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大师来自民间[图文]

时间 : 12-29 投稿人 : 艳艳 点击 :

大师来自民间 | 艺术杂谈

饶宗颐翁出任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结束了西泠在启功之后六年社长空缺的历史。此举承袭了西泠印社掌门人的学术高度,这是西泠之幸,但却是大陆书画界之痛,热热闹闹的大陆书画界分明平平庸庸。世无英雄呀,当今书画界无大师。

新时期以来,在书画组织中掌大权者一波又一波,出大名者一浪高一浪,画大画者一幅贵一幅,最具升值潜力者一伙又一伙,书画活动也折腾得风生水起,书画教育也热闹得百千万度,书画界俨然大师如林。但是,权大不是大师,名大不是大师,画大画贵不是大师,热热闹闹拍拍打打出不了大师。西泠在掌门人上玩空缺,玩得高明至极,此乃以艺术的名誉扇无形的耳光,令我们的书画界感觉到耳热脸红心跳加快。

选香港的饶翁出任西泠第七任社长,的确名至实归;大陆书画界选不出西泠印社的掌门人,也的确实至名归。看看我们的书画界,折腾了三十多年,确实没有出现大师级的人物,确实没有产生划时代的代表性作品。该是反思现有艺术机制的时候了。西泠的传统是学术精英治会,这是西泠的高度。大陆是书画寡头治会,书画组织的掌门人和决策层是权力博弈平衡的结果,其学术高度必然大打折扣。用选拔任命行政干部的方法决定艺术组织的掌门人和决策层人选,是否符合了艺术规律,是否有利于艺术的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前几年,清华大学掌门人在宋楚瑜访问宣读书法作品时当场出丑,去年故宫博物院连续出现锦旗错别字、文物被盗被损的问题,教训是深刻的。清华是名校,故宫是中华文明的标志,当以学术精英治校治院,如果以官本位治之,弄不好就会丢中华文化的脸。原中国画研究院是很学术的名称,用了几十年,前几年硬是改成了中国国家画院,这一改,无非是强调了官本位,削弱了学术性,中国书画界重官本位轻学术性的现象可窥一斑。这次西泠选社长,对大陆的书画艺术机制是一次警醒!试问,我们的书画创作和人才战略跟得上伟大的时代吗?书画组织的掌门人和决策层,其修为能代表着时代的高度吗?今后的换届,是否也可以像西泠那样宁缺毋滥呢?大师可以是掌门人,也可以不是,但掌门人最好是大师,没有大师,可以空缺嘛。否则,武大郎开店式地换届走马灯,把艺术组织弄成官场上的花拳绣腿,永远也出不了书画大师。

什么是大师?大师就是代表时代学术高度和艺术高度的人。什么是学术?学术就是创造,学术性就是创造性。什么是创造性?创造性就是区别过去代表当代引领未来的新风尚。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时代潮流是由精英引领的。一个人的高度就是一个时代的高度,大师就是在艺术上具有时代高度的那一个人或一组人。民族复兴,需要大师;文化强国,呼唤大师。一个没有大师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大师在哪里?大师不可能来自官本位的艺术权力机制,也不可能来自当下大一统的艺术展览机制,更不可能来自失去中华文化本位的畸形的艺术教育机制。

