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仕女图所画美女为何都是单眼皮[图文]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阿兴 点击 :

仕女图所画美女为何都是单眼皮 | 美术科普唐·《簪花仕女图》(局部)

经常翻阅画册,不期然地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历代仕女图所画的美女,全都是单眼皮,双眼皮的一个也没看到。

这是为什么?我开始思索。单眼皮是蒙古人种的特征之一,其起因是由于上眼睑的上方脂肪较多,形成一道褶襞,将上眼睑盖住。这样看来,古代的汉人是”纯系”的蒙古人种啰?

但所谓“古代”,要看古到什么时候。秦、汉以前,汉族的血统或许较纯,这从出土的秦俑可以得到证明。秦俑脸宽、鼻扁,而且都有一双单眼皮的凤眼,正是典型的蒙古人种。但是到了晋室东渡之后,汉族的遗传结构就不可能再像秦、汉时那么”纯粹”。公元四至六世纪(魏晋南北朝),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侵(五胡乱华),结果入侵的异族大多被汉族同化,南下避难的汉族又同化了若干南方土著民族。灿烂的大唐文明,就是这次民族大融合的结果。

根据族群遗传学,如无重大外力干扰,在有限的时间内,族群的基因组成维持恒定。对汉族来说,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正是”重大外力干扰”。”干扰”的结果,汉族的遗传结构不可能不发生变化。

民族大融合

这种变化可以从唐代壁画及唐代雕塑看出端倪。壁画和雕塑中都出现了凸鼻凹目的胡人,而且为数相当多。双眼皮也出现了,但似乎未见出现在汉人脸上。双眼皮仍未大量出现,可能和这些壁画及雕塑全都存在于北方有关。当时北方还是中国的文化中心,而被北方汉族同化的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应该都是相当”纯粹”的蒙古人种。尽管北方汉族的遗传结构变了,但就眼皮来说,蒙古人种特征之一的单眼皮,似乎并未受到多少影响。传世唐代仕女图中的美女,人人都有一双细长的凤眼和单眼皮。这应是反映了当时体质人类学实况,而非仅仅出于审美的考虑。

类似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宋代再次发生。从南宋起,中国的文化中心迁移到长江流域。汉族的向南拓展,使得许多东南亚系统的民族融入汉族。同时,入侵北方的辽(契丹)、金(满)等异族被汉族同化。大约从元朝起,南方土著大多皆已汉化,北方汉族已不再大量添加新血,南北各地汉族的遗传结构基本已经定型。

从民族学的角度看,与其将汉族视为一个民族,不如视为一个文化共同体。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的一位维吾尔族朋友曾和我谈过这个问题,他说:”什么是汉族?从来没人说清楚。在我看来,就是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以外的乱七八糟的一大群。”他的说法虽然戏谑了一些,但也并非全无道理。汉族以共同的表意文字、儒家思想及”天下”观念为凝聚力,将不同方言甚至血缘的族群牢固地凝聚在一起,而成为一个超大民族。在人类的历史上,类似的例子十分罕见。

肖像画的讯息

宋代绘画重视写实,题材多样,不避世俗。从宋代的人物画中,应可窥见宋人的体质及形貌。大约从元朝起,文人画家取代了职业画家,成为画坛主流。文人画重视一己心灵感受,不重视所描绘对象是否形似。当文人画横扫画坛的时候,只有肖像画和民间庙墙画未曾受到影响。虽然肖像画家每每被视为画匠,但上自朝廷、下至民间,都需要肖像画家为人写真、传神。从历代传世肖像画中,可以看出许多有趣的讯息。

笔者曾随手翻阅手边的画册,发现在历代帝后中,宋太祖(赵匡胤)是单眼皮,其弟宋太宗(赵光义)却是双眼皮;元世祖(忽必烈)是单眼皮,其皇后(彻伯尔)却是双眼皮;明太祖、马皇后、明成祖是单眼皮,明宣宗却是双眼皮;清圣祖(康熙)、清世宗(雍正)是单眼皮,清高宗(乾隆)和他的贵妃慧贤却是双眼皮……。在历代画家中,宋徽宗、倪瓒(云林)、恽寿平(南田)、金农(冬心)是单眼皮,沈周(石田)、徐渭(文长)、曾鲸(波臣)、陈洪绶(老莲)、王时敏(烟客)是双眼皮……。

