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艺术与观众的关系:有一种判断可以叫距离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琅琅 点击 :

陈彦青

艺术或者艺术行为,与观看者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或许,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而试图讲清楚的人们最后都只能无奈地发现,这只是一种徒劳。但在某个层面上,有些东西还是可以获得有限的阐释的。如何把一种感觉变是一种阐释,对作者抑或观看者而言,也就成一种个人的主观判断。

这其中有一种判断,可以叫“距离”!

周钦珊的艺术行为中分明存在着这种所谓的“距离”,在不同时期的表达中,这种距离表现得各具状态,从艺术行为主导者到观者、体验者之间,艺术行为产生的是一种关系及生命意识,既有貌似个人的,又有很典型的生命体的关系在场。

《求一根线的心理距离》(图一)强调的就是距离,可是这种距离首先体现的却是视觉上的,作为远看混沌一片而只能近距离观看的作品,观者试图一开始从视觉获得艺术体验的可能性被控制性消减,而当观者逐渐接近而开始可以获得视觉体验的时候,画面呈现出来的状况却使得观者的身份发生了转换,观者被画面中繁密的线条及意义不确的图像转换成了读者的角色,并进而试图获得意义的阐释。作为画面构成的这些基本元素在这个过程中被主导者控制着成为了一种显在的艺术行为,观者从这过程中身份的被转换成为了完成这一行为的一种目的,而“目的”本身就是艺术行为主导者的一种预谋。读者试图在这个过程中寻求的是对艺术主导者枯燥的、艰难描画的意图的判断,这一艺术行为中的读者解读的对象其实就是艺术行为的主导者的行为状态。

这种距离关系在《西浦直街1号》(图二)中出现了转向。作为地面装置的这些布满空间的尖锥体在视觉中竟然十分优雅,但这种优雅的感觉只是瞬间,当观者凝神其间时却发现危险无处不在,布满地面的危险之物使得身体的感觉无法落脚,只能自觉地与其保持一种“距离”,这是现实空间的距离,更是心里空间的距离。而在保持一种安全或者说只是观望的态度的距离之外,观看或者阐释还在继续。而“西浦直街1号”的命名分明就是在强调对空间的占据。作者试图表现一种矛盾,其指向却是多重的,占据本身就是一种权力意志的表现,空间于是变得咄咄逼人。在这个过程中,艺术行为主导者已经隐形,她不再成为读者、阐释者关注的主要对象,“西浦直街1号”空间的占据者成为了强势的主导。

权力意志所导致的“距离”在《太师椅系列no.2》(图三)中被更加强烈地表现出来,这时候,我们却发现,观者再也无法置身事外,距离在这里变成了一种矛盾,这一装置在这里表现出了一种矛盾的状态。空置的椅子本身就是一种虚位以待的邀约,所以说选择椅子的表达本身就产生了一种与观者之间的距离关系,这与《西浦直街1号》的拒人于千里之外在姿态上是完全不同的,“西浦直街1号”是占据和拒绝,而“太师椅no.2”做出来的却是一种接纳。但是,我们发现这种邀约却是一种完全没有诚意的侵犯,作者自己的描述是“使得原本舒适的一把椅子变成一件无法落臀的刑具”,虚位以待于是变成虚位不待的现实,除非天生的受虐者,或许没有人愿意成为这种近距离关系构成的主角,本来已经试图进入其中的距离关系在精神的被侵犯作用下又不得不试图让精神得以脱身。

于是,在这一艺术行为中,被控制了的观者的心理状态成为了行为的产生意义的关键要素。人的欲望及权力意志的反噬在这里表现得极为典型。艺术行为的主导者在这里要表达的已越过了观者,而是针对人类矛盾的内在精神、行为结构的批判。

作为艺术或者艺术行为关于对象关系“距离”的表达,在当代艺术行为里面表现得极为强烈,但这些里面有多少是作为艺术主导者有意识和主动的表达呢?或者,这些只是作为阐释者的我们一种过度的阐释罢了。但是,在周钦珊这些具备了思考上高度一致而层面各具的行为中,我们看到的是主动性的存在,生命体的关系在场成为其艺术行为解读的关键。其在2011年制作的一个视频《艰难的童话》(图四)的描述中的这些话,或者可以看到其内心一贯的悲悯和救赎:

“2011年春天,地震、海啸、核泄漏以及利比亚战争等,世界笼罩着灰色的恐惧。天灾人祸面前,生命和尊严脆弱的如同一张薄纸。是时,作《艰难的童话》以表对无法在灾难中挽回的那些无辜的生灵的慰藉。”

相关文章

  • 飘泊者的足迹:评杨劲松[图文]
    飘泊者的足迹:评杨劲松[图文]

    杨劲松如同不安煞车的飞行器,从一个点奔向另一点,从一个主题奔向另一主题,从一个兴趣中心奔向另一个中心。他行踪飘忽,天南地北地飞。他走路和说话比常人快出许多,这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追求理想时的作风,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纷乱现实中生存的特征。他给我的感觉是做梦的时候也在四处奔波。不过当父亲去世时,杨劲松正在筹备一个自己主持的项目,抽不开身去奔丧,以致家乡亲友众口一词地骂他无情。我不想援引大禹治水而无视家...

