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艺术界的代笔与造假

时间 : 12-01 投稿人 : 平平 点击 :

刘晓林

世界艺术史上有许多代笔现象,比如中国的董其昌、吴昌硕、王一亭、张大千、吴湖帆、齐白石、刘海粟等人都有过找人代笔的记载。国外的也有,比如伦勃朗、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毕加索等人,其中尤以近现代的达利于此最为疯狂。

为什么会出现代笔现象?产生根源与名利有关,在理论上讲任何时代都会存在代笔现象。人渴望成名又害怕成名,渴望在名,害怕在失。找人代笔是成名后或成名中的艺术家扩大名利果实的捷径,这样才能够“分身有术”带来核能般的裂变“能量”;给人代笔则更多是没有成名或名头不够响的艺术家迫于生活所做的无奈之策(张大千等特例不属此列,事实上的代笔必须是“代笔系统”中的双方或多方都同意)。

艺术家找人代笔,主要出于以下具体原因:

1.自己名声太大,需求旺盛。常人喜欢追风,一小部分则喜欢追“疯”。追风者多追“自然风”,追“疯”者多追“龙卷风”。只要艺术家的名头足够大,追“疯”者会千方百计追到。真正的艺术品不同于其他商品可以批量生产,而追风者与追“疯”者的需求太大。这样就“逼”得某些艺术家学会了变通,他们找些喜欢、需要代笔的人来扩大自己的“产量”。于是,某位艺术家的某种“特色作品”在社会上蔓延开来。既增加了自己的名利,又养活了需要养活的人。自然在整个代笔的系统工程也有失的,最终的追风者与追“疯”者必失无疑,因为只有找不到下家的“两追人士”才会得不偿失,把代笔的作品砸在自己手里面。

2.再伟大的艺术家也不可能是全才,但公众对“天才”多会有过多的期望与苛求。有艺术家只擅长山水,有人却希望得到此艺术家的花鸟作品。怎么办?明确说自己不会画花鸟吗?“天才”怎么可能有不会的事情呢?鬼才相信。找人代笔吧!既加强了自己“天才形象”,又没有让公众失望,多好的事情。

代笔中的代笔者需与被代笔者达成共识才行,否则便是造假。在一幅代笔作品中,被代笔者仅在作品上画很少一部分甚至只题名,但不研究艺术的人不知道。我们不能否认代笔者的艺术造诣超过被代笔者的大有人在,可惜前者的综合影响不够。造假与代笔相比似乎在“品位与价值”上给人的感受有些“堵”,毕竟造假是全部的暗箱操作,代笔是局部的暗箱操作。

正如代笔有高下之分,造假也有高下之分。高明的造假作品与原作貌合神似,有的可以达到下真迹一等;更厉害的可以“无中生有”,一幅原本不存在或已经遗失的作品经过造假者的“精心创作”可以骗得时人耳目。据说中国艺术史上著名的造假者张大千先生已臻此境,他的“造假神功”为他和他的艺术平添了不少筹码。这也许是规律中的特例被他有幸碰到了,绝大多数的造假者会被社会鄙视。

话说回来,造假的确对提高一个人的生存质量有帮助。你想,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画家卖自己的作品谁买呢?这年头势利之人如此之多,请问穷画家你有名吗?你的头衔是什么?穷画家能说什么,越辩解越没用,很多时候社会连辩解的机会也不给。

只要名利问题存在一天,艺术界的代笔与造假现象永远不会停止。这一类有趣的事例在以前的中外美术史上很多,当今则更多!其实代笔和造假我们都可以理解,但对艺术本身及相关而言确实存在着问题:代笔与造假会不会把某些人的艺术才情给磨灭了?使得原本或许可以在艺术史拥有一席之地的人连自己的DNA都没有了!你是谁?谁是你?代笔作品如何区分?价值如何界定?你造了假,真的怎么办?最后我想说的是,代笔与造假往往会把艺术家毁掉。当然,我不会断然否决一切代笔与造假者。只要自己认识到:平衡好人生及艺术的阶段,处理好长远、现实与理想,也许有一日你已将被代笔者、被造假者远远抛在了身后!

相关文章

  • 徐悲鸿和他的法国老师:杰出的艺术历程[图文]
    徐悲鸿和他的法国老师:杰出的艺术历程[图文]

    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的玻璃庭堂徐悲鸿选择了自己的立场:法国学院派艺术,是十九世纪“大艺术”的一种继承。在选择法国学院艺术的同时,徐悲鸿本身也促成了它与中国传统的对话。从达仰-布弗莱身上,徐悲鸿能找到一种自然主义的精髓:内在的坚信,以及对现实主义表现所具有“灵性力量”的敬仰,就好像对真实的忠诚刻画能够演绎出种种事物与存在的内在核心。徐悲鸿在1922年...

