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另类解读艺术风格与个性表现

时间 : 12-25 投稿人 : 小甜瓜 点击 :

艺术史中的一些现象,是否能引起我们的注意?

曾经在几年前,由于几幅表现向日葵作品的拍卖近于天价,荷兰画家梵高随即成为20世纪后期美术史家着重研究的对象之一。于是,在后来许多介绍欧洲印象派绘画大师的书籍上,梵高的画作比起其他人占据了更大的篇幅。在这些版面上,虽然也同时介绍其他画家的作品,但相比之下,梵高作品更以其强烈的艺术个性引人注目,如用色瑰丽鲜艳的金灿灿调子,与略带有装饰手法又很有语言符号式弧性的笔触,等等,无不向世人展示了这是一个充满浪漫活力的彩色世界,梵高其人其画,在这时可谓出尽了风头。梵高这一现象,或许与当下所流行的审美趣味及趋向有某些谋合。但世界似乎在向这位生前穷困潦倒、个人情感生活一团糟的画家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活着的时候他受尽了磨难,死后却风光无尽。

梵高内心情感的起伏多变,不仅表现在他对生活爱的热烈,也反映在作品中那些与众不同热情欢快的调子。虽然,某个时候也有画得郁黑让人感觉压抑的画面,如《吃土豆》,还有他最常画的鞋子等。但多数情况下,梵高描写咖啡厅、荚竹桃、向日葵、鸢尾花、柏树,包括画不同年轻女子的肖像作品,以及他受到法国画家米勒表现农民生活作品的影响,也描画了小孩学步这样充满世间温情的《第一步》。就这些色彩欢快活泼的画面来看,梵高作品中所透着的这一切,似乎不应与他笔下大量的自画像那样有些呆痴、失意、惊恐的神情联系在一起。但现实是,这位有点神经质的画家,却为后人营造了一幅幅十分个性化的画面。梵高自身的不同之处,恰在绘画个性的独特造诣上有所发挥,流露出他与众不同的艺术趣味和格调。梵高一生的大量作品,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众多自画像中最为独特的一幅——割下一只耳朵后缠着绷带的自画像。梵高离开他的绘画世界时,只有37岁。

无独有偶,画现代人物,造型上追求夸张变形的另一位奥地利画家席勒,其艺术生涯更为短暂,只活了28岁。在他笔下,无论是人体画,还是母与子、情人拥抱的这些画面里,都有其风格语言疯狂宣泄的一面:如被夸张变形的身体比例,紧绷积压而成的一块块肌肉,等等。在当时,他比起任何一个欧洲油画家更钟情于线条的运用,但又不同于中国画的笔墨线条,是将情感的宣泄与个性的疯狂表达融为一体的线条,甚或有点粗野。中国画线条含蓄中透出的优美与平静,与席勒式线条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风格语言。席勒在这里表达了他的爱恨情感,他常会把自己面部的表情特点,带进很多表现现代家庭男主人形象的画面,他对生活的留恋之深,似乎通过那深深凹陷的眼眶和盯大的黑眼珠告诉了全世界。席勒长期被病魔折磨,病情日渐严重,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更加疯狂地作画,把自己绷得紧张的情绪也带进了他所营造的画面和带有神经质的画境。

但,由他所创造的这一独特形式,特别是变形奇特的造型和强悍狞厉的表现力度,却为当代中国人物画家所钟爱。一个时期,它们常常成为我们所研究借鉴的新模式,这对于流行已久的那些柔弱、甜腻的审美图式是一种有力的冲击,成为当代中国人物画新的造型审美样式。

