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寻找中国的“梵高”

时间 : 12-29 投稿人 : 琪琪 点击 :

他们所知道的是,在别人眼中,他们是“木讷的、有问题的一群人”。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在绘画的世界里,可以使用另一种语言抒发胸臆。——手记

满眼的绚烂色彩,奇特的组图构思,穿越的时空感觉。走进无障碍艺途上海工作室,仿佛置身于一个艺术的多维度空间。而这些令人惊叹不已的作品都出自于一群智障以及精障人士。

寻找中国的“梵高”。无障碍艺途正是一家致力于为智障以及精障人士提供艺术潜能开发,并提供相关的衍生品和展览服务的民办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他们希望能够超越简单的物质帮扶形式,以当代文化艺术为媒介去教育和提升残障人士的精神生活品质,实现残障人士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帮助他们探索解决就业方案。

人人都是艺术家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的“80后”苗世明,在2009年创办公益项目无障碍艺途之前,是一位成功的艺术家和专业策展人。为筹备北京798双年展,苗世明设计了一个名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项目。他一直认同“社会雕塑”的理念,即通过艺术或其他途径,重塑人们对某一人群的固有看法。当时,他想培训一些下岗工人来学绘画,但没想到真正有时间和有兴趣的人并不好找。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社区的“阳光之家”,结识了一群“与众不同的人”。他们都不善言语和沟通,有的还自我封闭,但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却有着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一位男学员,可以一连几个小时不停歇地画,他笔下的每个人都有着极为生动的表情,仿佛它们并不是画出来的,而是本来就真实存在着的。更有意思的是,这位学员画一画,就笑一笑,完全沉浸在了绘画的世界里。

苗世明被感动了,但真正促发他行动的是一次呼喊。那次,他把学员的作品做了一次公开展览。在回“阳光之家”的路上,一直在窗边等着他的学员们冲了出来,大声喊着他的名字。原来一个人的存在,可以给另一群人带来这么大的价值!就在那个时候,他下了一个决心,要改变社会对这一群人的认识,并让他们的特殊世界生长起来。

于是,就有了“WABC”无障碍艺途(www.wabcchina.org)。“WABC”,是原生艺术的意思,意在不过多强调技巧,而是唤起人们内在的绘画感觉。

生命个体的融汇和互通

最艰难的时候,苗世明选择来了上海。他至今记得,自己拎着一台手提电脑,四处寻找愿意合作的社区。那个时候,他不是吃葱油拌面,就是吃蛋炒饭;出门肯定只坐公交车;每天晚上还要记账。他经常在入睡前告诉自己,明天无论如何也不做了。但第二天醒来,他又精神抖擞地出发了。

正是凭着这股韧劲,无障碍艺途在公益之路上渐行渐远。如今,上海工作室已成功在4个社区和一个精神卫生中心建立站点。起初,学员们只会画太阳和房子,只是单纯的临摹。当启发他们“你的梦是什么样子的?”、“你对家的感觉是怎样的?”有的学员内在的能量就爆发了,且一发不可收,其作品中甚至出现了多维立体空间,这种建立在色彩和构图之上对于生活和个人意念的释放,给人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除了课堂教授绘画,无障碍艺途还把学员们带到植物园写生,直接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学员们在这一天都会特别高兴,因为他们大多已经很久没有出过远门了。

此外,以学员的绘画作品为起始点,由志愿者进行再设计,生产和销售贴近百姓生活的相关衍生品,以期达到两个群体的真正融合。比如小到笔袋、明信片、鼠标垫,大到T恤、球鞋、书包,上面的图案都是撷取学员的画作。后期衍生品的一部分销售额将以版税等形式回馈给残障人士,以探索一种新的就业可能。

为唤起更多的人关注和尊重这个群体,无障碍艺途发起了“艺途彩圈”活动,即让社会中不同身份的人都参与到同一幅作品的绘画表达中来,通过一个个彩色圆圈表达不同人群的内心世界。这些圆圈会有叠加,正寓意着人与人之间的包容和尊重,感受到生命个体之间的融汇和互通。

他们的表情变得生动了

改变,无处不在。以往,他们在人们眼中是“有些怪怪的”,也是“弱势的”。如今,他们的表情变得生动了,爱笑了。

有一位40多岁的男学员,身上长着许多红疙瘩。经过一个月的绘画学习后,皮肤改善了,笑容也更多了。苗世明相信,这是一种语言,通过艺术展现出来了,它沟通了以前不能言说的内心世界,达到了“艺术治疗”的效果。还有一位自闭症女孩,以前从来不理睬别人,也没有人愿意搭理她,她用画笔找到了自己色彩斑斓的内心世界后,开始主动与别人沟通,还平生第一次有了朋友。

