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尊胜佛母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12-2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尊胜佛母唐卡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尊胜佛母唐卡
时代
门类 宫廷宗教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0892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尊胜佛母唐卡❖图片

尊胜佛母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尊胜佛母唐卡

尊胜佛母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尊胜佛母唐卡背后白绫签

尊胜佛母唐卡❖简介

尊胜佛母 唐卡,18世纪,北京,布本,彩绘,通高133厘米,宽87厘米,画心纵75厘米,横57.5厘米。清宫旧藏。

尊胜佛母是一位寂静端庄形佛母,慈悲为怀,救世急切,能使人延寿增福,颇受信徒崇拜。她与无量寿佛、白度母并称为藏传佛教长寿三尊,是福寿吉祥的象征。

画面中尊胜佛母为白色身,三面八臂,中间面白色,右侧一面为黄色,左侧面为绿色,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功德和事业。其头戴五叶宝冠,身佩璎珞,着绿、红、蓝各色天衣。主臂两手在胸前,左手持金刚交杵,右手持珠,其余各手伸向两侧。右侧手分别托化佛、持箭、施与愿印,左侧手无畏印、持弓、托宝瓶,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寂静端庄。主尊周匝排列着307尊小法身尊胜佛母像,小法身像的形象与主尊相同,在纯白色底子上用线描勾勒,不上彩,构成虚实相间的空灵境界。

唐卡背后贴有白绫签,其上墨书汉满蒙藏四体文字题记,其中汉文为:“乾隆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钦命章嘉认看新画番像居中大法身尊胜佛母,周围画小法身尊胜佛母三百七尊……右”。


相关知识科普


尊胜佛母

藏传佛教造像中长寿三尊之一,是毗卢遮那的化身。三头八臂,主尊白色,右手持十字交杵,左手持绳索,左右六手分持弓、宝瓶、阿弥陀佛像、箭,结禅定印、与愿印等。

唐卡

亦称布画,是西藏特有的艺术作品。可以彩画、刺绣、堆绫等多种艺术手法创作。彩画作品使用矿、植物颜料,调以动物胶、牛胆汁等,以保持色泽鲜艳,久不褪色。作品四周镶以锦边,上下贯以木轴,以便于悬挂供奉和宣讲。题材有佛、菩萨、佛母、护法金刚、高僧、祖师传记等,现代作品也有反映民间风俗者。其形式一般为方形,尺寸小至一尺,大至一丈或几丈见方。

画心

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

无量寿佛

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之意译,在藏传佛教体系中,其既为理想的佛国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同时又是可以赐予众生今生世寿的长寿佛。

藏传佛教

中国佛教两大派系之一,形成于藏族地区,发展、传播于藏、蒙、土、裕固、纳西等少数民族地区,是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佛教。 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松赞干布、赤松德赞等几代赞普支持佛教,翻译佛经,创建桑耶寺,佛教有了初步发展。 9世纪中叶,朗达玛上台兴苯灭佛,佛教受到毁灭性打击。10世纪后期佛教又从阿里和多康地区复兴,根据不同的佛法传承,形成宁玛、噶丹、萨迦、噶举等众多教派。元朝以后,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在中央政府扶持下曾先后取得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统治权。藏传佛教中有由《丹珠尔》、《甘珠尔》两部分组成的藏文《大藏经》,其寺院组织严密,学经制度健全,修行上“显密并重”。以无上瑜伽部密法为最高最深之法。

璎珞

由宝石、珍珠和贵重金属串联起来的环状物,古代南亚次大陆有地位的人们与我国古代贵族常佩带。在佛教造像里菩萨身上多披挂璎珞。

天衣

佛教中对诸天人所着之衣的称谓,如《菩萨璎珞本业经(下)》曰:“净居天衣重三铢。”后演变为对神仙的非凡服饰的泛称。

与愿印

又名“接引印”。即左手下垂,伸五指,掌心向外。

施无畏印

施无所畏之德,离怖畏之印明,即象征施一切众生安乐无畏之印。结此印时,举右手,五指前伸,掌向外。

无畏印

右手上张,五指并拢伸直,掌心向外。

结跏趺坐

又称全跏坐,正跏坐,是各种佛像中最常见的一种坐法。结砌趺坐的姿式是以左右两脚的脚背置于左右两股上,足心朝天。佛教认为这种坐法最安稳,不容易疲劳,且身端心正。相传释迎牟尼在菩提树下进入禅思,修悟正道,采用的就是这种坐姿。

章嘉

章嘉是清代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四大活佛之一,余为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

相关文章

  • 铜鎏金普化天尊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铜鎏金普化天尊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铜鎏金普化天尊像,清,铜鎏金,高64厘米。清宫旧藏。普化天尊为道教雷部最高神灵,全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白面三目,三缕美髯飘于胸前,面相慈善温和,身披金色铠甲,腰系兽首形带扣,左手于胸前独竖一指,右手握钢鞭,跣足,端坐于方座之上。普化天尊执掌雷部神霄玉府,管辖其他所有雷神,《历代神仙通鉴》称其具有“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的权力。正...