在齐白石恨不能“为青藤磨墨理纸”的徐渭艺术那里,一生中也是颇为潦倒失意。求取功名未果,又因家中变故蹲了几年监狱。出狱后已是50几岁的人,才开始一生中最有人生意义的文学艺术创作活动,他自题“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也是艺术上狂放不羁的个性写照。如此的人生遭遇和孤傲性格,使得他在大写意花卉创作中,追求与别人不同的艺术个性表现,追求奔放淋漓的笔墨书写,以狂草之意画墨荷、葡萄,大刀阔斧,纵横驰骋。而同为明代与他前后的几位写意花鸟画家,艺术上,无论是笔墨技法还是个性表现方面,都无法与他相提并论。而这几位画家在仕途上可谓顺顺当当,显然与徐渭那风风雨雨的身世有所不同。这不同之处,也就无法绽放出与徐渭一样充满笔墨个性的艺术光芒。

上述现象,在美术史的发展过程中有它的存在空间,但不会冠以艺术规律加以探讨,只能作为画家自身状况个案的解释,不能以此概而论之。问题是,在艺术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揉杂着他们个人一生命运的,所谓异常、不幸甚或神经质的独特艺术表现,似乎成了一个个无法绕过的话题,成就了绘画艺术史上一个个有趣的现象。若以当下学术话题的名义探讨,他们比起那些人生得意但作品表现循规韬矩的常人更有其挖掘的现实意义。但是,在有关画史课题的研究上,对于诸如梵高、席勒和徐渭这些很有艺术个性的风格型画家,总是持以这样的角度和观点,认为是由于画家所处的时代、社会和总体的艺术风格特性所决定,才有了这些人和这些画——大量不同艺术个性语言的形成。于是,对画家自身各种因素如性格,或因心理缺陷而在艺术创作上超常发挥的某些神经质的特性总是视而不见、避而不谈,结果使这部分画家在绘画史的特殊作用,如艺术风格语言的拓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研究。

艺术创作风格的形成,更多是由个人的才情禀性所决定的。正是基于这一点,绘画史上的风格样式、艺术语言才会愈加斑斓纷呈,呈现出更加广阔的表现空间。但是,倘若仅强调一般形式技法的特殊作用,又会为中国文化精神的要求所不容。宋代黄庭坚提出了“欲得妙于笔,当得妙于心”(道臻师画墨竹序),主张“凡书画当观韵”,而“韵”得到提高,主要是“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以圣哲之学”,这样的作品才“可贵”,他称道苏轼历经劫难后,以旷达心态在黄州所作之词:“语意高妙,似非人间烟火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而东坡得意于自己的书画出于“意造”,以描写枯木竹石著称,和他的诗词一样。从书画中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和修养,以及对仕途坷坎的淡定泰然,人生浮沉的深切体会,都在这“怪怪奇奇”的枯木竹石中抒发出来了。故此强调中国文化精神修行的观点学说,是中国绘画特点之一,与西方绘画艺术的某些着眼点是有所不同的。在列举的上述3位画家的绘画形式中,徐渭的艺术风骨则与梵高、席勒又有某些不同,这就是中国绘画精神所在,应加以意会。

相关文章

  • 双文化逻辑下的艺术表达--陆强的绘画艺术[图文]
    双文化逻辑下的艺术表达--陆强的绘画艺术[图文]

    油画《故乡》□李国华与过去不同,全球化时代是每个国家和民族都生活在国际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双重文化”时代,在中国这个现象也极为明显。19世纪末,欧洲文明大规模进入中国,中国文化固步自封的局面逐步被打破。历经百年的斗争、融合、往复循环,及至当下,中国已成为了一个现代与传统多元共生的国度。只不过需要强调的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及历史原因,这一多元局面与文化重叠...

    53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美国博物馆藏中国古画概述[图文]
    美国博物馆藏中国古画概述[图文]

    宋佚名仿周文矩宫中图卷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图片资料美国是中国本土(大陆、台湾、香港)和日本以外收藏中国书画最为丰富的地方。但这些收藏在美国的分布并不平衡,除了林林总总的个人收藏,更有依托于一项或多项捐赠基金、逐渐积累藏品的数家博物馆。参加本次大展的波士顿美术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和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皆属此类。美国是中国本土(大陆、台湾、香港)和日本以外收藏中国书画最为...

