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从“校董脸”看公共艺术:缺乏足够的公共讨论

时间 : 12-29 投稿人 : 干豆子 点击 :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图书馆门前竖立起高大的女娲和雅典娜雕塑,两尊雕塑的面部分别为该校两位女校董。12月6日,雕塑照片被发上网之后,负面意见不少,校方也坦言“当时制作雕塑时的确考虑欠妥”。

女娲和雅典娜用谁的脸,这大概是创作者的自由,弄了放在家里或办公室里,也未必不是艺术或不是纪念。但其作为公共艺术品,在创意和建造之时,是否经过了充分的公共讨论?目前看来没有,因为“该校学生大多认为这雕塑比较雷人”,大多数师生事前也不知情。

借此事,我们想讨论一个多年被忽视且值得警惕的问题:什么是公共艺术?理论上说,发生在公共空间且所有人能免费享受的艺术都是公共艺术,但有一个大前提,公共艺术应经过公共讨论,而且是广泛和反复的讨论,甚至是激烈的争论。公共艺术是公众的艺术,最好先问问“利益相关”的大众,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都一一说出来,如果缺少这样的民主程序,即使有关部门好意主导,艺术家精心创作,且投入巨大,可能也难有好结果。说到底,公共艺术应是让公众心情快乐,成为人们共享的健康精神生活的艺术。

反观我们现在一些公共艺术为何花了钱却不讨喜或挨骂,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足够的公共讨论。一些城市那些建了拆、拆了再建的市中心雕塑、伪古建筑或伪洋景点,哪一个事前经过公共激烈的讨论?常常是“权利审美”,或是专家或部门的“一家之言”和孤芳自赏。

没有公众参与,就没有真正的公众艺术,这方面范例不少,值得借鉴。例如,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入口就是真正的公共艺术,因为公共讨论做得很好。贝聿铭最初提出为卢浮宫建玻璃金字塔入口时,大多数巴黎人惊愕,说贝聿铭“疯了”,会彻底毁了卢浮宫的古典美,成为巴黎的耻辱。但也有少数人支持。邀请贝聿铭的密特朗政府没有强建,而是用两年的时间来讨论,让各方都可说理或“开骂”,理不辩不明,思路渐清晰。可政府仍未拍板,而在原地建造了一比一的模型,邀请6万多巴黎人再来投票,结果多数人都同意了。今天,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受到巴黎人的喜爱,也成了巴黎的新地标。

当下,政府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投入也不断加大,如何搞好真正的公众艺术,需要先把公共艺术的概念弄清,使公共讨论成为公共艺术的必经之路。特别要警惕那些打着发扬公共艺术和提升群众文化而为个人或少数人牟私利的行为。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件公共艺术都是精品,但至少不能让个别人私下定制或利益交换而公众埋单的“伪公共艺术”充斥着我们的公共空间。

相关文章

  • 美女人体画混搭名画引质疑[图文]
    美女人体画混搭名画引质疑[图文]

    魏光庆《红墙系列》之一(布面油画)最近,某油画家的一批美女人体画混搭中国古典名画的作品,特别是其中一张裸体美女嫁接宋徽宗《瑞鹤图》,在网上引起了强烈吐槽:有人说不伦不类,是对宋徽宗作品的肆意糟蹋;有人说是哗众取宠,有炒作嫌疑;有人甚至大喊“罪过”……其实,这种混搭现象近年来在美术界已屡见不鲜。理性分析,这种“画不惊人誓不休&rd...

    190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不求声名但求内心喜悦——近访汤唯的画家父亲[图文]
    不求声名但求内心喜悦——近访汤唯的画家父亲[图文]

    2014年4月16日,“汤余铭世界文化遗产绘画作品展”深圳开展。次日,深圳特区报、深圳新闻网、凤凰资讯、光明网、雅昌艺术网、99艺术网等同时刊登文章《不求声名但求内心喜悦》。不求声名但求内心喜悦4月15日汤唯在京亮相电影《黄金时代》发布会引发热议。4月16日,汤唯的爸爸、画家汤余铭现身深圳,在南山福顺堂举办“汤余铭世界文化遗产作品展”。汤家父女,...

