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作家梁晓声谈如何当政协委员[图文]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小印 点击 : 718 次

十年提案都与自己所在领域无关

反腐和民生才是关键问题

作家梁晓声谈如何当政协委员 | 美术资料

梁晓声因为心脏与颈椎问题没有参加今年全国两会,但还是在春节期间撰写了三份提案。早报记者许荻晔图

◎梁晓声两会语录

以前在两会上我拍过桌子,以后会要求自己不再拍桌子。(2012)

城市退休工人的退休金还须涨;医疗福利还要再提高;普通劳动者的工资和纳税额线也还有上调空间。(2011)

作家梁晓声谈如何当政协委员 | 美术资料

梁晓声的提案手稿。

代表委员的责任之一就是从国家那儿一而再、再而三地要钱,给予“最差的就是钱”的群体。我将不断呼吁通过立法使工人获得合理劳动价值的份额,靠讲良心没意义。(2011)

中国的钱是中国人挣的,挣了大大方方地分了,普通劳动者才有为国家当“工蚁”的后劲。(2011)

其实还有很多比恢复繁体字更值得关注的事情。这样的提议如果在一些学术论坛上提出来可能会更好。(2009)

我们不能全靠传统文化来活着。文化更应该植入一些新鲜、现代的元素,只有这样,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2009)

孩子们的大脑已经用伤了,不能再让他们的头脑中只有考试一件事。(2008)

“今年你看到什么有价值的提案吗?跟我说说。”在北京海淀的家中,作家梁晓声见到记者后便开门见山。

因为心脏与颈椎问题严重到几度晕厥,一次甚至发生在出租车上,这位全国政协委员不得不请了病假,没有出席今年两会。即便如此,春节期间他还写了三个提案,打算在两会之后提交;这几天也密切关注报纸与电视的两会新闻,“我还没有看到什么特别重要的提案,我想你们是不是能知道多一点?”

多年前,梁晓声刚当上政协委员的时候,向媒体介绍政协委员的工作:国计民生现象的观察员;对现象具有深入调研能力的调研员;能将广大民众的心声及时传达给政府职能部门的传达员;评论政府职能部门为广大民众服务得怎么样的评论员;监督政府服务并提出批评与严格要求的监督员。

为了做好这“五员”,平时文质彬彬的梁晓声,开会时一直以刚烈直接著称:敢拍桌子敢骂人,打断领导发言据理力争是家常便饭,争完犹不依不饶追加一句“你承不承认我说的对”。

关键问题:反腐和民主

当了10年全国政协委员,梁晓声的提案基本都与自己所在的文学、教育领域无关,今年他的三个提案,分别关注政府工程公开、破败农村的建设以及留守儿童的教育。

“代表委员们来自社会各界,每个人谈自己领域的问题,当然也可以反映出社会全貌。但我一直觉得,行业内部的事情,有专业会议可以谈,我更愿意在这样的共商国是的会议上谈民生话题。尤其现在谈文化容易变成谈文艺,文艺是在满足大众欣赏的层面上,而文化则是要为国家民族提供思想力的。”梁晓声解释。

但问这10年他的哪一个提案最后转为现实,梁晓声说,“每个都有批复,但是被采纳的话并不是哪一个委员代表的哪一个提案,一定要综合很多观点,方方面面地进行论证。”

即便如此,他相信通过努力,可以一点一点推动边界,“个税起征点,农村医保社保,农业税……这些执行了的政策,每个问题我们都拍过桌子,拍了几年十几年终于出了结果。”

对于个税起征点,他仍认为目前的起征点过低,“今年有没有提出到1万元?”梁晓声问。在他看来,当时3500的专家论证仍过于保守:“其实是揣测了国家的承受能力得出的结论,其实只要论证合理,国家自然会考虑接受,不必先自己缩回来。”

即便不是“明星代表/委员”,在两会上梁晓声也属于相当具有存在感的一员。曾经激烈地反驳完领导后,他直接表示观点表达完毕,要出去抽根烟了,有代表委婉劝诫他低调,他反问:“这不是平等民主吗?”