大师来自民间。

大师来自民间是由艺术发展规律决定的。模仿不是艺术,重复不是艺术,艺术的本质属性是创造。创造就是变革传统,就是挑战正统,就是反叛道统,就是“杀父”精神。一部艺术史就是一部创造史,一部艺术创造史就是一部变革传统、挑战正统、反叛道统的历史。处于艺术权力中心的机制往往是僵化传统、标榜正统、维系道统的,迫使新的艺术样式的增长点往往来源于中心以外处于边缘地带的群体。书法由篆而隶,由隶而行草,由晋韵而唐法,以及由唐法而宋意的创变演进,始作俑者都是源自民间。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印象派的产生发展等等,也都是反叛道统、变革传统、挑战正统的结果,都是发轫于民间。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成就斐然,最先变革的是安徽凤阳小岗村按手印的农民。那些代表生活、代表艺术发展趋势的力量,最先在民间酝酿发酵,慢慢受到关注得到承认,渐渐从边缘走到中心,从而开始了艺术发展的新纪元。由边缘到中心,由民间生发到官方认可,再由新的边缘新的民间力量的生长,如此循环往复,否定之否定,艺术便在生活和时代的助推下向前发展。生活变了时代变了,艺术必须跟着变。高高在上处于艺术权力中心的力量,虽然也高喊深入生活,也大肆标榜反映生活,动辄都是地方官员和富豪们前呼后拥着,怎么能深入?民间就是生活本身,就代表着生活,就是现实生活民间疾苦的亲历者,所以体悟最深入,感受最切肤,是最彻底的变革者。民间是不存在深入生活的,因为民间就是生活本身,只有高高在上的才高叫深入生活,结果与真正的现实生活隔着一片云天,如此隔靴搔痒,无论如何也深入不到生活骨子里面去。艺术史上的大师之路无非两条:一是为了大师梦想,放弃官本位走向民间;一是在民间成为大师后,被历史推向艺术的中心位置。但大师都是从民间走出来的,这是艺术史不争的事实,是艺术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

大师来自民间,是因为当下的展览机制出不了大师。当下官方艺术机构最热衷的就是办展览。三十多年的美术书法创作是以展览为中心的美术书法创作。书画界选拔人才的机制是“展而优则仕”。入展获奖了,就入了会有了名,有了名就可能在地方艺术机构里谋个官,进而就有可能在国家艺术机构里谋个头衔。从地方到中央,会员、理事、教授、院士、副主席直至掌门人,一般都是通过展览会的竞技场进阶封爵的。大一统的展览机制和议会式的评审机制,只能造就平庸之作平庸之人,真正有创造性的书画作品是上不了展览的,真正的书画大师是超越展览机制的,真正划时代的作品绝不是应展式的作品。展览会火了三十多年,不同层面的展览每年都在变着花样办,除了维系少数操盘手们的既得利益,并未造就出划时代的艺术人才和代表时代高度的书画作品。展览已走进了死胡同,如此展览等于零,大师只能来自展览会以外的民间。

大师来自民间,是因为学院里培养不出大师。学院里博导教授多,学究学者多,条条框框多,按部就班多,关于艺术的创新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师大多是自学派,科班出身的少之又少。齐白石是木匠出身,只读过两年私塾。徐渭是野狐禅,扬州八怪都是非正非统的,所以才敢怪,才能怪,才怪出了清代的艺术高峰。改变世界的创新大师盖茨、乔布斯也都在青年时候毅然决然地脱离了学院,才创造出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毛泽东也才是中专学历,孔子也没有什么学位,赵本山也不是学院造就的。我们当下的教育机制是把天才雕琢成奴才的机制,天才都是游离于体制外的,天才都不是学院能够培养出来的。现在名目繁多的培训班,一方面是好为人师者,需要学员捧台子;一方面是好为人徒者,需要学院发帽子。像做生意似的,唧唧复唧唧唯唯诺诺,怎么能造就艺术大师呀?或许有许多天才,正是进了学院拜了师给自己套上了枷锁,本来是条龙,最终却成了虫,这就是迷信学院迷信权威的悲剧。大师就是天马行空我行我素,是大写的人,是人格独立思想独立,是无拘无束的自由创造。大师来自民间,因为民间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李白的诗句:“安得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当李白在长安让高力士脱靴之后,边昂着高傲的头走向属于他的民间,成就了属于他的大师之梦。那时的唐朝,为天才李白敞开了一条逃逸通道,我们的书协美协画院美院以及广大书画家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吗?

相关文章

  • 书画家万不可被自己捧杀(组图)
    书画家万不可被自己捧杀(组图)

    笔者“行走江湖”多年,曾接触过诸多书画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形态各异,性格有殊,个性使然者居多。但大都能认清自我,权衡得失,理性且客观者众矣。但也有一部分书画家因受活动区域、人脉圈子限制,和外界乏有交流互动,仅仅局限于相对封闭的一片小天地,对外面的世界和发展人为地隔绝开来。于是乎,便出现了一大批自认为在当地响当当的书画家“大佬”,一出自己熟悉的小...