    97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传统中国画或水墨画的观画标准[图文]
    传统中国画或水墨画的观画标准[图文]

    我有朋友曾问我在看传统中国画或水墨画的过程中究竟应以什么为观画的标准?看中国画尤其是水墨画又应该看到些什么?我且没有能力告诉我的朋友们一个万能的标准适用于全部的传统中国画抑或者水墨画。因为,现代以来,水墨画的发展很多,变化很大。就我自己而言,也仅仅依靠个人兴趣、研习美术史的发展脉络积累了些许的经验,或许可以这两个角度来判断某些作品。所以在这里我也仅就自己的观画经验介绍一种观画的方式,即&ldqu...

    171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颜长江:当代艺术应着重于现实问题[图文]
    颜长江:当代艺术应着重于现实问题[图文]

    李宇宁作品王淋作品。余华写过他唯一一篇武侠小说,名为《鲜血梅花》。这名字很有意思,如同莫言的《檀香刑》,将美与惨痛奇异地并置,产生一种残酷美。这也是中国最高级小说的一个秘方吧。“鲜血梅花”这四个字,让我突然想到,在很多人那里,可以对鲜血打坐,渐渐地竟看出它原来是梅花;如同,将解剖的血腥味闻多了,再闻到的就是檀香味了。前几天,新华社副总编夏林披露,2003年10月16...

    30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范迪安:美术馆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图文]
    范迪安:美术馆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图文]

    ▲范迪安说,我们要走出去,但关键是要走到人家的主平台上去。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田朝晖摄一下午的采访,范迪安馆长几次说到美术馆的展览,“你们没去看看展览?”“我们的展览还是挺好看的”;采访结束时,他看了下时间,“你看你看,展厅都关门了,你们本来可以看看展览的”;我们离开前,他又叮嘱“以后有好的书法美术展览,一定要来看...

    159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神奇之手”让建筑从图纸到现实[图文]
    “神奇之手”让建筑从图纸到现实[图文]

    ■日本结构工程师小西泰孝谈与建筑师的协作小西泰孝和建筑师石上纯也合作的神奈川工科大学KAIT工房。端着三角器和尺子不停地在现场做着测量,拿着纸和笔埋头进行复杂的计算,这也许大多数人对于结构工程师的最初想象。正是结构工程师用他们的“神奇之手”,让建筑师的诸多奇思妙想从图纸变为了现实。7日,“大师之旅——新锐建筑师”讲演会系列第...

    31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蔡影茜谈变化中的策展[图文]
    蔡影茜谈变化中的策展[图文]

    变化中的策展研讨会的现场从7月2日到7月4日,广东时代美术馆举办了关于策展实践的研讨会《脚踏无地:变化中的策展》。该项目由蔡影茜和卢迎华共同策划,研讨会讨论了当今策展实践的不确定性和应对的方法。在此,蔡影茜讲述了研讨会的起源和举办研讨会以后所得到的新的调查力。我和卢迎华在2010年开始在《当代艺术与投资》上启动了一个名为“策展问题”的栏目,形式是其中一方推荐一篇译文,...

    83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误读“程式化”[图文]
    误读“程式化”[图文]

    贾廷峰中国画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不仅承载着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与审美内核,更承载着中国历代文人修内质、养德操、怡性情的精神托付。世间万象,物态物情,山水之跌宕,草木之枯荣,日月之盈亏,皆赖笔墨得以外现。囿于封建帝制的思想束缚,古代社会很少出现对个人风格的极端推崇,加之师徒承传的教育模式,以致程式化难以避免。古人讲求“师自然,师造化”,强调绘...

    169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贾廷峰:当代画家成名之后,为何越画越差?
    贾廷峰:当代画家成名之后,为何越画越差?