每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都会展开激烈的讨论。记者问他,有没有什么问题是特别关键的?“反腐和民主,民生问题也可以看做民主相关。”他不假思索地回答。

政府工程: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监督

今年梁晓声的第一个提案关于政府工程公开。他认为,目前贪污受贿的行径,与各类工程项目关系甚密,因此建议,除保密性质者外,其余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的重大投资工程,都应提前向社会公开:“比如投资具体额数,招标与中标过程,谁是总负责人,谁负责采购,谁负责工程进行等等,都应该公布得清清楚楚,欢迎所有公民、民主党派、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们质疑、监察甚至提出对负责人的资格否定。”

腐败问题一直是梁晓声关注的话题,去年他的提案就与此有关,而今年他提出的工程项目公开,则是他思考之后得出的解决腐败问题的思路之一。

梁晓声认为,财产公开针对“之前”,而工程公开则能防范“之后”,两者可以齐头并进:“毕竟‘之前’的情况比较复杂,处理起来需要花时间去调查,可以在同时对‘之后’进行堵塞。”

破败农村:普查并改造

第二个提案则是关于“破败农村”,梁晓声用这样一个概念,描述那些凋敝没落的,令当地农民宁愿外出打工而不愿回归的农村,他认为在中国的北方及云贵地区,还存在许多这样贫穷的、未进入城镇化进程的农村,建议政府对这些地区进行普查,分出等级并进行改造,经费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按比例组成,“农户所承担的不应高于一半,并给与贷款优惠政策,以自愿为准则。”

梁晓声承认这个提案有一些理想化,“农村问题那么多,很多更紧迫的都没有完全落实或解决,让国家投入大笔资金来解决‘家园’问题,是不是太不识大体了?”

这个颇为书生气的提案,是梁晓声由来已久的对农村的关怀。他出生于哈尔滨的一户城市贫民家里,“已经属于底层,但是上山下乡去农村一看,发现农村比我们家还要苦。”梁晓声回忆。从此他开始关注农村问题。“有的人可能只要自己生活好了,就不关注他人的惨状,或者看到了心里疼一下,就过去了;而有的人,永远感受到这种疼痛,并会想办法解决。”

上世纪80年代,梁晓声已因知青小说成名,住在北影分配的筒子楼里。他记得,那时早上一开门,门口往往蹲着一个陌生的十几岁孩子,一问,“基本都是来自农村,上不了大学,又不想待在农村,想在城市打工又充满茫然,结果往往是我给他们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当时我就想,将来的农村必然出现空壳。”

这一情况已经应验,他也注意到了由此而生的新现象:因为城市生活的压力与困难,许多外来打工者去留两难,充满怨气,“我由此思考,如果把他们的家乡建设好了,让他们心里有个底,遇到困难可以想到回家,而不是走投无路,这样是不是我们的怨气会少一些?”64岁的作家仍天真地问。

留守儿童:建设“当代墅学点”

第三个提案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在梁晓声看来,破败农村导致破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导致有很多父母在城市打工的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照管,小小年纪就需要在镇、县学校住宿。梁晓声认为,可以在进行破败农村改造的同时,以古代私塾为样本,建设“当代墅学点”,吸收农村原有的退休教师,工资由家长与当地财政补贴达到返聘标准,不仅教授文化知识,并且代为照管,在农村实践一种新的教育途径。

梁晓声表示,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许多孩子随打工的父母进入城市,导致农村生源不足,无法满足学校的招生要求,而这种方式能够灵活地视当地农村规模设点,使孩子能够步行上学。

但对于“当代墅学点”的师资质量、学科设置如何保证的问题,梁晓声承认,他所设想的“当代墅学点”,教学质量必定无法超过以前的私塾,“主要原因就是师资,但我只能想到这样的办法了。锦上添花的提案我做不来,只是想为目前面临的最最困难、最最紧迫的问题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

  • 以法写心,质实空灵——简论张德林的书法世界[图文]
    以法写心,质实空灵——简论张德林的书法世界[图文]

    张德林书法“书法”之道,一是写心畅意,二是明理法趣。技术过关,文心弥漫,重在修行。来自滁州“醉翁亭”畔的张德林先生清涤尘滓,参禅悟道,看淡尘俗羁绊,沉练笔墨春秋几十载,终得佳境,他的心性伴随着线条的“喜感”从纸上彰显开来。“书道”之功,甚为抽象,玄妙莫解而又真实存在。张德林业已打破诸般书体的成法与规...