    129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丹青再续古道情:记丝绸古道裕固风情画家王晓银[图文]
    丹青再续古道情:记丝绸古道裕固风情画家王晓银[图文]

    金风吹来的时候68cm×132cm在河西走廊的祁连山脚下,住着一个少数民族:裕固族。在丝绸古道上,有一位专画裕固族的画家:王晓银。迄今为止,王晓银是国内唯一长期坚持将裕固族付诸笔端的画家。相信每一个来到祁连山脚下的人,都会在目睹了白雪皑皑的山顶,清水潺潺的山下,穿着色彩艳丽的民族服饰的俏丽姑娘后,就浑然不觉地会被这风景如画、乡情浓郁的景象所陶醉。我想,对于王晓银来说,最初的...

    140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解读莫言瑞典之行服饰:细节倾诉中国情怀[图文]
    解读莫言瑞典之行服饰:细节倾诉中国情怀[图文]

    当地时间12月10日,2012年诺贝尔颁奖仪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图为莫言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握手致意近日,莫言赴瑞典领取诺贝尔文学奖,在公开场合共展示四套服饰搭配,其中,既有个人符号浓厚的印满篆体“莫言”的衬衣,也有中国传统服饰中山装,还有符合西方礼仪的燕尾服,秉承其一贯低调稳重个性,将民族文化与西方传统完美融合,获得外界一致好评。五...

    98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造佛记:克孜尔佛像现实版[图文]
    造佛记:克孜尔佛像现实版[图文]

    老郭与他造的佛像见过各种收藏爱好者,但是像老郭这样执着而有想法的收藏者却很少见。也许别的藏家只是单纯收藏,而老郭却为自己的“灵思妙想”努力着,根据克孜尔千佛洞的壁画元素自己造像,每尊造价十余万元。痴迷佛像三顾佛洞老郭名叫郭臻奥,今年48岁。2012年11月,为了欣赏壁画,老郭自驾车前往“中国第二敦煌”的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当时就被震...

    70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安迪·沃霍尔的生活与艺术[图文]
    安迪·沃霍尔的生活与艺术[图文]

    近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开幕之际,美国安迪•沃霍尔美术馆的出版部主任艾比•佛兰森-希恩女士远道而来,在小剧场旁的会议室里进行了展览的开幕讲座。艾比•佛兰森-希恩女士通过对安迪•沃霍尔的作品介绍,分别从安迪•沃霍尔的成长经历、职业生涯以及他从生意人到画家各种身份的跨...

    96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何怀硕:艺术的信念[图文]
    何怀硕:艺术的信念[图文]

    现代派把日常用品与艺术品的界限打破,被崔西·艾敏弄得乱七八糟的一张大床经炒作也成为成名作何怀硕当代对于:“什么是艺术?”、“如何给艺术下定义?”、“什么是艺术?什么是非艺术?”类似这些问题,不论是在艺术哲学、艺术理论与批评,或者美学中都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原来固然也是困扰着多少世代的艰难问题,但当今更加困惑...

    42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寇克让:不书写就不要谈书法[图文]
    寇克让:不书写就不要谈书法[图文]

    寇克让:不书写就不要谈书法在各种书城、图书大厦的书法类图书中,进入读者视野的大部分是特殊开本的字帖,或简单、或奢华,选择这类图书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孩子以及其他领域开始临摹学习的读者;另一类是偏学术的书法理论书籍,往往都算在艺术类图书中,属于小众读物,很少有人问津;再有就是鱼龙混杂的书法教学类图书,很多都是水平一般的作者随便拼凑而成的。而《书法没有秘密》这本书,很难分在以上这些类别之中。在翻看...

