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梁江:黄公望与文人圭臬元四家

时间 : 12-29 投稿人 : 娃娃 点击 :

从元代中期开始,史称“元四家”的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在山水画坛上崛起。他们不仅标新领异,集中体现出有元一代山水画的成就,而且使文人山水画体系确立了主导地位,从而影响了了元明清画坛数百年。

所谓文人山水,主要指它与唐宋山水比较,在审美功能和精神内涵上出现了一个根本性的转折。唐宋山水画的主要审美效应,体现于对山川自然物象的反映、描述和阐释上面,再现的成份较大。这样,山水画成了士大夫们“不下堂筵,坐穷泉壑”,可资“卧游”的“第二自然”。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这一时期以“行旅”为主题的山水画会有较大比例。而到了元代山水,却侧重“山居”主题,注重于主观情感抒发,笔墨技法以及具体运用的个性特征也被提到很重要的位置。倪瓒《答张藻仲书》中云:“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说明他所关心的是笔墨的表意功能,对个人精神情感的传达功能而主要不是对真实客观物象的再现功能。这样,在笔墨造型和再现因素的弱化和传情达意功能的强化转换之中,文人山水画体系经“元四家”而得到了确立。

四家中的黄、王、倪三家从董源、巨然的山水体格脱略而出,以干笔淡墨的疏体为基本特色。他们用笔萧散、空灵、简率,书法化倾向趋于明显,在笔墨风格上承袭了赵孟頫的路向。黄公望创造出笔墨疏朗简秀,淡赭设色的浅绛山水法,后世学习继承者最多。王蒙的山水是密体繁笔,主要从巨然的体格衍化而来。他的作品笔墨重重密密,连水面也会画上条条细密的水纹,别有一派秀逸苍茫的韵致。但他能密而不塞,繁密的笔墨中会透露出许多空处,得繁密中见空灵,细秀中显雅逸的神妙。“四家”以黄公望最年长。他们的年龄虽有很大差距,但交往密切,互相支持,有时也联手合作。

“四家”之中,以黄公望的影响最大,以至明清画坛有“家家大痴,人人一峯”之说。

黄公望(1269一约1354年),本姓陆,名坚,常熟人(一说松江人或富春人)。自幼出继给永嘉(今浙江温州)黄氏。因其义父有“黄公望子久矣”之语,遂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中年以后号一峰、大痴道人。他年青时曾在浙西廉访司当书吏,又到大鄱御史台下属的察院为吏。“吏”在元朝属于低级办事员,并无实权,一般要作十年以上的吏,才能根据表现晋升为官。黄公望一度很有进取心,办事勤奋认真,但宦途坎坷,后因其上司张闾经理田粮贪污案受到连累,被诬入狱。出狱后已年近五十,因受沉重打击,行为怪异,据说终日“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忽忽,人莫测其为何”。后加入全真教,先是在松江以卜算卖画维持生活,再迁居杭州,往来于富春、吴兴、松江、苏州、荆溪、无锡等地。据李日华《紫桃轩又缀》所说:“黄公望初居杭之筲箕泉,往来三吴。开三教堂于苏之文德桥。至松与曹知白友善。后归富春,年八十而终。”“开三教堂”说明他已位居道教上层。而他所过的“携瓶酒,坐湖桥,独饮清吟”的生活,表明他已获得精神上的解脱。清人张庚说“大痴为人坦易而洒落,故其画平淡而冲濡”,其实是坷坎之后投身大化,寄情山水而获得了另一种人生境界。

他自称“当年亲见公挥洒,松雪斋中小学生”,赵孟頫还为他题写“快雪时晴”四个大字。早年跟赵孟頫学这一经历显然使他眼界大开。实际上,黄公望还受过良好的文化素养,不仅在诗词书画上有精深造诣,对音律曲谱也颇有研究,是当时有名的元曲作家。这些都是他成为一个出色画家不可少的艺术素养。而他作画,多来自对真实山水的感悟。如他自已在《写山水诀》中记述说:“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分外有生发之意。”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则说他“后居常熟,探阅虞山朝暮之变幻、四时阴霁之气运,得于心而形于笔,故所画千丘万壑,愈出愈奇,重峦叠嶂,越深越妙”。

