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梁江:许鸿飞搞笑雕塑背后的含义

时间 : 12-15 投稿人 : 丑丑 点击 :

雕塑家许鸿飞的作品个展赴京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成为今年春天一件艺坛盛事。在我印象中,广东雕塑家到北京开个展的并不多见。加上许鸿飞现任广州雕塑院院长,策展人罗一平先生则为广东美术馆长,这样一个展览便不可避免要带上某种代表性色彩。

在媒体记者眼中,担任着专业创作机构要职的许鸿飞更多时候是体制内的“号外”分子,是一个为人行事逾次超秩的另类艺术家,甚至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而许鸿飞对此不仅欣然接纳,还进而把自己的艺术取向归结为“强调创作的趣味性”、“捕捉创作的偶然性”,由此,形成了“非主流、非学术、非计划”的三大特征。

这是一个饶有意味的“许鸿飞现象”。许鸿飞敢于放言“广东艺术界太保守”,特立独行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处事方式,似乎也很符合人们心目中预设的艺术家形象。我以为,在许鸿飞这些轻松写意的作品中,包含着他认真的思考,包含着超出雕塑乃至关乎当今艺术发展的普泛性意义。以搞笑的方式诠释他一系列搞笑作品,可能只是一种善意的误读。

许鸿飞199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接受过正宗的严格的学院派雕塑教育。这一二十年来,他创作过不少纪念性、主题性、“主旋律”的作品。汶川县城入口的《大禹》,红军桥头的《送别》群雕,2008年抗击冰灾的纪实雕塑《九天九夜》,都有着广泛社会影响。他还有数量众多的公共艺术、环境艺术作品置放于广东、湖南等多个城市。毋庸置疑,这是一个有着扎实功夫、有很强主题创作能力的新一代广东雕塑家。

说到新中国五六十年来的雕塑,广东雕塑是分量很重的一章。潘鹤、关伟显、梁明诚、唐大禧、黎明等人的名字为人熟知。《艰苦岁月》、《五羊雕像》、《欧阳海之歌》、《广州解放纪念碑》、《彭大将军》、《崛起》等作品已成为与新中国历程相连的经典之作。而从许鸿飞“快乐的胖女人”系列作品中,普通观众不难看到与以往广东雕塑的反差,专业人士更一望而知其中的离经叛道趋向。而这,才是他之争议性的根本所在。

平心而论,许鸿飞有着尊重前辈、崇拜传统的一面。他一方面认为广州雕塑圈子过于保守,同时又强调“我非常尊重雕塑界的前辈们”。他还感叹“我们的老祖先太伟大了!商周青铜器、秦始皇兵马俑、汉代陶俑、霍去病墓、四大石窟的佛雕……这些雕塑作品都是中华瑰宝,但是百余年来它们几乎都被雕塑家们忽视了,好像雕塑真是西方的舶来品似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大家都在模仿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经典,都在比技术而不是比艺术。一个真正虔诚对待艺术的雕塑家,应当勇于探索,敢于“跨界”,材料、形式都可以创新,目标是创作出时代气息浓郁,情感真实而不造作,个人特色鲜明,有自己风格的作品。许鸿飞天性里很不安分的一面,在他的言谈中袒裎无遗。

回想起来,肥女人之类的戏谑式作品,从他走出校门不久就开始了。只是一直无人赏识,他自己也懵懵懂懂找不着北。直到十三四年前,黄永玉先生在广州看到了许鸿飞的肥女人雕塑,眼睛一亮,毫不犹豫鼓励他:“你要继续跳出学院派雕塑的框框,沿着‘肥女人系列’不断尝试。”这一句话,让他备受鼓舞,让他铆足了继续走下去的劲头。

自2007年肥女人雕塑在香港艺术中心展出受人关注开始,许鸿飞这一系列作品陆续推出100多件,在国内外获得了越来越强的反响。在许鸿飞这里,“肥”更符合雕塑的体积和空间感,肥女人更有生命的活力,有天性的豁达和生活的快乐。在他一系列的《肥女人》雕塑作品中,呈现了种种风格轻松幽默,形象活泼憨厚,个性鲜活真实,充满生活情趣的艺术造型。《肥女人》系列表现出作者与普通观众平等交流,融洽无间的创作取向。在和观众轻松快乐的相遇,在人们的会心一笑中,“肥”却升华为意料之外的美。

