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博物馆如何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时间 : 12-20 投稿人 : 谊谊 点击 : 1175 次

越来越接近当下的时代,博物馆越来越缺少年轻人。如今的你是否发现,博物馆里成了老人和孩子的天下,高中生、青年人则未见身影。最大的参观群体“旷课”了,原因很多,我更愿从让博物馆“活”起来这个角度谈谈博物馆的文化和休闲功能。

在时尚新潮、信息化、数字化生活的影响下,现在年轻人的审美视野、阅读倾向、文化品位也在逐渐向新颖活泼、形象生动、好玩有趣靠拢。而很少例外的是,很多地方的博物馆还停留在“实物展览”阶段,对声光电影等现代化手段不是那么重视,对年轻人来说,缺乏妙趣横生的个性化展示,这让年轻人的积极性也受到了抑制。

当然,单纯批评年轻人缺乏文化品位是不够的,博物馆应该具备的“文化磁力”还未能营造出磁场效应。

台北故宫是博物馆创新的成功范例,手头有本从台北故宫带回上海的8页折叠的宣介小册子。册子里,由一可爱的卡通小人,用有趣的语言和图画,串连起故宫各展厅及有关须知。第一页:“打开乾隆爷爷的百宝箱”:“嗨!欢迎来到国立故宫博物院儿童学艺中心!这里有活泼的展示、精彩的影片,还有许多互动的体验,带你认识乾隆爷爷与他后代子孙的宝贝收藏!一起去找惊喜吧!LET’SGO!”第二至第四页:“看,宝物都在哪?”1、“童玩园游会。体验一下,古代的小朋友玩些什么?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在台北,一个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至成年,要去好多次故宫博物院。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博物馆还能如此细心、温馨,观众和群众的需要就是博物馆的需要,提供博物硬件的同时,更提供无微不至的软件服务。不再是生硬、僵硬、呆板的文物,而是鲜活有趣的文化大景观,孩子们想不去博物馆,都挡不住自己的脚步。

据了解,“我国一些现代化的博物馆已经有了积极改进,在陈列方式上多姿多彩,文物不仅有咨询讲解,还有翔实的注解、语言翻译机,配套的科普读物。”打个比方,如果博物馆能“像美丽异性一样充满魅力”,人们能得到自己最想要的丰厚信息,能缓解精神和文化饥渴,成为精神休闲的乐土,年轻人肯定会想方设法“挤”进博物馆,被年轻人冷落的现象根本不会发生。

相关文章

  • 张海涛:从电影到当代艺术[图文]
    张海涛:从电影到当代艺术[图文]

    论坛现场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的第十届北京独立影像展主题论坛“从电影到当代艺术:栗宪庭电影基金的出版计划”8月26日在现象艺术中心举行。现场嘉宾孙松荣(巴黎十大电影学博士,台湾台南艺术大学教授)、杨北辰(ARTFORUM中文网主编)、张海涛(策展人、批评家、艺术档案网主编)、毛晨雨(导演)、胡敌(巴黎第三大学电影与视听研究院)、曹恺(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南京总监)、张献民(...

    160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伦敦北京奥运开幕式比较 如油画比山水画[图文]
    伦敦北京奥运开幕式比较 如油画比山水画[图文]

    对于伦敦奥运开幕式,人们总不可避免将其与北京相比,博伊尔自然也要不断和张艺谋相提并论。张艺谋一直都是视觉大师,所以北京奥运会展现的是恢弘大气,震撼人心,博伊尔显然更加细腻,电视画面里更多的是特写的镜头、人物的脸庞,试图感动人心。每一届的奥运会开幕式,自然都要相比。伦敦对北京,可以说是一场东西方大比拼。奥运开幕式伦敦对北京的东西方大比拼各有特色伦敦重个体情绪表达南华早报KINWA:四年前我观...

    170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吴长江:“中国画 • 世界语”[图文]
    吴长江:“中国画 • 世界语”[图文]

    看当代著名书画家吴长江做画,就能深刻领悟一种洒脱之境、唯美之境和雄浑之境:一支如椽巨笔在他手中挥舞,一刷,一滚,一勾,一抹,一点……时许,一朵娇姿欲滴的牡丹跃然纸上。能书能画,能篆能诗的吴长江,被业界称为“四艺兼通”的青年才俊。他将淳朴本色和丰厚底蕴融于其作品中,使其画作获得更为广泛意义的审美境界。有评论认为,吴长江宽厚丰实的学养,优雅淡定的气质...

    69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中国行为艺术仪式化:常用裸体与自残[图文]
    中国行为艺术仪式化:常用裸体与自残[图文]

    图片资料行为艺术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由个人或群体行为构成的一门艺术。行为艺术必须包含以下4项基本元素,除此之外不受任何其他限制:时间,地点,行为艺术者的身体,以及与观众的交流。该艺术不同于绘画、雕塑等仅由单个事物构成的艺术。虽说理论上行为艺术可以包含一些相对而言更为主流的活动,比如:杂耍、喷火、体操等杂技,以及戏剧、舞蹈、音乐等,但这些一般归为表演艺术。行为艺术通常仅指视觉艺术范畴中前卫派或观...

    102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清新淡雅文人画——读刘域星花鸟画有感[图文]
    清新淡雅文人画——读刘域星花鸟画有感[图文]

    刘域星作品观刘域星之作,一股清新淡雅之气扑面而来。其一幅幅高雅的花鸟画,散发着文人画的芬芳。写意花鸟画是中国文人画的结晶,是中国文化中寄情自然、关爱自然、表现自然,并以花鸟喻人格这种“天人合一”的精神表现。但由于写意花鸟画对画家的学养素质要求极高,画家艺术成熟期较晚,前人范式也不易突破。因此,在全国范围内,画文人画的不多,而专心从事者更少。但生性倔强、勇于探索,数十载勤...

