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想到败笔就难受[图文]

时间 : 12-15 投稿人 : 阿寒 点击 :

想到败笔就难受 | 美术常识

京华时报记者任峰涛摄

5月10日,“悬而未决苏新平作品”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之后将于9月14日移师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从2007年至今,苏新平一直在做艺术语言的转换,至今已经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近日,苏新平接受《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时表示,好的艺术作品要让观众自己解读。

想到败笔就难受 | 美术常识

《风景》1300×1600cm布面油画2007

>>谈展览

风景系列连接创作脉络

此次个展是苏新平经历了长期尝试后的一次集中展示。“悬而未决”共展出苏新平2007年以来创作的“风景”“灰色”“人物”“八个东西”等系列作品27件。“这个展览并不是结果,今后还将继续往前走。”苏新平说。

风景是展览的主要线索,因此最初几年的风景作品也加入此次展览之中,从中可以更好地看到作品前后的关系。

苏新平早期作品主要是人物,虽然风景在其中也有一些对应关系,但主要还是在表达人物关系。2006年苏新平开始带着问题进行“风景”系列创作,这是他绘画语言试验的开始,从之前的石版画、“干杯”中的人物到“欲望之海”中的形象,作品中的人现在已经成为风景中的一个元素,人与风景融合在一起,人变得时隐时现,最初的废墟感也随着人的漂移变得似是而非了。

“选择风景这个题材是因为它可以表达有形,也可以表达无形,自由度更大一点。”苏新平说。

想到败笔就难受 | 美术常识

《八个东西3号》300×200cm布面油画

风景系列始于2007年,也是苏新平艺术生涯中的重要节点。在2006年第一幅“风景”作品动笔后,还没有完整的构思和思路,他用尝试性的心态完成了连续而又充满变异的8联长幅,没想到就此一发不可收拾。苏新平回到个性化语言的试验当中,梳理了早期创作中的一些元素,结合版画方面长期实践所积累的表现语言方式及方法,以及应用油画材料方面绘画性的体验与积累,在表达方式上采用放任笔触、颜料的物质性,尊重内心感受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

>>记者手记

坐硬板凳保持清醒

苏新平在央美的办公室很大,老教学楼的层高达到五六米,偌大的办公室内没有什么画画的工具,只有两张桌子、一组沙发茶几和大书柜,文件分门别类整齐地放在桌子上。在我进入屋子后,他指着屋子里唯一一张宽大的老板椅让我坐,我急忙谦让:“那是您的座位,我坐这把木椅子就可以了。”这把木头椅子很窄,没有深棕色,光秃秃的,看上去很硬。“这个才是我的椅子。”苏新平说。

苏新平就在那把木椅子上接受了我的采访,他说坐在硬板凳上会清醒点,比较舒服,画画需要的是心静,在学校做学校的事情,回到工作室才是画画的时间。

苏新平很瘦,但是他爱画胖子,比如他的《自画像》脸部也多了一些肉。生在内蒙古,经历了军队历练,造就了苏新平做事情也非常有条理,他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会眯起眼睛、皱着眉头思考,然后很认真地回答每个问题,其间开的玩笑也是温文尔雅,不失绅士风度。

>>谈创作

艺术语言转换痛并快乐着

对于艺术家来说,语言转换是艺术探索的过程,也是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石版画为苏新平赢得了广泛的声誉,1991年苏新平版画展在上海美术馆举办,这是他的第一个个人展览,接着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随后开始在欧洲、北美一些高名望的博物馆巡展。然而,1996年到2006年,苏新平开始探索艺术的新方向,把自己逼到了貌似一无所有的状态他所谓的“像不会画画那样”,带着焦虑和灰心走过那个十年,指导他找到自己新的方向。

很多人了解苏新平从版画转向油画的经历,苏新平则认为,油画和版画都只是绘画的一种技术,媒介转换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我的很多经验和背景都来自版画,随着年龄和思维的深度,语言也在跟进,这时发现版画的表现不够用了,自然需要尝试别的方法。”苏新平说。