这一颠覆性创作构思,获得了广泛认同,许鸿飞由是声名鹊起。

透过“许鸿飞现象”,我们发现了若干发人深思的话题。在这里,策展人罗一平先生近期在广东推广的一个创意——“拆”与“建”,恰好可借用来阐释许鸿飞之于广东雕塑的意义。

其一,价值重构。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个根本性的嬗变。价值多元化,物质主义盛行,消费文化泛滥与都市化进程连在一起,文化艺术这时也发生了前所未见的巨变。雕塑艺术惯见的宏大叙事、理想化、英雄化、仪式化、崇高感被消解了,说教意味的创作越来越没有市场。有一段时期,雕塑家日子很不好过。正如许鸿飞对记者所说,“雕塑由于局限于宏大叙事,只做纪念碑式的、象征性的东西,很少做小的架上雕塑,缺乏生活趣味,缺乏亲和力,和人有距离,现实感不强,所以很难被接受。”

回归观众,这已成为一二十年来艺术创作的一个基本走向。许鸿飞的创作取向,正体现了雕塑艺术价值重构的大趋势。

其二,功能回归。许鸿飞的敏锐和聪明,在于他看到了过往雕塑艺术的症结所在,也找到了符合自己个性的突破途径。他的作品不以深邃、晦涩的哲理意识去“忽悠”观众,在形式手法上很关注普通人的感官和精神感受,大俗也是大雅,艺术在于满足普通人生活化的诉求,这是功能的回归。

其三,内涵置换。“肥女人”系列雕塑均以普通民众为主角,均有生活化、娱乐化、夸张化几种特征。通俗化的内容、亲民性的视角,有效消解了以往雕塑常见的崇高感、距离感和宣教特征。在此同时,他的作品被注入一种世俗化的新内涵:丰满肥胖的女人体,其实是丰腴、丰盛和精神快乐满足的符号。符合时代发展社会转型的新内涵,才能引起观众的精神同构,才会有同声相应。因此,许鸿飞是与时俱进者。

其四,材料拓展。2012年6月,许鸿飞在广州举行翡翠雕塑作品展,展示了30件以名贵翡翠材质制作的艺术品。他说,第一件翡翠雕塑很费劲,两个月才弄出来。而最后的效果则让许鸿飞大感意外——翡翠材质恰恰还原了胖女人的珠圆玉润,丰乳肥臀充盈着温润的光泽,材质成了雕塑语言的一部分,他的风格特色获得进一步彰显。而在展出现场,许鸿飞更听取建议引入了“车模”理念,光艳照人的“艺术品模特”与《肥福》、《肥二代》、《四喜》等让人开心的“翡女人”一同展示。许鸿飞以“翡翠雕塑第一人”再度成为媒体热点。

作为一个思维活跃的雕塑家,许鸿飞总是让人惊奇。他追求每次的创作都有特点,能超越以前。显然,“拆”与“建”的命题,不仅在广东当今雕塑界展开,也在他自己的艺术行程上不断出现。而且,许鸿飞的“拆”其实是与“建”紧密相连,同步而行的。“拆”不是情绪化的一时冲动,更不是不负责任的简单化破坏。真正的“拆”必定基于深入的、理性的思考,这是一种有深度的解构。这样的“解构”还意味着、包含着“重建”,它体现了艺术拓展和推进的法则。

(梁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术院副院长、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相关文章

  • 杨玉良:笔底现真性 翰墨写人生[图文]
    杨玉良:笔底现真性 翰墨写人生[图文]

    杨玉良文人画能长兴于世,绝非偶然。首先,文人画者当为文人所做。其次,作品必蕴含文人气息,笔墨间能直抒胸臆,有所寄托,令观者与之产生心灵共鸣者方为上品。如若胸无点墨,临人摹古所得作品,虽多有形同之态,若得文人作品之深邃妙处,亦是痴人说梦。正所谓:失之毫厘而谬以千里矣!日前,有好友来电,嘱为画家杨玉良草拟感想之短文。好友之托,怠慢不得。憾搜尽网络亦不见其真容,资料寥寥矣。好在有友人所发杨先生作品...

