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康良河:从银幕背后走向台前的书法家[图文]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小甜瓜 点击 :

康良河:从银幕背后走向台前的书法家 | 美术科普

【人物档案】康良河,本科学历,祖籍山东菏泽,参加工作30余年,先后下过乡、任知青组长;当过兵,任文书、营部书记、干事,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并荣立战功;从事过人事、教育、宣传等项工作。后从事电视工作,在中视频道国际传媒、中央电视台网络电视旅游频道《精彩中国》栏目组、中央电视台世界地理频道《名扬中国》栏目组、中国网络电视台环保频道《和谐中国行》栏目组历任策划、导演、主任等职务。

康良河:从银幕背后走向台前的书法家 | 美术科普

康良河副会长为鼎诚阁古玩店题字

社会职务:联合国(NGO)世界和平基金会世界低碳环保联盟总会副主席;联合国(NGO)世界和平基金会国际低碳环保委员会副会长;联合国(NGO)世界和平基金会中国低碳城市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健康产业发展委员会执行主席;中国诗书画协会常务副会长;发现之旅频道《绝对甄宝》栏目策划、主任;《健康大家》杂志编委会主任;《华夏儿女》杂志社主编;中国公益事业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家交流中心副秘书长;中华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世界书画艺术家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世界华人书画艺术院秘书长;《当代商报》北京事业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

其书法作品曾被联合国世界和平基金会、日中友好协会、韩国首尔政府、国际奥林匹克美容联合总会、国家相关部委及领导收藏。

康良河:从银幕背后走向台前的书法家 | 美术科普

康良河副会长为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张宏民题写“宏福为民”

康良河:从银幕背后走向台前的书法家 | 美术科普

康良河:从银幕背后走向台前的书法家 | 美术科普

康良河,原籍山东菏泽,年轻时经历过军旅生活的锤炼,后从事电视工作,1999年任中视频道国际影视传媒办公室主任。2004年任中央电视台网络电视旅游频道《精彩中国》栏目组大型节目部主任。2009年任中央电视台世界地理频道《名扬中国》栏目组策划人、主任。2011年任中国网络电视台环保频道《和谐中国行》栏目组导演。他多次参与策划、组织、摄制全国性大型晚会以及文化活动。如:2006年第三届世界旅游模特山东赛区总决赛。2007年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厅《赞老兵,颂老兵》大型晚会。2008年成都《爱的奉献》大型公益文艺晚会。2009年建国六十周年首都阅兵武警装甲方队文艺联欢会。2011年“与爱同行”首届老年春节联欢晚会。2011年10月22日“和谐中国行——走进南阳”大型文艺晚会;参与拍摄制作大型MTV如:《和谐的呼唤》、《为幸福举杯》、《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感恩妈妈》;策划导演电视访谈节目《艺苑相约》、《名人专访》、《健康大家》、《圆梦大舞台》。

康良河:从银幕背后走向台前的书法家 | 美术科普

身为一个兢兢业业的电视媒体人,走南闯北,他习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忘默默耕耘,恣意于书法艺术中,他把书法当做自己修生养性、陶冶情操的主要方式,多年的学习和在诸多艺术名家作品的熏陶下,功夫不负有心人,也算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书法作品曾被联合国世界和平基金会、日中友好协会、韩国首尔政府、国际奥林匹克美容联合总会、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及各艺术院校等单位和个人收藏,可谓是从银幕背后走向台前的实力派书法家。

康良河:从银幕背后走向台前的书法家 | 美术科普

赏析康良河先生的书法,一直给人一种仿佛进入清雅小筑,四周竹林环绕,潺潺流水声,风声,鸟叫声,声声入耳之感。笔锋柔韧飘逸,笔法若离若连,有含蓄内敛的静态美,有意趣横生的丰润美。人们常说,“字如其人”,他作书时,下笔利索,笔笔不苟,随意挥洒,刚柔并济,霸气外露,和他的那为人大气谦和,刚毅果敢的性格非常协调。

他的作品多次被权威报刊刊登、发表,其书法作品也多次被国内外知名人士收藏以及参展获奖。曾荣获中国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书法作品一等奖;2008年荣获“中国艺术家交流中心、中华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促进会”联合颁发的“两岸交流高峰论谈会书画展,两岸和平使者奖”;获2008北京奥运征集书画作品二等奖。