    139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摄影传奇威廉·克莱因谈他的巴黎血统[图文]
    摄影传奇威廉·克莱因谈他的巴黎血统[图文]

    威廉·克莱因和儿子皮埃尔,1965年威廉·克莱因(WilliamKlein)的艺术生涯是要写进艺术史的:他的粗粝的城市肖像——纽约(1956)、罗马(1959)、莫斯科和东京(1964)——一直是街头摄影的地标,他的时尚摄影对这一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有那些灼人眼球的电影:《你是谁,珀莉·麻古?》(196...

    153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庞茂琨:游离在生命与现实的观望者[图文]
    庞茂琨:游离在生命与现实的观望者[图文]

    庞茂琨油画作品在艺术样式与语言多样化的今天,对于艺术家来说重要得是如何营造与创建自我的艺术语系,并将其有效地揭示出来……采访者:刘媛受访人:庞茂琨刘媛:如果没有“不动声色的凝视”这样的主题性提示,似乎很难发觉您所投射在作品中的犀利的注视一种代表了主观情怀的视觉定向,而不断纠结在您对于古典艺术气质的迷恋与追溯的落脚点上。对于古典油画技法的...

    40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许江:写作是未竟之事[图文]
    许江:写作是未竟之事[图文]

    许江我出身的家庭可以称是教师之家。我父母一生都在教室岗位上辗转,虽生涯波折,颠沛流离,却始终诲人不倦。大约三岁的时候,我已经会背唐诗百首。那时有客人来,常拉我当场测试。幼年的强记与模仿,总是父母脸上的光彩。但和许多少年一样,我对这类读书并无多少兴趣,唐诗百首很快忘却,读书的习惯也未养成。直至我11岁那年,正值“文革”大批斗时期。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发现家里正被红卫兵查抄。...

    86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动漫是否会成为下一代的艺术表达[图文]
    动漫是否会成为下一代的艺术表达[图文]

    《踮脚张望》(封面)当前,动漫已经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青少年的阅读习惯,有人说,它只是一种迎合当下社会文化需要的工业性产品。不过在2014年,已经第二次作为独立画种进入全国美展的评选与展览,象征着美术殿堂对这一新鲜事物中所包含的纯艺术属性的关注与包容,但中国动漫是否真的已经拥有了美术史意义上的高度?相比于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上动漫作品首次被专列为一种美术门类进行评奖与展示,五年后参选的这...

    30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马未都:博物馆门票应比电影票稍微贵一些[图文]
    马未都:博物馆门票应比电影票稍微贵一些[图文]

    图:马未都近影“我甚至曾经想过,将来,如果有一天,观复博物馆的条件能够允许,我会在博物馆外面的草坪上,给100个为博物馆做过贡献的人塑一个铜像。这些捐助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姿势,蹲着也行、趴草地上也行、牵着宠物狗抱着宠物猫都行……想来,这100个雕像,放在博物馆外,也是一道风景……”“我想,如果有可能...

    176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英国大学博物馆生存现状:精英性与公共性的平衡[图文]
    英国大学博物馆生存现状:精英性与公共性的平衡[图文]

    杜伦大学东方文化博物馆展厅精英性与公共性这对长期存在于博物馆和博物馆学讨论中的矛盾体,在大学博物馆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即便抛开资金困境,精英性与公共性的矛盾仍然是英国大学博物馆策划展览和活动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展览——精英性与公共性的平衡大学博物馆精英性与公共性的矛盾首先体现在展览的选材、设计和诠释之上。为了在两者间取得相对平衡,满足不同观众群的需要,大学博物馆各出...

    172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诗人芒克:生活把我逼成了画家[图文]
    诗人芒克:生活把我逼成了画家[图文]

    芒克在另一诗人兼画家马莉为他画的画像前。中国朦胧诗的代表人物芒克,曾经是诗坛叱咤风云的人物。但现在,芒克对诗歌所谈甚少,“我现在基本上没有时间写诗了。”他考虑得更多的是怎么去画他的油画。芒克是2004年开始涉及绘画的,此前,他根本就不会画画。目前,曾经的著名诗人芒克又成了著名画家,他住在北京的宋庄艺术家村,在那里,他被称之为“芒爷”。穷诗人芒克...