如果查阅更多的古人画像,相信可以得出南、北的单、双眼皮比例。要是和现今的比例相比较,或许可以得出一些有趣的讯息。以台湾来说,台湾人的遗传结构显然变了。1949年东渡的150万军民,不但为台湾带来了新的文化,也改变了台湾人基因组成。这一历史变局,为族群遗传学和人类学、社会学提供了绝佳的研究材料。

南方民族的融入

唐代以后的双眼皮增多,可能和西域胡人(属高加索人种)的混入和南方开发有关。唐代大批西域胡人来到中国,不可能不和汉人通婚。另一方面,南方的土著虽属蒙古人种,但混有地中海人(属高加索人种)、矮黑人的血统。过去他们分布至华南(甚至华中),随着汉族向南拓展,有的被同化了,有的向南逃迁。从中南半岛人、马来西亚人及中国南方少数民放身上,应可看出华南原住民的原始形貌。

从秦俑清一色的单眼皮,到偶而出现双眼皮的唐代壁画和雕塑,到宋代以后肖像画的双眼皮增多,这些事实告诉我们:随着民族融合,汉族的遗传结构已一变再变,早就和以黄河流域为中心时不一样了。

传统审美观的没落

尽管肖像画中的男女人物有单眼皮也有双眼皮,但历代仕女图中的美女,却无所例外地都是单眼皮。这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为人画像,必须忠于事实,但绘制仕女图却无此限制,只要依照约定成俗的审美观,就可以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美人。历代的审美观并非一成不变,如唐人崇尚秾艳丰肥,明、清崇尚纤弱轻柔,但唯一不变的是:对细长凤眼和单眼皮的偏好。在绘画中,从现存最古的一幅人物画──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起,一直到清末民初,甚至到抗战以前,对单眼皮和细长凤眼的偏好从来没有变过。

仕女图中千篇一律的单眼皮,在晋朝和唐朝可能出于写实。当举目所见,无论男女无不是单眼皮时,形诸丹青自然不可能出现双眼皮,这就像西方画家不会将西方人画成单眼皮的道理是一样的。然而,宋朝以后,将美人画成单眼皮却成为一种程序。程序的形成,或出于陈陈相因,或出于长期以北方为文化中心所形成的审美观的制约。总之,在中国人的审美观未被西方的审美观凌越之前,中国人对于美人的认定是有自己的标准的。

这种中国人的自家标准,大约在抗战前后被彻底摧毁。我曾到中正艺廊参观”百年版画海报精品展”,从展出的”月份牌画”中,大致可以看出中西易势的过程。月份牌画肇始于二十世纪初的上海,是一种参用西画技法的仕女图广告画。早期月份牌画所画的美女,体态较为纤弱,眼型以细长凤眼、单眼皮居多。到了后期,体态普遍较为健美,眼型则以双眼皮、大眼睛居多。转变的轨迹清晰可寻。

(原刊台湾《科学月刊》1997年6月号、)张之杰

相关文章

  • 盘点十类国际艺术大事件[图文]
    盘点十类国际艺术大事件[图文]

    回首2012,国际艺术圈经历了很多意外:多家博物馆被盗;名家画作惨遭破坏;各种赝品丑闻频频曝出;纽约艺术圈遭遇飓风“桑迪”;多位艺术圈名流相继离世;但同时,多个重量级个展与回顾展,以及精彩纷呈的艺博会,以及拍卖市场被刷新的多个纪录,还是为我们带来了诸多惊喜。另外,多家画廊和艺术机构也都在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多变化……在即将跨入2013之际,99艺术...

