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王冷石谈艺录:一花一世界[图文]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小糖豆 点击 :

王冷石谈艺录:一花一世界 | 美术知识

王冷石作品

开栏的话:

王冷石先生是一位职业艺术家,他书画、理论、诗词兼修。

著名艺术评论家辛民和冷石先生有过多次对话,深感其于艺事造诣颇深。

辛民先生对多年来二人对话进行整理,并结集,命名为《一花一世界——王冷石谈艺录》。

开封日报报业集团书画院通过与冷石先生沟通,将其谈艺录在本版连载,让广大读者先睹为快。

辛民:王老师您好!很荣幸有机会采访您,从您所营造的浑朴的花鸟世界里,作为情感载体的水墨语言呈现出妙不可言的意义。让我们看到的是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的无序冲撞,构成一种开阖聚散、起伏跌宕、磅礴大气的图式,不仅有贸然闯入神秘世界之感,还有一种开掘混沌的欣喜。您的写意花鸟对水墨的强调无疑是传统花鸟画所不曾有过的艺术创造,它表现了一种更加纯粹的视觉艺术的自觉,一种隐没在传统里未被发扬光大的审美意趣和理想。它所传达出的情感力量、意识形态、时空构成的美的境界,您对此能否谈谈自己的感悟?

王冷石:我认为,中国画的创作,最忌停滞在单一“技”的层面,尤其单打一的小狗、小猫、梅花、牡丹、大虾之类,束人思想与手脚,误人子弟。正确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启发式的“开智慧之门”,并不拘于某家某派,以大的艺术规律为导向,着重于语言与形式的分析,着重于“技”与“道”的双修,着重于观念与时代的同步。一以贯之、触类旁通,从真正意义上进入中国画玄冥而幽深的堂奥之境。

辛民:从您的作品中不难看出您的严谨与敬业,以及您对传统笔墨理论的精准诠释和深刻体悟,更能看出您在花鸟方面的高深造诣,也正是这种扎实的传统功夫令人信服。这也是一条中国画艺术传承和发展的大道。

王冷石:当今大多数画家耐不住寂寞,加之我们美术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导致中国画高等教育被边缘化,这必然影响到对中国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我作为一名画家,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正大、圆融、深邃、自然是我的美学追求,亦是我渐趋成熟的美学体系。

辛民:对有志于书画学习的读者,您给他们的建议是什么?

王冷石:首先,要尽早设定一个“核”(主功专业),以“核”为圆心,以认知为半径,圈定自己的学习范围,努力使这个“核”不断壮大。其次,要尽早设定一个“点”(生活),以“点”为支撑,以专业为杠杆,努力使这个“点”不断牢固、增高,同时延伸你的专业杠杆。最后,要尽早设定一个“风格”(审美取向),以“风格”为灯塔,以借鉴与思辨为途径,渐习渐深,不断修正,努力使这个“风格”走向成熟。

辛民:您的艺术追求和艺术目标是什么?

王冷石:一是面向自然、走近自然,用一颗静默的心去感受自然之大美,去营造那种单纯、朴素、浑厚的氛围,在古风中表达独特的情感意向、审美向往与艺术追求。

二是原始古风倾向。我的花鸟画以特定的气息与神韵,展示了古朴、粗犷而又淳厚的原始风情,这种力量在画面中让人心情激荡,在人的心灵深入持久地颤动,令人回味不已,包含了原始的质朴,因而显得格外淳朴、真挚、不虚伪、不矫情,富有野性。我追求的是朴素的古风,不以雕琢炫人耳目,而以韵味、情思和不可言说的空灵、雅逸让人流连、感怀并获得历史的纵深感,引发我们对新旧交替的文化的思考,使作品渗入历史感而变得凝重浑然。

三是浪漫主义的复归。我的花鸟画,不是客观地再现生活,而是主观地表现生活,是强调主观感受而非客观真实的再现。那些如梦似幻的物象都是经过心灵过滤并呈现主观色彩的意象。因而,在灵动的笔致下能体现出最深沉的情绪,营造出诗意的感觉,在一种想象中把主观表达推向一种境界。

