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跋陀罗与伐那婆斯尊者唐卡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跋陀罗与伐那婆斯尊者唐卡 |
时代 | |
门类 | 宫廷宗教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203135-1/10)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跋陀罗与伐那婆斯尊者唐卡❖图片
跋陀罗与伐那婆斯尊者唐卡❖简介
跋陀罗与伐那婆斯尊者唐卡,16—17世纪,北京,布本,设色,通高140厘米,宽84厘米,画心纵86厘米,横54厘米。清宫旧藏。
跋陀罗尊者位于画面上方,右手结说法印,左手结禅定印。尊者身后为其居住地雅穆孥河,或说为赤铜洲,河中一双象征吉祥的白象在水中嬉戏,远方是坐落在丛林山丘中的村庄,右上方显现金刚手菩萨。皈依佛法的婆罗门弟子将各种财物贡献出来作为供品,并聆听尊者说法。图下方为被称作“丛林居士”的伐那婆斯尊者,右手执扇,左手抚摸卧虎,坐在七叶山岩窟中刻苦地静修佛法,弟子及侍者恐怕惊扰他,蹑足轻手,神情栩栩如生。
相关知识科普
唐卡
亦称布画,是西藏特有的艺术作品。可以彩画、刺绣、堆绫等多种艺术手法创作。彩画作品使用矿、植物颜料,调以动物胶、牛胆汁等,以保持色泽鲜艳,久不褪色。作品四周镶以锦边,上下贯以木轴,以便于悬挂供奉和宣讲。题材有佛、菩萨、佛母、护法金刚、高僧、祖师传记等,现代作品也有反映民间风俗者。其形式一般为方形,尺寸小至一尺,大至一丈或几丈见方。
画心
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
说法
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与说教、说经、演说、劝化、唱导等同义。
禅定印
是以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拇指的指端相接。这一手印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之意。
菩萨
菩提萨埵之略称,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