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艺术作品的价值,由哪些因素决定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福峥 点击 :

编者按:艺术品市场里潮起潮落,最牵动人神经的,莫过于价格了。什么因素决定了艺术品的价格?其价格又是依据什么标准来制定的呢?其实,书画作品最基本的价值是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包括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并由其所体现的艺术传承、历史变迁和审美体验。

什么决定了艺术品的价格?

画作最基本的价值是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包括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并由其所体现的艺术传承、历史变迁和审美体验。这是艺术的本体价值,它是通过对艺术创作的研习、对自然美的发现、对艺术理念的钻研、对传统文化的汲取以及对表达语言的探索、对相关技艺的磨练而创造出来的。但是,书画作品往往还具有多种附加值,由于它是特殊的、非标准化的商品,所以很难用经济学原理上的“劳动价值论”来衡量其价格,更由于书画价值主要体现在虚幻的精神层面,而非材质的物质层面,因此也很难用成本加利润的方式来简单加以判定。

学术和传播助推艺术品升值

工作的时经常会遇到书画名家前来咨询,希望能给自己的作品定价。分析起来,画家定价大致依据两点:一是自我评价,因为书画创作多为个体劳动,只有自己最了解投入的劳动量;二是比价类推,如同行、同事及同类水准作品在市场中的价格,但这一点往往使艺术家备受打击,因为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同工同酬”,以至很多人要么坚决不卖画,不与市场打交道,要么紧盯目标画家的画价,不肯降低,以免伤害自尊。

先生生活中很多画家,一张口就是“我的画某某万一平尺”,他的参照对象可能正是他的同学,更或者是他的学生。有很多画家很纳闷:为什么我的画还卖不过我学生?也有画家很生气,某某的画那么恶俗,怎么还有人买单?更有藏家们不解:某些画家的画“批量复制”,怎么还那么受欢迎?这些疑问,同样也是很多市场从业人员和收藏投资者不能理解的问题。不能理解的关键,是我们始终纠结于艺术的本体价值,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传播价值”。当下,在世画家的作品已日益成为一种与艺术审美本身无关的财富筹码,谁能积极配合市场、为市场提供优质服务,谁的作品就会成为市场中受人热捧的“硬通货”,随着市场占有面的扩充,价格的提升空间也就越大。(中国文化报)

专家:近代书画越经典价格越平稳

从齐白石到张大千、从李可染到徐悲鸿,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屡屡创出的天价奇迹,总是围绕着这些近现代书画史上的响亮名字。作为占据中国拍卖市场最大份额的门类,近代书画在拍卖市场上经历了怎样跌宕的命运呢?7月27日,本报参与主办的“四方沙龙”系列艺术讲座开讲,艺术学者赵力聚焦以《中国近现代书画的收藏和市场》为题,通过翔实的数据、客观的分析、学术的视角,为观众抽丝剥茧,还原中国近现代书画收藏市场的前世今生。

2011年是阶段性高点

赵力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北京”艺术总监、《艺术财经》杂志总监、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主任、CCAD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基金执行长、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副秘书长。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艺术管理与艺术推广等。曾连续多年主持并推出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研究报告,对中国艺术市场有深度观察。

赵力认为,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从上拍数量、成交数量和成交金额的角度来说,中国书画、中国古董、油画与当代艺术三个板块三分天下。而根据赵力给出的一组数据,作为中国书画中的一支,近现代书画占据了整个拍卖市场成交金额的30%以上,整个交易的27%左右,从分类的角度,中国近现代书画在整个市场中上拍量、成交量、成交金额都是最大的,所以近现代书画的市场也就格外引人关注。

越经典价格越平稳

那么,最终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完成价值飞跃呢?赵力在对2011年的价格高点进行分析后发现,正是古代和近现代书画名家的名作在市场上得到买家的热烈追捧才成就了本轮书画市场的行情。这些近现代书画大师作品在市场上的高企不仅打开了市场的想象空间,而且也与书画市场长期以来累计的收藏基础有效对接,因此才使本轮行情有了爆发的可能。

