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周愚山:关于我的书法之路[图文]

时间 : 12-01 投稿人 : 珉儿 点击 :

周愚山:关于我的书法之路 | 美术观点百岁老书法家周愚山

我从小开始学识字学写字。五六岁的孩子,谈不上书法,那只能算是涂鸦。

我六岁入学,就学于黄河路益寿里弄口毓贤小学,回到家里,父亲(字钟麟,讳毓仁)除了管理求古斋书局的生意,关起门来就辅导我写字。尽管我学习用功,但父亲总是不满足,恨铁不成钢。

父亲是苏州绿荫堂书业学徒出身,有志气,爱学习,学习勤奋,自学成才,练就一手魏体书法,善写斗方榜书。当我开始学字时父亲就用自己的经验教育培养我,他希望我像他那么健康成长,要求我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家里经营书法碑帖,各种碑帖家里应有尽有,举目所见,伸手所及,多的是名家法帖,而且还有历代精品。父亲面对着家里那些堆积如山的书山帖海,他说:你的命真好,出生在周家。如果要学书,这些书都是你的老师;人家学书,欲觅法帖而不可得。父亲还从国家命运前途和切身利害关系垂训,晓之以民族大义、爱国精神。他对我说,我们家经营碑帖,作为周家的子孙我们靠山吃山,还指着这些碑帖吃饭哩。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这些不仅仅是碑帖,而且是我们祖宗代代相传视之为命根子的瑰宝,是我们中华的精神、中国文化。你可以从临习碑帖过程中,获得文化内涵和精华的陶冶。

周愚山:关于我的书法之路 | 美术观点

铁线篆对联

父亲为了让我开眼,认识何为文化精品,最大限度地极尽努力地挖掘、搜求、精拓各种名家法帖。

最初学字,从简单的单字学起,大、小、人、刀、尺、牛、羊、犬。从汉字一笔一画八法学起:点、撇、捺、横、竖、勾、挑、折。如果轻重把握不当,用墨、用力不当,用力猛了,就变成了墨猪,出轨了,就成了涂鸦。

我的学书也有力不从心的墨猪和涂鸦的过程,经过父亲循循善诱,逐渐走上书写的规范,书法才有了面目一新的美感。父亲还从文房四宝等物质上满足我的需求。这时我也有了学习的门径,有后劲和自信。我对自己要求严格,我在获得名次之前,将自己的一切习作均称之为涂鸦。

父亲在解放前管理求古斋书局的生意,他作为店主、编辑出版家、经销商,认识人多,有书法家、金石家、画家,他们都是原作者,都是名家,我有有利条件,这些名家都有高明的书画技术,学会他们一招一式,艺术造诣都可以不同凡响。他们都很善良,也很乐意传授经验教导我,但他们不可能随时随地指点我。所以最终能够帮助我的也只有我的父亲。最初的启蒙导师是我的父亲,还有我家书帖局的老人江山籍账房前清秀才周觐光(岐山)。汪仁寿是金石学家,编过第一部《金石大字典》,因为金石学是学习书法六艺的基础,学习书法,必须从这里开始,因为我幼年时金石家汪仁寿教过我,所以人家都称汪仁寿是我的老师。我不否认。汪仁寿(静山)不仅对金石书法有很深造诣,而且他行书也是从颜体行书脱胎变化而来。无锡书法家华绎之(士巽)亦以颜体书法最为著名,他认为学习楷体必须从颜真卿入手。所以我从小学书法学得最多的是颜体。一直到老,我都锲而不舍。人家都说我学颜体最得神髓,有人说我的颜体书艺最接近原作,可以乱真。后来我弱冠参加上海市书法比赛,获奖作品就是一幅颜体书艺。