    138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走在现代与传统、碑学与帖学之间[图文]
    走在现代与传统、碑学与帖学之间[图文]

    白砥现代书法“唐”字101×101cm1995年董水荣(书法评论家)书坛上活跃着不同类别的书法家,很多人一眼就让人洞穿了自己隐秘的书法身份,往往以一句“现代派”或“传统派”,亦或是“碑派”和“帖派”就可为他论定了,可见他的书写中有着某种过深且单一的观念烙印,而少...

    128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红酒与艺术的结合——巴克酒庄CEO陆大海访谈[图文]
    红酒与艺术的结合——巴克酒庄CEO陆大海访谈[图文]

    提香——酒神祭巴克酒庄葡萄酒品鉴会在2013北京春季艺术展上隆重举行。本次品鉴会,吸引了众多艺术家、收藏家、葡萄酒品鉴专家以及其他艺术爱好者前来参加。巴克酒庄通过品鉴会,使红酒与艺术完美结合,让我们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共赏佳酿,这种跨越地域、跨越形式的文化融合,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美酒与艺术的愉悦盛宴。在西方,葡萄酒作为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与艺术的关...

    78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白山黑水寄人生——冰雪山水画家吴鸿鹏[图文]
    白山黑水寄人生——冰雪山水画家吴鸿鹏[图文]

    冰雪山水画家吴鸿鹏作品-塞北之春生长在南方的人,很难想象和勾勒白山黑水的美丽和内涵。在没有亲自领略过塞北风物的人心目中,关外的风光,无外乎是遍地冰雪、满目萧林的景象,脑海里再也没有较为客观的概念。自欣赏冰雪山水画家吴鸿鹏先生的国画作品后,得出来的初步结论是:东北关外的白山黑水和江南的小桥流水有着不一样美!冰雪山水画家吴鸿鹏先生生于辽宁省海城市,与新中国同岁,也和共和国一起成长。自幼酷爱绘画的...

    189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孙瀛洲:从古董商到文博大家[图文]
    孙瀛洲:从古董商到文博大家[图文]

    图为孙瀛洲像图片由故宫博物院提供故宫博物院接受私人捐赠文物始自1939年。迄今已有700多人次捐赠,捐献文物达3万余件,几乎涵盖了所有文物门类,蔚为大观。在众多捐赠者中,古陶瓷收藏家、鉴定家孙瀛洲先生所捐献的文物,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堪称首屈一指。为纪念孙瀛洲诞辰120周年,故宫博物院于2013年9月12日至2014年5月12日举办了“孙瀛洲捐献文物精品展”,借此展...

    49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莫言:没有文学艺术生活就没什么意思[图文]
    莫言:没有文学艺术生活就没什么意思[图文]

    雷嘉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前天揭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毕业于该校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的莫言出任中心主任。莫言向国内外优秀作家、诗人、翻译家、汉学家、学者发出邀请:“欢迎你到北师大的校园里走来走去。”没有文学艺术生活就没什么意思据了解,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将定期邀请国际著名作家、诗人、汉学家、翻译家来中心交流、创作和讲学;定期邀请国内重要作家或诗人作为“...

    76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泰特美术馆里的“维基艺术” 预示艺术新趋势(组图)
    泰特美术馆里的“维基艺术” 预示艺术新趋势(组图)

    什么是“维基艺术”?简单解释下什么是“维基艺术”,被亚历山大·孟璐(AlexandraMunroe)博士称为“网络模式”艺术。这个概念来自于美国2007年的经济学著作《维基经济学》,书中提到了“维基经济学是一门对等生产的科学和艺术”这一论述。而针对这一全新艺术形式的预言,早在凯文.凯利...

    192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马年说马画马[图文]
    马年说马画马[图文]

    马属于哺乳纲奇蹄目马科的食草动物,起源于5千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始新世早期北美大陆的热带丛林,最早的始马只有狐狸那么大,背部拱起,前肢4趾、后肢3趾着地,牙齿简单,以树叶、浆果为食。此后的2千万年变化不大,直至中新世,气候变干燥,大陆草原化,在选择压力下,始马的体型结构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千5百万年前中新世出现的草原古马,身材变大,四肢变长,前后肢都只有3趾,但仅中趾趾尖着地,侧趾退化。...

    135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