2011年书画市场行情高点是由齐白石、张大千两位大师带动引发的。齐白石、张大千的共同发力才能左右市场大盘。自2010年以来,拍卖市场上陆续出现了多张堪称交易史上质和量都最佳的张大千和齐白石作品,例如齐白石书画合璧的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十二开的《山水册》、张大千中晚期泼彩作品《爱痕湖》、人物佳作《嘉藕图》,这些作品无论是收藏出处还是就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而言均堪称齐白石和张大千的代表作,因此这些作品在拍卖市场上拍出亿元以上的高价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深圳商报)

艺术市场蓝筹股存在价值洼地

国内艺术界的老大师之中,除了我们介绍过的杨之光、詹建俊、靳之林,还有戴泽、闻立鹏和侯一民等等一大批卓越的老一代艺术家,都在新中国美术史上留下重要作品,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拍卖行出现的众多百万元、千万元的作品中,他们作品的价格或许并不显眼,也没有随着市场潮起潮落。而在市场逐渐回归理性的今天,他们所代表的一代经典艺术的价值将得到市场的进一步认可。

稳定的“蓝筹股”

几年前,在大量资金涌入艺术市场的时候,相比较书画、当代艺术等门类的疯涨,老一代美术大师们的作品价格却显得波澜不惊。2008年之后,当艺术市场上的一轮热浪逐渐退潮的时候,他们的作品像股市中的“蓝筹股”一样,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安全系数。甚至,在整体低迷时期,这些“老大师”们的几件经典作品,可以救市。

市场火爆时期,“老大师”所代表的“蓝筹股”为什么没有随之疯狂上涨?资本在近几年以惊人的速度将当代艺术板块价值透支,虚高的价格已经难以为继。但是,相对年青一代艺术家的市场介入能力,老先生们对于市场反应并不敏感。资本在大量“吸筹”的时候,遇到了困难。

拍卖行、艺术品基金、画廊,这些机构想要拿到作品,要跟老先生们本人和他们的家属打交道。年事已高的老先生们,往往有着自己的道德准则和处世原则,在资本的诱惑面前基本无动于衷。此外,早年作品存世少,后期的好作品惜售,也是造成资本难以一次“吃进”他们作品的主要原因。

这一代人,“盘子大”、“筹码散”,让资本难以在短时间内“控筹”。

而在市场资金充裕的时候,中青年画家往往就像是“小盘股”中很有冲劲的“网络科技股”。只要“庄家”(拍卖行、艺术品基金、画廊)跟艺术家谈好,批量收购或“买断”艺术家的作品,便可以在之后的运作中把价格抬高,甚至迅速拉到“涨停板”。

如今的资金退潮让一批曾被炒高的艺术品价格回落。一些内在价值相对匮乏的当代艺术品更是首当其冲,虚高的价格终究回落到合理位置。

寻找价值洼地

对于仅仅有二十几年历史的中国艺术市场来说,新中国的老一辈艺术家的市场价值形成较晚。

新中国一代的“老大师”们,作品虽然早已进入中国美术史,在学术价值和艺术品质上,有着艺术史上的公认地位,但在他们的经典作品进入博物馆体系的时候,中国的艺术市场还没有形成价格机制。因此,如今对于这一代人作品的价值重估也是一个市场的重要命题。

近些年,除了握有大量资金的“庄家”,一些“散户”买家也在寻找着市场的“价值洼地”。然而,与股票市场的情况相类似,中国的艺术市场缺乏价值投资。多数投资人不愿等待三年、五年再“分红利”。愿意在这一代老艺术家的价值洼地主动“买套”的人只是少数。毕竟,这是需要花时间、精力去研究的一个板块。短期内难以获得丰厚的回报也是这些买家犹豫的主要原因。

老一辈美术大家们或精品存世寥寥,或近作上拍成绩暗淡。但当市场回归理性的时候,那些能够被大多数人欣赏和接受的经典艺术,终将会维持稳定的市场价值;在学术和市场的双重肯定下,这一代人也终将重获历史的荣耀。(上海证券报)

相关文章

  • 佩戴明清翡翠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吗?
    佩戴明清翡翠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吗?

    明清翡翠,作为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珍贵宝石,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不仅以其独特的色泽和纹理展现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关于佩戴明清翡翠对人体是否有影响,这一话题在珠宝界和医...