正是这些改变,激励着无障碍艺途的工作人员继续往前走。“尽管很累,但每天起床都觉得很有劲。”作为无障碍艺途发起人的苗世明,至今没有拿过一分钱工资。他计划着在更多社区的“阳光之家”开辟站点,梦想着把学员们的作品打造出一个原生性艺术公园。在他看来,许多作品本身就是一件雕塑作品。

梦想,又将起航。

相关文章

  • 用影像接胡适“回家”[图文]
    用影像接胡适“回家”[图文]

    1939年担任驻美大使的胡适。1965年出生的高小龙,在1987年西安某书店举办的一次港台书展中,第一次看到了胡适的样貌:“一个长得很帅的老头。”之后,高小龙阅读了大量有关胡适的书籍资料,他认为,胡适在近代中国文明史上的贡献远不止提倡白话文及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影响,“非常欣赏胡适‘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信念。”今年11月28...

    117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读田黎明的当代水墨作品[图文]
    读田黎明的当代水墨作品[图文]

    童年(国画)69×48厘米2010年田黎明孔子第一次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其实说的是审美感受的深刻体验,远远超过人对物质享受的愉悦感。作为当代著名中国画家,田黎明的个展“阳光·空气·水”,带给人的正是不可言说的精神享受。展览在上海美术馆开幕的那天,恰逢阴雨天气。南方特有的湿润,与田黎明水墨新作相得益彰。招贴画用的是田黎明2...

    49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陈丹青:如何读懂毕加索[图文]
    陈丹青:如何读懂毕加索[图文]

    陈丹青:如何读懂毕加索如果真的要懂毕加索,我相信你大约要看一下非洲艺术,看一下塞尚的艺术,看一下新古典主义也就是安格尔的艺术,当然还要看一下希腊的艺术。当你了解这些艺术以后再来看毕加索可能情况会不太一样。毕加索大展的主办方告诉我,大家看了毕加索的作品后还是不太懂。毕加索为什么不好懂,这牵涉到一个知识准备,一个眼界。知识准备对于绘画来说跟文本不太一样,我读不懂法文,也差不多不能直接读英文书籍,但...

    174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书画家万不可被自己捧杀(组图)
    书画家万不可被自己捧杀(组图)

    笔者“行走江湖”多年,曾接触过诸多书画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形态各异,性格有殊,个性使然者居多。但大都能认清自我,权衡得失,理性且客观者众矣。但也有一部分书画家因受活动区域、人脉圈子限制,和外界乏有交流互动,仅仅局限于相对封闭的一片小天地,对外面的世界和发展人为地隔绝开来。于是乎,便出现了一大批自认为在当地响当当的书画家“大佬”,一出自己熟悉的小...

    162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颜文樑:苏州的油画艺术先声[图文]
    颜文樑:苏州的油画艺术先声[图文]

    印度洋夜航 油画 纸板 18x26.2cm 1928年 苏州美术馆藏2014年金秋的苏州城。沧浪亭畔的颜文樑纪念馆内,沧浪之水——苏州美术馆馆藏颜文樑作品特展亮相;不久,拙政园旁的苏州博物馆内,静物——陈丹青画册写生1998-2014特展开幕。与晚年颜文樑有着特别交集的陈丹青在颜文樑作品特展开幕式上,直呼颜文樑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人,是我们现在这批画油画的祖宗!”“西风东渐背景下的油画...

    84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川江号子:喊出的不是艺术 是朴素生活[图文]
    川江号子:喊出的不是艺术 是朴素生活[图文]

    川江号子来到北京在北京八达岭长城、国家体育馆鸟巢、798艺术中心陆续出现一队唱着号子的纤夫,引来大批游客和市民围观,甚至引起游客现场即兴模仿。这些唱号子的纤夫为“印象”系列实景山水演出《印象·武隆》的演员,他们专程从重庆武隆来到北京,意在将川渝大地的号子唱响中国,呼吁人们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父辈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接下来,他们将走进上海、广州、西安、...

    190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查税门引发艺术品原罪[图文]
    查税门引发艺术品原罪[图文]

    图片资料对于中国人来说,在经历了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和近几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之后,“富人”注定要成为这个时代最热门的话题。当人们渴望着成为富人,却又在内心“仇富”的同时,由“富人阶层”引发的问题便被不断地放大。有人说中国转轨时期的财富积累天生带有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胎记,有着与生俱来的原罪。然而不论如何,中国正在形成庞大的富人阶...

