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当代艺术有待克服无知与歧视[图文]

时间 : 12-25 投稿人 : 小柯 点击 :

当代艺术有待克服无知与歧视 | 美术文摘

当代艺术与生活并不遥远

“作品想要表达什么?”

4月23日,内地艺术家蒋志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主讲了一场“不会讲的讲座”。在讲座上,这位成长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实验艺术背景之下的艺术家只用投影展示了自己过去的一些作品照片,其中包括观念摄影、装置等,却鲜有为这些看似晦涩的当代艺术作品给出解释。除了其间穿插的行为表演,现场几近成了“不讲的讲座”,而蒋志本人,真的一个字都没说。

抱着听讲座目的前来的学生们并不甘心。在提问的环节上,他们追问这位用阿娇、芙蓉姐姐作为素材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你的作品想要表达什么?”但是,他们没有在艺术家身上得到想要的答案。讲座结束后,有听众在微博上展开讨论,甚至有人认为,当代艺术家其实也不了解自己在创作什么,因此也就“不会讲”。

其实,这场受到非议的讲座是近日在广州时代美术馆举办、蒋志首次个人展“如果这是一个人”的周边活动之一。在展览现场,不少观众在面对录像中飞速切换的汉字、用燃烧完毕的烟花筒堆砌而成的城堡等等当代艺术装置作品时,脱口而出的也是同一个问题:“作品想要表达什么?”

这样的提问不仅仅出现在蒋志的个人展上,在广东美术馆的当代艺术三年展上,不少慕名而来的观众同样看得云里雾里。在这样的展览上,不少观众只好要求导览工作人员一件件作品解释,或埋头阅读甚至抄写作品边上的说明,或四处寻找美术馆设置的导览标签……

“他们在第一次接触后,往往会因为看不明白,就全盘否定当代艺术。”曾在多家机构从事艺术项目、策展工作的方芳说。“作品想要表达什么?”俨然是普罗大众、甚至不少艺术类学生向当代艺术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后一个问题。

学生不知道当代艺术为何物

五年前,当方芳踏入伦敦艺术大学校园时,她开始意识到过去五年艺术科班训练给自己带来的局限。“去到国外,才发现原来艺术还可以有很多做法。”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大陆依照苏联模式重塑高等教育,美学教育也不例外。从美术高校的学科设置到考察科目从前苏联完整克隆过来,并仍大体沿用至今。在“苏式”体系中,几十年来日复一日严谨有序地按相同标准制造“产品”。而艺术高考更明确强调素描、色彩、速写等造型训练,“学生背好技法就能应付考试,到最后,每个人画出来、想出来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当下艺术教育,早已突破二十年前的“美术”范畴,而兼容了影像、装置、行为、环境设计、工业设计、动画设计、视觉平面设计、新媒体等艺术方式,业已形成多元的立体的综合的艺术生态。一切新内容以及今后可能再出现的新艺术方式,都在受制于市场化的内在规律,并顺乎自然地融入当代艺术教育中。那种循规蹈矩、照本宣科、亦步亦趋的教学模式,在今天显得很过时。

针对当代艺术在国内的尴尬境地,不免让人感到主流艺术界对实验性当代艺术的不友好态度。更有评论认为,除了体制原因外,普及当代艺术需先“破障”,克服站在传统艺术立场上对先锋性、实验性的当代艺术的无知与歧视。

与中国传统艺术不同,当代艺术更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注与批判精神。在原形艺术中心馆长、画家郭海平看来,当代艺术教育现状堪忧。他尖锐地指出:“当学校最后让学生不知道当代艺术为何物,教育部就会很高兴。”

艺博会上的美育

“中国内地的当代艺术教育才刚开始。”在时代美术馆策展人沈瑞筠看来,年轻人对当代艺术感兴趣,只能通过网络或专业杂志了解,无法直接面对作品、甚至是创作者。但在广州,甚至是内地,一般观众能亲身接触当代艺术大师级作品的机会微乎其微。

从美国归国后,香港艺博会的国际化给了沈瑞筠一个惊喜:在中国土地上仍有这么一个可以与纽约当代美术馆媲美的平台。“这对中国艺术家来说非常重要。”由此,广州时代美术馆“开放的工作室”项目资助广州本土年轻艺术从业人员赴港参观香港艺博会。曾多次参加不同地区不同年份艺博会的方芳亦在其中。

在这次香港之行中,艺博会三层右侧展位给方芳留下印象最为深刻。主办方在那里设置了儿童铜版印刷体验、现场版面创作体验、对话等专门针对5-7岁小朋友公共教育项目。除此之外,更有学校老师专门组织学生到现场体验当代艺术。“老师先让小朋友们自己去发现,并不告诉他们作品要表达什么”,方芳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之后画廊的专业人士会出来为小朋友们做导览,提醒小朋友看作品的不同角度。”

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展位上,孙原与彭禹的作品引人注目。四组玻璃钢制成的三角龙与犀牛,并组合以骨头或昆虫标本分布在四个画廊。“对于不少内地观众来说,雕塑在脑海里的概念或许只有人身佛像”,在方芳看来,香港的小朋友自小就能看到这样不一样的雕塑,这将使他们日后更容易接受造型“奇怪”的当代艺术雕塑。