从人物到风景,经历了很艰难的过程,在开始新的探索后,苏新平把自己放于艰难的境地。有感觉时,苏新平就画上几天,否则就很长时间不动笔,遇到不满意的作品,轻则把画面涂掉,重则直接用刀将画布切成碎块,因为他只要一想到这些不成熟的作品就难受。原本话不多的苏新平,那段时间更是惜字如金。“我为艺狂”,这是每个有更高艺术追求的艺术家的必然经历。

好的艺术品应有多样解读

近三年来,苏新平找到了自己的路,比如创作于2010年的《奔波的人》《守望者》《沉思者》等,既是过渡,也是人物与风景融合的尝试。而在2012年后的作品中,让更多观者思考则是他抛给公众的一个问题。

个展中的“八个东西”以像树非树的形象出现,苏新平坦言很难言说这种表达究竟影射什么,它们都并非客观世界中的实景,而是一种内心想象,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是寻找一种准确地表达内心情感的途径,用“看似模糊,实则准确”的方式去描绘个人的内心世界。苏新平认为,艺术不是直接告诉观众要干什么,观众需要去理解,这是与艺术接触的过程。通过画面观众可以捕捉到信息,每个人依托他的背景和知识结构来解读,如果所有人都只有一个解读,那就是很差的艺术品。

“误读很有意思,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产生自己的解读。语言不是直接告诉观众该怎么想,而是通过每个笔触来传达不同的思考。”苏新平说。

>>谈市场

炒作是艺术家对自己不负责

雅昌艺术网显示,2005年至今,苏新平油画作品平均拍卖价格近3.4万元/平方尺,苏新平2007年作《风景》在2011年以2185万元成交,创下苏新平拍卖最高价。在拍卖市场,苏新平取得的佳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他个人对艺术市场看得很淡,他觉得艺术家应该还是要以艺术为生命,作为毕生的理想。

“有些艺术家已经成为商人,与艺术没有关系。好多人打着艺术的名义做很多事情,慢慢大家都会清楚的。在学院,无论外界多么轰轰烈烈,我们都能保持独立的判断,有了判断,才能坚守自我。”苏新平说。

对于现在很多艺术家的价格已经达到五六十万一平方尺,苏新平认为这不是理性的现象,是艺术家对自己不负责任。“是否炒作都是自己决定的。炒到天价是很不恰当的,后面会带来很多负面的作用。尤其是年轻人炒到天价,艺术家自身会飘起来,开始不为艺术理想而工作,脱离了艺术本质,后期作品都将是敷衍了事。”苏新平说。

相关文章

  • 千年文化的传承:尼西藏族黑土陶[图文]
    千年文化的传承:尼西藏族黑土陶[图文]

    图片资料香格里拉在世人心目中是美丽多彩的。这里不仅有着雄伟的雪山、壮丽的山川河谷、淳朴的民风民俗,世代相传的民族民间手工艺更为香格里拉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图片资料图片资料在香格里拉县的藏族乡村尼西,制陶工艺技术代代相传,已有近千年历史。这里是旧时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南来北往的马帮在运送茶叶的同时,也把这里的土陶带向四面八方。自古以来,无论普通藏民还是土司贵族,都爱用这种黑黑的天生透着油气亮...

    56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浅说临习元画的感悟[图文]
    浅说临习元画的感悟[图文]

    王蒙《青卞隐居图》(局部)|随笔|张德宁学中国传统的山水画,要宗法宋、元,这现在已经为大家所共识,所遵奉,但在实践中,目前学宋画且有相当成绩的不乏其人,而学元画的却不多。虽然宋代和元代同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高峰时期,但从绘画风格而言,两个时代是迥然不同的。从绘画观念上看,宋画写实,山水画讲究气势。五代荆浩开创的“全景山水”,至北宋初的关仝、范宽、李成,已臻于完善。郭熙...

