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艺术家的母亲胸怀和勇气[图文]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熠熠 点击 :

艺术家的母亲胸怀和勇气 | 美术理论

图片资料

“我同意我的艺术是有目的的,在一个人们需要帮助的时代,我愿意以艺术有所作为。”德国著名版画家凯妥·珂勒惠支的艺术宣言。何等鲜明。

她的一生是德国从封建的旧时代挣扎着要诞生在民主新时代的见证,正是在旧时代彻底结束时,1945年,她去世了,同旧时代一同走进历史,仿佛她将此看成她的使命,一定要将旧世界葬送掉,方可以安心离开这个世界,这个让她愤愤不平、让她激情奔涌的世界,这个让她的众多同胞,兄弟姐妹受苦受难的世界。凯妥·珂勒惠支,德国著名的革命艺术家,像一个母亲,一个具有极强保护本能的母亲,一个捍卫正义本能极强烈的母亲,用她那不仅像投枪、像匕首、更像号角的艺术,用她那表现力极强、视觉力量超震撼的艺术,将反抗的呼喊传播到德国的每一个角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就有反抗”。这是哪个时代,一切时代的存在原则。

事实上,德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工人运动,如果没有珂勒惠支的艺术,很难想象会是怎样另外的一种面貌,一种不那么令人欣慰的面貌。

凯妥的作品中都是人物,都是社会最底层受压迫剥削的人物,他们身体变形,面目表情麻木绝望,眼神空洞,像失去归宿的浪儿,像没了父母的孩子。被剥夺了一切的无产阶级,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中欧,惨况空前。艺术家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些历史场面,表现它们,渲染它们,那些被噬魂的脸孔,那些被过度劳作扭曲的身体和手——凯妥表现最多的就是工人们的脸和手。

当手不能再维持存在时,人的表情是可想而知的。

凯妥出生知识分子的劳动者家庭,她的父亲原本是学法律出生,但由于他的进步倾向,遭到普鲁士政府的排斥,无法找到工作,只得做了一名泥水工,替人修房子赚钱养家。但他仍然重视女儿的教育,当凯妥十三岁时说自己想学画,父亲立刻支持,并为她找了一位很好的铜版画老师,还告诉她说,艺术要同现实结合,否则意义不大,第二年,凯妥已经发表了她的第一幅铜版画,这决定了她一生的艺术道路。

十八岁时她去柏林上学,进了柏林女画家协会办了一所女子艺术学校,学了两年便回到国王堡,她的故乡,开始以教学独立生活。或许是受父亲的影响,她的朋友圈子中多是具有进步意识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她在柏林认识了版画家马克斯·克林格,后来又认识了她的丈夫卡尔·珂勒惠支,这些年轻人都是极具进步意识的“新人类”。珂勒惠支同卡尔于1891年在柏林结婚,住在柏林东区,那是柏林的工人区,贫民区。卡尔专门为工人治病,凯妥也因此近距离接触到了德国工人阶级最底层的生活现实。她经常为那些非人道的情形怒不可遏,这大大影响了她的艺术创作。她开始创作有明显政治倾向的版画,为工人们、为女工们、为童工们呐喊、抗议非人道的待遇和压迫。她那时已经生了两个儿子,同时还在柏林女子艺术学校教书,是个全职业妇女。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柏林本身就像一个大革命实验基地,文化艺术和工人运动都非常活跃。1902年,凯妥的版画《织工暴动》在展览上引起轰动,媒体反响强烈,德高望重的老画家阿道夫·门采尔提议给予女艺术家大奖,但被德皇威廉二世否决,这个军国主义的帝王非常反感凯妥的艺术,轻蔑地称其为“下水道艺术”。可想而知,当版画《力普克内希特的葬礼》展出后,普鲁士宫廷就把女画家看成危险人物了。

凯妥·珂勒惠支终生不属于任何党派,但她倾向于社会民主党和德国共产党,这已经足够让政府讨厌她了。1917年,她的小儿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后,凯妥·珂勒惠支成为了一名和平主义战士,她决定,对社会和对人道的关怀将成为她艺术永恒的主题。她表现贫穷、剥削、压榨、女性的悲惨境况、童工的凄凉处境,还有战争中的亡者和伤残、以及无家可归的人……艺术,在西方历史上,从来没有如此强烈的成为人道主义的武器。

纳粹上台后,凯妥·珂勒惠支成了他们的眼中钉。1933年,凯妥被停职,并被开除出普鲁士艺术学院,被取消院士资格,1936年,她被正式禁止参加任何展览。

凯妥·珂勒惠支来过中国,见到过中国当时的革命文学家鲁迅,两人的艺术语言都很锋利,但凯妥的版画,其视觉冲击力更加直截了当,她被称为德国的戈雅,是德国历史变革中的一个强音符,一枚不可多得的强音符。

