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谈中国漫画产业:应打造人才成长的良性循环模式[图文]

时间 : 12-29 投稿人 : 小光 点击 :

谈中国漫画产业:应打造人才成长的良性循环模式 | 美术常识

朱德庸作品

一年一度的中国作家富豪榜,每年发布后都引发巨大争议。今年又新增加了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全新子榜单——漫画作家富豪榜,台湾漫画家朱德庸10年间获得6190万元版税收入,以绝对优势登顶“首富”,“漫画创造富豪”的新闻一夜蹿红网络。

尽管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方宣称,其榜单“最大限度地反映出中国作家的真实收入”,但站在漫画研究角度来看,支撑这份榜单的数据采样十分单薄,甚至缺少一定科学依据。不过笔者本文不想去说这些,因为仅凭“打榜”这件事而言,它对中国漫画走向商业化发展尚有意义,或许未来回顾原创漫画历程的时候,这件事会成为其中具有“转型”意义的标志性事件也说不定。这里笔者主要针对日本同行的榜单衍变历史,分析一下中日之间漫画行业的差距。

日本排行榜怎么做

作为新式漫画源头的日本,关系漫画家收入的数据有两个重要的参照指数。一个是漫画家纳税榜,另一个是漫画销量排行榜。从2006年起,随着日本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官方及民间不再公布高额纳税人排行榜,所以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最后数据,是2004年各漫画家的纳税额(在2005年时公布),其中的鸟山明、高桥留美子等以累计超过20亿日元的纳税额成为一个特定时代的行业神话。而日本经济新闻在今年11月排列出权威的漫画销量排行榜,根据其漫画销量数字可以粗略得出漫画家的版税所得多寡,然而动画片、衍生产品等周边授权收入统统不在统计之列。榜单的第一名,固然只有尾田荣一郎可以胜任,他在2010年单年版税收入达到31亿日元,12亿日元纳税额超过了鸟山明多年保持的纪录。

存在就是合理。我们只能通过两份不同的榜单,试着破解他们的致富密码。

日本漫画赚钱速度远比中国要快,其中不仅仅有创作人的思路贴近读者需求,更以高频率的出版及多样性的营销,打赢了一场又一场“货币战争”,并且更有放长线钓大鱼的国际化野心。我们经常听到“我是听着你的歌、看着你的戏长大的”这样的言语,但又有多少人会说“我是看着你的书长大的?”

漫画《航海王》被誉为现代最伟大的漫画之一,单行本总销量突破2亿元,2011年整年累计销量3799万册,这个是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地区漫画难以企及的高度。当一代又一代看着《航海王》长大的中国孩子说,尾田荣一郎,我们是看你《航海王》长大的。相信,这对中国漫画家来说颇受刺激,但这怪不了为日本漫画埋单的人。

漫画的关键是“品牌”

中国漫画人一起创作,10年总销量叠加,抵不过一个尾田荣一郎,而且,日本榜单上的这个数字,只是他在一年内的销售量。更值得关注的是,最近几年日本漫画期刊日益萎缩,发行量是高潮时候的2/3,然而漫画家的收入却有增无减,反而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漫画映象化、再版、海外授权及漫画原作拓宽成周边新产品等做法,似乎给他们带来更多商业机会。

近来,由漫画改编的电视剧(非动画片),已占日本全部电视剧产量的60%,漫画家授权收入从而水涨船高。反观我们的产业环境,漫画影视化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离角色形象授权进而开发消费商品的距离更为遥远。由于多元化产业链开发模式尚不健全,导致国内漫画家只有出版这“华山一条路”,中国漫画家的致富亦在这个基础上实现。

要发展中国漫画产业,我们首先应打造创作人才成长的良性循环模式,并借此拿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力作”,加以纵向地“深挖”和横向地“拓展”,用作品奠定人气与品牌,以品牌创造商业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规避目光短浅与短期行为,务必拥有国际视野。只要我们目标坚定、方法得当,能够一以贯之地持续努力,漫画的蛋糕会越做越大,全民漫画消费的时代一定会到来。

相关文章

  • 陈履生:跨界之魅:艺术求之[图文]
    陈履生:跨界之魅:艺术求之[图文]

    陈求之作品陈求之的书法别开生面。他利用中国传统的文字和书写的传统,利用书画同源所延续的书法和绘画在审美上的联系,将两种具有内在关联的形式演绎成一种合而为一的现代的风格。中国传统艺术经过20世纪的发展,从总体上呈现出一种面向国际、面向现代发展的潮流,因此,很多人包括最流行的当代艺术家都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的符号。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法是一种最重要的、最具有标志性的符号形式。很多人不管...