    89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刘兆平水墨绘画:在水墨生态中生发文化精神(组图)
    刘兆平水墨绘画:在水墨生态中生发文化精神(组图)

    刘兆平近照1950年生于青岛平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呼和浩特画院院长,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从长城到奥林匹亚艺术行组委会执行主席,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创意顾问,亚洲艺术博览会组委会主任。曾主持安徒生全球庆典中国艺术展、都灵冬奥会中国传统艺术展。现任国际创意产业联盟执行主席兼艺术委员会主任,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艺委会常务副主席,中央美院创意生态顾问。致力于探索中国写意新境界,推广中国传...

    138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身在书生壮士间[图文]
    身在书生壮士间[图文]

    钱玉清戴古诗江村晚眺草书不知曾几何时,书法真正走进了我的生活。也许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对写字兴趣浓厚,不管是硬笔字、毛笔字、美术字、标语字都能有出色的表现。老师的褒奖、亲友的表扬使我把写字作为学业之外的另一种使命,同时也慢慢领悟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以至于走上社会后也从没放弃,痴心不改。书法也渐渐成为我生命意义的另一张名片,为挑战人生体验的多元化,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找到了支点。任何伟大的...

    180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一些艺术家成功是否必需更多艺术家挨饿[图文]
    一些艺术家成功是否必需更多艺术家挨饿[图文]

    一些艺术家成功是否必需更多艺术家挨饿艺术家为什么穷?好问题!但别问那个荷兰的经济学家、《艺术家为什么穷?艺术之非常经济(WhyAreArtistsPoor?TheExceptionalEconomyoftheArts)》一书的作者——汉斯·艾宾(HansAbbing)。今年年初,艾宾曾应W.A.G.E。组织之邀在纽约SoHo的ArtistsSpace发表演...

    188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艺术的疗效[图文]
    艺术的疗效[图文]

    康斯太勃尔斯陶尔河旁的费来福磨坊布面油彩1811年24.8×29.8cm“疗效”是一个关于治疗效果的医学术语,而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对某些痴迷于此的人来说,也无异于是一剂良药。艺术创作(欣赏),说到底就是一种精神活动。鉴于精神的东西总是隐匿的和抽象的,其价值的认识自然也是模糊的,因此,艺术的作用自然也不容易凸显出来被人们发现,但它无疑是潜在的或下意识的。人是希...

    170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胡德夫:一次精神碰撞音乐之旅[图文]
    胡德夫:一次精神碰撞音乐之旅[图文]

    胡德夫2005年,55岁的胡德夫出了自己平生的第一张专辑《匆匆》,满头的白发告诉人们,这位歌坛新人一定有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上世纪70年代台湾民歌运动,奠定了后来台湾流行音乐甚至整个大陆流行音乐的基调,胡德夫就是这场民歌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作为卑南族歌手,胡德夫在当时更大的兴趣不是唱歌,而是参与到更多社会活动和民主运动之中,一直为台湾少数民族争取权益,直到录制《匆匆》。单纯从流行音乐这个角度来讲...

    191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方力钧:光头泼皮形象背后[图文]
    方力钧:光头泼皮形象背后[图文]

    图片资料也许很多人已经在不同场合见过方力钧的作品,但却不一定能够如此系统、大量地看到“光头”从艺30年、成名前后的各时期作品。无论是作品中还是真人,“光头”已成为方力钧的LOGO。也许很多人已经在不同场合见过方力钧的作品,但却不一定能够系统、大量地看到“光头”从艺30年、成名前后的各时期作品。正在广东美术馆展出的&ld...

    71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赵本山:跟王家卫拍戏很累 下半辈子做里子[图文]
    赵本山:跟王家卫拍戏很累 下半辈子做里子[图文]

    赵本山和王家卫在片场电影《一代宗师》正在热映,只有两场戏的赵本山再次成了焦点。1月10日,正在忙于筹备央视春晚小品的赵本山接受了记者采访,他巧妙地借用戏中角色的台词披露此刻的心情,“我这个人啊,当了半辈子‘面子’了,金钱名利都有了,剩下的半辈子就做‘里子’吧!”和王家卫拍戏是个累活儿记者:您和张艺谋等多位一线导演都有过合...