相关文章

  • 艺术是人类的最高使命 是真正的形而上学活动[图文]
    艺术是人类的最高使命 是真正的形而上学活动[图文]

    对破坏、变化和生成的追求可能是一种孕育着未来的过剩力量之表现,现存的一切都激发他的仇恨,所以他渴望破坏,必须破坏。图为朱迪·芝加哥作品《晚餐》。(原标题:没有内容的人:艺术是人类的最高使命,是真正的形而上学活动)原作者:文/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Agamban)译/杜可柯本文发表在《艺术时代》杂志第36期引言:尼采认为艺术是根源性的形而上学力量,从这个意义...

    193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快乐地做纯粹的事——花鸟画名家徐斌和他的小写意花鸟[图文]
    快乐地做纯粹的事——花鸟画名家徐斌和他的小写意花鸟[图文]

    徐斌,号子云,又号大丰堂主,浙江衢州柯城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中国画鸟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中国画家协会会员,衢州现代国画院院长。(衢州晚报记者郑菁菁)有宣纸、毛笔、颜料陪伴,衢州画家徐斌就能呆在画室里整日不出门。在他看来,画画是一件很纯粹的事情。静心作画是一种生活方式,自己喜欢就好。【大自然在讲故事】记者见到徐斌时,他正站在案台边拿着毛笔作一幅花鸟画。白绢上,徐斌用画笔一点点精心点...

    187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痴迷是一种乐趣 执著是一种追求[图文]
    痴迷是一种乐趣 执著是一种追求[图文]

    金耀耿作品(一)人是文化的存在物。人的兴趣就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反映。我们这一代人,那时并不认为兴趣也是文化,也并没有太大的抱负,纯粹是喜欢,是爱好。金耀耿作品(二)就拿写字来说,小的时候,就觉得当个学生首先是把字写好,写得漂亮些,于是就开始有意识地习字,写着写着就发生了兴趣,于是在课余时间练得乐此不疲。金耀耿作品(三)书画相通。有了写字的基础,就开始学画画。最初的画画是从小人书画起,画那些电影战斗...

    108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风格琐谈[图文]
    风格琐谈[图文]

    吴昌硕临石鼓文每个人都有个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艺术上讲的个性却不能完全等同于人的个性。作品中的艺术个性,或者叫风格,反映的是人对美的认识与理解。刘熙载在《书概》里讲到:“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所谓的“如其人”,如的是“其学”、“其才”、“其...

    144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何怀硕:艺术的信念[图文]
    何怀硕:艺术的信念[图文]

    现代派把日常用品与艺术品的界限打破,被崔西·艾敏弄得乱七八糟的一张大床经炒作也成为成名作何怀硕当代对于:“什么是艺术?”、“如何给艺术下定义?”、“什么是艺术?什么是非艺术?”类似这些问题,不论是在艺术哲学、艺术理论与批评,或者美学中都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原来固然也是困扰着多少世代的艰难问题,但当今更加困惑...

    43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那些外国建筑师未竟的中国梦[图文]
    那些外国建筑师未竟的中国梦[图文]

    那些外国建筑师未竟的中国梦“Un中国制造”是一个讲述“外国建筑师在中国”背后故事的展览。展览涉及近十年在中国未完成的12座天才建筑.。。六月,上海,八号桥创意园区内,名为“Un中国制造”(UNMADEINCHINA)的展览正在进行。用模型和建筑师口述的方式,展示12个未完成的建筑项目。策展人杜墨(MichaelTunke...

    180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有鸟无尽意 有花无尽妍——戴洵花鸟画[图文]
    有鸟无尽意 有花无尽妍——戴洵花鸟画[图文]

    戴洵与戴兄相交不过三五年时间。但因年龄相仿佛,在川内专职为艺的这个年龄的朋友并不算多,所以初见便不拘束,聚面无多倒十分亲切。戴洵是四川人,是成都人。川人的特征以他自己的语言来说是自带匪气。这个匪气有趣,竟无别样字眼可以代替,一种磊落之豪气,一种蛮不在乎,一种江湖之义种种,这在艺术上,是极宝贵的笃定的大丈夫气。川内川话的普及率高到没有哪个省的本土方言普及率能与之抗衡,也带着天府之国几许优越。...