    200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试论虹叟之说[图文]
    试论虹叟之说[图文]

    编者按:收藏界对于创新型艺术家的认知,普遍来说是相对滞后的,而对于艺术作品的认识,往往首先是受主流社会思潮的影响。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艺术品收藏家们注重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如溥儒、金城、陈师曾等一些有着世家背景出身的画家,无论是市场的认可度还是画坛的号召力,在当时都是翘楚一时的;其二则是海派艺术看重画面富丽的审美观念。但这两个因素,在近百年之后的今天,都已经不是决定作品价格的主要因素。2...

    167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刘野:艺术不是批判社会[图文]
    刘野:艺术不是批判社会[图文]

    刘野《竹子的构图4号》布面丙烯50×70cm2011年作刘野供图>>创作学会放弃比得到更难此前在中国美术馆油画双年展上展出的《竹子的构图》已经回到刘野的画室,现在墙上挂着的《静物系列》是刘野准备在明年办个展的作品。从色彩热烈的“小海军”“小兔子”,到竹子和月季的一白一黑,刘野说道,中年后的他在学着放弃而不是得到。刘野现在更关注的...

    142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乾隆皇帝是收藏界的破坏狂[图文]
    乾隆皇帝是收藏界的破坏狂[图文]

    御题诗兽面纹玉圭近日,艺术评论家石建邦一篇“炮轰”乾隆皇帝收藏品位的“檄文”引起了许多争论。在文章当中他指出,一向以儒雅风流、热爱收藏著称于世的乾隆皇帝根本就是个“破坏狂”。在好端端的玉器上刻味同嚼蜡的“御诗”、以累累印章和御题占满传世画作,将其弄得伤痕累累,都是这位皇帝经常做的事。皇宫内所藏的书画、...

    92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探寻泥人的未来之路[图文]
    探寻泥人的未来之路[图文]

    探寻泥人的未来之路探寻泥人的未来之路探寻泥人的未来之路碾盘为桌,石墩为凳,安静的农家小院里两个着蓝布衣衫的农民喝着小酒,神情里透着丰收的喜悦与农忙后的安闲。画面整体造型与细节处理,皆表现出浓郁的乡村气息。这是河北灞县泥人传承人薛继刚的作品。只是普普通通一坯黄土,加水搅拌,揉搓塑形,涂绘颜料,不多时便有了栩栩如生的形象感。娴熟技艺塑造生动泥人形象生于泥人世家,从小便在各色各样的泥人堆里长大...

    81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陈履生:菲律宾文化融合中的博物馆建设[图文]
    陈履生:菲律宾文化融合中的博物馆建设[图文]

    菲华历史博物馆“走马观花”有时是一种贬义,认为不了解具体情况,浮光掠影,或者说至少所了解的不够深入和具体。但是,有时候只需要走马观花就够了。能够了解其大概,尤其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生活在那里一辈子或几辈子的人才有可能了解其中的很多内蕴。可是,对于观光客来说,浮光掠影的了解其大概也能够知道这个国家的政治和文化的基本层面。菲律宾之行改变了我过去从书本和媒体中了解到的对于...

    129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师恩如山——我与恩师刘恪山先生的书画情缘[图文]
    师恩如山——我与恩师刘恪山先生的书画情缘[图文]

    (刘恪山,原任共青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编审。美术家、书法家、美术评论家,中国少先队队徽的设计者。曾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1月3l日,下午一点多,《山西日报》社老记者骆士正先生来电话说:刘恪山先生去世了。我说:你胡说什么?他强调说:是真的!这下,我愣住了,忐忑不安地拨打刘恪山家的电话。电话和以前一样通响,就是没人接了,我才真的感到事情的不妙,顿时眼睛模糊...

    674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自在飞花——魏葵水墨人物、花卉、草虫雅集之《瓶花卷》作品赏析[图文]
    自在飞花——魏葵水墨人物、花卉、草虫雅集之《瓶花卷》作品赏析[图文]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这首诗写的是自然生机的空静之美。山涧深谷寂寂无人,芙蓉花自开自落,一派天然状态,没有孤独惆怅的意味,只有一片寂静的空灵。花的开落,总易摇荡人的思绪。"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寂静飞花的意象,在禅性的诗情中,独不见应赋的感伤。所谓"一尘一色总是一佛",花开是佛,花落也是佛!只要心头清净,就无须感怀摇落花影。友人说:你这画朦胧中有惊喜!一语道破我内心一片...