    162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家更要有自己的个性[图文]
    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家更要有自己的个性[图文]

    周春芽《桃花》在中国,像周春芽这样跨越“伤痕”时期、“乡土绘画”、“85新潮”等几个艺术史进程,目前仍保持活跃,在学术性与市场表现两方面都表现抢眼的艺术家,并不太多。美术史学者、评论家吕澎认为,周春芽用油画去展示、体现中国传统的气质,语言又是当代的,“他是把传统和当代糅合得最好的少数几个艺术家之一”...

    21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严师与高徒[图文]
    严师与高徒[图文]

    据有关专家考证,图片中的小男孩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海派黄杨木雕艺术开创者徐宝庆先生。现在,“海派文化”一词已经耳熟能详,但海派文化不是一个仅仅与上海相关的苍白的名词,它是有具体内容的,我说虹口民俗文化时曾经说过粤味浓郁、犹太风情和樱花芬芳构成上海虹口文化的底色;同样徐家汇的最大特点就是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地,它同样构成海派文化的具体内容。徐家汇拥有土山湾,实际上在徐家汇形成以...

    134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傅雷:中国美术史需要重新写[图文]
    傅雷:中国美术史需要重新写[图文]

    张瑞田1963年生于吉林,作家、书法家。・书画畅游・那些无名作者才是真正的艺术家,活生生的,朝气蓬勃,观感和儿童一样天真朴实“霉宿”一词,是傅雷的发明。从字面看,与“没落”、“腐朽”同意。在他看来,具有“霉宿”的艺术作品,“偏于烦琐、拘谨、工整,没有蓬蓬勃勃的生气了”,自...

    83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朱伟:我认识的莫言[图文]
    朱伟:我认识的莫言[图文]

    《透明的红萝卜》莫言1985年成名,他的成名作是《透明的红萝卜》,它以醒目位置发表在1985年第二期的《中国作家》上。严格说,这个小说是被一种强力逼迫的结果。它的诞生前提是,济南军区当时的著名作家李存葆在《高山下的花环》之后,又在《昆仑》杂志发表了一部新作《山中那十九座坟茔》,当时要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开一个座谈会。在会上一片赞扬声中,独莫言唱了反调。他俏皮地说,在这部介于纪实与中篇小说的作...

    169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陈文增:品种单一阻碍定瓷发展[图文]
    陈文增:品种单一阻碍定瓷发展[图文]

    “刀行形外,以线托形”的刻花效果。定窑梅花口刻花瓶(陈文增)。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文增称扩大生产规模迫在眉睫“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作为生于唐、盛于宋,且与汝、钧、官、哥并称为传统“五大名窑”的定窑,其烟火一经从河北曲阳烧起,就曾令南北瓷窑争相仿效,形成了以“白花美”风格行世的定瓷窑系。然而,定...

    37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张德林:期待人书俱老的那一天[图文]
    张德林:期待人书俱老的那一天[图文]

    张德林作品对张德林老师的采访,在国家大剧院后一座安静的四合院里展开。我面前的这位中年书法家,神清气朗,谈起书法艺术时眼中便瞬间流露出喜悦的目光。半天的交谈后,我清楚地感知到,这是一位真正把书法融入了生命和生活的艺术家。与许多书香门第、家有师承的书画家不同,张德林出身于安徽来安的一个农民家庭,祖辈几代都没有人与书法艺术有过任何渊源。但就是这样一位农民子弟,凭借着对于书法的赤诚与热爱,一步步开拓...

    125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刘国松:七百年皴法创新第一人[图文]
    刘国松:七百年皴法创新第一人[图文]

    来去自如180×448cm复合媒材1999年81岁,81幅画!4月26日,是台湾“现代水墨之父”刘国松81岁寿辰之日,也是他捐赠的81幅画作入驻山东名人馆“刘国松现代水墨艺术馆”的日子。近日,刘国松在接受《京华时报[微博]·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时表示,倘若把东方艺术和西方艺术整合为中西合璧,就可以在两个大的传统里面走出自...

