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徐冰:以国际化思维滋养中国艺术[图文]

时间 : 12-20 投稿人 : 常平 点击 :

徐冰:以国际化思维滋养中国艺术 | 美术科普

徐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是中国当代最早蜚声海外且至今仍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在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创作的成名作《天书》系列中,他亲自设计刻印数千个“新汉字”,以图象性、符号性等议题深刻探讨中国文化的本质和思维方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经典。90年代移居美国后陆续创作《新英文书法》、《鬼打墙》、《地书》等,均对国际艺坛产生巨大震动。此外,本世纪以来徐冰的创作面向更为丰富,特别是其日益关注的艺术介入社会的题材,《烟草计划》、《木林森》、《凤凰》等均是颇具深度的代表作品。

徐冰:以国际化思维滋养中国艺术 | 美术科普

如今50后正成为中国各个行业中的佼佼者与领军人物。徐冰正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他以极高的艺术造诣赢得了国际艺术界的尊重和认可,同时,也用自己的国际化视野和思维滋养着中国艺术。

坎坷中与书画结缘

1955年出生于重庆的徐冰,符合了笔者以上所述的特质。与炫目的当下相比,徐冰童年的生活相对平凡、宁静。

他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北大的教师,母亲是北大的图书馆管理员。幼年的徐冰,是一个喜欢跟着母亲在图书馆里转悠的小孩,而他生活、玩耍的北大家属院,也充满了人文气息。徐冰在浓厚的书香氛围中度过了童年,不过当他可以开始真正阅读时,文革来了。这段经历后来成为徐冰创作《天书》的思想养料。

在当时特殊的环境下,留给人们自由思考的空间并不多,尤其是像徐冰这样拥有知识分子背景的家庭。这是徐冰青年时期最为艰难的时期,然而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徐冰与艺术结缘,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并为他之后走上艺术的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作为知青下乡期间,徐冰展示了他在绘画方面的一些才能。当时,徐冰被安排绘制村里的黑板报。由于徐冰的书法的功底,他的黑板报很快在下放点被人称道,徐冰本人在当地也具有了一点名气。板报后来发展成一本名为《烂漫山花》的印刊物。

“在一个小山沟里,几个年轻人,一手伸进裤裆捏虱子,一手刻蜡纸,抄写那些高度形式主义的文章。”徐冰用幽默的词语回忆了那个艰苦的乌托邦岁月。也正是这个刊物,为徐冰带来了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的机会——因为《烂漫山花》,他被派往中国美术馆与其他专业美术工作一起修画。也正是在这里,他听说了中央美院重新招生的信息。靠着青年的热血以及对美院的憧憬,徐冰克服了现实的困境,最终参加了入学考试。

1977年夏,还在知青下放点收粮沟村的徐冰,收到了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入校后,他被分配到了版画工作室。由于当时中央美术学院的主导教育思想是来自苏联的写实主义,所以非常重视学生基础的训练。依靠刻苦地训练与之前的绘画功底,徐冰的绘画基础很快得到了提高,他的学生作业素描《大卫》让他成为了学院名人,“快开学了,靳尚谊先生来察看教室,看到这张‘大卫’……不久美院,传出了这样的说法,靳先生说:‘徐冰这张大卫是美院建院以来画的最好的’。”

正当徐冰埋头学院刻苦训练时,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身在学院的徐冰已经明显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化,但他并没有马上投入其中,他在回忆中将自己称为时代的“旁观者”。他归结于自己性格的原因,可事实上,当年的前卫艺术家们很多都是他的朋友,并且他自己很快也投身其中。

汲取思想的养料

《天书》又称《析世鉴》,是徐冰完成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件装置作品。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全中国都渴求知识的时代,人们读着来自各自方面的书籍。徐冰也开始大量读书。他追溯童自己的童年与阅读经历以及知情岁月。这让他感受到心灵的震颤,也成为他创作的素材。对于当时生活的深刻记忆经历刺激了他创作的神经,他开始用自己的语言,创造自己的书——于是“伪文字”诞生了。

他用了数年时间来创作此后称为《天书》的作品。他从《康熙字典》等字典与古书中苦心编篡出一套新的文字,但这套文字却遵循着严格的编造规律——由真实的偏旁部首排列成新文字。之后再将其刻印在木头上,排列成活字印刷板。1988年,当《天书》的第一部分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反响剧烈。也正是这件作品,让徐冰与张晓刚、王广义、黄永砯等作为当代艺术的代表被记录于中国的当代艺术史中。

1990年,徐冰应美国学府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邀请,开始他在美国长达十八年的岁月。在美国的时期,徐冰的生活与工作多在纽约开展。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里,拥有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人士。这座城市的开放和包容,成全了人们的梦想,也给这个城市蒙上了神奇的面纱。

徐冰的工作室位于布鲁克林区,最初他与朋友居住地下室中。但随着他艺术逐渐被美国人所接受,他的生活也开始改善。1999年,麦克阿瑟基金会就授予其天才奖和31.5万美元的奖金。2001年,位于华盛顿的史密森学会萨科勒画廊首次向在世艺术家敞开大门,为徐冰举办了个展。而苏富比的拍卖中,他的作品《会飞的鸟》被美国收藏家迈克尔·古德高价拿下。徐冰的作品在国际艺术舞台上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他的藏家古德豪斯先生曾评价说:“徐冰是最有创新意识的艺术家之一,他是世界沟通的钥匙。”