在“元四家”中,黄公望历来被置于首位,具有“正宗法派”的意义。这不仅是因为他延续了董、巨的脉络,更重要的是他的创作具有文人山水的典范图式。

从现存黄公望的作品看,其画风大体有两类。一为浅绛设色,山头多矶石,气势苍莽雄伟;另一为水墨,笔意简远,皴纹较少,娟妍中有宏伟之致。其作品中的一种浑厚苍莽之气,属于个性气质外化,那是不可摹拟的。不过,在林壑位置,云烟渲染,运笔用墨等方面,黄公望却为人提供了一种“可学而至”的规范,这是他后来能产生深远影响重要因素之一。

他的《富春山居图》最称杰作。此图纸本、水墨,系黄氏七十八岁高龄以后的精心之作,人称“画中兰亭”。作者于至正七年(1347年)应无用师之请而作,历时数年才告完成,画面在寻丈的画卷上展现数百里富春山水景色,层峦起伏,风平树静,山麓间村居疏疏落落掩映,有渔钓者放舟江心,俨然世外桃源。画法用长披麻皴,用笔起伏跌宕,时而疏松,时而紧密,柔软松秀中显出率真自如的韵致。该图既忠于实景而又不拘泥于实景,一种飘逸神采跃然纸上,被清人恽南田誉为一件“诸法皆备”的作品。

传世《富春山居图》有两卷,结构笔法大体相同,题款则异。一卷为“无用”卷,已失去起首一段;其首段之失,相传清代顺治年间收藏者吴问卿于临终时嘱家人“焚以为殉”,其侄吴静安将它从火中抢出,自着火处剪去一段,人称“剩山图”,又称“烬余本”。1745年清廷内府先得到该图的一个赝本“子明”卷,乾隆见后定为真迹。第二年又得到吴静安抢救出来的一丈八尺余长的真本,但因已将先得的伪本定为“真迹”,不好再改口,竟将真本断为“伪本”,并题上御识。至嘉庆时胡敬等编《石渠宝笈三编》,认“无用”本为真,“子明”本为赝,遂成定论。

传世的黄公望名迹还有《天池石壁图》,《九峯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快雪时晴图》、《秋山幽寂图》、《富春大岭图》等。

《天池石壁图》,纸本,浅绛,至正元年(1341)黄氏七十三岁时作。天池石壁在吴华山,为道教胜地,黄公望曾数游此地。此图近景长松挺拔,松荫后茅舍隐显。循势向上,景致由平远推向高远,山形重迭,繁复铺陈,气势十分雄浑。画面多用赭色点染,掺杂墨青墨绿,是黄公望的所创的典型的“浅绛”画法。

《九峯雪霁圃》纸本,水墨,描绘隆冬景致。近处冰河寒柯,中景孤峯密林中。远景雪峯直刺寒空。天空、冰河以水墨晕染,山石纯用空勾,不加皴擦,烘托出寒冷萧杀的气氛,《丹崖玉树图》纸本,浅绛。画面高松层崖,卵石累累迭成高远,笔法松灵淡雅。《富春大岭图》全用淡墨湿笔,皴擦极少,突出疏朗静谧的氛围。在黄公望的创作中,以上几图代表着几种体格。

在元以前,已有唐代王维、宋代苏轼等人被奉为文人画的先驱。不过,当时所谓文人画家的创作,只是文人“余事”,其技术素养和传达能力尚不足以左右画坛题材,而且大多着意于竹石梅兰等。“米氏云山”可称为文人山水,但主要突出了水墨氤氲,随机性太强而操作性较少,单纯性有余而丰富性不足,本身的局限决定了它难以推广。显然,文人山水画的兴盛发展不能仅靠精神情趣,还需要建立在笔墨技巧更完善更丰富的基础之上。“元四家”的出现,顺应了这样的趋势。

相关文章

  • 吴为山:以忧患为生命底色[图文]
    吴为山:以忧患为生命底色[图文]

    翻阅吴为山的雕塑作品集,其间,最令我怦然心动、血涌神驰的,乃是一尊《独立苍茫——齐白石》。图片上,齐白石的颈项、身躯被拉长又拉长,拔高又拔高,乍一看,似宇宙洪荒孑遗的巨木化石,又似“天欲堕,赖以柱其间”的独秀峰。材质为泥,视之却如山骨,崚嶒,峥嵘,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目光叩处,锵然作青铜声。这是齐白石吗?齐白石哪能有这般颀伟?若依头部和躯干的比...