同时,香港艺博会还举办一系列针对不同组别的艺术教育活动,包括:为入门藏家提供真品收藏导览,专门带领观众参观并提供讲解的导赏团、各色工作坊活动与讲座等。上述活动全面免费对外开放并提供国语、粤语与英语服务。“为当代艺术教育与普及创作了一个相当生动而活跃的氛围。”

而在国外,当代艺术往往就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在英国留学期间,方芳发现人们参观美术馆很轻松,甚至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消遣活动,或拖家带口,或推着婴儿车,大多没有给自己布置“找到作品标准答案”的任务。“其实,一般人也没有必要在作品意义上钻牛角尖,这里不是高考,没有标准答案。”

在“如果这是一个人”的展览上,蒋志的作品形式多样,涉猎摄影、录象、装置等,但都往往离不开人物。从年少好友到当时身陷“艳照门”的阿娇,从普通的小镇女青年到减肥前的芙蓉姐姐。“我透过他们看见我自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蒋志这样给出解读展览名“如果这是一个人”的一种角度。

或许,当代艺术也只是为观者提供一个看见自身的途径。

相关文章

  • 一生为“马”——记徐朝延先生[图文]
    一生为“马”——记徐朝延先生[图文]

    徐朝延先生徐公,朝廷先生祖籍江苏徐州人,为人低调仁厚,言谈常深入浅出,喜善画马,遂遍游大江南北皆为观马而去。奔马图我与徐公相识尚有几载,常聆听左右,听其辩道,而常深有体悟,徐公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深得祖辈悉心教导,喜好丹青,自幼便可在纸上留得几分“姿色”,而这个喜好并没有因为年龄的成长而磨灭,反而愈加刻苦,徐公青年时期以临摹《介子园画传》为根,深得其理,进而有了深厚的传统...

    164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潘公凯:曾成钢对中国传统雕塑现代转型的贡献[图文]
    潘公凯:曾成钢对中国传统雕塑现代转型的贡献[图文]

    鉴湖三杰(雕塑)曾成钢曾成钢是我的老朋友了,他是从中国美术学院调到北京来的。我在杭州中国美院任院长时,他是雕塑系主任,我因此对他是很熟悉的。曾成钢的特点是人很率直,很坦荡,也很真诚,我很欣赏他的这种性格。曾成钢对艺术充满了热情,为推动雕塑事业发展孜孜不倦。他到北京后在中国雕塑学会工作,随后又担任学会负责人,工作非常努力,成效显著。他对于中国雕塑事业在当代的发展做了很多努力,很有贡献。在雕塑创...

    84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为当代水墨正名:当代不是一切艺术的评判标准[图文]
    为当代水墨正名:当代不是一切艺术的评判标准[图文]

    王天德作品《后山图HoushanNo.14MSHT012》178cm×115.5cm拓片、宣纸、皮纸、墨、焰2014年谷文达作品《碑林-唐诗后著-No.13〈春望〉唐:杜甫》180cm×90cm墨、宣纸2003-2005年(左)北京商报:亚洲艺术中心策划“释放未来——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的初衷是什么?此次展览主题&ldqu...

    180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郭沫若深受王国维影响:继承其学术研究方法[图文]
    郭沫若深受王国维影响:继承其学术研究方法[图文]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又名鼎堂。1921年出版新诗集《女神》,为其成名之作而登上文坛。1924年6月翻译河上肇《社会组织和社会革命》之后自谓“初步转向马克思主义方面来”,8月翻译屠格涅夫《新时代》之后进一步表示“我现在成了个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的信徒了!”1926年3月出任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文科学长,在广州先后与毛泽...

    1298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漆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图文]
    漆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图文]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漆画320cm×160cm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漆画艺术家乔十光——漆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文、图/记者金叶乔十光是中国漆画界“教父级”的艺术家,是将中国数千年的漆艺传统引入到平面绘画世界中的第一人。3月6日,“漆墨春秋——乔十光漆画艺术五十年全国巡展·广州站...

    162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赵无极:在创造性想象中调和东西方[图文]
    赵无极:在创造性想象中调和东西方[图文]

    赵无极在杭州教学。[英]迈克尔·苏立文赵无极于1921年生于北京,是一位富有的银行家的儿子,在靠近上海的江苏南通一个自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长大,1948年到巴黎。博学的祖父的影响,加之他一位叔叔从欧洲带回来的美术明信片的收藏,都助成了他对美术的热爱。14岁时他通过了一个希腊雕像的素描考试,被杭州美专录取了,在吴大羽(杰出的油画家、艺术教育家——编者注)指...

    123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伦敦奥运开幕式是一场英国“乡村文化”的成功逆袭!(多图)
    伦敦奥运开幕式是一场英国“乡村文化”的成功逆袭!(多图)

    南部SouthDowns乡村(文章图片为本网配图)中国人看英国乡村,可能注重的只是“田园风情”,而忽略了背后更深层的意义。在英国,则刚好相反,大都市只是上流社会的临时聚集地或定期会晤所……整个英国虽然早以城市为主体,但在英国人的脑海深处,他们的灵魂在乡村。英国人坚持认为,他们并不适合自己居住的城市,而是属于自己并不居住的乡村,他们甚至仍然觉...