    130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留在记忆里的纯净——刘成湘儿童画赏析[图文]
    留在记忆里的纯净——刘成湘儿童画赏析[图文]

    扑蚂蚱赏读刘成湘的儿童画,“纯净”两个字,宛若清露,突然就渗入了我思想的神经,我不由得激灵了一下,那是一种情感的触动,它由末梢传入中枢,让我感到了一种久违的亲切。刘成湘的儿童画,凝聚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它是那个特殊的、单纯的火红年代的精神光亮。尤其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们,皆能从刘成湘的儿童画中,不难找到各自的面影和神态。刘成湘画了四十多年的版画和连环画,他的取材范围...

    119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解密新工笔为何如此火爆[图文]
    解密新工笔为何如此火爆[图文]

    李洪涛《谧》系列之四徐累《向达芬奇致敬——天花》近几年,“新工笔”一词从美术界众多新生概念之中脱颖而出。如今,拥有成熟体系、大批艺术家的“新工笔”成为市场新宠,甚至出现精品一画难求的局面。从中国嘉德2012年首次推出“水墨新世界”专场到2013年保利香港秋拍中,“新工笔”代表...

    192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朱非:内方外圆舞墨人[图文]
    朱非:内方外圆舞墨人[图文]

    笔者喜文好墨,更因职业原因在鲁中书画艺术圈浸润多年,见过些许名家大作,也追随过无数市井奇人,日久天长,渐渐熟稔了一句说辞:“全国书画看鲁中”。虽知其中多少有些地方主义,鉴于山东近几年书画行业的升温和市场的火爆,更有无数大师级人物或隐或市,也便接受了这种说法。直至近日,通过东方艺术媒体联盟偶得绍兴大家朱非先生一幅作品,才猛醒于井底之梦,自叹果然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艺术修为无...

    109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林烟洗尘:古书画赏读[图文]
    林烟洗尘:古书画赏读[图文]

    跋《小昆石壁图轴》萧海春跋《雨淋墙头皴图轴》思翁题曰:“久不作雨淋墙头皴法,忽于笔端出现,画家皴法如禅家纲宗,解者稀有。”此图确有空淡明净的禅意,一切似透过明镜映照的空灵,淡淡的明净无丁点芥蒂和挂碍。空淡中似渗有一种盐味。黑白的映对,似通过灰色透网现象对一种心灵的悟。明净洞达,绝无外物的沾染,其思以空明的心致求取对自然的关照,此图似在心境上浮现的自然。跋《小昆石壁...

    94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气势恢宏 格调高逸——刘国权的书法艺术[图文]
    气势恢宏 格调高逸——刘国权的书法艺术[图文]

    刘国权,归侨,中共党员,1941年7月生于新加坡,现定居北京。是著名的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编辑出版家。现任世界书画家协会名誉会长、世界科教文卫组织专家、中国人才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理事、北京国艺东方书画院名誉院长。兼任中国书法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家联合会顾问、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新华网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世界刘氏联谊总会创始人、永久名誉会长等职...

    21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滑田友:泥巴里的灵魂[图文]
    滑田友:泥巴里的灵魂[图文]

    图片说明:圆雕《陈散原像》泥巴里的灵魂——雕塑家滑田友的斧凿人生本报记者柳青中华艺术宫“名家馆”专题陈列中,滑田友(1901-1986)是唯一的雕塑家。如果不是偶然得到徐悲鸿的赏识,滑田友也许会终老于苏北的小县城,做一辈子小学美术教员。1930年初的寒假,他在淮阴老家,用因陋就简的材料给三岁的儿子刻了只木雕兔子,看到孩子欢喜极了,他又找来一块...

    42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让每个字都有生命力[图文]
    让每个字都有生命力[图文]

    王向东书法不断有人向我说起王向东先生,说起他的为人,他的字。说他人好字也好。我见到他是在一个夏末秋初的时节。经朋友介绍,一个敦厚、和善、面堆笑容的中年人站到了我面前。他先拿出一本他著作的钢笔字速成教材和一本他的书法作品集,然后从一个蓝色布兜里掏出一叠楷书、行书新作。顿时,我的室内散发出一阵淡淡的墨香。观向东先生的字,对我来说可谓是美的享受。他的字横看顺心竖瞅顺眼,该有的全有,不扭捏,不做作...

    155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