    50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沉稳与兼容——谈上海的中国画创作[图文]
    沉稳与兼容——谈上海的中国画创作[图文]

    萧海春山水画新作《鹊华秋色图》上海的中国画受到西方美术的影响,但却又根植于民族传统之中。上海的艺术家一直是以一种较为温和的方式,远离政治主题,画一些风景、静物、变形的人物,寻求一种个性的语言。这种温和的前卫也决定了它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回响,它就是一群艺术家的一个寻求创作自由的派对——但我觉得这更接近艺术的正道。“上海美术进京展”去年在中国美术馆展...

    30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毛焰:没有比独立更让人愉快的事情[图文]
    毛焰:没有比独立更让人愉快的事情[图文]

    小花(油画)110×75厘米2012年毛焰李盈天人物名片毛焰,1968年出生于湖南湘潭,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执教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作品曾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的大型展览,其中包括2002年法国巴黎皮尔卡丹博物馆的“巴黎:北京”、200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BEIVUE美术馆的“今日中国”、2008...

    25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没有内容的人:最诡异之物[图文]
    没有内容的人:最诡异之物[图文]

    没有内容的人——最诡异之物THEMANWITHOUTCONTENTTheMostUncannyThing文/吉奥乔·阿甘本译/杜可柯引言:从本期开始,《理论前沿》栏目邀请杜可柯女士为我们翻译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Agamben)《没有内容的人》(TheManWithoutContent)一书。这本书最早出版于1970年,如今重读却...

    83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邵大箴:略谈20世纪中国画的主要走向[图文]
    邵大箴:略谈20世纪中国画的主要走向[图文]

    邵大箴20世纪的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和西方世界有密切的联系,西画的引进,给中国原有的绘画带来了不少可资借鉴的新东西,也给中国画家们带来了困惑。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为代表的艺术家坚持继承文人画传统并致力于在新时代将其发扬光大。另外一些艺术家如徐悲鸿和林风眠的观点代表了那个时期主张革新中国艺术、重振中国艺术雄风一派人的意见。这样,20世纪的中国画便在中西融合的大背景下沿着两条路线—...

    59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严歌苓:文学是我的精神诉求 写作是我的全部[图文]
    严歌苓:文学是我的精神诉求 写作是我的全部[图文]

    今年3月,央视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邀请到享誉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严歌苓,向青年们讲述她对文学、电影、阅读的看法。言谈中,她新颖的观点、自信从容的谈吐,赢得在场青年阵阵掌声。游走于中西文化之间架起文学魅力之桥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严歌苓,父亲是作家,母亲是戏剧演员。爱好读书的父亲,书房里收藏了中外所有经典名著,任歌苓喜好阅读。中越自卫反击战时,不到20岁的严歌苓毅然申请到前线的包扎所工作。战争...

    169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李小可:一味复古或丧失进步[图文]
    李小可:一味复古或丧失进步[图文]

    李小可面对镜头很腼腆。本报记者任峰涛摄7月20日,画家李小可(微博)“水墨家园”个展在中国美术馆闭幕。7月17日,李小可在接受《京华时报(微博)·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时表示,国人逐渐关注传统文化,这对艺术市场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过,他担心,无论是艺术家还是市场,一味地复古可能会丧失进步。■谈创作我与黄山有一种缘分李小可的工作室位于王四营,一张工作...

    152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当代写实绘画的过去与现在[图文]
    中国当代写实绘画的过去与现在[图文]

    中国当代写实绘画的过去与现在凝视中国当代写实绘画的过去与现存,也是几经波折后在向着更多元的思考方向延续。同时也见证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在美术史当中的景象,这也是艺术一直脱离不了的一种创作方式。从一种社会公共性的集体行为到一种个人的情感表达,中间势必经历了社会与时代意识形态的洗礼,反馈给当下社会人群一种对于现实生活状态的思考,这对于艺术的表达也必然会经历转变。站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样一个分水岭式的...

    77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聚焦艺术  直言心声——读《中国文艺发展态势丛书》8卷本
    聚焦艺术 直言心声——读《中国文艺发展态势丛书》8卷本

    《文艺大视野》封面一超摄年前逛北京潘家园古旧书市,发现有中国艺术报社去年底编辑出版的一套精美的《文艺锐批评(上、下)》理论书籍出售,后来我致电向老友、中国艺术报社国际通联部主任孟祥宁道兄索要此书,未料一周以后,他就快递了一套共7种8卷本、5.6公斤重的《中国文艺发展态势丛书》,着实让我大吃一惊。这套丛书,由中国艺术报社编、向云驹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的新书,被列为&ldquo...

    191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