    200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十四探——白石与外国人的交往心态[图文]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十四探——白石与外国人的交往心态[图文]

    齐白石的艺术声誉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在他九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真正得以被外国人所认识、钦佩、追捧却是在他六十岁的1922年以后,也就是说这一年随着陈师曾将他的画带到日本展览而开始的。我们根据齐白石的记述知道,齐白石的画能到日本展览也是个偶然的机会,并非出于主观的设计。当时只是日本的两位著名画家,荒木十亩和渡边晨亩,来信邀陈师曾带着作品,参加东京府厅工艺馆的中日联合会画展览会。这时的日本人并...

    69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谈论中亚,倾听那阵细微的风声[图文]
    谈论中亚,倾听那阵细微的风声[图文]

    一块代表着中亚的地毯摊在地上,众人聚集在一起,分享彼此对于新疆的关切。半年前,艺术家刘小东来到新疆和田,通过他独特的现场绘画方式,以四幅油画记录下当地人的生活面貌。在策展人侯瀚如和欧宁的操作下,作家、摄影家、历史学家等各路人马纷纷参与其中,对当地生活、文化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呈现。我们说新疆如何不同,可是最吸引我的是他们和世界上其他人相同的东西:他们的希望,他们的快乐。—&mdas...

    148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靠润格判断作品好坏害了画家也害了藏家[图文]
    靠润格判断作品好坏害了画家也害了藏家[图文]

    《欲雪》潘天寿□文/图李百灵书画作品只要进入市场就变成了商品。商品是和金钱联系在一起的,它同艺术承载的思想和道德不是一回事。商品的定价有它自身的规律,关键不在于书画能不能按尺寸定价,而是在于谁去定价、如何定价,定价的机制是否经得起推敲。如果经不起推敲,那就只会蜕变为商业伎俩。如今你随便浏览一下艺术类网站和艺术家博客便可发现,新年宣布润格上涨的艺术家和艺术机构不在少数,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有机...

    140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白冰洋:艺术是一个传承和发展的过程 [图文]
    白冰洋:艺术是一个传承和发展的过程 [图文]

    青年艺术家白冰洋2013年第三届“中华新星”艺术奖(百人会英才奖艺术类奖项的名称)于10月31日举行了颁奖典礼,来自全国15所高等美术院校的15位硕博士研究生获得此奖项,其中来自清华美院的博士生王巍、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硕士生白冰洋、郑虹分别获冠军和第二、三名。艺术中国对“中华新星”奖第二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白冰洋进行了采访。白冰洋《暖秋》16...

    178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燃烧的艺术,不朽的烙画--记著名烙画大师姜云祥[图文]
    燃烧的艺术,不朽的烙画--记著名烙画大师姜云祥[图文]

    他,一个艺术奇葩,烙铁做笔,可以在木板上画出各种名山秀水、动物、花卉、生物;他,一个绘画奇才,通过烙铁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烙出具有丰富层次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他,用烙画的形式所创作的《春牧》、《湍》、《张伯苓》、《钟馗》等作品被天津市国礼委员会选定为外交礼物;他,为原文化部部长高占祥、著名作家冯骥才、著名香港影视演员洪金宝绘制的肖像画,受到高度的赞誉,尤其他最近为香港著名...

    68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王隽语:闲来无事话夜白[图文]
    王隽语:闲来无事话夜白[图文]

    赵夜白《文心雕龙》“知音篇”有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这句话或许最能传递夜白年纪轻轻便跻身最具潜力青年书画家之列的原因罢。其实,对于夜白的画,出于专业不同使然,我并不能给出太多到位的评价。我心中的夜白印象,并非浮于己之脑际中,亦非溢于其之笔墨间。盖因我通常所能触及的,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生命体,一份活生生的生命进程,一个真实的夜白。...

    193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潘公凯对话克里夫•罗斯:跨文化视野看水墨[图文]
    潘公凯对话克里夫•罗斯:跨文化视野看水墨[图文]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2012年11月15日下午两点,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讲座“跨文化视野看水墨”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办。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锋主持,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以及美国艺术家克里夫•罗斯共同讨论他们的艺术创作。克里夫•罗斯此次带来他的最新录像及装置作品,这一系列作品是在多年前潘院长赠与他的一张...

    80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地球的一面和另一面:中国本真的国际化阐释[图文]
    地球的一面和另一面:中国本真的国际化阐释[图文]

    教学中的王春一个旅美多年的艺术家,他的内心到底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这一时常困惑海外华人的话题,如今在画家王春这里得到了精致诠释。王春——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艺术设计院教授,年轻时怀揣着对西方艺术的执着追求,放弃国内优越职务,只身寻梦留学美国。旅美27年间他从一个懵懂的壮志青年到如今受人尊敬的学院教授,尽管英语已经成为他日常交流中的主要语言,但一旦你看到他那充满中国本真的灵性...

    164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