    1373 鎏金 跣足 历代神仙通鉴 配殿 神位
  • 秘密佛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秘密佛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秘密佛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38厘米,宽82厘米,画心纵68厘米,横46厘米。清宫旧藏。此尊的藏文名称为“坛城大海胜初佛密集不动金刚”,清宫一般称为秘密佛。密集通常被视为金刚乘教法之根本,密集金刚所持的法物代表了一尊统摄五部的理念:铃杵是东方金刚部之表征;摩尼是南方宝部的象征;莲花代表西方莲花部;宝剑指北方业部;法轮象征中央佛部。画中密集不...

    680 唐卡 画心 坛城 密集金刚 法轮 明妃 结跏趺坐 基座
  • 文殊菩萨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文殊菩萨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高:64厘米,宽:26厘米,厚:8.5厘米西藏西部或克什米尔文殊菩萨头戴三叶冠,冠叶头锐,头部涂蓝,发辫垂肩头,面部与颈部泥金,嘴唇涂红颜料。耳上戴花,这是早期喜马拉雅地区造像的主要特点。耳环是菱形花瓣,戴项莲与项圈为饰,上身袒裸,左肩到右胁披胳腋和联珠圣线。右手下伸施与愿印,左手撑在左腿外侧,扶着从座面生起的乌巴拉花茎,持乌巴拉花是文殊菩萨的主要特征之一。...

    90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 威德吉祥天母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威德吉祥天母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威德吉祥天母唐卡,18世纪,北京,墨地朱绘,通高185厘米,宽100厘米,画心纵120厘米,横70厘米。吉祥天母呈忿怒相,火焰赤发,头戴五骷髅冠,啮牙卷舌,垂挂人头大璎珞,以蛇为胳腋。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托嘎巴拉碗。腰间有拘鬼牌,座下骡子挂病种口袋和一副骰子,驰于血海中。上界为格鲁派三大本尊神,即大威德金刚、密集金刚和上乐金刚。周围是吉祥天母的伴神春、夏、秋、...

    946 唐卡 画心 璎珞 金刚杵 嘎巴拉碗 格鲁派 大威德金刚 密集金刚
  • 铜鎏金宝生佛坐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铜鎏金宝生佛坐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铜鎏金 宝生佛坐像,明永乐,通高21.2厘米,底宽13.3厘米,底厚9.5厘米。宝生佛为五方佛之一,主南方,代表平等性智。此像身着菩萨装,头戴五叶宝冠,发髻雕刻精细,缯带上飘,垂轮式耳环。面相丰满,双目细眯,嘴角含笑。袒上身,肩披帛带,下裙褶纹起伏,流畅自如。右手结与愿印,左手结禅定印,全跏趺坐。仰覆莲座莲瓣尖端上卷,呈三颗圆珠状,上下边缘饰联珠纹。座面阴刻...

    643 鎏金 宝生佛 五方佛 菩萨 披帛 与愿印 禅定印 圆珠
  • 红色微怒手持金刚菩萨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红色微怒手持金刚菩萨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红色微怒手持金刚菩萨 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27厘米,宽76厘米,画心纵66厘米,横44厘米。清宫旧藏。 此为手持金刚菩萨唐卡组合之一。手持金刚菩萨亦名金刚手,据称乃释迦佛陀之秘密化身,有九种变身,是其宣说密法时所现之尊形,故也称秘密主。总体来说,手持金刚菩萨有寂静相与忿怒相两种,作为象征降伏意义的主尊,后期形象多以忿怒相为常见。手持...

    1492 手持金刚菩萨 菩萨 唐卡 画心 佛陀 金刚杵 期克印 左展立
  • 能胜三界金刚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能胜三界金刚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高:21.4厘米,宽:12.9厘米,厚:3.6厘米克什米尔或西藏西部此尊三面六臂,戴尖三叶冠,正中冠叶有阿閦佛的小化佛像。正二手于胸前施金刚吽迦罗印,交持铃杵。右手持金刚杖和法轮;左手持树枝和莲花。右展姿而立。身披长珠鬘垂落裙前。裙带垂落莲台面,天衣两端与背后的大背光铸在一起,做法十分古拙。背光为葫芦形,头光部分有阴线刻火焰纹,其余部分是素面,类似的背面处理...

    188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 铜鎏金苟元帅神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铜鎏金苟元帅神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铜鎏金苟元帅神像,清,高56厘米。清宫旧藏。此为普化天尊侍从的神像,供奉于清宫玄穹宝殿东配殿普化天尊右侧。神像体形魁梧,身披金色铠甲,立于须弥座上。头戴宝冠,面赤如血,三目怒睁,左手握凿,右手执锤,惜锤已失。须弥座上沿正前方铸有其名号:“上清神烈阳雷苟元帅”。相传此神原名苟章,后被天帝封为雷神,成为道教雷部正神二十四天君之一,故又称为“苟元帅”。...