    63 明清翡翠 佩戴明清翡翠 翡翠
  • 访中国国家画院书法院篆刻研究所魏广君[图文]
    访中国国家画院书法院篆刻研究所魏广君[图文]

    摈古竞今魏广君是一个多面手,写字、画画、治印,精于绘画之理和笔墨之法。不久前举办的“抟庐文心——魏广君艺术大展”反映了他长期以来对于传统艺术的探求与思考,内容涉及山水、竹石、花鸟、书法、印章等,受到好评。魏广君,1964年生,河南信阳人,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中国国家画院书法院篆刻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研究员,还担任多所...

    197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崔健:摇滚没有末日[图文]
    崔健:摇滚没有末日[图文]

    早报记者高征图崔健为自己的这场全国巡演起名“蓝色骨头”。用他的话来说,“蓝色代表未来,黄色是迷失的感觉,伤感,而红色是我的颜色,充满理想、反叛、愤怒。”这次他选择了蓝色,为智慧、为自由、为无限广阔的蓝色未来。昨晚,崔健“2012蓝色骨头全国巡演”来到上海大舞台。平安夜,全体起立昨晚大概是今年上海最冷的一天,加上逢周一和平...

    37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蒙娜丽莎"为何是杰作? 艺术家:颠覆了蒙昧价值观[图文]
    "蒙娜丽莎"为何是杰作? 艺术家:颠覆了蒙昧价值观[图文]

    最近和朋友讨论艺术和现实的关系问题,朋友的观点之一是:艺术就是艺术,距离现实越远越好。由此不禁想到我经常在讲座中提到的一个作品,那就是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为何这个作品是旷世杰作?我认为绝不是因为作品有精湛的技术,也不是因为作者毫无缘由地表现女性美。而是,在中世纪第一次兴起的思想解放(启蒙)运动中,这个作品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第一次提出和触及到了人类文化史上最重要的问题,即个人...

    41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20世纪上半期女画家现象研究[图文]
    20世纪上半期女画家现象研究[图文]

    女人体潘玉良作从进入20世纪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几十年,中国经历了清王朝的覆灭和民国的兴衰。可以说,这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岁月长河中最惊心动魄的几十年。这样的时代背景,成就了女子绘事发展的无限可能。站在封建帝制的尾点上,一方面由于皇权的崩溃、帝制的瓦解,旧的体制、规范、风习、信仰逐一遭到破坏甚至崩盘,人们在新的社会里产生了新的感受、新的发现、新的错愕与震惊;另一方面,强大的保守、顽固势力和封建王朝的...

    92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周愚山:关于我的书法之路[图文]
    周愚山:关于我的书法之路[图文]

    百岁老书法家周愚山一我从小开始学识字学写字。五六岁的孩子,谈不上书法,那只能算是涂鸦。我六岁入学,就学于黄河路益寿里弄口毓贤小学,回到家里,父亲(字钟麟,讳毓仁)除了管理求古斋书局的生意,关起门来就辅导我写字。尽管我学习用功,但父亲总是不满足,恨铁不成钢。父亲是苏州绿荫堂书业学徒出身,有志气,爱学习,学习勤奋,自学成才,练就一手魏体书法,善写斗方榜书。当我开始学字时父亲就用自己的经验教育培...

    167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宋晓霞:吴长江青藏写生是人本主义的表达[图文]
    宋晓霞:吴长江青藏写生是人本主义的表达[图文]

    2010年4月28日《藏家小院》(水彩)40×65cm(青海同仁)一十五年前,我随吴长江初踏青藏高原。从西宁去玉树,一路上长途客车时走时停,道路也时断时续。临近傍晚的时候,车子彻底抛锚,我们一车人都下来,捡了要紧的行李随身带上,站在路边拦截过往车辆。同车的都是沿途的乡亲,有不少是藏胞。吴长江在挨挨挤挤的人群中背着画具,怀里还小心地抱着画夹子。有卡车来了,有人冲上去用...

    137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沈尹默的书法用笔论及地位论[图文]
    沈尹默的书法用笔论及地位论[图文]

    沈尹默《东坡居士书遵师诗》沈尹默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书法工正、行、草书,以行书著名。力学褚遂良,后遍习晋、唐诸家,晚年融会苏、米。他精于用笔,清圆秀润中有劲健遒逸之姿。他虽然不是书法美学家,但其有关谈书法创作的文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深刻而重要的书法美学思想。在书法理论整体处于沉寂状态的20世纪中叶,沈尹默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写出并发表了一系列旨在引导人们学好书法的理论文字。这些文字后来又被人们...