    134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广东印学:既很新又很雅[图文]
    广东印学:既很新又很雅[图文]

    易大厂:屯老守愚二十世纪广东美术观察系列之十一采写信息时报记者冯钰摄影信息时报记者陈文杰中国传统艺术进入二十世纪后,都曾受到西风东渐和新文化运动不同程度的冲击,而作为最具中国传统艺术特征的篆刻艺术,却在晚清篆刻艺术高度繁荣的基础上步入了其成熟期,并发展成中国篆刻艺术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广东印学的发展深受江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影响,名家辈出,发展出一方面精工求雅、一方面具有现...

    168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应天齐:他们拣的是文化与记忆[图文]
    应天齐:他们拣的是文化与记忆[图文]

    应天齐本报记者高素娜9月15日至19日,由艺术家应天齐发动,建筑专家付志强、胡石、刘克峰积极响应共同发起的“应天齐——‘遗存·再生’芜湖古城艺术计划”得到了安徽芜湖市民的积极响应,数千名高校大学生、教师、公务员、企业员工、社区居民及白发苍苍的古城老居民等聚集在芜湖古城现场,拣寻各个时代建筑遗存的砖块。此次...

    92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沈鹏:艺道并进 和而不同[图文]
    沈鹏:艺道并进 和而不同[图文]

    行书中堂沈鹏沈鹏自出版《三馀吟草》《三馀续吟》之后,“再吟”又即将面世。不久前拜访沈鹏,沈老谈到他在很多场合都表达过的一些关于诗、书、画的理解、评论和实践。再次聆听,很受教益。胡殷红:诗词是高雅艺术,没有一定文化素养是难以进入它的殿堂的。有人评价您在诗词上的成就不亚于书法,现在写诗词的人不少,您喜欢什么样的作品?沈鹏: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里说的...

    113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戴维·埃利奥特:当代艺术的确会让人感到不安[图文]
    戴维·埃利奥特:当代艺术的确会让人感到不安[图文]

    戴维·埃利奥特高剑平图戴维·埃利奥特(DavidElliot),这位英国出生如今常住柏林的知名当代艺术策展人,担任过日本森美术馆的首任馆长,伊斯坦布尔当代美术馆馆长,主持过牛津美术馆、瑞典美术馆,策划过悉尼双年展,面目和蔼平淡的他却常常以具革新和推动力的形象出现在各种新兴的当代艺术场合。近日,他在中国策划的首个展览“首届基辅双年展影像回顾展”...

    63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徐冰:中国画在未来会变的越来越重要?[图文]
    徐冰:中国画在未来会变的越来越重要?[图文]

    2013年11月19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徐冰讲座:我们用什么来做艺术?听徐冰讲艺术,一向感觉实实在在,开门见山。不久前在微信广为传播的《徐冰致纽约年轻艺术家的信》中谈到的重点是:艺术家作为一种职业“你”可以给社会什么?11月19日下午,徐冰在央美讲座《我们用什么来做艺术?》中讲到对于青年艺术家的创作而言,没有艺术概念和规范性,恰恰有助于找到艺术的本质,以及...

    54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于丹:中国文化走出去,要靠生活方式的潜移默化[图文]
    于丹:中国文化走出去,要靠生活方式的潜移默化[图文]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回首中华文明浩浩五千年的历史,历次鼎盛时代莫不是与文化的繁荣昌盛相关联。在打造文化强国的道路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时代传承与文化传播,文化创意与商业产业之间如何保持平衡也是一道待解的难题。中央台记者专访十八大代表、文化学者于丹,为破题寻找灵感。背诵古文经典是很多小学生的必修课。在有些小学,孩子们早读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背诵《论语...