    111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印象派画家莫奈:水的拉斐尔[图文]
    印象派画家莫奈:水的拉斐尔[图文]

    莫奈作品《蓝睡莲》兰草■|对我影响最大的艺术品|在一本画册里,我浏览着欧洲名画,其中《蓝睡莲》的蓝色调和斑驳的画面,瞬间让我心动了。它不是轰轰烈烈式的感动,而是悄无生息地激起了潜在我生命里的情怀。在此之前,我一直在寻找一种热爱生命的方式,《蓝睡莲》给了我一个答案,那就是追求、永无止境地去追求,如名画呈现出来的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蓝睡莲》是印象主义绘画大师克劳德·莫奈晚年创...

    122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徐小虎谈名画的真迹与伪作[图文]
    徐小虎谈名画的真迹与伪作[图文]

    徐小虎像李媛绘西方艺术史学的结构分析法,画家王季迁处学到的“笔墨”研究的方法,以及通过日本收藏的中国书画进行时代特征上的对应研究,徐小虎建立了一套既能描绘时代特征又能具体呈现画家个人风格的鉴定方法,她用这把时代的尺去量吴镇的作品,然后写出了这本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被遗忘的真迹》。她在这本书里的结论是颠覆性的,用她的方法,目前只找到吴镇三幅半真迹。不仅是吴镇,很多来头很大...

    73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当前城市雕塑作品最大弊病就是没有思想[图文]
    当前城市雕塑作品最大弊病就是没有思想[图文]

    10月9日,莫言雕塑亮相上海南京西路雕塑邀请展11月13日消息:“我的作品讲述的是友谊精神。我们有着不同的背景,但是我们可以团结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这就是城市生活的内涵。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但是人们可以愉快地相处。”这是来自肯尼亚的雕塑家葛瑞德·莫托蒂·欧豪,为其在2014中国(长沙)国际雕塑文化艺术节上创作的新作品《思想的自由》所做的注解。...

    181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杨柳青年画中的生态美[图文]
    杨柳青年画中的生态美[图文]

    桃花坞年画图为日前杨柳青年画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年画制作的关键工序——彩绘。编者按杨柳青,是京杭大运河天津段沿岸多水环境中孕育出的北国江南。它以出产年画而享誉海内外。杨柳青年画,这种起源于农耕文化的传统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是如何反映自然生态美景,与人民的传统生活密切相连的呢?杨柳青,一个水美、人美的胜景佳地。古代大清河东流入海,在此交汇,故此地史称...

    50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批评家朱向前谈莫言:不以理性见长 思想庞杂混沌[图文]
    批评家朱向前谈莫言:不以理性见长 思想庞杂混沌[图文]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本土作家。对莫言创作最为熟悉的人之一,莫言军艺同班同学,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朱向前是最早对莫言的创作发出声音的人,一路见证莫言创作的成长,而他个人的理论批评轨迹也始于对莫言早期作品的关注与鉴赏。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朱向前就曾下过断言:莫言必...

    77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过云楼大片为何这样红(图)
    过云楼大片为何这样红(图)

    过云楼如果说过云楼古籍拍卖是一部大片,那是当之无愧。孤本宋版书是独一无二的重磅演员,华丽的策划包装是让人难忘的剧情,对价格的猜测一开始就制造了悬疑,再加上一波三折的归属问题更将故事推向了高潮……大片还没落幕,却已足够给文化产业从业者带来思考和启发。壹拍卖与文化过云楼古籍之所以在拍卖前就风生水起,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除了拍品本身过硬,更在于拍卖公司不遗余力的文化...

    159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陈履生:我们的博物馆教育功能薄弱[图文]
    陈履生:我们的博物馆教育功能薄弱[图文]

    2011年5月30日,陈履生在国博“艺术时空之旅”展览现场。新京报记者薛珺摄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接受新京报专访,谈国博的运作及私人博物馆的发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身份之外,陈履生是艺术史论者、画家、摄影家。他个人展览正在北京侨福芳草地展出。2012年,他的展览主题是“博物馆建筑摄影”,这一次则是“巴西摄影”,呈现异域风情和人...

