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铜鎏金阿閦佛坐像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铜鎏金阿閦佛坐像 |
时代 | |
门类 | 宫廷宗教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202817)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铜鎏金阿閦佛坐像❖图片
铜鎏金阿閦佛坐像
铜鎏金阿閦佛坐像背面
铜鎏金阿閦佛坐像❖简介
铜鎏金阿閦佛坐像,明宣德,通高28厘米,底宽17.5厘米,底厚6.5厘米。清宫旧藏。
阿閦佛为五方佛之一,主东方,代表大圆镜智。此坐像左手结禅定印,掌心立金刚杵,右手结触地印,全跏趺坐。面相端庄,宽额丰颐,神态庄严祥和。肩披长帛缠绕双臂垂于身后,下着长裙,衣褶起伏自然流畅。葫芦形背光高浮雕精美的卷草花纹。
现存永乐宣德佛像大多原无背光或背光失去,莲座、背光俱全者极少,此像莲座、背光完整,极为珍贵。其造型华美,鎏金亮丽,是宣德朝宫廷所造藏传佛像的代表作。座前沿刻铭“大明宣德年施”。
相关知识科普
鎏金
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此术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面不脱落。
五方佛
代表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东方为阿閦佛,南方为宝生佛,西方为阿弥陀佛,北方为不空成就佛,中央为法身佛,亦称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佛。
禅定印
是以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拇指的指端相接。这一手印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之意。
金刚杵
原为古印度的一种兵器,佛教密宗中为摧毁妖魔的法器。
背光
背光指佛、菩萨像背后之光相,常作火焰纹,火焰象征佛、菩萨之智慧。大至分为项光(又称头光)和身光(又称举身光、舟形光)二种,其形式依时代、地方、佛菩萨的种类而有所不同。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卷草
17、18世纪传入中国的一种装饰花纹。俗称西蕃莲,如果没有花朵,则称为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