    102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雕塑家克拉格:不存在之物更丰富多彩[图文]
    雕塑家克拉格:不存在之物更丰富多彩[图文]

    “托尼·克拉格:雕塑与绘画”展正在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举行,这是继北京、成都之后,雕塑家在中国巡展的第三站。1988年就获得英国特纳奖的垂青,克拉格可以算是“英国年轻艺术家”的前辈。然而和那群每每在市场上掀起波澜的“艺术明星”相比,深居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克拉格似乎更是一位“探索家”。...

    55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从《芥子园画谱》到《故宫画谱》[图文]
    从《芥子园画谱》到《故宫画谱》[图文]

    学习绘画,无外乎两种途径。一是师古人,办法是临摹;一是师造化,亦即向大自然学习,直接从描写对象提炼画法,方法是写生。这是绘画普遍规律,中西绘画概莫能外,所以英国著名的风景画家康斯太勃也说:“在艺术和文学上有两条道路可以使艺术家出头。一条道路是研究其他艺术家的完美作品,模仿他们,选择和重新组合他们创造的美。另一条道路是在美的原始源泉中——在自然中寻求完美。&rdq...

    127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转益多师臻化境借古开今知大千[图文]
    转益多师臻化境借古开今知大千[图文]

    张大千张大千(1899—1983)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省内江市人。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是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吴永强(以下简称吴):林先生,我知道您对张大千素有研究,今天...

    116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赵长青:建议成立海峡两岸书法交流协会
    赵长青:建议成立海峡两岸书法交流协会

    赵长青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赵长青表示,今年两会建议成立海峡两岸书法交流协会,推动中国书法走向世界。赵长青谈到,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建立“海峡两岸书法交流促进会”,通过开展两岸书法交流活动,增强两岸同胞对一个中国和民族文化的认可,为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服务,发挥书法艺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独特作用。赵长...

    55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赵孟頫的绘画成就:借古开今[图文]
    赵孟頫的绘画成就:借古开今[图文]

    赵孟頫饮马图卷(局部)元纸本水墨纵25厘米、横59.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特邀撰稿任道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绘画上,赵孟頫是元代的泰斗。人物、马牛、山水、花木、竹石、禽鸟,各种题材,下笔皆成妙品。犹如学习书法一样,他学画亦是在复古的精神下博釆众长,而后自成一格。尤其是他在书法、诗文、音乐、鉴赏和考据诸方面的学养,以及奔走南北的阅历,对他绘画风貌、艺术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赵孟頫...

    112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十二探--齐白石中期幸福感的由来[图文]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十二探--齐白石中期幸福感的由来[图文]

    齐白石作品齐白石早年活动的范围基本就在家乡杏子坞方圆百里左右,直到三十五岁以后他才经朋友介绍来到湘潭县城。但就是这次进城,使他得以认识了两个对他事业发展关键性的人物。一个是郭葆生,一个是夏午诒。我们通过上一节谈齐白石早年生活,已经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文化是掌握在士绅手里的。齐白石早年正是因为接触到乡村士绅阶层人物,得到了他们的帮助才增长了学识才干。在齐白石三十五岁以后由乡村进入城市发展,他命里...

    141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写实油画的中国基因[图文]
    写实油画的中国基因[图文]

    图片资料图片资料图片资料中国艺术的那种气韵生动,与西画的表现力结合起来。气韵之“气”乃生命之元气,源于大地且起始于天地浑沌之间的生发之物,一种潜沉于大地且超越形迹的精神力量——生命力,正如钱穆所言,“绘画有色彩,有线条。西方人生似重色彩,中国人生则重线条。”美的真正源泉在自然,它也是一切艺术的范本。自然充满着生命,我们借...

    122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钟孺乾:开创“绘画迹象论”之先河[图文]
    钟孺乾:开创“绘画迹象论”之先河[图文]

    壹号收藏网记者和钟孺乾合影初识钟孺乾老师,是在他的《迹象境•钟孺乾小品画展》上,他是湖北极少数在80年代同时进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双料艺术家,他也是中国视觉艺术“迹象论”观念的开创者,“重彩写意”画风的代表画家,他认为“画就是力图在反复地自由挥写过程中生发出浑然的迹象。”这也成为日后钟氏理论的体系之...

    172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