    27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评论家的幸与不幸[图文]
    艺术评论家的幸与不幸[图文]

    图片资料幸福的艺术家大多是相同的,不幸的艺术家各有各的不幸。而艺术评论家,则试图扮演主宰着艺术家的幸与不幸的角色。吕澎老师认为艺术史应该由他来书写,艺术圈的主题曲应该是《溪山清远》;栗宪庭老先生认为艺术史应该经过长时间的过滤,由后人总结出来,而不是由个别当代人来编写;王林教授觉得艺术应该推动“社会前行、人权进步、思想开放”;朱其先生觉得当代艺术就“恶心&r...

    184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博会:一场艺术品的奥运会[图文]
    艺博会:一场艺术品的奥运会[图文]

    昨天,在通州上上国际美术馆,艺术家及艺术爱好者赶来参观艺博会。党维婷摄本报记者陈涛以“打造国际级艺术品产业交易交流平台”为目标的首届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昨晚在通州区宋庄开幕。今起至10月2日,来自国内外900余位艺术家的近5000件作品,将为国内外艺术爱好者奉上一场艺术盛宴。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国内艺术家的最新力作,还得以一窥来自五大洲的300余件驻华使馆藏品。在...

    85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李铁民:笔墨倾情绘关东[图文]
    李铁民:笔墨倾情绘关东[图文]

    《好日子》在画家李铁民心中,一直有一个梦,即创作一系列他一生都钟爱和为之倾情的关东雪域风情的山水画卷。李铁民生在东北、长在东北、酷爱东北,辽阔、富饶、美丽的家乡,给他绘画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素材,特别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冰雪世界,他要用中国传统的笔墨以真情实感、火热挚爱表现它、书写它、绘就它,李铁民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投入、深造、耕耘中……一位艺术家风格的形成,往往...

    30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中国当代建筑的失范与重建[图文]
    中国当代建筑的失范与重建[图文]

    “中国当代建筑师论坛”现场传统中国建筑曾有着完整的体系、鲜明的特征。而今天之所以讨论“中国当代建筑共同体与范式重建”,是因为我国建筑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历经了一个严重的文化断层以致失范。如今的中国,能够找到任何国家的建筑风格,却鲜有中国自己的风格。那么,范式重建的意义何在?如何重建?新共同体是否已初现端倪?姜岑整理前不久举行的“中国当...

    186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想到败笔就难受[图文]
    想到败笔就难受[图文]

    京华时报记者任峰涛摄5月10日,“悬而未决苏新平作品”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之后将于9月14日移师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从2007年至今,苏新平一直在做艺术语言的转换,至今已经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近日,苏新平接受《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时表示,好的艺术作品要让观众自己解读。《风景》1300×1600cm布面油画20...

    134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实验艺术被认可还是被招安[图文]
    实验艺术被认可还是被招安[图文]

    参展作品之一,王郁洋,《人造月》,400×400cm,节能灯、钢架、控制箱,2007南都讯记者黄茜发自北京任何先锋艺术,在被主流权力话语收编或者变身为主流之后,都会迅速丧失其批判性。今天的实验艺术是否也会如此?为体现官方美术机构对实验艺术的认可和重视,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于今年首次设立了“实验艺术展区”,并成立包括吴长江、刘健、谭平等艺术家在内的实验艺术委员会...

    21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陈履生:跨界之魅:艺术求之[图文]
    陈履生:跨界之魅:艺术求之[图文]

    陈求之作品陈求之的书法别开生面。他利用中国传统的文字和书写的传统,利用书画同源所延续的书法和绘画在审美上的联系,将两种具有内在关联的形式演绎成一种合而为一的现代的风格。中国传统艺术经过20世纪的发展,从总体上呈现出一种面向国际、面向现代发展的潮流,因此,很多人包括最流行的当代艺术家都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的符号。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法是一种最重要的、最具有标志性的符号形式。很多人不管...