    51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五探[图文]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五探[图文]

    当一个时代过去之后,后人对于那个时代的名人大都会怀着崇敬的心理而投以仰视的目光。为此那个时代的名人往往在这样的仰视目光中散漫出高贵的光环,变得与众不同的高贵、高雅、高格调、高姿态。他们忘了,名人只是名在他所专的上面,除此之外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齐白石是名人,在后人的眼中就属于灿烂光环夺人耳目的一类。齐白石的画,无论尺寸大小,那情调无疑皆呈现出浓厚的高贵雅致的格调。俗气、悔暗、无论如何都不沾边。虽...

    186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比尔兹利的艺术:维多利亚时代世纪末式风格[图文]
    比尔兹利的艺术:维多利亚时代世纪末式风格[图文]

    比尔兹利的作品比尔兹利的作品变革的时代维多利亚时代后期,很多英国人开始质疑这种快速改变的生活和日益工业化的社会所带来的好处。因此,与工业化资本主义十分合拍的维多利亚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规则自然也受到攻击。在英国19世纪80年代后期,主流派文学艺术维护着这一价值体系和社会规则,针对现状,一些艺术家和作家发起了批评和讽刺它的前卫运动。奥布里·比尔兹利(AubreyBeardsley)...

    189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陈履生:我们的博物馆教育功能薄弱[图文]
    陈履生:我们的博物馆教育功能薄弱[图文]

    2011年5月30日,陈履生在国博“艺术时空之旅”展览现场。新京报记者薛珺摄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接受新京报专访,谈国博的运作及私人博物馆的发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身份之外,陈履生是艺术史论者、画家、摄影家。他个人展览正在北京侨福芳草地展出。2012年,他的展览主题是“博物馆建筑摄影”,这一次则是“巴西摄影”,呈现异域风情和人...

    31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曹晖:以传统语言创作当代雕塑[图文]
    曹晖:以传统语言创作当代雕塑[图文]

    图片资料曹晖是“2012景像——中国新艺术”的参展艺术家之一,他的雕塑给观众的第一感觉是血腥,从羊、猪、马等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到人身体的局部,再到具有“肉质”躯体的日常物品,在他的作品中都被非常态地呈现:去掉毛发、撕开皮肤,露出血色的肌肉组织与骨骼。由于尺寸很大,作品对人的感官有着很大的冲击,会产生在观看活体解剖...

    189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大背头与它的审丑时代[图文]
    大背头与它的审丑时代[图文]

    “大背头”与它的审丑时代日前,有网友爆出河南洛阳偃师龙华欢乐园正在兴建的一座雕像,该雕像总体形象酷似“弥勒佛”,但却梳着大背头、穿着内衣。雕像图片被网友曝光后,迅速引起许多网友的争议和批评,该雕像也被网友戏称为“大背头”。然而,事件的发展出人意料,不久之后,有报道称,龙华欢乐园网站发表声明称“此肖像为我们企业...

    97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非凡气度,书行笔端——朱非老师及其书法漫议文[图文]
    非凡气度,书行笔端——朱非老师及其书法漫议文[图文]

    在惠州合江楼首层进门处,原有一块屏风,上面镌刻着苏东坡《寓居合江楼》诗“海山葱昽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是清人集的苏东坡字组成。细细品味,浩然之气直面而来,可想当年苏东坡展开纸笔,诗词句字如浩淼之水,奔腾于胸,运腕走笔,一气呵成。去年初秋,我第一次到鲁迅中路春波弄绍兴书画社,当我还未曾走进去,就即刻被大厅内悬挂的一幅对联&ldqu...

    56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陈履生:菲律宾文化融合中的博物馆建设[图文]
    陈履生:菲律宾文化融合中的博物馆建设[图文]

    菲华历史博物馆“走马观花”有时是一种贬义,认为不了解具体情况,浮光掠影,或者说至少所了解的不够深入和具体。但是,有时候只需要走马观花就够了。能够了解其大概,尤其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生活在那里一辈子或几辈子的人才有可能了解其中的很多内蕴。可是,对于观光客来说,浮光掠影的了解其大概也能够知道这个国家的政治和文化的基本层面。菲律宾之行改变了我过去从书本和媒体中了解到的对于...

    129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