    1547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师古是创新的必由之路[图文]
    师古是创新的必由之路[图文]

    ——王翚杂论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把从董其昌到“四王”的仿古行为视作保守,实在是浅见肤识。董其昌影响了清初的“四僧”,直接哺育了“四王”,前者无疑是创新者,而后者,四位王姓画家也各具面目,怎么也扣不上保守的帽子。只是“四王”之后的“娄东”、“虞山...

    27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庞薰琹:与世界同行的东方巨匠[图文]
    庞薰琹:与世界同行的东方巨匠[图文]

    庞薰琹庞薰琹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分量极重的人物。他发起和组织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第一个美术社团——决澜社;他的艺术实践开启了中国艺术的现代之门,使20世纪的中国开始与世界同行;他创造了中国画中西结合的形态,表现了民族化的情感与形式;他一生研究学习传统装饰艺术,开拓工艺美术教育,这都使他成为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人。由中国民生银行、炎黄艺术馆主办的“中国现代...

    189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张肇达:道通为一[图文]
    张肇达:道通为一[图文]

    张肇达:道通为一张肇达在服装领域内已取得了公认的成就,享有盛名,但服装设计师只是他所有工作中的一部分。而作为一个画家的张肇达,油画、水墨、书法等涉猎甚广,他始终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审美情趣注入到国际化的时装设计与抽象绘画之中。而对于在各个艺术领域之间的跨界都游刃有余的张肇达来说,并不存在某种门类之分。这种随着自己才情喜好、自由纵横的“潇洒”,正是一种中国传统的&...

    103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欧美的中国书法研究已不如从前活跃[图文]
    欧美的中国书法研究已不如从前活跃[图文]

    《艾略特藏中国书法研究》欧美的中国书法研究以美国最为蓬勃,然而近十余年来,欧美的中国书法研究不如以前活跃了。方闻先生退休之后,接替他的教授虽然对书法也有兴趣,但毕竟不是专家。普林斯顿大学中国艺术史专业很难再像过去那样培养以中国书法为论文选题的博士了。而在欧洲,随着雷德侯教授的退休,海德堡大学大概也不会再像过去那样是欧洲中国书法研究的重镇了。由于西方并没有可以和中国书法相对应的艺术,中国书法的...

    63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毕加索研究新成果:政治神话的式微[图文]
    毕加索研究新成果:政治神话的式微[图文]

    马德里雷纳索非亚博物馆陈列的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Guernica)加西亚证据的揭露性部分,表明我们对毕加索的艺术和生活的概括局限性有多大。前者暴露出一种对党派政治严重游移不定的态度。后者非常复杂,程度远非隶属关系这一微不足道的事实所能提供。如果在人流熙攘的大街上玩词汇联想游戏,估计很多人会把“毕加索”与“格尔尼卡”配对。作为1937年巴黎世...

    163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善用国学之眼辨识书画收藏[图文]
    善用国学之眼辨识书画收藏[图文]

    吴昌硕作品《花卉册页》系列8中国书画是中国国学思想的视觉反映,中国国学是中国书画的灵魂。书画如何变,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中国国学思想。而我们一直在探讨的,收藏家要收藏什么?书画家要创作什么?从中国国学思想中都能得到答案。书画收藏成败取决“国学无论对画家,还是收藏家而言,国学对书画收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藏家,如果没有国学思想的指导,不会辨识出有价值的藏品;作为画家,如果没有认...

    984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冯国伟:看傅雷如何为黄宾虹策展[图文]
    冯国伟:看傅雷如何为黄宾虹策展[图文]

    黄宾虹傅雷知音难觅才更见稀贵。自伯牙钟子期一曲高山流水,涤荡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知音情怀。顺流而下,虽非流响,但抚琴追古,也禁不住心池摇荡。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如有千里马不见伯乐,又复如何?今读《傅雷书简》,颇为感谢旧时道路不便,才留下这记录知音心曲的情感文字,才让我等有机会穿越岁月的时空去品味高山流水的情感温度。我注意到傅雷书简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筹备黄宾虹八轶书画展的。内容之详细,策划...

    36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