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谭平:时间——我的创作方法[图文]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韦韦 点击 :

谭平:时间——我的创作方法 | 美术趣闻

2013年12月2日晚上六点半,由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会学习实践部举办的“直面名师院长论坛”系列讲座第七场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办,此次讲座邀请来的主讲人是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艺术家谭平教授。主持人对谭老师进行简要介绍后讲座开始。

谭平:时间——我的创作方法 | 美术趣闻

谭平老师的讲座主要围绕着他的作品展开,在诠释作品的同时阐述他的创作方法和艺术理念。谭老师在大学时期主修的专业是铜版画,腐蚀铜版画的技法十分复杂,这其中时间的设定是关键,时间的长短会决定作品的效果。在一次创作中,由于一些突发因素使得他在制作版画过程中腐蚀时间过长,最后得到的作品与预想的效果有很大差距。画面的边框被腐蚀,并且图像也与原稿不一。但这个偶然结果却大大启发了他,令他在创作思路上产生了很大的转变,他之前关注的都是方框内部,在这之后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边缘,因为当把作品放入更大的空间时作品的外形非常关键。于是他从此把目光从具象绘画转向了抽象绘画,开始探索画面的不可控性。

谭平:时间——我的创作方法 | 美术趣闻

谭平《无题》系列

谭平1989年赴德国柏林大学深造。在这5年学习中他主要收获了两点,一是对基础课的重视。二是在创作中充分列入时间概念。他的毕业作品《时间》便是将一块铜板每半小时腐蚀的结果呈现出来,依次排列,清晰展现时间的作用。在前年根据日本福岛核辐射事件创作的作品《核辐射》中,他在画布上缓慢倒了50罐红色丙烯颜料,颜料倾倒的形状都是圆点,谭平在每一个圆点的颜料用量以及形状、大小的控制上都竭力维持一致。最后他把这五十个点拍摄下来以动画的方式展示,幻灯片的时间间距控制在半秒,最后观众会看到白色方格中红色圆点缓慢蠕动的景象,既美丽又恐怖。

谭平:时间——我的创作方法 | 美术趣闻

时间装置100x1000cm1993柏林

在2012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作品《一劃》中,他用圆刀刻了一条40米长的线制作成一幅版画。谭平由于在德国留学的受极简主义影响颇深,他在创作中一直致力于用最少的形式表达最丰富的内涵。这幅版画的形式主要是根据主展厅来设计的,他在考察展厅之后发觉这种表达能带来最令人震撼的视觉和心理冲击。此外在这幅作品中还包含了童年的美好回忆,每个人在小时候都有边走路边用树枝划墙的经历,《一劃》体现了这种童心的延续。在对工具的选择上他也做了一番考量,先后尝试使用了多种刻刀,最后感觉圆刀刻画出的线条最饱满,和篆书的感觉很像。

谭平:时间——我的创作方法 | 美术趣闻

时间Time|装置|40x1000cm22件|1993柏林

2013年4月,他又创作了作品《覆盖》。这件作品最终呈现的画面结果并不是重点,作品的意义在于创作的过程。谭平把整个过程录制下来以影像的形式展现给观众。他在2米×3米的画布上绘制抽象图形,画完一遍再用颜料覆盖重新开始画,这个过程中每一遍限定为20分钟,持续了3天。这其中很多次都产生了完整美丽的画面,但是每一次都会被覆盖。谭平相应想要借用这个行为表达对于艺术的思考:打破传统观念与形式的艺术探索过程永无止境,而在这种破坏中往往能催生出不可预估的新创造力。这就像是一场未知的探险,无始无终却风光无限。这件作品到现在依旧放在工作室内,它可以一直画下去,这种覆盖是没有尽头的。

谭平:时间——我的创作方法 | 美术趣闻

谭平非常热衷于抽象艺术,他认为抽象艺术是一种向内看的表达方式,抽象的画面往往蕴含了更加深刻的意义,能更好的激发人的形象力,与观众的交互性也更强。谭老师的探索饱含对艺术的热忱和对未知的期待,当代艺术令很多人迷惑,也没有一个固定的评判标准,但是艺术本就不需要纠结于好坏和优劣,历史的选择总会给出答案。活在当下,所有无畏的、认真的探索都值得被人尊重。

谭平:时间——我的创作方法 | 美术趣闻

Q&A

1-请问您在《覆盖》中的每一笔一画的选择是怎样产生的,是根据自身的审美经验吗?

谭:我的绘画强调“此时此刻性”,作品的创作都是片段式的。我在创作中不怕失败,反而会特意从失败和错误开始,再逐步寻找正确的结果。所以在创作时,是一种无意识的选择,并非有意的。但是对画面结果的判断,比如在《覆盖》的某些阶段我认为画面很完整很好看,这是根据我的审美经验做出的判断。

谭平:时间——我的创作方法 | 美术趣闻

覆盖系列

2-我感觉您在《覆盖》中的创作理念与西方艺术史的发展进程很相似,西方艺术史就是一部不断自我批判和否定的历史。其实我认为发展到极简主义,绘画的形式感已经荡然无存,您认为这种破坏得到的结果一定是一种重构吗,还是最后会衰弱?

