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李振华:人们对美术馆的功能有很多虚幻的想象

时间 : 12-05 投稿人 : 画画 点击 :

钱梦妮

对于美术馆兴建热潮,独立策展人、多媒体艺术家及制作人李振华认为,美术馆之间应该更少地相互抵消,而更多地共建。“我们需要彻底思考。不能说新水墨流行大家就都跑去弄新水墨——历史的东西也要梳理一下。”李振华不否认当代艺术需要有一批“弄潮”的人走在前头,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蔡国强、黄永砯,从这些艺术家身上可以得到艺术能量。“而现在这个时代应该也有自发的能量,而不是市场,市场都是假象。”

他说,比如曾梵志的画拍卖很贵,但只是市场上确定的价值和位置,并不是真正当代的价值。“只有现在创作的新东西拿到市场上之后立刻就高价卖掉了,这才是真正的能量。但这个还需要时间。”李振华认为,当下国人仍在欧美的框架里运作,没有人向未来投资。

第一财经日报:美术馆应该在整个艺术体系里思考什么样的问题?

李振华:其实亚洲的观念还是没有转变,整体艺术市场情况、商业环境都是:没有人往未来投资——首先是没人相信这个概念,不相信投资未来的东西能够获取利益。这时候大家就只能在别人的框架里运作。而这个框架是欧洲、美国人运行了几十年的,人家一看就知道你下一步要怎么走,都猜得到,但他们的动作你永远猜不到。

比如为什么谷歌上市能融资到几十亿美元,这就是因为,当所有人都能看到它即将变成未来最大的东西时,大家就都会往里扔钱。这个观念导致我们的艺术看起来在拍卖市场上兴起,但其实还是跟着人家的脚步。

日报:西方的体系还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之上,说到底也是它们的东西。

李振华:对。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金融的变化在整体上影响着艺术的变迁。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情况是,艺术市场在借助金融资本,而金融资本也同样借助了艺术市场的价值系统,两者是并存关系。

具体来说,大家不认为钱是保值的,如果两年里面利率跌了,那等于有一部分你就白干了;但是艺术品反而可能更贵。所以最重要的是观念上的改变,怎么看世界,怎么遵循一个价值系统。

但是,这也正是为什么欧美会把装置艺术家比如杰夫·昆斯推上高峰。因为他们一直在找突破价值固化的可能性。

日报:国内美术馆馆长很难做,也很难请到,这是因为什么?

李振华:假如一个馆长很有视野,会受到制度、投资人的限制。很难有人聘请你整整三年来做工作,大部分都是临时的——今年能想明年的事儿就不错了。而跟欧美美术馆谈项目,两年之内都不可能,是真的排满了。因为他们需要向出资人交代。这都是很现实的情况。中国就是先画一张大饼,你弄吧,我给你5000万预算,弄到一半告诉你只有2000万,如果不做就有别人来做。但是这回过头来就产生一个问题,那这些事儿是不是都是美术馆发起人想要的呢?他们要考虑的是,如果开始就是希望弄一个馆,而不想继续投入更多的钱,那你弄一个展览馆、博物馆就好了。既可以树立企业形象,又可以拿地。

日报:私立美术馆一年要做多少展才是合适的?

李振华:根据面积不同而定。做很多展览是很不必要的,投入大量金钱就想要有更多的人来看——对不起,这并不简单地成正比。

人们在美术馆功能上有很多虚幻的想象,比如做个“地标建筑”那么大家就都会来吗,那真不一定。欧美机构更多考虑的是,首先这里交通方便,那么能不能有一个美术馆?旁边有个大商场、大餐厅,就可以保证美术馆的人流。日本的森美术馆这么热闹,部分原因其实是它跟旁边观景台的门票绑定在一起,实际上是娱乐与美术馆捆绑。美术馆单凭门票分成就有很好的收益,这样也能够反馈到展览中去

相关文章

  • 庞薰琹:与世界同行的东方巨匠[图文]
    庞薰琹:与世界同行的东方巨匠[图文]

    庞薰琹庞薰琹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分量极重的人物。他发起和组织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第一个美术社团——决澜社;他的艺术实践开启了中国艺术的现代之门,使20世纪的中国开始与世界同行;他创造了中国画中西结合的形态,表现了民族化的情感与形式;他一生研究学习传统装饰艺术,开拓工艺美术教育,这都使他成为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人。由中国民生银行、炎黄艺术馆主办的“中国现代...