康良河:从银幕背后走向台前的书法家 | 美术科普

康良河先生的作品朴实无华,却也清新自然。他在作品中一是追求传统和个人情趣的有机结合,二是追求作品的雅俗共赏的境界。他长期作为电视媒体人,心中自然明了,真正好的东西,需要的是大多数人都看的明白,想的明白,而无论这些人是做什么职业,什么社会地位,什么学历,都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体会到艺术的魅力。

康良河:从银幕背后走向台前的书法家 | 美术科普

自古有诗句曰:“酒壮英雄胆,茶助文人思”,他喜欢写毛笔字前泡壶好茶,常念叨这字与茶是最好的搭配,而这里面确实还有个典故。

话说宋代苏东坡最爱茶与书法,司马光便问他:“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从陈,君何同爱此二物?”

东坡妙答曰:“上茶妙墨俱香,是其德也;皆坚,是其操也。譬如贤人君子黔皙美恶之不同,其德操一也。”这里,苏东坡的意思是将茶与书法两者上升到一种相同的哲理和道德高度来加以认识的,都是对茶与书法关系的一种认识。

而茶与书法的联系,这里便能看出其关系颇为深远,这两者的联系存在于两者有着共同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艺术特性,两者以不同的形式,表现了共同的文化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将两者永远地联结了起来。

康良河先生说:“茶是个好东西,不仅是天然的饮料,也有着一股气韵,这和书法的气韵有些像。茶也似君子,代表和谐,从古至今,不知多少文人墨客都是以饮茶为癖好。”

说到这书法的气韵,可谓“集天地之灵气,具古今之精华”,一个人书法的好坏,似乎就看能否体现出这样的气韵出来。

康良河:从银幕背后走向台前的书法家 | 美术科普

为了培养自己书法的气韵,康良河先生除了具备浑厚的文化底蕴,还需要具备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形象思维,除了注重对传统书法艺术精髓的继承,又需要恰当的融入着自己对艺术的感悟。

好的书法需要“字由心画”,“书以人贵”,书法本不求外表的俏丽,而注重内在的生命感,从朴实中表现出的韵味才耐人寻味。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也终将回归到生活中去。只有不断增进知识和丰富修养,才能使得自己逐渐成为德艺双馨的人。

人与艺术都是要向前看的,与时俱进是最好的出路。康良河先生因为担任众多书画艺术类协会的职务,接触很多书画名家,看得多也就了解的多,只要是如今流行的,并且认为好的,但凡他自己钟爱,都会拿来积极学习,加以收纳,渐渐培养出了自己的审美标准,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自己创作时,往往作品能不落俗套,就如茶与水那样在简明的色调对比中求得五彩缤纷的效果。

康良河:从银幕背后走向台前的书法家 | 美术科普

康良河先生除了本职的电视工作和书法的创作,公务繁忙之余,却也不忘发起或参与各项书画活动,倾心社会公益事业。他致力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社会正气。积极促进各阶层老中青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切磋,为老将军们、老中青书画艺术家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展览艺术和创作研究的平台。为建设和谐社会和先进文化服务,立足书画艺术的研究和提高,围绕“和谐”的构想,做出自己不懈的努力。

由于他的不懈努力,被2008和谐中华迎奥运大型系列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2008和谐中华迎奥运》全国美术、书法、摄影大展银奖;全球华人祖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授予“和平使者”称号;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授予“爱心大使”称号。

康良河:从银幕背后走向台前的书法家 | 美术科普

康良河:从银幕背后走向台前的书法家 | 美术科普

康良河:从银幕背后走向台前的书法家 | 美术科普

康良河:从银幕背后走向台前的书法家 | 美术科普

康良河为茅台镇酒的题词

相关文章

  • 吴洪亮:美术馆尊严是核心问题[图文]
    吴洪亮:美术馆尊严是核心问题[图文]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美术馆尊严是核心问题,而钱不是■收藏周刊记者韩帮文程辛把实力太弱、太不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放在美术馆,尤其像我们馆楼上展着齐白石老爷子的作品,你好意思吗?——吴洪亮逢齐白石诞辰150周年之际,“人生若寄——齐白石的手札情思”于1月10日至3月18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该展览甫一亮相,便在艺术界...