    50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评论家冷静看待莫言获奖:不代表真的走向世界[图文]
    评论家冷静看待莫言获奖:不代表真的走向世界[图文]

    (记者刘婷)昨天,由文艺报、中国作家网、新浪文化读书举办的“莫言小说特质及中国文学发展的可能性”研讨会举行并进行网络图文直播。李敬泽、陆建德、陈众议、雷达、梁鸿鹰、陈晓明等众多评论家对莫言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进行了深度探讨,并对目前的舆论热潮进行了较为冷静的思考。对于莫言的写作特点,梁鸿鹰表示,他的特质在于扎根中国现实,进行无拘无束的文学创造。作家的写作还是要注重自己的...

    687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解密新工笔为何如此火爆[图文]
    解密新工笔为何如此火爆[图文]

    李洪涛《谧》系列之四徐累《向达芬奇致敬——天花》近几年,“新工笔”一词从美术界众多新生概念之中脱颖而出。如今,拥有成熟体系、大批艺术家的“新工笔”成为市场新宠,甚至出现精品一画难求的局面。从中国嘉德2012年首次推出“水墨新世界”专场到2013年保利香港秋拍中,“新工笔”代表...

    192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Artspace:当代艺术的新传播方式[图文]
    Artspace:当代艺术的新传播方式[图文]

    《雏菊•黑眼苏珊BlackEyedSusan》byDavidSalle《色彩幻想AmourVivaciteArdeurFantaisie》byAvaf在全球电子商务公司FiftyOne的支持下,美国著名艺术品品牌Artspace现登陆中国,在天猫的网络平台上向中国消费者隆重推出精心挑选的绘画以及摄影作品。您还在通过奔波于画廊与展览馆之间来寻找艺术品吗?您还在为是否购买几万甚至更昂贵...

    47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姜云宗:绘画艺术的传道士[图文]
    姜云宗:绘画艺术的传道士[图文]

    《原始的呼唤》作为当代中国海洋题材绘画的代表人物,姜云宗少年时代就痴迷绘画,最近20多年来,他以格调刚健、笔墨淋漓、意境高远的创作风格受到画坛瞩目。10月16日,“海魂墨境——2013姜云宗中国画作品邀请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艺术家近年来创作的140余幅国画作品亮相。姜云宗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想借助笔下的大海,表达一种生命回归...

    42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刘玉来:我与启功先生的交往二[图文]
    刘玉来:我与启功先生的交往二[图文]

    我和申先生见启功先生站起来,也赶忙站起身。这时来人已经走到了床边。申先生和我见到有人来看望启先生,屋子里又容不得许多人,况且我们已经表达了我们的心意,于是便向启先生告辞。启先生也没太挽留。申先生接着又向来的那些人中的黄白镜子脸的人恭敬的打了招呼,之后我们便走出病房。出得门来,我问申先生:“您打招呼的那个人真是风度翩翩,一看就是个风流名士大才子。”申先生把大拇指一挑道:&ld...

    80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鲁迅偏爱的女版画家:珂勒惠支[图文]
    鲁迅偏爱的女版画家:珂勒惠支[图文]

    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牺牲》(《战争》组画)20世纪以来,现代西洋版画开始进入中国。尤其是因为一代文豪鲁迅的大力推介,木刻(版画)受到了一大批青年艺术家的热爱。1931年,鲁迅等人在上海开办“木刻讲习所”,介绍并出版了包括丢勒、珂勒惠支、麦绥莱勒、蕗谷虹儿、比亚兹莱,以及一些苏俄版画家等在内的西方版画艺术,为青年版画艺术家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样本。其中,凯绥·...

    107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尚辉:后现代境遇的花鸟探索与发现[图文]
    尚辉:后现代境遇的花鸟探索与发现[图文]

    秋光(中国画)柯桐枝柯桐枝花鸟画的当代意义,首先便表现在他对于传统花鸟画当代生命主题的自觉转变上。在他的作品里,已完全看不到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伤春感时、哀怨落寞、孤芳自赏,而是对于多姿多彩的花草世界的高歌赞美。他的《艳秋》《灿灿金杯》《欣欣向荣》《赏花欲趁春三月》和《万木霜天红烂漫》等,无不把花朵绽放的娇艳妍丽作为描绘的视点。在这些作品里,他择取南国热带亚热带的奇花异木、编织繁密茂盛的构图、厚敷...

    89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