    176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我想成为一名画家:大卫·林奇谈美术学院对其影响[图文]
    我想成为一名画家:大卫·林奇谈美术学院对其影响[图文]

    大卫·林奇出生于1946年,早年他在美术学院学习,后在70年代搬去洛杉矶,在那里他以实验性的邪典片《橡皮头》(Eraserhead)开始了电影生涯。但是他从未放弃过绘画。如今,林奇迎来了他艺术家生涯的一次复兴:在2007年巴黎卡地亚基金会的展览后,他在纽约的Tilton画廊,及洛杉矶KayneGriffinCorcoran画廊的新空间作过多次展览,此外在德国和丹麦也有展出,同时还通...

    197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沈尹默的书法用笔论及地位论[图文]
    沈尹默的书法用笔论及地位论[图文]

    沈尹默《东坡居士书遵师诗》沈尹默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书法工正、行、草书,以行书著名。力学褚遂良,后遍习晋、唐诸家,晚年融会苏、米。他精于用笔,清圆秀润中有劲健遒逸之姿。他虽然不是书法美学家,但其有关谈书法创作的文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深刻而重要的书法美学思想。在书法理论整体处于沉寂状态的20世纪中叶,沈尹默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写出并发表了一系列旨在引导人们学好书法的理论文字。这些文字后来又被人们...

    51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香港漫画的另一张面孔[图文]
    香港漫画的另一张面孔[图文]

    香港漫画的另一张面孔本报记者程丽仙与香港漫画的创作繁荣相比,漫画研究则显凋零。近10年来,除《路漫漫——香港独立漫画25年》之外,罕有其他,欧阳应霁[微博]说这对香港漫画发展史而言是个很大的欠缺。虽然麦兜的知名程度不弱于《风云》等武侠漫画,但麦家碧仍被港漫界视为独立漫画人,这缘于港漫界对“独立漫画”的认知:更讲求创作者个人关注的题材,体现具有...

    109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中国书画中的多子多福图鉴赏[图文]
    中国书画中的多子多福图鉴赏[图文]

    刘海粟《石榴图》(中国画)文/图钟葵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重视家族传承的民族。在古代,早生子、多生子、生贵子是每个中国家庭的梦想和为之奋斗的目标。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了许多象征多子多孙的吉祥物。这些吉祥物既有神兽和鱼、青蛙、蟾蜍、老鼠等动物,也包括石榴、莲蓬、枣、栗、荔枝、萱草等植物,“榴开百子”、“早立子”、“早生贵子”、...

    138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当代影像艺术:挖掘人性才是好作品[图文]
    当代影像艺术:挖掘人性才是好作品[图文]

    《收藏·趋势》:您在今年2月份的文章《中国当代艺术看了想吐》中说,这几年的观念摄影几乎成了“摆怪”,为什么有这种认识?朱其:作为一种摄影方式,我对于观念摄影的摆拍并不反感。我指的是那种顶着当代艺术的名声而模仿,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创造力的行为。这几年的观念摄影几乎成了“摆一个怪动作摄影”,或者“化装成一个什么人摄影&rdqu...

    94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严文明:解决学术问题最终要靠学术讨论[图文]
    严文明:解决学术问题最终要靠学术讨论[图文]

    严文明教授,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国学院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国文明起源、商周考古研究。先后主持、参加田野考古和室内整理工作20多项,发表《仰韶文化研究》、《中国通史(二):远古时代》、《史前考古论集》等论著近200部(篇),内容涉及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考古学史、文化谱系、聚落形态、文明起源、农业起源、环境考古、科技考古等,在极大程度上代表和引领了当代中国新石器时代...

    122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禅境,穿越书写的极限——张德林的书法艺术[图文]
    禅境,穿越书写的极限——张德林的书法艺术[图文]

    张德林书法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我认为中国当代的书家总是习惯于偏安一隅,或者总是习惯于以某一家的书体来为自己的书写作辩护,甚至一直驻守在某一家书体的铁屋子中,将某一家形成的点横撇捺当成杀手锏来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实际上,这种偏安一隅的做法,不仅没有在最根本性的角度捍卫某一家书体的独特艺术品格,而且正是由此既丢掉了某一书派的独特性,又丧失了书法艺术特有的自由品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张德林的书写却给...