    1378 鎏金 配殿 须弥座
  • 金刚手菩萨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金刚手菩萨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金刚手菩萨像,9世纪,红铜镀金,通高28厘米。清宫旧藏。金刚手菩萨,又名金刚手大势至。此像红铜镀金,立姿,头戴花枝形三叶冠,后附火焰纹椭圆形头光,右手下垂,屈食指结印,左手持金刚杵,足下为双层莲座,上层莲瓣收束,抱合莲蓬,下层莲瓣平铺展开。像上身赤裸,仅在颈部饰简洁的项链,下身著短裙,斜披帛带,飘带末端如吴带当风而举,与三折肢的体态相呼应,静中寓动,栩栩如生...

    902 菩萨 金刚杵 披帛 造像 八大菩萨 文殊 密教
  • 菩萨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菩萨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高:15厘米,宽:7.4厘米,厚4厘米克什米尔菩萨一面二臂,面部与颈部泥金,两颊饱满,面含微笑,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撑左腿上,有一株三叶树枝倚于左臂,半跏趺坐姿,帔帛从肩头绕双臂至身后垂落,裙上有阴线刻纹,戴简单的项链,胸肌、腹肌饱满,姿态自然。头戴三叶冠,冠叶尖锐,发髻呈扇面,涂有蓝色。发辫垂落肩头,戴圆环形耳环。卵形头光,有凿刻出火焰纹,中心为圆孔,圆孔边...

    133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 铜鎏金文殊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铜鎏金文殊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铜鎏金 文殊像,明永乐,高20.5厘米,宽14.5厘米。文殊头戴宝冠,绀发,宝缯在耳后扎花结,呈“U”字形。面庞方形,修眉细目,眼睛微闭,庄重中蕴含慈祥,鼻高直,耳饰珰。颈有三道,胸饰璎珞,著披帛,下身穿裙,双手持莲茎,两肩各有莲花一朵,莲花上放置经箧和宝剑。结跏趺坐,臂、腕、足有钏。仰覆莲花座上饰连珠纹,座上部錾刻楷书“大明永乐年施”。明朝永乐、宣德时期,...

    1665 鎏金 文殊 绀发 宝缯 璎珞 披帛 结跏趺坐 錾刻
  • 铜鎏金十二臂积光佛母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铜鎏金十二臂积光佛母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铜鎏金十二臂积光佛母像,清,高13.9厘米。积光佛母六面十二臂。头戴五叶冠,赤发高耸,发间显现一猪首。每面三目圆睁,呈忿怒相。赤裸全身,肩披帛带,左肩斜披络腋,腰缠兽皮。左主臂手持三叉,右主臂手持金刚锤,左副臂自上而下分别持绢索、持蛙形法器、握线团、施期克印、执弓,右副臂自上而下分别举宝剑、持纺锤、施期克印、执金刚钩、握金刚杵。展左直立,足下为椭圆形单层覆莲...

    1339 鎏金 披帛 络腋 法器 期克印 金刚杵
  • 七佛——释迦牟尼佛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七佛——释迦牟尼佛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七佛——释迦牟尼佛唐卡,18世纪,北京,纸本,墨拓,描金,通高157厘米,宽95厘米,画心纵106厘米,横66厘米。清宫旧藏。七佛之事在《杂阿含经》卷三十四、《长阿含经》卷一、《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贤劫经》卷七、《七佛父母姓字经》及《七佛经》等佛经中俱有记述。释迦牟尼佛居于“过去七佛”之末,而以教法论则为现在佛,其名意为能仁、寂静。释迦佛右手结说法印,左...

    1774 七佛 释迦牟尼 唐卡 描金 画心 说法 结跏趺坐 莲花生
  • 权衡三界观世音菩萨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权衡三界观世音菩萨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权衡三界观世音菩萨 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10厘米,宽77厘米,画心纵66厘米,横45厘米。清宫旧藏。此尊观世音菩萨的藏文名为“权横三界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红色身,头戴宝冠,袒上身,右手持金刚绳,左手持钩,结跏趺坐于太阳莲花宝座上。上界为无量光和董必黑茹迦,下界是红面多闻天王。画像背后贴有白绫签,上书汉满蒙藏四体文字题记,汉文为:“乾隆...

    1081 菩萨 唐卡 画心 结跏趺坐 宝座
  • 铜鎏金十一面观音立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铜鎏金十一面观音立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铜鎏金 十一面观音立像,高20.2厘米。观音立像共五层,顶层佛面,红色;次层为愤怒面,黑色;下三层各为三面,本面白、红、绿三色。观音修眉细目,清雅静穆,双耳垂珰,八臂,胸前二手合十,左右六手分持弓箭、莲花、法轮、净瓶等法器。上身袒露,左肩处披山羊仁兽,胸饰璎珞,腕、臂、足饰宝钏,肩披帛带,自臂缠绕,垂至裙下,作飞翘状。下着长裙,裙分内外两层,裙褶自然折叠,裙...

    526 鎏金 十一面观音 观音 法轮 净瓶 法器 仁兽 璎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