我很感谢汪先生和华先生的教诲。父亲说过,学书的经验必须借鉴前人,最上乘的书艺即从秦汉晋唐入手,父亲也说过学书之道“贵从秦汉晋唐入手”,先从正书入手,然后从正书而及隶篆草。颜体传世笔画巨细皆有法的成熟作品《多宝塔感应碑文》《勤礼碑》是正书,我自从第一次临习颜书以来,已经或整体或局部地临习多次,越写越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好像颜体已经成为自己固有的一种文字风格。

在新闸路271弄12号旧居,天井里有一方很大的被打磨得很光滑的青石板,是父亲专为我置办用来给我练字的,用毛笔蘸水在这用之不竭的天然纸张上练字,这是一个聪明而简易的办法。我的书法,从涂鸦到步入正轨,多亏了我父亲。一直到1992年上海市市政建设成都路高架规划区新闸路段民居动迁时,青石板才弃之不用,也许是因为新居无法安置而弃之。青石板对我的成长,无疑是有功的,我不应该忘记故旧,而将它丢弃了。

学习书法主要方法是临池,临池的方法,就是以古人的书法精品作为法帖,分析古人的运笔方法、先后次序的规律,抑扬顿挫的规律,然后按照古人的方法和规律,一笔一划照着临摹,经过多次临习,然后将古人运笔方法融合成自己的笔法,然后再脱稿背临,将古人法帖默写出来。

与隶书、楷书不同的篆书,无论铁线篆还是玉筋篆,形体结构变化最多,它要求起笔时用多少力度,收笔时也用多少力度,在用笔过程中不能有力度的变化;起笔时要求突然而起,收笔时要求戛然而止。要求起于该起之处,终于该止之时,恰到好处。从起笔到收笔,始终保持运气和运笔的平稳沉着、保持恒动运动的态势,就好像头顶一碗水平衡运动,不准让水花晃出水面。

1936年,我与夫人王碧英缔结百年佳约,夫人宜室宜家,敬老爱幼,和睦家庭,为我带来好运。夫人临门嫁入周家,接二连三不断给我带来好运。第一是我的学业成绩获得第一名,得到院长丁济万颁发的银质奖杯。第二是1935年我以寿山的名号参加上海市书法比赛,获得冠军。颁奖会上市长吴铁城亲书条屏“媲美右军”作为奖励。1937年,作品八代古文屏入选全国第二次美术展览会,荣获佳誉,一举成名。1940年影印出版《百体半刊》,民国元老于右任誉之为“四体碑范”。1944年在父亲支持下我应征参加商界巨星湖北赵厚甫为祝贺母亲六十岁寿辰举办的大型《贞松永茂》集册的文化活动,有一百八十六位书画作者应征,征集一百九十幅作品,我的书法作品“敬书九如”也名列其中,作为后起之辈获此殊荣。1947年4月在父亲帮助下我在上海闹市区最繁华的南京路地段大新公司书画厅举办个人书展,邀请函和展会会标均出自书法大师马公愚和邓散木手笔。

关于临摹学习颜体书法《多宝塔碑文》全篇还有一个故事。书法艺术从来是书斋里孤寂的个体文化活动,自从我的书法艺术、颜体书艺得到众人的追随,上海市精武体育馆(位于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以我为导师的临池班,许多人追随我左右。我家客厅里也都是好学的学员。我的女婿从他与小女结婚开始,也响应和追随于我,我深感中华文化大道不孤,咫尺天涯,百步之内,自有芳草。

记忆中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文》是我最喜欢并临习最多的一种,因为此碑文精气神最充沛,神完气足,是颜真卿四十四岁青壮时代作品,最精彩。此碑从我青年时代开始临习,三十多年过去,亦临习多次,如今再临习,如重访故人,温故而知新。我动笔时,心情非常愉快,因此既写得非常用心,也进展很顺利,于是一天时间全篇两千两百多字,写成一本册页。