谭:当代艺术的确在很多时候都让人觉得很困惑,包括对一些观念艺术的鉴赏也没有清晰的标准。但是这些艺术形式的产生实际上是文明进步的结果。今天的艺术不仅仅让我们去欣赏,更是对智慧的启迪,观念艺术可以很好的启发思维。我认为艺术是不会终结的,会一直发展下去。

谭平:时间——我的创作方法 | 美术趣闻

山与水油画60x50cm1993

3-您在做抽象艺术时非常诚挚和沉稳,您的抽象艺术实际上也发展得非常成熟了,那为什么您不跳出这个模式,去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呢?

谭:一旦真正进入抽象艺术,人就很难回头。习惯了这种向内看的表达方式,看山也不再是山,已经形成的观察方式和理念让我很难去选择其他的创作方法。

谭平:时间——我的创作方法 | 美术趣闻

谭平:时间——我的创作方法 | 美术趣闻

谭平:时间——我的创作方法 | 美术趣闻

谭平创作过程

谭平:时间——我的创作方法 | 美术趣闻

无题铜版画1996

谭平:时间——我的创作方法 | 美术趣闻

谭平:时间——我的创作方法 | 美术趣闻

谭平:时间——我的创作方法 | 美术趣闻

谭平:时间——我的创作方法 | 美术趣闻

谭平一杯OneCup纸上丙烯

Acryliconpaper27x39cm2013

相关文章

  • 陈丹青解读毕加索创作:要了解他的朋友和敌人[图文]
    陈丹青解读毕加索创作:要了解他的朋友和敌人[图文]

    陈丹青讲解毕加索艺术胡晓芒摄“毕加索的画很经典,毕加索的画看不懂。”这两种矛盾的感受令很多普通参观者困惑。昨天下午,著名画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做客《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对中国的策展人提出希望,希望他们为艺术普及多出力。陈丹青的演讲题目是《机会与困境——兼谈毕加索》,他以绘画艺术家的身份从专业角度解读了毕加索的创作和价值,为听众上了一堂精彩...

    29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庸俗化阻碍水墨发展[图文]
    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庸俗化阻碍水墨发展[图文]

    京华时报记者潘之望摄近些年,在经历了西方当代艺术的冲击后,水墨再度成为中国艺术中的热点词汇。数据显示,2003-2013年十年间,全国范围内有关水墨主题的相关展览已举办过619个,今年就有98个相关展览举办,占10年总体量的1/6之多。除了国内,国际上对水墨的关注度也日渐升高,除了博物馆和美术馆,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拍卖行也纷纷举行中国水墨的展览。8月16日,《京华时报》专访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

    169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石湾公仔黄:用中国画技法捏陶瓷[图文]
    石湾公仔黄:用中国画技法捏陶瓷[图文]

    黄志伟和他的作品羊城晚报记者郑迅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佛山科技技术学院兼职教授……黄志伟的头衔如此之多,但面容瘦削的他站到记者面前,对石湾公仔的传承侃侃而谈,似乎又与这些头衔都不一样……这位被昵称为“石湾公仔黄”的大师笑说:“只要揾到食,这门技艺自然可以传承下去!&rd...

    177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春宫画与古希腊裸体艺术的身体审美[图文]
    春宫画与古希腊裸体艺术的身体审美[图文]

    春宫图撰文/廖廖前段时间在杂志上看到陈丹青先生谈春宫画,陈先生说:“要回答为什么偏偏希腊人公然崇拜一丝不挂的身体,中国人偷偷画男女在床上篱下玩,需要很多很多知识和学问,我也巴望找人展开说说呢。”——那我就随便说一说。中国传统的身体审美要明白为何中国人“偷偷画男女在床上篱下玩”,为何中国人没有古希腊人“公然...

    61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谭平:时间——我的创作方法[图文]
    谭平:时间——我的创作方法[图文]

    2013年12月2日晚上六点半,由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会学习实践部举办的“直面名师院长论坛”系列讲座第七场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办,此次讲座邀请来的主讲人是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艺术家谭平教授。主持人对谭老师进行简要介绍后讲座开始。谭平老师的讲座主要围绕着他的作品展开,在诠释作品的同时阐述他的创作方法和艺术理念。谭老师在大学时期主修的专业是铜版画,腐蚀铜版画的技法...

    18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张海涛:从电影到当代艺术[图文]
    张海涛:从电影到当代艺术[图文]

    论坛现场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的第十届北京独立影像展主题论坛“从电影到当代艺术:栗宪庭电影基金的出版计划”8月26日在现象艺术中心举行。现场嘉宾孙松荣(巴黎十大电影学博士,台湾台南艺术大学教授)、杨北辰(ARTFORUM中文网主编)、张海涛(策展人、批评家、艺术档案网主编)、毛晨雨(导演)、胡敌(巴黎第三大学电影与视听研究院)、曹恺(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南京总监)、张献民(...