    50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孩子给出最犀利的现代艺术评论[图文]
    孩子给出最犀利的现代艺术评论[图文]

    波拉克《31号》准备好开怀大笑吧。博物馆和父母们都在竭尽所能让孩子对艺术感兴趣,然而了解在第一眼看到艺术品时孩子们到底在想什么,也是乐事一桩。你能猜出以下这些孩子分别是在评论MOMA的哪件藏品吗?*这就是一张大红纸,上面有四条线。没什么意思。我给它打1星。我觉得它很傻。*看着挺好玩的,能看到一个箭头样的东西……有一些小脸,可能是假人在偷看,你可以用箭去射他们。他们...

    158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姜节泓:让艺术走进生活[图文]
    姜节泓:让艺术走进生活[图文]

    广州三年展\调整大小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策展人姜节泓2012年9月17日下午3点第四届广州三年展新闻发布会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举办,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策展人姜节泓、乔纳森·沃金斯,艺术家代表萧昱、庄辉等人到场。策展人姜节泓对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的策展纬度和策展的理念做了阐述,“见所未见”这个主题的来源和思考过程是怎样的;尤其是今年的广州三年展与正佳广场的合作...

    191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徐冰:以国际化思维滋养中国艺术[图文]
    徐冰:以国际化思维滋养中国艺术[图文]

    徐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是中国当代最早蜚声海外且至今仍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在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创作的成名作《天书》系列中,他亲自设计刻印数千个“新汉字”,以图象性、符号性等议题深刻探讨中国文化的本质和思维方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经典。90年代移居美国后陆续创作《新英文书法》、《鬼打墙》、《地书》等,均对国际艺坛产生巨大震动。此外,本世纪以来徐冰的创作面...

    80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艺术批评家为何会出尔反尔?[图文]
    艺术批评家为何会出尔反尔?[图文]

    艺术评论家为何会在公开出版物中出尔反尔?人们普遍认为评论家具有一双慧眼,能够作出自信的判断,那他们如何又会改变自己的主意?时代的情绪是否影响了批评家的口味?他们是否会被其他评论者所影响?对艺术家的熟悉程度是否会影响评论者的判断?评论家改变立场是否会对其他评论家产生影响呢?克里姆特的《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引起了评论家在判断上的反复。如果一个政治家的立场左右摇摆,公众和媒体会群起...

    134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创新的魅力[图文]
    创新的魅力[图文]

    钟鸣闲来垂钓碧溪上68×68cm钟鸣是一位富有创造力的当代中国人物画家,在他的作品中强烈地展现出当代人的个性。这种个性表现为:不囿于已经陈旧的表现形式,大胆地探微取幽、博古通今、涉猎中西,创造出富有当代社会情感而又具备鲜明特征的艺术形式来。钟鸣是一位具有清晰的艺术理念和创造意识的艺术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还在美院求学的他就敏锐地意识到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面对中国传统艺术精华必...

    181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粉画艺术的特性与时下的认识误区[图文]
    粉画艺术的特性与时下的认识误区[图文]

    郑家沅寂静的海滩53×74cm1996年粉画同油画、水彩不一样,它不能先调合颜色再下笔,而是用固化的色粉笔直接在画面上配置色彩关系,以有限的色阶表现无限的色彩与空间。这给粉画带来很多的限制,然恰恰因为限制,则为粉画造成了油画、水彩等其他画种无可替代的艺术特色。粉画的这种特点与作画方式,是从它的前身——素描脱胎而来的,亦由此带来了硬笔绘画的疏松感和单纯、简洁、婉...

    131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张大千:伪作画得比真迹还好[图文]
    张大千:伪作画得比真迹还好[图文]

    张大千是20世纪最传奇的画家。他是五百年来精鉴第一人,也是天下第一造假高手;他是中国画家中作品最多的,在“亿元”时代不断创造市场奇迹。张大千曾论画:“画中要它下雨就可以下雨,要出太阳就可以出太阳。造化在我手里,不为万物所驱使……心中有个神仙境界,就可以画出一个神仙境界。”“大千世界&mdas...