感慨之余我又将册页从头至尾检校一遍。

当检校到第四十四页时,我便念到这页的最后一句“惟我禅师超然”,到了“然”字,因纸尽转页,须把“然”字转到下页,但是我突然发现,在转页后的第一字,我竟找不到这个“然”字,显然是把这“然”字给脱漏了。为了补救,我只能在四十四页左下角处补上一个小字的“然”字,以后给自己留下醒目的标志,这必须引以为教训:说明在最得意处越是要保持谨慎。

又有一个故事。1989年(己巳年)初冬十月,我从父亲遗物中发现留下的一张关于龙藏寺碑文片段临本的墨迹,上有父亲的名号“愧斋”,还有与名号一样的一枚图章。看到遗物,就如同看到父亲的音容笑貌。父亲的形象,三缕青须,举止飘逸,神情凝重,一举一动一幕一幕好像叠映的电影,恍若生前。我的眼睛湿润了,泪水突眶而出。我好像重新回到六十年前,重新依偎在老父的膝下。

这时我眼前浮现出一群人围观在旧宅天井里的景象。那是父亲应客户之请,在新油漆的牌匾前书写榜书的情景。他摆开架势如临大阵,他用最受欢迎的“堂皇体态”和令人仰慕的魏体书法“浑厚笔意”为客户们大显身手,旁边站着一群围观的人群,他们一边观看一边还啧啧连声地恭维和赞叹。当我六十年后意外重睹父亲临习龙藏寺的那张“寸楷书”墨宝时,耳畔又仿佛响起父亲的久违的声音,亲切的话语:“我们家的衣食父母”“书山帖海,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是他重复多年的教诲。那声音久已荒疏,一旦想起,让我感到无比的醇厚和亲切。如今要想再重温一遍,已不可得。我还记起,父亲为了满足我对书法精拓善本的追求和精品砚台和对烟墨徽墨的追求,从来不计价格多么昂贵,纵然踏破铁鞋无觅处,但他总是想方设法为我办到。为此我体验到父母的心最伟大,父母的爱是最最慈爱,他们的心最宽厚,最应该受到晚辈的尊敬。六十多年后当一九八九年见到父亲那一页墨迹时我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我想起前人说过无数次又怀着无限歉疚的两句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于是我重新捡起父亲六十年前写的那张墨宝,放到面前,摩挲再三,生怕得而复失,我令女婿拿去多复印数张。于是我写下一首七言古诗:“墨迹宝藏六十年,写魏据案在眼前。”首句我旧事重提。“寸楷尺页仅此纸,擘窠布招书常悬。龙门选摹龙藏寺,参照濬宣运方圆。堂皇体态浑厚笔,不让写碑当代贤。训儿箕裘须克绍,衣食莫忘书帖泉,甫冠才能粗涂鸦,亲友酬酢教任肩。精拓善本尽罗致,砖台佳砚不计钱。培育直至年长大,尺获寸进有源渊,卌年哀痛隔天壌,安得依依膝下旋。”天下万物皆有价,只有父母之爱最无价。因为父母之爱是无法计量的,也无法复制。

相关文章

  • 美术双年展:用今天给明天画像[图文]
    美术双年展:用今天给明天画像[图文]

    图片资料中国艺术界的重要展事之一——“2012·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经过近一个月的展览,即将于22日闭幕。该展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参展国家84个,参展作品超过700件,再次引起海内外艺术界的关注和期待。第五届北京双年展的主题是“未来与现实”(Futur...

    131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喜歌剧要本土化,不忘娱乐大众[图文]
    喜歌剧要本土化,不忘娱乐大众[图文]

    ■上海首届喜歌剧展演下周上演6部喜歌剧■艺术总监、导演李卫谈歌剧改编本土化问题“改编的初衷,是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我做得更多的是将舞台风貌现代化、亲民化,强调歌剧的娱乐作用。喜歌剧这种题材,再怎么强调娱乐作用,都不会影响其内涵,它本来就是为了娱乐大众而存在的。”——李卫李卫导演的《群妖围舞》《女仆当家》被改编成老教授和小保姆之间的故事下...