    180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关注社会变迁的中国当代摄影最有意思[图文]
    关注社会变迁的中国当代摄影最有意思[图文]

    纽约国际摄影中心主任、摄影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菲利普斯专访纽约国际摄影中心主任、摄影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菲利普斯国内首个专注于影像领域的艺博会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Shanghai)刚刚在上海展览中心闭幕,诸多国际画廊所带来的大师作品以及成熟的商业社会所必需的规范的市场理念,激发了许多关于当代摄影的话题。尤其当镜头不再代表着一种权力,摄影作为最“民...

    28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刘玉来:我与启功先生的交往二[图文]
    刘玉来:我与启功先生的交往二[图文]

    我和申先生见启功先生站起来,也赶忙站起身。这时来人已经走到了床边。申先生和我见到有人来看望启先生,屋子里又容不得许多人,况且我们已经表达了我们的心意,于是便向启先生告辞。启先生也没太挽留。申先生接着又向来的那些人中的黄白镜子脸的人恭敬的打了招呼,之后我们便走出病房。出得门来,我问申先生:“您打招呼的那个人真是风度翩翩,一看就是个风流名士大才子。”申先生把大拇指一挑道:&ld...

    80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解读:青年艺术家在艺术界的热潮[图文]
    解读:青年艺术家在艺术界的热潮[图文]

    艺+——117位青年艺术家联展纵览艺术史,哪个时代曾缺乏过青年艺术家呢?哪个国家没有过青年艺术家呢?哪位成就斐然的艺术家没有经历过他的青年时代呢?但,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寻常的群体,却带给当下国内艺术品市场,以别样的魅力,强烈的引力。一场轰轰烈烈的青年艺术家热正在席卷着国内艺术品市场。为何青年艺术的炽热会在此刻勃发?青年艺术之热中究竟有几何冲动几何理性呢?谁是这场&ldq...

    56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访中国国家画院书法院篆刻研究所魏广君[图文]
    访中国国家画院书法院篆刻研究所魏广君[图文]

    摈古竞今魏广君是一个多面手,写字、画画、治印,精于绘画之理和笔墨之法。不久前举办的“抟庐文心——魏广君艺术大展”反映了他长期以来对于传统艺术的探求与思考,内容涉及山水、竹石、花鸟、书法、印章等,受到好评。魏广君,1964年生,河南信阳人,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中国国家画院书法院篆刻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研究员,还担任多所...

    197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中国画不能转基因[图文]
    中国画不能转基因[图文]

    并蒂呈祥陈大羽(中国美术馆藏)近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美术评论家薛永年在“中华文化四海行——走进重庆”的活动中直言,近年来以“新”作为中国画的价值判断,其实是一种浅见,阻碍了全面认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当前的中国画,大体呈现三种形态:一种是传统出新,一种是中西融合,两者共同特点是都没有离开具象;第三种是实验水墨,基本是...

    198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从李如《马克思与马克思的一次约会》谈起[图文]
    从李如《马克思与马克思的一次约会》谈起[图文]

    《马克思与马克思的一次约会》李如作品画面尺寸2米*2米,创作于2008年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具有独特气质和特殊意义的油画,画的题目是《马克思与马克思的一次约会》,作者是历史画家李如。画面中出现的两位马克思,一位身着中山装,脚上穿着中国人当年崇尚的三接头式皮鞋,就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结合(“中马”);另一位则身着西装,手中端着一杯红酒,代表着原来的马克思(“...

    138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何桂彦:新水墨何以新[图文]
    何桂彦:新水墨何以新[图文]

    何桂彦批评家、策展人、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何桂彦本文发表在《艺术银行》杂志第45期即便是对“新水墨”津津乐道的人,也很少谈及“新水墨”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比如什么是“新水墨”的“新”?“新水墨”与传统水墨又保持怎样的关系?很显然,既然谈“新水墨”,...

    66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朱德群:国立艺专的最后一位剑客[图文]
    朱德群:国立艺专的最后一位剑客[图文]

    朱德群本报记者蒋肖斌朱德群在国内并不是耳熟能详的名字,相比于他的老师林风眠、他的同门师弟吴冠中,朱德群只能说是名声在外——他是法兰西学院艺术院200多年来第一位华人院士。他的名字最近一次出现在国内媒体,是因为3月26日傍晚,“胡润艺术榜”发布了2013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排名前100位的中国在世艺术家,其中油画家朱德群排名第二。然而,当...

    54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令人着迷的敷座而乐——朱永灵书法艺术[图文]
    令人着迷的敷座而乐——朱永灵书法艺术[图文]

    朱永灵书瓷《百缘经》说佛陀率诸比丘去鹦鹉林,“各敷座具,在于树下,坐禅思惟。”——题记9月26日,济南微霾,朱永灵书法艺术展“敷座而乐”于山东省博物馆——这次朱永灵书法艺术展览与他以往各次个展略有不同,除了他的一些书法新作之外,还包括有家具、瓷器、紫砂壶、屏对、笔筒、笔洗、折扇、秘阁、压尺等等传统...

    175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张森霖:任何时候岭南画派画家都应该自信[图文]
    张森霖:任何时候岭南画派画家都应该自信[图文]

    ■画坛宗师梅社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张森霖——如果有时光机,今天的我们或可回到清末时期的纯阳观,见证岭南画派的先驱“二居”(居巢、居廉)以及众多文人在观中遍植梅花、唱咏诗词、结社雅集的盛况;又或可回到民国时期,看到“岭南三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在“梅社”带徒写生作画的风潮。对于和岭南画派的诞生有...

    132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