    29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明艺术天才徐渭 作品治好了藏家腹泻病[图文]
    明艺术天才徐渭 作品治好了藏家腹泻病[图文]

    徐渭《柳荫读易秋郊策蹇》手卷的两个主体部分除资料图片外,均为现代快报记者路军摄徐渭是个充满着传奇的名字。这位明代文豪才华横溢,诗文、戏曲、军事、书法、绘画皆有建树。明人袁宏道认为徐渭的诗文“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又评论徐渭的书法“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又评价徐渭“自负才略,多奇计,谭兵多中”,肯定其...

    72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刘二刚:小品与大画
    刘二刚:小品与大画

    刘二刚荣宝斋近年出过好几集《中国画名家小品集》,厚厚的都是当代人画的。在其他坤物上也有许多貌似的小品画,其实够得上称小品的并不多。小品画不是大画缩小的小画,也就是说,能画大画的不一定能画小品,就像能跑“马拉松”的不一定能跑百米赛。寸铁匕首不是长枪大炮能代替的。写大字与写小楷也不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手段不同,功能也不同。小品多为性灵之作。小品画重意、重趣,我们所说...

    48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章长青:真艺者直入灵府[图文]
    章长青:真艺者直入灵府[图文]

    章长青作品章长青教授我是熟知和仰慕的山水名家,虽同饮汉江美水,相隔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而我们却没曾谋过面,直到2012年的夏末秋初,我专程前往拜访,在“章长青艺术工作室”——学院以个人命名成立的画室里,才与他第一次面对面的“谝广子”。那天的太阳当头照,尽管时令已立秋,但汉江盆地却依然炙热如流火。品茶、抽烟、赏画,聆听他论&...

    92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批评家费大为:中国当代艺术25年来没进步[图文]
    批评家费大为:中国当代艺术25年来没进步[图文]

    费大为作为最早将中国当代艺术推介到欧洲展出的“推手”,费大为对近三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了如指掌。然而令他遗憾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思想性和创造性摆在西方大师面前毫不逊色”的中国当代艺术,如今却一步步倒退,以至于“黑白颠倒,是非不分”。上周六,他来到何香凝美术馆举行《“大地魔术师”和中国当代艺术》...

    23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民国郑小西的微雕浅刻艺术[图文]
    民国郑小西的微雕浅刻艺术[图文]

    郑小西的微雕浅刻艺术中国的竹刻艺术有多种流派,比如嘉定派、金陵派等,各流派风格不同,各有其妙。扬州的竹刻同样有自己的特点。竹刻中,有一种是在竹筠上刮刻作画,如山水、人物和花鸟等;还有一种是在竹筠上刻字,字体小而微,讲求字体的书法韵味,扬州的竹刻艺人最擅长的是刻字。郑小西,就是扬州优秀竹刻艺人中的佼佼者。郑小西(1899—1950),字绍琴,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人。其父郑逸琴,名桐,...

    28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罗伯特·休斯:痛斥艺术的堕落,回声犹在[图文]
    罗伯特·休斯:痛斥艺术的堕落,回声犹在[图文]

    英国《卫报》艺术评论人乔纳森·琼斯称刚刚去世的罗伯特·休斯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艺术批评家”。休斯眼看着艺术市场风起云涌,以粗鲁、滑稽、雄辩而又气势磅礴的语言痛斥艺术界的误入歧途。休斯在1980年代的电视系列剧中74岁的澳大利亚艺术批评家罗伯特·休斯于8月6日在纽约去世,他被英国《卫报》艺术评论人乔纳森·琼斯称为&ld...

    180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好动画不是钱堆出来的[图文]
    好动画不是钱堆出来的[图文]

    好动画不是钱“堆”出来的“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叮叮当当咚咚当当,葫芦娃,叮叮当当咚咚当当,本领大,啦啦啦啦。葫芦娃,葫芦娃,本领大。”70、80年代生人大概都能哼上几句《葫芦兄弟》的主题曲。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6年原创出品的13集系列剪纸动画片,堪称中国动画第二个繁荣时期的代表作,甚至可以说是&ldq...

    37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