    74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收藏家田太华策划万米书画长卷的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图文]
    收藏家田太华策划万米书画长卷的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图文]

    著名策划收藏家、书画集成大师田太华先生纵观中国艺术史,凡优秀的艺术作品必是具有极高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这一双重特征的,比如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宴集序》,不仅在章法、结构、笔法上都堪称完美,而且对后世书法学习和探索都树立了丰碑。《兰亭宴集序》不仅是王羲之书法思想的完美体现,更是作者气度、风神、襟怀、情愫的具体体现;《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作者通过对清明节日北宁都城汴梁和以...

    27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聚焦艺术  直言心声——读《中国文艺发展态势丛书》8卷本
    聚焦艺术 直言心声——读《中国文艺发展态势丛书》8卷本

    《文艺大视野》封面一超摄年前逛北京潘家园古旧书市,发现有中国艺术报社去年底编辑出版的一套精美的《文艺锐批评(上、下)》理论书籍出售,后来我致电向老友、中国艺术报社国际通联部主任孟祥宁道兄索要此书,未料一周以后,他就快递了一套共7种8卷本、5.6公斤重的《中国文艺发展态势丛书》,着实让我大吃一惊。这套丛书,由中国艺术报社编、向云驹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的新书,被列为&ldquo...

    191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藏巧守拙、大智若愚[图文]
    藏巧守拙、大智若愚[图文]

    贾平凹代表文坛的一种“响动”,好像多年来都是这样的,贾平凹自己不弄出点“响动”,文坛很寂寞;文坛上的那帮人,如若不把贾平凹整出点“响动”,就会憋得难受。然而,面对偌大的文坛,贾平凹的任何一次“响动”,都让评论界在赞美、批评之余,最后又完全陷入一种思维上的迷茫与混沌,无奈之下,有人只好冠之曰&ldquo...

    197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许江:难忘教诲[图文]
    许江:难忘教诲[图文]

    赵无极在中国美院做教学示范赵无极先生是当代著名华裔法籍画家,是当今世界画坛很有影响的一位大师。他以中国人的胸怀,吸收民族传统之神韵,博采欧美绘画流派之精华,融汇东西方之所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受到世界艺坛的推崇和颂扬。1985年5月,赵无极先生应我们的邀请,来到他的母校——浙江美术学院。学院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绘画讲习班,有来自全国8所美术院校的教师和浙美部分师生27人...

    39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杨小彦:要从历史的眼神里辨别真相[图文]
    杨小彦:要从历史的眼神里辨别真相[图文]

    1955年3月号《人民画报》封面日前,中山大学教授杨小彦在中山大学“政务论坛”进行题为“革命:从现实到想象———20世纪下半叶中国革命的视觉记忆及其变异”的讲座。杨小彦用多年来收集的历史照片,从视觉记忆的角度讲述了“革命”概念的历史变化,陈述了图片的历史价值。杨小彦首先厘...

    129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张国琳艺术的“大千世界”[图文]
    张国琳艺术的“大千世界”[图文]

    张国琳是依靠黑白画练习走近现代美术的。1984年他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学习,这是他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研修期间他集中精力从事黑白版画艺术研究、创作,他的结业习作——65幅黑白组画《大千世界》(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年《美术》月刊第6期、《人民日报》1988年10月25日版有介绍),就是他百余天近似疯狂地夜以继日创作的结晶,是他经历85美术思潮的见证。1989年,...

    185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略论近代书法家徐之谦的生平及艺术[图文]
    略论近代书法家徐之谦的生平及艺术[图文]

    徐之谦篆书作品□汪新林徐之谦(1903-1985),字钵盦,号益斋,又号居庸山农,昌平阳坊镇葛村人,近现代书法大家、篆刻家。其金石书法炉火纯青,对篆、隶、行、楷、草及宋体、美术字无不精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书林全才、奇才。同时,他学古而不泥古,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前人的经典佳作融会贯通,既恪守宗法、遵循规范,又有所创新、独具特色。他的篆刻作品结构端庄、笔力雅练、刀法刚健、疏密得当,在国内外享有极...