    138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一生为“马”——记徐朝延先生[图文]
    一生为“马”——记徐朝延先生[图文]

    徐朝延先生徐公,朝廷先生祖籍江苏徐州人,为人低调仁厚,言谈常深入浅出,喜善画马,遂遍游大江南北皆为观马而去。奔马图我与徐公相识尚有几载,常聆听左右,听其辩道,而常深有体悟,徐公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深得祖辈悉心教导,喜好丹青,自幼便可在纸上留得几分“姿色”,而这个喜好并没有因为年龄的成长而磨灭,反而愈加刻苦,徐公青年时期以临摹《介子园画传》为根,深得其理,进而有了深厚的传统...

    165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星云大师说文解字谈“诚信” 重视人格价值 [图文]
    星云大师说文解字谈“诚信” 重视人格价值 [图文]

    4月6日,星云大师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和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对谈“诚信的力量”。中新社发张浩摄中新社博鳌4月6日电(记者关向东)“一个人的手脚病了,会影响到自身;可如果诚信病了,就会影响他人,影响社会”。“不诚信、不守信用的人,是没有悟到,诚信其实是一个人人格的价值。他不诚实,不守信用,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其实是失去了自己为人的价值。...

    51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齐白石年过半百当北漂:无人赏识 形单影只[图文]
    齐白石年过半百当北漂:无人赏识 形单影只[图文]

    齐白石年过半百当“北漂”:无人赏识形单影只1956年7月29日,在法国尼斯港的公爵古城堡里,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接待来访的中国画家张大千。毕加索搬出5大本画册、上百幅作品给张大千欣赏。翻着翻着,张大千愣住了—这些画竟然全是临摹齐白石的作品。毕加索说:“中国画真神奇,齐先生画水中的鱼儿,没有上色;用一根线画水,就使人看到江河,嗅到水的清香&hell...

    144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马年说马画马[图文]
    马年说马画马[图文]

    马属于哺乳纲奇蹄目马科的食草动物,起源于5千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始新世早期北美大陆的热带丛林,最早的始马只有狐狸那么大,背部拱起,前肢4趾、后肢3趾着地,牙齿简单,以树叶、浆果为食。此后的2千万年变化不大,直至中新世,气候变干燥,大陆草原化,在选择压力下,始马的体型结构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千5百万年前中新世出现的草原古马,身材变大,四肢变长,前后肢都只有3趾,但仅中趾趾尖着地,侧趾退化。...

    135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美女人体画混搭名画引质疑[图文]
    美女人体画混搭名画引质疑[图文]

    魏光庆《红墙系列》之一(布面油画)最近,某油画家的一批美女人体画混搭中国古典名画的作品,特别是其中一张裸体美女嫁接宋徽宗《瑞鹤图》,在网上引起了强烈吐槽:有人说不伦不类,是对宋徽宗作品的肆意糟蹋;有人说是哗众取宠,有炒作嫌疑;有人甚至大喊“罪过”……其实,这种混搭现象近年来在美术界已屡见不鲜。理性分析,这种“画不惊人誓不休&rd...

    190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雷正民:品画家李丽山水作品有感[图文]
    雷正民:品画家李丽山水作品有感[图文]

    画家李丽李丽,笔名金书,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硕士研究生班,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著名画家苗重安先生入室弟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房山区美协副主席,中国水墨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创作院山水研究室主任,北京芥子园画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北派山水高研班班主任,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并获奖,作品曾被中央警卫局、中南海、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务院事务管理局、北京会议中...

    54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曲磊磊:横跨东西文化 墨写光影年华[图文]
    曲磊磊:横跨东西文化 墨写光影年华[图文]

    曲磊磊作品:《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站在曲磊磊的画作前,一种力量直击心灵。七位造型各异的秦兵马俑,一字排开,手提钢枪,气势轩昂,中间有一位身着当代军服的士兵,高声呐喊,彷佛喊出响彻广场的号令,排山倒海的气势和坚不可摧的力量逼面而来。这样的跨越式组合,让人耳目一新,而其中传达出的力量,却直抵灵魂深处。细看画作的题目: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再看画材,竟是水墨宣纸,因为这幅画,咋一看,以为...