2008年,已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徐冰接受了中央美术学院的聘请,回国担当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副院长。2010年,徐冰的大型个展《凤凰》在北京举办,一个体型庞大、结构复杂的“凤凰”被数辆吊车悬挂于今日美术馆门前。它也让徐冰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一开始为生存环境所困,到将生活转换成艺术创作的思想源泉获得成功,徐冰从平凡走向了成功。虽然已年近花甲,但他的作品仍备受期待,因为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这正是一个艺术造诣厚积薄发的年龄。我们相信他的国际化背景能够帮助当下中国艺术界更好的融入国际舞台,我们也相信他在未来能够创作出更多更具影响力的艺术作品。当然这一切需要时间去检验。

相关文章

  • 工笔花鸟画“形式美”与“意境美”[图文]
    工笔花鸟画“形式美”与“意境美”[图文]

    樊萍清丽林中工笔花鸟画在唐代确立风貌,五代成熟品格,两宋鼎盛气韵,元、明、清之后,标举“士气”、“逸品”的文人画思潮影响中国画的审美倾向,工笔花鸟画渐趋没落。20世纪后半叶以来,传统意识回归,扎根于民族土壤,表现独特文化特色的工笔画得到了更多的重视,进入了新的创作高峰。传统工笔花鸟画技法讲求“三矾九染”,在对客体描绘时要晕...

    105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莫言:我没有能力投身公共辩论[图文]
    莫言:我没有能力投身公共辩论[图文]

    《明镜》周刊拍的莫言照片■《蛙》在德国出版■接受德国媒体专访回应西方质疑“我是一个作家,不是演员。当我创作那些场景时,我没有想到要去打破什么禁忌。”莫言这样回应西方媒体对他不表达政治立场的批评。莫言说自己和君特·格拉斯这样一位和政府对着干的作家不同,也比不上他,“我敬佩他和其他有表述能力的作家投身公共辩论,但我没有这种能力。坦率地说,我害怕...

    123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草间弥生在纽约[图文]
    草间弥生在纽约[图文]

    波点拥有太阳的形状,这是世界和生活力量的象征;它也有着月亮的形状,这意味着宁静。圆形、柔软、色彩斑斓、无知无觉、不可捉摸,波点成了一种运动。波点是通往无限的方式。1969年3月17日,草间弥生与一些艺术家在纽约中央公园83岁时,草间弥生再次来到纽约这座对其影响至深的城市。她一生的作品,从她尚未到达纽约的上世纪40年代,到其离开纽约的70年代之后,被精心挑选,以回顾展的形式,陈列在纽约惠特尼美术...

    131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俞强水墨:超以象外 得其圜中[图文]
    俞强水墨:超以象外 得其圜中[图文]

    俞强作品当微风掠过之时,枝叶纷披,竹竿挺拔,枯笔淡墨更显阳光。从而有机地将笔墨饱满、参差错落的画面与兰花紧紧呼应着春风的韵味,逸枝横出的兰叶,蕴逸出疏朗有致、灵活巧偃的天姿国香,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而作者的自题,又赋予出作者的休闲人生和深刻思想性。题曰“清竹一竿立乾坤,千枝万叶分浅深。枝须浓淡相衬托,叶宜疏密来呼应。顽石添势恰有度,幽兰烘景应无痕。一笔一划气贯注,神思妙构出奇品&rd...

    183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当代艺术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图文]
    当代艺术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图文]

    王广义1988年作毛泽东近几年,当代艺术在海外市场上持续火暴,一批名望在徐悲鸿和陈逸飞之下的当代艺术名家异军突起,傲视群雄。以2007年为例,曾梵志的《协和医院三联画第2幅》在伦敦菲利浦斯以4116万元成交;蔡国强的精心之作《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在香港佳士得获价7424.75万港元,此价创下了当代艺术的最高纪录,并为其他当代艺术作品的价格上升打开了巨大空间。而被媒体称为艺术界“...

    135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刘玉来:国画创作情感融入说[图文]
    刘玉来:国画创作情感融入说[图文]

    如果,不,我们还是使用“假如”这个字眼好。因为这与“假设”更直接些。假如一个人没学过怎样使用毛笔,自然他就更不会国画实际操作的技法了。但如果他买来国画的有关技法书籍来大看一番或十番百番的,请问,这时他再将他满脑子的玄的观念使用在国画创作中,能行吗?结果这就不用我来说了。此时不行的原因是因为他根本没法实际去操作!因为使用毛笔不单是在理论上明白,实际操作...

    155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姜国芳:用画笔捕捉音符的人[图文]
    姜国芳:用画笔捕捉音符的人[图文]

    大剧院里办画展,上演“紫禁城”与“名指挥”的艺术对话姜国芳:用画笔捕捉音符的人本报记者李红艳这些天,步入国家大剧院的观众也许会注意到,北水下廊道处正在举办着一个画展,题为“交响·融合”。展出的作品分为两部分:一组以紫禁城为题材的画作,充满古典意境;另一组《世界十大指挥家油画肖像》,则与之形成强烈反差。这一&...