    190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俄罗斯肖像画 中国贵族精神定义新标准[图文]
    俄罗斯肖像画 中国贵族精神定义新标准[图文]

    说到肖像画,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达芬奇那幅最著名的《蒙娜丽莎》,军事迷们也一定念念不忘欧洲新古典主义先驱大卫的名作《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在圣伯纳山口积雪的陡坡上,天空阴沉,年轻的拿破仑骑在一匹前蹄扬起的烈马上,身披红斗篷,帽子和衣服的周围装饰有精美的金丝刺绣,扬起右手指向前方,整个画面洋溢着一种庄严的英雄气概。在当时的欧洲,王公贵族们都会选择一名同时期著名的画家为自己或者全家画一...

    437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书法家何勇的责任与担当[图文]
    书法家何勇的责任与担当[图文]

    书法家何勇作品收藏,把玩成为多数文化之人的一种高尚的活动。其实这里有法内之法,也有法外之法。法内就是书法家通过字迹所表达自己的情感信息,法外即对文化的担当与传承。何勇担任宜兴文联副主席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何勇曾说,现在是信息高速时代,作为公务人员,要肩负着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使命。学习的责任。学习书法最重要的就是“临、摹、创”三个字。因为书法艺术也是讲究法度的、讲...

    45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廉政漫画史:民主是讽刺艺术的肥沃土壤[图文]
    廉政漫画史:民主是讽刺艺术的肥沃土壤[图文]

    廉政漫画作品9月的一天中午,河北省邱县西临河村的村民郝增茂,从地里摘完棉花回来,坐在墙壁裂着缝的屋里,一边端着饭碗,一边瞅到电视里正播着中纪委网站推出《邱县廉政漫画展》的新闻。这位48岁的农民一眼就认出来,电视画面里出现的第二幅漫画—“硬功夫”,是他的作品。郝增茂又惊又喜,“压根儿没想到自己的漫画会上了中纪委网站,太意外”。廉政漫画...

    27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大众如何欣赏艺术作品[图文]
    大众如何欣赏艺术作品[图文]

    傅中望收藏洗晒装置艺术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单一的形态模式。以往,我们普通大众对艺术品的认识都止于绘画、工艺品,认为美的和技艺精湛的才是艺术,大众熟悉和习惯的是唯美、具象写实的艺术风格,追求的也是审“美”体验和视觉享受。我相信这是每一个走进美术馆的老百姓的观展期待。魏光庆梅兰竹菊水墨装置然而现在,艺术已经不再仅仅是“美”的享受和创造,有一部分艺术...

    148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清新淡雅文人画——读刘域星花鸟画有感[图文]
    清新淡雅文人画——读刘域星花鸟画有感[图文]

    刘域星作品观刘域星之作,一股清新淡雅之气扑面而来。其一幅幅高雅的花鸟画,散发着文人画的芬芳。写意花鸟画是中国文人画的结晶,是中国文化中寄情自然、关爱自然、表现自然,并以花鸟喻人格这种“天人合一”的精神表现。但由于写意花鸟画对画家的学养素质要求极高,画家艺术成熟期较晚,前人范式也不易突破。因此,在全国范围内,画文人画的不多,而专心从事者更少。但生性倔强、勇于探索,数十载勤...

    180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画家王旦坤——用抽象诠释中国画的新生命力(组图)
    画家王旦坤——用抽象诠释中国画的新生命力(组图)

    中国是最早提倡抽象美的民族,书法艺术自古就是一种抽象艺术,笔法中蕴含了提按、虚实、干湿等抽象元素;西方画家米罗等人都曾在中国书法中汲取营养,在中国绘画艺术中,南宋梁凯的泼墨仙人以大写意的笔法将中国画的抽象意味推向了高峰,近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的画风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抽象世界。目前,在中国美术界,一些美术理论家或研究学者普遍认为,抽象国画跟中国传统国画、现代中国画有着显著的不同,它具有中国文化艺术元素...

    78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父亲叶浅予的速写与人生[图文]
    父亲叶浅予的速写与人生[图文]

    1949年,叶浅予、戴爱莲和叶明明于北平住所叶浅予认为艺术创新是极其重要的。在叶浅予女儿叶明明的回忆里,他经常讲:“我认为光靠速写不行,那会被速写拘束住,约束了想像力。速写的同时,一定要讲感受。”方法问题也是如此。在学习的时候,没有方法不行,但创作不能光靠方法。叶浅予于1990年代授画谢春彦叶明明父亲叶浅予经常讲:“我认为光靠速写不行,那会被速写拘束住,...

