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爱乐乐园与泰特美术馆等知名艺术机构的实践,证明数字化可以让更多人在现实中走进艺术空间
钱梦妮
[据伦敦科学博物馆基于为期12周的展览调查,高达75%的参观者在体验完《声音宇宙》这个装置之后,有“强烈意愿”去进一步了解古典交响乐]
37台摄影机,对准交响乐团中的每一个乐手。霍斯特《行星组曲》在演奏中,人们聆听的同时可以自由选择观看不同的投影画面,每一幅屏幕自始至终锁定某一个乐手。
“你可以看到指挥、大提琴、低音管分别在交响乐团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伦敦爱乐乐团数字发展部主管理查德·斯兰尼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完整的音乐回响于空间中,而你面前则是每一个具体的分支。”
这是伦敦爱乐乐团2012年夏季在伦敦科学博物馆展出的装置作品,名为《声音宇宙》(UniverseofSound:ThePlanets)。古典音乐罕见地出现在科技馆里,并引起大批参观者的兴趣。
“它让听众更深入、更近距离地体验乐团的音乐精神。”理查德在昨日举办的“中英创意经济交流聚会”上,同其他几位来自英国文化艺术机构的负责人一起,向中国同行介绍了他们在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时所作出的努力。
“这并不是一种营销手段,我们并不是为了吸引更多人来听爱乐乐团的演出——如果是的话,那广告成本也太高了!”他说,“这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接受交响乐。也许有人因此喜欢上了古典交响乐,他能来上海音乐厅买张票也会是个令人愉快的结果。”
据伦敦科学博物馆基于为期12周的展览调查,高达75%的参观者在体验完这个装置之后,有“强烈意愿”去进一步了解古典交响乐。
在这个非营利项目之后,斯兰尼带领制作团队和乐团又参与了一个iPad应用程序的开发:《乐团》(TheOrchaestra)。
他向记者展示这款售价基本等同于一张正版古典音乐CD的APP。
各种层级的音乐,听众都能从中得到一些东西:一窍不通的人可以点开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欣赏演奏视频;初学者可以从了解乐团当中的每一样乐器入手;专业乐迷可以一边听一边对照总谱;交响乐老师甚至还可以把五线谱换成各种图形,简要地向学生阐释节奏分配。
“‘适合所有级别的观众’——没有什么媒体比网络更好了。”来自伦敦泰特美术馆的研究部主任奈杰尔·卢埃林教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五岁的小朋友能看个热闹,专业的艺术从事者也可以从我们的研究项目中得到许多启发。”
同伦敦爱乐乐团一样,泰特美术馆也是享有世界知名度的艺术机构,收藏了大量英国本土从公元1500年至今的艺术作品。
卢埃林教授在交流会上举了英国画家特纳3.7万张绘画作品的例子,“五年前我们决定停止印刷纸制目录,而做数字目录。把所有馆藏作品都放在官方网站上——世界上似乎还没有过这样庞大的计划。”
由于数字目录高标准要求,加之庞大的作品数量,使得整个数字化的过程异常繁杂、耗时。策展研究、技术调整、系统配合、信息测试,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整个团队的人日复一日的工作努力。教授说,从现在起还需要四年才能把馆藏的所有特纳作品整理完毕。
他们曾经质疑,这样做会不会把参观者拦在家里,事实却证明,大众在网络上越容易接触艺术作品,反而越会被吸引到美术馆的原作面前来。
在艺术机构面临信息化时代的挑战时,不同的机构都在各自努力。相同的是他们对未来的态度,伦敦爱乐乐团的主任非常乐观,而泰特美术馆的教授也毫不犹豫地加以褒扬。
他说:“数字化不是商业,而是一种延伸。它让艺术接触到更多的人,让大家都可以分享研究成果。(在这个观点上)我非常理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