    6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何红舟:因为热爱所以不悔才会坚持[图文]
    何红舟:因为热爱所以不悔才会坚持[图文]

    他是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新具象工作室导师,他的多幅作品获得了全国性展览大奖,他生性温和,却常因被现实所羁绊而懊恼……他是我们今天走访的艺术家——何红舟老师。多年前何老师就把自己的画室定在杭州的老余杭,虽与自己城西的家有些远,但也不辞辛苦来回奔波。刚搬去的时候画室周围还很冷清,现在日益繁盛,渐渐热闹起来,画室前的路似也宽敞许多。童年的回忆...

    73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形神兼备 技近乎道—李英的人物画艺术(组图)
    形神兼备 技近乎道—李英的人物画艺术(组图)

    工笔重彩人物画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门画种,发展到东晋日渐成熟,作品开始注重刻画人物神态。顾恺之用线把过去粗拙简单发展到圆润挺秀,如“背云浮空”、“流水行地”般舒展流畅。唐代工笔人物画达到鼎盛期,后来随着文人画的兴起逐渐衰落。明清时期虽然也出现了陈洪绶、任伯年这样的大家,但总体上仍是水墨山水画占统治地位。直到现代,工笔重彩人物画才迎来了大的复兴,吸收了西...

    196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简约“韵”长[图文]
    简约“韵”长[图文]

    霍春阳简约,是霍春阳写意画的特点。比起纷繁错落,比起浑厚邈远。简约,就是一泓清水,一眼能看透、一瞥就明白。我以为霍春阳要的,就是这个“透”和“明”的效果。万事能看透,万事能明白,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这是大智慧、大境界、大超脱。霍春阳几笔涂抹:一枝、一桠、一朵,看似随意。其实这是数十年的领悟和修为,犹如参禅者,在慢慢枯寂之中洗涤身心。有一天,倏忽间...

    173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对上海博物馆藏赵佶书《千字文》的质疑[图文]
    对上海博物馆藏赵佶书《千字文》的质疑[图文]

    赵佶款《千字文》和元代赵孟頫书《千字文》例字对比日前,一件被称为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千字文》的书法作品在深圳某拍卖行拍出了1.4亿元的高价,事件一出,引发业内哗然。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单国霖在对记者的采访中表示,目前存世的宋徽宗瘦金体《千字文》确实是赵佶赐予童贯的书法作品,但只有一件,而且收藏于上海博物馆,他从未听说过有两件,在深圳拍出的这件作品应当是赝品或临摹品。现在假拍与赝品很多,做局也很多...

    53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对待公共艺术品 且吐槽且尊重[图文]
    对待公共艺术品 且吐槽且尊重[图文]

    艺术大师的正版“自然混沌”近日,由世界级艺术大师阿纳·奎兹历时一年打造的公共艺术作品“自然混沌”在虎门黄河中心大厦门前建成。据了解,该作品高约30米,总重量60吨,耗资3000万元,采用金属及欧洲圣高邦手工染色玻璃制成,成为虎门又一地标。然而,面对新落成的“自然混沌”,网友们有些不淡定了。除了网上吐槽,更有...

    297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一切来得太快了,但艺术永久的价值一直存在
    一切来得太快了,但艺术永久的价值一直存在

    1945年,新婚的苏立文夫妇在成都。世纪之末,正当西方艺术似乎被成功地吸收、传统艺术再生的时候,从西方舶来了一个关于艺术自身性质的全新问题……这将导致对自1900年以来的全部舶来品的质疑。一切都来得太快了,以致无法谈论这些艺术本质和目的的新观念将植根中国有多深,或者会多持久,但它们肯定将变成一种不稳定的力量。苏立文1950年代、1960年代和1970年代间,西方...

    161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浅论紫砂陶的创新艺术[图文]
    浅论紫砂陶的创新艺术[图文]

    从紫砂陶工艺的历史长河来看,每一把紫砂名壶都是有可感知的形象语言的。历代紫砂艺人以独特的成型技法,不断创造,使其有极其丰富的造型。虽然这些艺人和使用者互相都不认识,有的更不是同时代的人,但他们的思想都会通过作品进行“对话”交流,通过双眼察看,从而溶入作者的创作思想中去,或喜!或叹!作为我——青年一代的壶艺工作者,通过临摹前辈的一些精典作品之后,感...

    31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中国动漫产业现状:量高质低 缺乏创意是软肋[图文]
    中国动漫产业现状:量高质低 缺乏创意是软肋[图文]

    图为动漫愤怒的小鸟图为动漫《海绵宝宝》“你能不能给我画头会上树的猪?”浙江普达海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敏有一次问一位动漫从业者。那人画不出来。郑敏说,如果这头猪长了两只奇大无比的耳朵,用来抱着树不就能爬上去了吗?“这就是创意。”日前在杭州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郑敏对记者说。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去年,我国生产了26多万分钟动画片,大概是...

    72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