    贾廷峰最近看了太多形式各异的画展,浮华喧嚣后猛然发现,许多原本画得不错的当代画家们均沾染了一些时下拜金、浮夸社会的不良习气,纷纷在“多年媳妇熬成婆”有了点名气以后变得一夜之间都不会画画了。似乎都在啃着残存的一点点可怜的老本不断消费着自己,这一艺术现状让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看到那千万张大同小异的画面构图、一模一样的绘画题材,仿佛山还是那座山,水也还是那些水,没有零星半点儿...

    82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贝尔提叶·巴克的艺术:当代社会中的游民部落[图文]
    贝尔提叶·巴克的艺术:当代社会中的游民部落[图文]

    装置作品《墙衣》(Robe)。巴黎现代艺术馆作为法国最重要的学院派艺术展馆之一,于今年刚刚开始为贝尔提叶·巴克(BertilleBak)这样的本土年轻艺术家敞开大门。贝尔提叶这次名为“流动人群”(Circuits)的个展主题触及法国当代最敏感的宗教和移民论题,一开展就引起了各界巨大的反响,有意无意间证明了总体滞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观念艺术的法国当代艺术圈中...

    63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英国大学博物馆生存现状:精英性与公共性的平衡[图文]
    英国大学博物馆生存现状:精英性与公共性的平衡[图文]

    杜伦大学东方文化博物馆展厅精英性与公共性这对长期存在于博物馆和博物馆学讨论中的矛盾体,在大学博物馆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即便抛开资金困境,精英性与公共性的矛盾仍然是英国大学博物馆策划展览和活动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展览——精英性与公共性的平衡大学博物馆精英性与公共性的矛盾首先体现在展览的选材、设计和诠释之上。为了在两者间取得相对平衡,满足不同观众群的需要,大学博物馆各出...

    172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陈履生:我的书画之源[图文]
    陈履生:我的书画之源[图文]

    陈履生作品:《大江深处》,68×45,2012年。世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经历。就其专业而言,即使是同一个专业,每一个人也有各不相同的学习过程。可能现代文明的发展会缩小彼此的差距,但在没有享受到现代文明孕育的人那里,他的成长道路也许就有许多独到的地方。我在学习美术理论之前先学画,学画之前先学书。虽然,所谓的“书画同源”古已有之,但那时候我什么也不...

    89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翁菱:好的艺术和设计是不分国界的[图文]
    翁菱:好的艺术和设计是不分国界的[图文]

    翁菱问:您现在对未来三年的工作有什么计划?翁菱:我最近因为工作的原因常往返于北京和纽约之间,因为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中国中心计划于明年落成,它将是集合全球顶尖创意、设计、艺术力量,融合国际经贸、顶尖文化艺术、高端生活方式于一体的高端商业品牌。最近两年我将致力于完成这项工作。在国内会继续推介好的艺术和设计,并参与一些自然遗产文化保护方面的工作。问:您觉得探讨“全球本土化&rdq...

    93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民国郑小西的微雕浅刻艺术[图文]
    民国郑小西的微雕浅刻艺术[图文]

    郑小西的微雕浅刻艺术中国的竹刻艺术有多种流派,比如嘉定派、金陵派等,各流派风格不同,各有其妙。扬州的竹刻同样有自己的特点。竹刻中,有一种是在竹筠上刮刻作画,如山水、人物和花鸟等;还有一种是在竹筠上刻字,字体小而微,讲求字体的书法韵味,扬州的竹刻艺人最擅长的是刻字。郑小西,就是扬州优秀竹刻艺人中的佼佼者。郑小西(1899—1950),字绍琴,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人。其父郑逸琴,名桐,...

    28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浴火重生”对话“静水深流”[图文]
    “浴火重生”对话“静水深流”[图文]

    施慧作品《本草纲目》局部,由纸浆和麻纤维等材质制作。“葵”是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作品中的标志性符号,讲述的是一代人重新生长的故事。昨天,许江带着他名为“浴火重生”的“葵”系列作品,出现在了地处“德意志角”的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而在“葵”的一畔,一场以“静水...

    193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