    92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中国人物画四大家之黄胄:艺术要走出“象牙塔” [图文]
    中国人物画四大家之黄胄:艺术要走出“象牙塔” [图文]

    所谓“大画家”在老百姓的眼中,就是要有那种“一招鲜”的绝技,比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毛驴,几乎每个对中国美术稍有了解的人,都能津津乐道地说上几句。个中原因其来有自,不过多少有些不全面,因为作为“大画家”,“一招鲜”恐怕还是单薄了些,正如著名雕塑家许鸿飞所说:那只能算技巧,算不得创造力。事实上,...

    159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高龄画家张金鉴访谈录[图文]
    高龄画家张金鉴访谈录[图文]

    图喜报丰收叶问:收到这么多函电,有何感想?张答:读者对我创作和经历的兴趣这是预料之中。但是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好奇者的函电,可见《美术报》的宣传力度。凡是亲笔来信的,由我自己复函。叶问:有人要求登门拜访学画,你的意见如何?张答:我画速写,兴致一来,随时可画。我画国画,退休后习惯于晚间创作。此时夜深人静心怀开畅,酝酿构思幡然有悟,充满激情流露腕底,放笔大胆得意忘形,往往能取得意外的艺术效果。...

    189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朱家溍先生与故乡[图文]
    朱家溍先生与故乡[图文]

    本文作者与朱家溍(右)在萧山博物馆1996年春,朱家溍受聘为萧山博物馆顾问。自那时起,先生几乎每年亲赴故乡,无偿为博物馆馆藏的文物作鉴定。内容涉及书画、铜器、杂件、家具等等,过目鉴定的藏品近2000件。纠正了许多原先鉴定的错误,为馆藏文物的科学管理与利用,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朱家溍,字季黄,原籍浙江萧山新塘朱家坛村。1914年生于北京,2003年去世。生前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

    125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抽象艺术终于让人看得懂了吗[图文]
    抽象艺术终于让人看得懂了吗[图文]

    谭平无题朋友圈近来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测试:测测你的艺术智商,能否区分出是抽象艺术还是幼儿涂鸦?十幅作品,连蒙带猜竟然也有很多人答对了一半以上。从之前人们对抽象艺术的敬而远之,再到好奇、接纳、认可、喜欢,近两年,抽象艺术在中国迎来了又一次回潮。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八十年代初之后的两次小高潮不同,这次抽象艺术显然跨出了“圈子内讨论”的樊篱,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得到了关注。&...

    132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专访蔡国强:谈艺术与争议[图文]
    专访蔡国强:谈艺术与争议[图文]

    《九级浪》在外滩前的黄浦江上驶过,上海,2014年一艘载着99只奄奄一息的仿真动物的大船静静停靠在黄浦江畔,这是中国艺术家蔡国强的最新个展《蔡国强:九级浪》中的同名装置作品。蔡国强解释道,“九级浪”是最危险,最高的浪潮,以此命名这个诺亚方舟般的作品和整个展览,表达生态问题的严重性。然而,8月8日展览开幕当天,蔡国强在黄浦江上为开幕所做的白天焰火作品,也引起了舆论的&ld...

    107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摄影技术没有进步的6个原因[图文]
    摄影技术没有进步的6个原因[图文]

    摄影技术没有进步的6个常见原因摄影不是游戏,“升级”与经验值之间绝不是线性关系。有些人天赋异禀,可能初初拿到相机就能拍出非常精彩的照片,而有的人则不管怎么学习、升级器材最后都达不到所谓“摄影师”的标准,最不幸的是当这些人发现自己能力有限之后会立马“退烧”,浪费了时间和金钱。然而真相往往太过于简单而又残酷,升级的关键其实就在...

    66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