    61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那些批评莫言的人读过他的书吗[图文]
    那些批评莫言的人读过他的书吗[图文]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称自己不会因莫言得奖而发财汉学家马悦然和夫人陈文芬昨日在上海出席新书发布会。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诺奖评委中唯一精通汉语的汉学家马悦然和夫人陈文芬在数月之前就已经定下了10月中国行,为他翻译的去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作品《巨大的谜语·记忆看见我》中文版做宣传。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使马悦然的此...

    101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杉本博司的东方式美学[图文]
    杉本博司的东方式美学[图文]

    《直到长出青苔》近来,日本摄影家杉本博司正在为中国读者所熟悉。他的作品以无懈可击的黑白语言和钻石般鲜明锐利的影像将摄影的魅力生动地展现出来,极致了摄影的品质和意义。我在11年前曾采访过杉本博司,他对我说:“我很喜欢中国的宋代山水画,特别是南宋马远的作品。”“彩色摄影的色是化学性的,有点工业制品感觉。虽然能吸引注意力,但容易浮在面上;黑白摄影的色是绘画性的,像水...

    196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尚辉:后现代境遇的花鸟探索与发现[图文]
    尚辉:后现代境遇的花鸟探索与发现[图文]

    秋光(中国画)柯桐枝柯桐枝花鸟画的当代意义,首先便表现在他对于传统花鸟画当代生命主题的自觉转变上。在他的作品里,已完全看不到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伤春感时、哀怨落寞、孤芳自赏,而是对于多姿多彩的花草世界的高歌赞美。他的《艳秋》《灿灿金杯》《欣欣向荣》《赏花欲趁春三月》和《万木霜天红烂漫》等,无不把花朵绽放的娇艳妍丽作为描绘的视点。在这些作品里,他择取南国热带亚热带的奇花异木、编织繁密茂盛的构图、厚敷...

    49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探究非常规视觉的山水写生[图文]
    探究非常规视觉的山水写生[图文]

    上海东方明珠夜晚到拂晓之变说起山水写生,我会想起两个掌故:一是陆俨少早年在四川秋雨乍晴,见一处山水岚翠犹湿,白云红树灿然如锦,使他惊呼好像黄公望的《秋山图》。未料数日后重游该地,其所见之景却索然无味。难道是因晴雨而不同?他又趁雨再往,仍不见那日佳景。直至晚年陆老犹感叹此事:观山亦须有缘。二是傅抱石上世纪50年代末率江苏画院万里写生,行至华山脚下因体力不济,他只得在山下远观华山,并参酌摄影图片思...

    200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诗歌评论家:海子当年如果没死,一定没现在这么耀眼[图文]
    诗歌评论家:海子当年如果没死,一定没现在这么耀眼[图文]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何晶实习生李虹霖王笑近日,“品嚼诗意·留传经典”——2013中国当代诗歌精读系列活动在佛山举行,此次活动由佛山电视台主办,程光炜、唐晓渡、张清华、欧阳江河、王家新、臧棣等多位诗人、诗评家齐聚一堂,共同点评和解读当代优秀诗歌文本。期间,海子的诗歌引起热议。中国新诗发展到今天,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评价海子的诗歌地位...

    69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李安和莫言的共同特质:荣辱不惊的温和与朴实[图文]
    李安和莫言的共同特质:荣辱不惊的温和与朴实[图文]

    梅开二度的李安再度令华人圈沸腾。台北最高建筑101大楼顶端当晚打上“李安!”两个大字。几天来,同样不停滚动他名字的地方,还有内地的网络。他在致辞里的一句中文“谢谢”,让所有华人与有荣焉。李安的获奖让人联想到不久前莫言的折桂。作为先后问鼎世界电影、文学领域最高奖项的两位华人,人们免不了把两人放在一起谈论。事实上,这种比较确实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两...

    133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中国传统艺术家为何没有世界名气[图文]
    中国传统艺术家为何没有世界名气[图文]

    2月19日,嘉宾和媒体记者观赏毕加索作品。记者江宏景/摄四川成都将于2月28日至5月1日举办“2012毕加索中国大展”,将展出56件、总价值高达6.7亿欧元的毕加索作品以及张大千的部分作品。尽管毕加索作为西方现代派绘画大师早已享誉世界,但两位中国绘画大师张大千与齐白石各自的作品拍卖总额却在2011年首次超过了毕加索。尽管如此,中国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海外知名度似乎滞后于其节...

    138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