    46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雅尼斯·库奈里斯:用艺术表达态度[图文]
    雅尼斯·库奈里斯:用艺术表达态度[图文]

    雅尼斯·库奈里斯采访者:包昕蕴被访者:雅尼斯·库奈里斯记者:请问在中国举办这次展览,对您本人有什么特殊意义吗?库奈里斯:对我来讲,这次展览最大的意义是一种交流和对话。作为西方艺术家,我来到中国,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产生一种对话。这种对话像我在其他地方,比如美国、德国做的展览一样,都是在做不同文化的对话交流,在中国也是一样,而且比较特殊的是我在中国找的一些材料...

    108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女艺术家裸睡铁丝床:庆祝无意义[图文]
    女艺术家裸睡铁丝床:庆祝无意义[图文]

    周洁暴露和伤害,似乎已成行为艺术的一条基本思路。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就以《节奏》、《解脱》、《托马斯之唇》等一系列暴虐自残的行为艺术震惊当世。行为艺术家运用身体理所当然,因他们认为,在画布上画人体,不如直接用人体进行表达更为深刻。行为艺术在中国发端已有三十年。三十年来,除了外部环境依然有诸多桎梏,不适于行为艺术的认知和传播之外,行为艺术本身也没有长足的进展。...

    36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中国瓦当书法第一人—王书广[图文]
    中国瓦当书法第一人—王书广[图文]

    王书广,中国瓦当书法继承、挖掘、创新第一人王书广,号洨东,别署墨香斋主,大学文化,现任中国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瓦当书法研究院院长,中国书画交易中心常务副主席,中国社会新闻网书法顾问,中国炎黄书画艺术协会顾问,中国文人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收藏网特邀艺术顾问,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全国高科技企业发展委员会、名人书画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华夏国艺书画院客座教授,北京思博华夏高级书画师,九鼎艺术...

    15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尚辉:后现代境遇的花鸟探索与发现[图文]
    尚辉:后现代境遇的花鸟探索与发现[图文]

    秋光(中国画)柯桐枝柯桐枝花鸟画的当代意义,首先便表现在他对于传统花鸟画当代生命主题的自觉转变上。在他的作品里,已完全看不到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伤春感时、哀怨落寞、孤芳自赏,而是对于多姿多彩的花草世界的高歌赞美。他的《艳秋》《灿灿金杯》《欣欣向荣》《赏花欲趁春三月》和《万木霜天红烂漫》等,无不把花朵绽放的娇艳妍丽作为描绘的视点。在这些作品里,他择取南国热带亚热带的奇花异木、编织繁密茂盛的构图、厚敷...

    49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山水是齐白石最富原创性的作品
    山水是齐白石最富原创性的作品

    齐白石作品《雨后云烟》(局部)王云因脾气暴躁易怒而酿成恶果的最著名的例子,是与他的同代人齐白石(齐璜)有关的。齐白石曾短时间地与王云为北平艺专同事,据说后来因为王云的关系而不得不离开学校,也许仅仅是暂时不到校,尽管一位与他们两人都熟识的人告诉我,齐白石骄傲自负,难以相处。不管事实究竟如何,如果问题确实发生过,根据两人相遇的时间,齐白石那时已经出名了。齐白石起初地位卑微,1863年出生于湖南湘潭...

    137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丰子恺“护生画”鉴藏漫谈[图文]
    丰子恺“护生画”鉴藏漫谈[图文]

    盥漱避虫蚁日前,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展出的“情语——丰子恺《护生画集》真迹展”,由于是28年来首次全方位的展示,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参观者也络绎不绝。在众多的参观人群里,既有广大普通观众,也有一些关注或专门从事丰子恺“护生画”鉴藏的爱好者。笔者作为本次展览的设计者,在研究丰子恺《护生画集》的相关作品学术意义的同时,对其艺...

    89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林鸿福:继承传统打造当代德化白瓷文化[图文]
    林鸿福:继承传统打造当代德化白瓷文化[图文]

    林鸿福林鸿福陶瓷承载着不同时代的人文特点,伴随着息息相关的生活,形成了艺术,也创造了陶瓷文化。而其艺术和质地的不朽性,更成就了价值的文物属性,陶瓷与美的不可分割。而德化白瓷驰名世界,其发展秉承文化的传承,其靓丽的质地是非常富于装饰性的,从以型写白,到以素饰增色,都体现了德化白瓷的姣好本性,是非常雅致的表现形式。为此,继承传统,打造当代德化白瓷文化,是基于当代白瓷的特点,也是德化现代陶瓷艺术家...

    135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