    159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地下"文物应不应合法化?[图文]
    "地下"文物应不应合法化?[图文]

    唐三彩女俑唐三彩人物俑文图/本报记者吴聿立近日,有政协委员提出:尽快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下文简称《文物保护法》),让现有“地下”文物合法化,并称市场化是对文物最好的一种保护形式。同时,可能是受一浪高过一浪的收藏热的影响,更有观点认为“藏宝于民”有着一定的优点和便利,如果促成这部分文物的民间收藏,不仅能够使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也可以...

    89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画家卫理的绿之梦[图文]
    画家卫理的绿之梦[图文]

    吴正荣卫理新出画集《国墨彩云南》(以下简称《国》)是他多年云南之遁的结晶,是他绘画生涯一次质的飞跃,更是他“禅象国墨”理念开始走向成熟的集成。卫理跟人交谈时,总会情不自禁带着楚腔,神情激昂地宣说他这个楚人的滇人情结。那就是不堪现代都市的喧闹嘈杂,使他的画笔无从抒写,国墨无从挥洒。于是,他打点行囊,天南地北,到处寻觅,终于找到了自己最后的逃遁——...

    129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当代影像艺术:挖掘人性才是好作品[图文]
    当代影像艺术:挖掘人性才是好作品[图文]

    《收藏·趋势》:您在今年2月份的文章《中国当代艺术看了想吐》中说,这几年的观念摄影几乎成了“摆怪”,为什么有这种认识?朱其:作为一种摄影方式,我对于观念摄影的摆拍并不反感。我指的是那种顶着当代艺术的名声而模仿,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创造力的行为。这几年的观念摄影几乎成了“摆一个怪动作摄影”,或者“化装成一个什么人摄影&rdqu...

    93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凝聚大家之力 绘就大爱之风[图文]
    凝聚大家之力 绘就大爱之风[图文]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向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赠送吴长江先生熊猫作品看当代著名书画家吴长江做画,就能深刻领悟一种洒脱之境、唯美之境和雄浑之境:一支如椽巨笔在他手中挥舞,一刷,一滚,一勾,一抹,一点……时许,一朵娇姿欲滴的牡丹跃然纸上。能书能画,能篆能诗的吴长江,被业界称为“四艺兼通”的青年才俊。他将淳朴本色和丰厚底蕴融于其作品中,使...

    104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艺术批评家为何会出尔反尔?[图文]
    艺术批评家为何会出尔反尔?[图文]

    艺术评论家为何会在公开出版物中出尔反尔?人们普遍认为评论家具有一双慧眼,能够作出自信的判断,那他们如何又会改变自己的主意?时代的情绪是否影响了批评家的口味?他们是否会被其他评论者所影响?对艺术家的熟悉程度是否会影响评论者的判断?评论家改变立场是否会对其他评论家产生影响呢?克里姆特的《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引起了评论家在判断上的反复。如果一个政治家的立场左右摇摆,公众和媒体会群起...

    133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纯爷”吴山明[图文]
    “纯爷”吴山明[图文]

    吴山明黔南佳节68×138cm2013年大凡中国美院院长许江作序,又出席开幕式并用他煽情的语调脱稿致辞的画展都是重要的展览。肯定,只要是个展,个展的主人绝对就是一个大腕级的人物。6月19日,刚刚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引起轰动,“重返单纯——吴山明执教五十年·从艺六十年中国画艺术展”继续在杭州的浙江美术馆高调登场。高调的吴山...

    25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姚一鸣:红楼旧画影[图文]
    姚一鸣:红楼旧画影[图文]

    《旅行杂志》所刊《红楼梦》名画之一“憨湘云醉卧芍药裀”成书于清乾隆四十九年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续作者高鹗。自成书以来,《红楼梦》成为真实反映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等的文学杰作。《红楼梦》相关的插图和图画集也层出不穷,其中以绣像居多,也有工笔精绘,以清至民国早期的最为有名。相关《红楼梦》的插图和图画...

    155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不要落入书画伪作的圈套[图文]
    不要落入书画伪作的圈套[图文]

    王原祁(1642-1715)仿梅道人笔意纸本立轴,82×45.5cmRMB:1,800,000-2,000,000。书画作伪的手段古已有之,且前人之述备矣。但如今的藏家仍会一次次中了作伪者恶意的圈套。正如资深藏家蒋文进的告诫:“藏家们上当受骗并非真的毫无书画鉴定知识,而是当貌似天大的‘漏儿’摆在面前时,原本的判断力丧失殆尽,轻而易举地&lsquo...

    145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关于宋庄青年艺术家砍手自杀的“争论”[图文]
    关于宋庄青年艺术家砍手自杀的“争论”[图文]

    王笠泽和李律师关于宋庄青年艺术家砍手自杀的“争论”2014年元月12日上午,我看到了《宋庄青年艺术家生存困难自己砍手》这篇新闻报道,心里很难受,立即转发在自己的维信里,并写了下边的一句话:为宋庄的青年艺术家流泪!呼吁通州区、宋庄镇政府设立“艺术救济基金“,不能让创业的艺术家去死啊!我的一位律师朋友很快发来一封回信,发表了他的一些看法。我和他因此...

    94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