    157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标新贵有新知:熊任望的书法艺术[图文]
    标新贵有新知:熊任望的书法艺术[图文]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北京书协主席林岫为本刊题词本报记者续鸿明“什么是书法?难道仅仅是把字写得漂亮吗?难道仅仅是有一些人喜欢自己的字,不断地有人来索求吗?或者是不断地让自己的作品参加各种展览吗?熊任望先生的作品,最好地诠释了什么是书法这一命题。那就是他生命力的洋溢,是一个书家通过自己的作品,把压抑环境下的生命飞扬传递到社会,感染每一个阅读者。”河北作家阿宁在一篇文章中这...

    104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文艺界委员两会论“雅俗”文化 高雅草根不易分家[图文]
    文艺界委员两会论“雅俗”文化 高雅草根不易分家[图文]

    制图:王建明草根文化能否登上大雅之堂?推广草根文化是否需要“度”?观众喜爱是不是评价艺术作品好坏的标准?……两会期间,全国政协文艺界委员联组会上,有关“草根”文化和“高雅”文化的话题碰撞出火花,引起赵本山和郁钧剑的对话。郁钧剑认为对草根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应该有度。赵本山则回应,他就是一个草根演员,...

    155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青年艺术家刘艺科:感受世界的方式[图文]
    青年艺术家刘艺科:感受世界的方式[图文]

    刘艺科“从某种意义上看,一个天生的艺术家和一个天生的罪犯极其相似,他们就像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内心与现实时刻处于一种紧张的敌对关系,一触即发。”这个比喻与道德无关。在我看来,我们所试图讨论的也不是、事情在道德上的对与错,而是在描述一种职业的状态,一种依赖现场、生活在边缘,像流浪者一样,无可依靠,孤独,铤而走险的,却毫无保留,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实际上,对于艺术家而言,投入的不...

    127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周有光:要从世界看国家,不要从国家看世界[图文]
    周有光:要从世界看国家,不要从国家看世界[图文]

    这位出生于清末的百岁老人,历经世纪沧桑,近些年反复提倡要有世界观,扩大世界观,强调“要从世界看国家,不要从国家看世界”。他说,“你只要看看世界,只要把眼光放大,眼光一放大,许多问题就不成其为问题了,中国今天的问题是很多人没有看到世界。”能活过百岁的人不多,而过了百岁还能保持思考和写作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今年虚岁108岁的周有光先生是其中一位。周有...

    119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潘公凯:曾成钢对中国传统雕塑现代转型的贡献[图文]
    潘公凯:曾成钢对中国传统雕塑现代转型的贡献[图文]

    鉴湖三杰(雕塑)曾成钢曾成钢是我的老朋友了,他是从中国美术学院调到北京来的。我在杭州中国美院任院长时,他是雕塑系主任,我因此对他是很熟悉的。曾成钢的特点是人很率直,很坦荡,也很真诚,我很欣赏他的这种性格。曾成钢对艺术充满了热情,为推动雕塑事业发展孜孜不倦。他到北京后在中国雕塑学会工作,随后又担任学会负责人,工作非常努力,成效显著。他对于中国雕塑事业在当代的发展做了很多努力,很有贡献。在雕塑创...

    84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当代艺术家创造力从何而来?[图文]
    当代艺术家创造力从何而来?[图文]

    梵高自画像21世纪随着影像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开始图像化,每个人在一日之内可以接触和浏览到大量的图像信息,这些图像为每个人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感受。与文字信息有着极大的不同,图像信息带有极强的综合性和感受性。在以前的文字时代,人们对信息的接收主要以时间的方式发生,比如阅读一段报刊文字必须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读者需要调动和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文字符号转换为视觉心象,而在图像时代人们可以在一...

    24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