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高春明介绍,目前上海被列入国家级与市级非遗名录体系的项目共206项,包括民间文学类、民间音乐类、民间舞蹈类、传统戏剧类、曲艺类、民间美术类、手工技艺类等,其中处于生存状况较差、濒危现象较为严重的项目约占16.1%。像青浦田山歌、上海码头号子等国家级和市级非遗项目随着它们生存基础发生巨大改变,都面临着失传甚至消失的危险。
谈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贺学君表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只做静止观察,忽视生命活态(故事家进茶馆);或只看直观表象,忽视深层底蕴(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或只重单一现象,忽视有机整体(女书,成为女人写女人的字)。
贺学君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首先要抓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本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就是创生并传承她的那个民族(社群)在自身长期奋斗和创造中凝聚成的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集中体现为共同信仰和所遵循的核心价值观。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像舞龙等民俗事项的功能目的都与当初创生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果我们遗忘了这项民俗事项创生之初的核心价值观,而只是将其的舞龙的表演形式一代代流传,那这保留的只是它的形,而没有将这项民俗事项的‘根’给传承下来。我们要守住的根是守住它的灵魂,不是仅仅守住它的形式,把‘根’找到,它就可以按照社会需求去改变形式、去传承发展。”
对于一些已经失去生存基础,不得不走向消失的民俗事项,贺学君表示在这方面她并不是一个悲哀主义者,“有些非遗项目的生存基础确实已经发生了变化,难以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下来,注定是要消失的,对于这种情况,我倾向于进行资料保护,把资料用现代手段将其记录好,留着以后告诉后人,我们的先祖是这么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