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动画不是钱“堆”出来的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叮叮当当咚咚当当,葫芦娃,叮叮当当咚咚当当,本领大,啦啦啦啦。葫芦娃,葫芦娃,本领大。”70、80年代生人大概都能哼上几句《葫芦兄弟》的主题曲。
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6年原创出品的13集系列剪纸动画片,堪称中国动画第二个繁荣时期的代表作,甚至可以说是“影响最大的一部”。其影响,不仅仅在于“粉丝”之多,更在于对动画片制作样式的拓展和创新——在此之前,国产动画主要在影院播放,随着电视的普及,这部最早拍摄的10分钟一集的系列动画片应时而生。《葫芦兄弟》是如何诞生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创作故事?日前,记者采访了当年的主创之一——首席动画设计沈如东。
上世纪80年代,刚刚起步的中国电视荧屏充斥着大量免费赠送播放的日本动画,街头巷尾的孩子谈论的都是奥特曼。沈如东说,《葫芦兄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那时候,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美术片主要有三个片种:一是以《黑猫警长》为代表的动画片,这是美影厂最大的片种;二是以《阿凡提》为代表的木偶片,第三就是剪纸片。剪纸片种创建于1958年,首部作品《猪八戒吃西瓜》,之后创作了《金色的海螺》《红军桥》《南郭先生》《猴子捞月》等一批优秀艺术短片。
在沈如东看来,《葫芦兄弟》的成功与美影厂当时的体制密不可分。从《葫芦兄弟》开始,美影厂对主创人员实行酬金制,以体现主创人员创作的价值。“那时候,做动画能够保持一个中高收入,有体面的生活,确保大家能够沉下心来创作。整整一年时间,没有一天休息,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一共不到50人的主创团队,4个动画摄影台同时开工,完成了13集的拍摄。而以往,完成一集10分钟的片子,就需要三到四个月的拍摄时间。”沈如东说,美影厂还长期设有专门的文学部,编剧们经常扎到书店里,联系作者,到处挖故事、找素材。《葫芦兄弟》的故事就来自南方的民间传说。从搜集而来的几百字,延展成系列动画片,好的故事、好的编剧至关重要。
作为一部剪纸动画,《葫芦兄弟》的造型设计、背景设计也极富匠心。沈如东告诉记者,葫芦娃的造型是受动画片《天书奇谭》里“蛋生”形象的启发,在服装上融入葫芦的概念。衣领敞开,像半个葫芦,裙摆像葫芦叶子,感觉还不够,又在头上加个结,把葫芦造型放上面。就这样,主创们一起“添油加醋”,才有了可爱的葫芦娃形象。而赋予形象以生命,把戏做足,让人物丰满,动画设计们则要像故事片中的演员一样,用画笔在机器前表演。
《葫芦兄弟》的背景不同于以往美影厂的任何一部动画片。沈如东说:“以前背景画在卡纸上,或者画在五层表纸上,葫芦兄弟则是画在国画纸上。正面勾线、填色,反面涂黑色,再裱起来,绘画风格别致有味道,画面有质感而具有装饰效果,人在景中非常协调,表现山石的效果尤其好。”
“这一点难能可贵。”沈如东说,“美术片的风格样式非常之多,美影厂的作品却没有一部雷同,每个细节大家都想出新方法,都在追求新的表现形式。而且,越是与传统文化吻合的,内涵挖掘得越深入,越是能出新意。”比如,《葫芦兄弟》的剪纸动画来源于民间剪纸和皮影戏艺术,运用绘画手段加以实现。同为剪纸片的《南郭先生》,则借鉴了陕西地区的汉代砖刻艺术。
得知《葫芦兄弟》入选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部影视作品之列,沈如东很开心。在他看来,《葫芦兄弟》的故事在今天依然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呼唤张扬个性,更需要团队协作,发挥合力,不能“一个人一条龙,三个人一条虫”。他也希望,借此能够引起社会对中国动画生产现状的思考。
“现在全国各地对动画片的投入累计总量很大,但是力量分散,很长时间出不了一部好作品,不会做动画的人都在做。”令沈如东忧心的是,曾经拥有众多大师级艺术家的上海美影厂,却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步步走向衰落、迷失。“我们这些老动画人看着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动画片不是钱‘堆’出来的,也不是换了谁都能做好的。好的动画片,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反复试验,去粗取精,非常辛苦。现在投到动漫行业的钱不少,最终能体现到创作人员身上的却少之又少,待遇太低,如何吸引一流人才投身动漫,实现良性循环?”沈如东说,“一个行业是不是真正繁荣了,最终还是要用作品来检验。”(本报记者曹继军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