纪70年代末,他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接受最传统的社会主义艺术教育。在校期间,他表现优异,先生们评价:根正苗红,人才难得。80年代末,他搞出和学院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完全割裂”的《天书》。在4000多个一本正经却又连他自己都不认得的“...

    824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民间剪纸:剪出民俗[图文]
    民间剪纸:剪出民俗[图文]

    李守白的海派剪纸作品上海的海派剪纸发展至今走过近半个世纪之路,诞生了王子淦、林曦明两位剪纸代表性人物。曾师从这两位先生的李守白目前仍从事剪纸艺术,他在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采访时表示:“民间文化在大都市发展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原生态的剪纸直接带到大城市来是没有生命力的,一定要经过提炼。”陆斯嘉剪纸,作为民间文化的一支已有1500多年历史,剪纸不仅具有实...

    57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凯伦·史密斯:这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好的时代[图文]
    凯伦·史密斯:这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好的时代[图文]

    凯伦·史密斯(Karen·Smith),曾为一连串当代艺术家如刘小东在国际上策划一系列展览,不遗余力地向西方推介中国当代艺术。面对当下中国艺术状况乃至整个中国,凯伦比绝大多数中国人显得更有耐心。即便“乱象”种种,她仍然坚持说:“这是真好的时代。”凯伦·史密斯(Karen·Smith),人称&ld...

    123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