    127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当今艺术为何难觅大思想[图文]
    当今艺术为何难觅大思想[图文]

    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我们总是比较善于理解中国画家害怕线条和具象的当代心理,这是中国艺术家的基本功底留下的一长串阴影,这一长串阴影深刻影响并左右画家的初期打功底阶段、探寻发现阶段、功利阶段、升华阶段,在无法与自然接近的画笔下,无法与真实重合的线条下,不实的基本功底造成的一串长长的阴影,总是在帮助中国画家涂改并遮掩事物的真相,更遑论画出对事物的认识了。受功底影响的不仅限于形式,最深重的影响则是画的内...

    44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许钦松——岭南山水的革新者[图文]
    许钦松——岭南山水的革新者[图文]

    2002年,广东文联等多家专业机构在广东画院举办了许钦松个人山水画展,展出50件中囯画新作,岭南美术出版同时推出《许钦松山水画集》。在一个各种展览已经多如牛毛的年代,当年许钦松这一展览,人们最感兴趣的地方似乎还是在于,这是一个版画名家的中国画个展。新闻媒体甚至美术界的同行们关注的,主要是版画家许钦松左右开弓,两手都要抓的创作取向。坦白一点说来,对于新闻媒体兴趣盎然的“跨界&rdqu...

    143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严师与高徒[图文]
    严师与高徒[图文]

    据有关专家考证,图片中的小男孩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海派黄杨木雕艺术开创者徐宝庆先生。现在,“海派文化”一词已经耳熟能详,但海派文化不是一个仅仅与上海相关的苍白的名词,它是有具体内容的,我说虹口民俗文化时曾经说过粤味浓郁、犹太风情和樱花芬芳构成上海虹口文化的底色;同样徐家汇的最大特点就是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地,它同样构成海派文化的具体内容。徐家汇拥有土山湾,实际上在徐家汇形成以...

    134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朱敏:学画感想[图文]
    朱敏:学画感想[图文]

    山水画《山涧》读山水诗对画很有益处。古人云“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声诗”。一幅好画诗情和画意两者不可分。诗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作画也如此。绘画的“有我”之境,是指艺术品中突出地体现作者的个性和意趣,把对客观的感受高度地融于主观中,使所画主观成分多,对作品的形象塑造,多半是意象或抽象。绘画的...

    98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关于艺术模仿与抄袭的思考[图文]
    关于艺术模仿与抄袭的思考[图文]

    仿照伦敦水晶宫而建造,被称为缩小版的马德里“水晶宫”的外景兰翔钟媚摄以钢铁为骨架的玻璃建筑,阳光下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暖房程国政文新闻背景话题缘起:模仿还是抄袭,这是个问题。近年来,建筑设计、公共艺术的抄袭问题一直是缠绕在中国创意产业领域上空的乌云,有媒体称朗香教堂本是法国孚日山区的一座教堂,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代表作,被郑州抄袭,后被拆;北京望京的&...

    170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钟士敏:从传统中走出的艺术之路[图文]
    钟士敏:从传统中走出的艺术之路[图文]

    钟士敏师从山水画名家管苠棡、艺术大家彭先诚,跟着两位优秀的画家悉心学习,他终究走出了自己的一片绘画天地。观其作品,画面干净利落,神气盎然,野逸中透出古意。画中不见当下国画界弥漫的装饰化、图案化的矫揉造作,也没有糊涂乱抹,不求章法的怪诞离奇。在这个物欲横流,快速追求成功的社会,钟士敏描绘出的这种纯净气象很容易使人们浮躁的心灵得以片刻的宁静,这点尤其显得难能可贵。此外,钟士敏更是一位非常热爱园艺种植...

    44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谈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美学视角[图文]
    谈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美学视角[图文]

    川端康成日本小说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4月16日自杀身亡。据日本媒体报道,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一篇小说被发现,小说题为《美!》(或译《美丽!》),创作于1927年(详细报道请见《东方早报》2月19日B2版)。这使得川端康成及其始终追求的“美”或“日本美&rdq...

    105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