    108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王昭旻:对比手法最能体现艺术创作自由度[图文]
    王昭旻:对比手法最能体现艺术创作自由度[图文]

    王昭旻瓷板画王昭旻新瓷绘釉彩创作秉承和延续了其创派理论“前直觉主义”的探思,在其瓷板画创作上,对比手法的运用处处可见,不仅表现在色彩和构图上,在光影的处理上也运用了对比手法,就像艺术批评家段君说的那样,王昭旻的作品很强调光影,每一幅画里都有光的存在,每一幅画的背景不只是一个平的背景。光影同在又极富对比性。为何艺术家在其作品里运用这么多的对比手法?运用这些对比手法的初衷是...

    55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大师来自民间[图文]
    大师来自民间[图文]

    饶宗颐翁出任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结束了西泠在启功之后六年社长空缺的历史。此举承袭了西泠印社掌门人的学术高度,这是西泠之幸,但却是大陆书画界之痛,热热闹闹的大陆书画界分明平平庸庸。世无英雄呀,当今书画界无大师。新时期以来,在书画组织中掌大权者一波又一波,出大名者一浪高一浪,画大画者一幅贵一幅,最具升值潜力者一伙又一伙,书画活动也折腾得风生水起,书画教育也热闹得百千万度,书画界俨然大师如林。但是,...

    32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影像批评:那些你早该删掉的“死照片”[图文]
    影像批评:那些你早该删掉的“死照片”[图文]

    你不知道的史上最强大的快捷键大部分摄影者在一次拍摄之后,都会从众多的照片中挑选出其中不错的作品,然后发布到各个展示平台。然后呢?继续拍摄,拍摄尽可能多的照片吗?有没有想过其实多删照片也是和多拍照片一样有益的好习惯呢?这听起来可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其实在拍摄后按下删除键却是一个全面提升摄影技能的好方法。删除没什么不好数码摄影最好的地方在于它提供给我们狂摁快门的机会,我们可以做无数次影像实验...

    78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国有文博机构理应有担当
    国有文博机构理应有担当

    国有文博机构理应有担当对于上博研究者的这一报告当然还可以讨论,但《功甫帖》事件所带来的反思是多方面的,包括民间收藏的赝品困境、看不见的“资本之手”、公共文化机构如何发声、书法界人文素养的缺失等。上海博物馆对民间收藏品确实极少发声,买家刘益谦尽管此前认为上博专家对一件“拍品”发表学术意见,有助于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但在其后的公开声音中则表示:&l...

    159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追忆朱德群:最是难言妙其中[图文]
    追忆朱德群:最是难言妙其中[图文]

    960年朱德群与董景昭结婚,新娘披上了幸福的婚纱作者:凡子春天原是逗人可爱、让人生发无限希望的季节,然对酷爱抽象艺术的人来说,2013年和2014年的两个春天显得特别的黯淡。两位杰出的中国抽象画家赵无极和朱德群,一在旧年的瑞士,一在2014年的法国,如同约好了一般,前后脚地离我们而去了。如同珍藏的两本典籍,赵无极走时,我们还有朱德群在。朱德群一走,我们关于抽象艺术的经典版本的最后一页,就只...

    88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阅读性”不是传统艺术经验强调的东西[图文]
    “阅读性”不是传统艺术经验强调的东西[图文]

    王鲁炎与王鲁炎会面,容易使人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他谈论艺术时少有多余的废话,你必须完全进入在他的思想语境才不会“掉队”。这可能也是他如此认真严肃的态度令很多人觉得他比较无趣的原因。他没有生活的“八卦”为媒体提供撰写的佐料;他的作品既无诗意也不抒情,调动不了观者的情绪,反而需要你长时间沉浸在作品的逻辑中,适应它的方法,破解它的密码。但我们往往不愿意付...

    88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林容生:动笔先动心[图文]
    林容生:动笔先动心[图文]

    画家林容生动笔先动心写生亦写心——北大星光“艺术北京”林容生专题稿林容生曾在《出去写生》一文中讲述过这样一段话:“我很庆幸自己是一个山水画家,也很庆幸在生活里还能有这样一种状态和方式。我认为这是需要出去写生的最重要的一个理由。”写生,对于林容生来讲是一件充满幸福感的事,踩着湿润的泥土行走在阳光和煦的田间,呼吸着带有植物...

    137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