    39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朱伟:我认识的莫言[图文]
    朱伟:我认识的莫言[图文]

    《透明的红萝卜》莫言1985年成名,他的成名作是《透明的红萝卜》,它以醒目位置发表在1985年第二期的《中国作家》上。严格说,这个小说是被一种强力逼迫的结果。它的诞生前提是,济南军区当时的著名作家李存葆在《高山下的花环》之后,又在《昆仑》杂志发表了一部新作《山中那十九座坟茔》,当时要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开一个座谈会。在会上一片赞扬声中,独莫言唱了反调。他俏皮地说,在这部介于纪实与中篇小说的作...

    169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抽象水墨的可能性[图文]
    抽象水墨的可能性[图文]

    图片资料千百年来,水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渗透在中国传统经典艺术的各个方面。犹如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一样,笔墨书写几乎成为世世代代中国人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与生命状态。即便在计算机逐渐取代书写的现代化变迁中,笔墨渐渐淡出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然而笔墨依然是中国艺术家们汲取养分,立足传统的根本源头。在当代艺术空前多元化与国际化的发展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及东方美学经典的继承、挖掘与创新始终是中国当...

    80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当代影像艺术:挖掘人性才是好作品[图文]
    当代影像艺术:挖掘人性才是好作品[图文]

    《收藏·趋势》:您在今年2月份的文章《中国当代艺术看了想吐》中说,这几年的观念摄影几乎成了“摆怪”,为什么有这种认识?朱其:作为一种摄影方式,我对于观念摄影的摆拍并不反感。我指的是那种顶着当代艺术的名声而模仿,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创造力的行为。这几年的观念摄影几乎成了“摆一个怪动作摄影”,或者“化装成一个什么人摄影&rdqu...

    94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90岁黄永玉:人生才写到11岁[图文]
    90岁黄永玉:人生才写到11岁[图文]

    3月20日,2013年“你好,公民”癸巳·潇湘风尚大典颁奖晚会现场,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南传媒董事长,潇湘晨报社社长龚曙光(右)将“年度致敬”大奖授予黄永玉,他的侄子黄立(左)代其领奖。图/记者华剑辜鹏博李坤谢长贵年度致敬:黄永玉颁奖词:一生都活在风景里。那座小小的边城,在沈从文是士兵回到故乡,在他,就是归梦绕...

    109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谭平:时间——我的创作方法[图文]
    谭平:时间——我的创作方法[图文]

    2013年12月2日晚上六点半,由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会学习实践部举办的“直面名师院长论坛”系列讲座第七场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办,此次讲座邀请来的主讲人是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艺术家谭平教授。主持人对谭老师进行简要介绍后讲座开始。谭平老师的讲座主要围绕着他的作品展开,在诠释作品的同时阐述他的创作方法和艺术理念。谭老师在大学时期主修的专业是铜版画,腐蚀铜版画的技法...

    184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奢侈品牌与艺术联姻:谁沾谁的光[图文]
    奢侈品牌与艺术联姻:谁沾谁的光[图文]

    Dior精神展览导语:奢侈品向来不被认为是艺术,充满了俗世拜金的味道;而艺术品却被常认为神圣且无法用金钱衡量。然而,随着艺术自身形态与疆域的转变,观念先锋们开始打破时尚与艺术的界限。奢侈品牌也逐渐意识到艺术为商业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和推动力,所以,二者的结合越来越紧密。2013年9月13日,“迪奥精神”展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拉开序幕,这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自去年成立以来...

    36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功甫帖》争论促进书法艺术价值回归[图文]
    《功甫帖》争论促进书法艺术价值回归[图文]

    《安素轩石刻》中的《功甫帖》拓本(黑底图)对比《功甫帖》钩摹本(白底图)中国文物网讯2013年9月,收藏家刘益谦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822.9万美元(约合5037万元人民币)拍得苏轼的《功甫帖》,计划于2014年在即将开馆的龙美术馆中展出。但随后,《功甫帖》却被上海博物馆3位研究员公开质疑为伪本,引发热议。近日来,随着刘益谦三次公开声明的发表、上海博物馆3位专家“打假”...

    30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刘钢:小时代绘画[图文]
    刘钢:小时代绘画[图文]

    《熊熊的野心》《熊熊的野心》是一件讨人喜欢的作品,不仅画工精细,情调也很小资。据说,其复制版画极为畅销,买者众多,似乎很多人都从这幅油画中找到了感觉。这件作品的画幅很大,看上去好似一扇硕大的落地窗。透过玻璃窗,可以俯瞰繁华都市的夜景。上百座高楼,鳞次栉比;千万盏灯火,与月争辉。这种华丽的景象,表现出城市生活的浪漫色彩。高大、宽敞的落地窗前,一只小狗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呆呆地望着窗外。弱小、孤...

    189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