    31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顾一指:给刘小东提一言[图文]
    顾一指:给刘小东提一言[图文]

    刘小东即使当代艺术在一些地方的民间艺术机构已经发展得风生水起,但是,如果它进入不了中国公立美术馆(含博物馆,下同)的收藏序列,一些艺术家自我感觉多少有点散仙的意思,仿佛一支游击队哪怕战绩再好也没能成为正规军,总有几分自卑在内。这很可能是当代艺术家刘小东在本届两会上提案《支持公立美术馆收藏当代艺术》的精神初衷,当然,这只是猜测。当代艺术在中国,是缺乏传统传承根源的。可以这么说,当代艺术是横切进...

    55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张俊东:吴昌硕与齐白石张大千绘画之比较[图文]
    张俊东:吴昌硕与齐白石张大千绘画之比较[图文]

    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在近些年的艺术市场上,作为海派后期的大师级人物,吴昌硕画作的市场价格,与早已跻身亿元俱乐部的齐白石、张大千画作相比,并不算耀眼,更不符合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那么,究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吴昌硕与齐白石、张大千三者在绘画艺术上又有着怎样差异呢?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文物网于近日采访了著名中青年书画家、书画评论家张俊东先生,他对于三人的绘画艺术有着自己的看法。齐白石比吴昌硕更...

    110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评论家冷静看待莫言获奖:不代表真的走向世界[图文]
    评论家冷静看待莫言获奖:不代表真的走向世界[图文]

    (记者刘婷)昨天,由文艺报、中国作家网、新浪文化读书举办的“莫言小说特质及中国文学发展的可能性”研讨会举行并进行网络图文直播。李敬泽、陆建德、陈众议、雷达、梁鸿鹰、陈晓明等众多评论家对莫言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进行了深度探讨,并对目前的舆论热潮进行了较为冷静的思考。对于莫言的写作特点,梁鸿鹰表示,他的特质在于扎根中国现实,进行无拘无束的文学创造。作家的写作还是要注重自己的...

    687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米原康正:我的摄影与色情无关[图文]
    米原康正:我的摄影与色情无关[图文]

    图片资料自从2004年在东京的Spaceforce首度举办名为“Loveyone”的个人摄影展后,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米原就被扣上了“情色潮流教父”的名号,同时在《NumeroTokyo》、《EyeScream》、《Nicola》等数家日本著名时尚潮流杂志拥有自己的摄影专栏。与荒木经惟夸张、恣意、沉溺于描摹死亡与肉体关系的风格截然不同,米原康正...

    121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艺评家谈裸睡艺术:裸睡就是一个噱头[图文]
    艺评家谈裸睡艺术:裸睡就是一个噱头[图文]

    面对周洁的展览,不同的艺术家发出了不同的解读和声音画家范明正认为,裸体其实只是一种很正常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家吸引关注本身也并没有什么错,“她展示的铁丝床等铁丝作品还是非常有意思的”。中国美术批评家协会学术委员刘礼宾则表示,无论周洁方面如何解释,展览的海报上周洁确实是裸睡在铁丝床上的,这不能归结于外界的误读,刘礼宾说“就我目前看来,这个裸睡就是一个噱头。在...

    31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詹建俊:艺术家应具有社会担当[图文]
    詹建俊:艺术家应具有社会担当[图文]

    詹建俊,满族,1931生于沈阳,自幼随父移居北京。1953年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本科毕业,1955年中央美术学院彩墨系研究生毕业,1957年俄罗斯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毕业,同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作为中国油画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学派”的力行者、中国油画界的领军人物之一,詹建俊于2013年1月荣获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共同颁发的“中国美术奖&middo...

    123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高居翰:让绘画通过画史进入历史[图文]
    高居翰:让绘画通过画史进入历史[图文]

    高居翰美国著名艺术史学者高居翰(JamesGahill)于美国时间2月14日在加州家中去世,享年87岁。他在《隔江山色》、《江岸送别》、《气势撼人》等系列著述中所构建的对于元明清绘画的独特叙事分析模式,被评价为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一个高峰。最后的著述美国堪萨斯城的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是收藏中国古代书画的顶级博物馆之一。该馆前中国艺术部主任、现任斯坦福大学坎特艺术中心亚洲...

    90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