四是现代审美情趣,营造出一种恬静的自然之美,借鉴其他门类艺术精髓创作出符合现代审美特点的艺术作品。

辛民:您的作品不是形象的堆砌与铺排,而是情感的流动,能体现出抒情性和情绪性。您的画是以写意为原则的中国艺术表现方式与文本的体现。写意的笔墨在率性与分寸、静止与运动、具象与意象之间获得了魅力的空间。

王冷石:我在确立了以点、线、墨、色为基本语言方式,以大景观、大气象、大境界为目标后,在作品中呈现了一种气势恢宏的场面,以体现一种浑然与苍茫。同时,通过淡化情节、淡化主题,使笔墨的适用从属于造境,而色墨、渲染、皴擦等,都在抹去物质层面的障碍后,使之回到艺术本身。

相关文章

  • 沉稳与兼容——谈上海的中国画创作[图文]
    沉稳与兼容——谈上海的中国画创作[图文]

    萧海春山水画新作《鹊华秋色图》上海的中国画受到西方美术的影响,但却又根植于民族传统之中。上海的艺术家一直是以一种较为温和的方式,远离政治主题,画一些风景、静物、变形的人物,寻求一种个性的语言。这种温和的前卫也决定了它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回响,它就是一群艺术家的一个寻求创作自由的派对——但我觉得这更接近艺术的正道。“上海美术进京展”去年在中国美术馆展...

    30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治史罕人 书画大家
    治史罕人 书画大家

    编者按:王伯敏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美术史学科研究领域的杰出带头人,他撰写6部美术专史,有的编著填补了我国以至东方美术史研究的空白,多部著作被国外学者翻释,出版外文版本,他出史入画,也成就不凡。2013年11月29日,王伯敏在杭州逝世。为怀念这位一代美术史论大家,此文从一个美术史论后学的角度,深入阐述了王伯敏的学术、艺术人生。1991年,我考到浙江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读大学时,王伯敏先生是美术史论系...

    160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向京:只有专注才会成就你[图文]
    向京:只有专注才会成就你[图文]

    雕塑家向京红火了很多年,她似乎也成为了女性艺术家的代表,一个时常能被提到的名字。而我们所知道的向京也与“女性”这个词息息相关,因为她的作品本身塑造了很多大胆的女性艺术形象。因为这样,她成为“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获奖艺术家之一。最近,向京又与丈夫瞿广慈在上海当代艺术馆联袂举办了一个“双个展”,展览的名字叫“这个世界会...

    190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吴洪亮:美术馆尊严是核心问题[图文]
    吴洪亮:美术馆尊严是核心问题[图文]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美术馆尊严是核心问题,而钱不是■收藏周刊记者韩帮文程辛把实力太弱、太不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放在美术馆,尤其像我们馆楼上展着齐白石老爷子的作品,你好意思吗?——吴洪亮逢齐白石诞辰150周年之际,“人生若寄——齐白石的手札情思”于1月10日至3月18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该展览甫一亮相,便在艺术界...

    138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范迪安:向世界展现年轻形态的艺术[图文]
    范迪安:向世界展现年轻形态的艺术[图文]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韩国文化艺术委员会、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主办,中国美术馆、韩国艺术委员会美术馆、艺美基金会共同承办的“@What——中国艺术新一代”中国美术展2月5日在韩国首尔Arko艺术中心开幕。中国美术馆范迪安馆长在记者见面会上详细介绍了本次展会的主题和展示作品等内容。记者见面会后,范馆长接受了人民网视频专访。人民网记者和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

    118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庞茂琨:游离在生命与现实的观望者[图文]
    庞茂琨:游离在生命与现实的观望者[图文]

    庞茂琨油画作品在艺术样式与语言多样化的今天,对于艺术家来说重要得是如何营造与创建自我的艺术语系,并将其有效地揭示出来……采访者:刘媛受访人:庞茂琨刘媛:如果没有“不动声色的凝视”这样的主题性提示,似乎很难发觉您所投射在作品中的犀利的注视一种代表了主观情怀的视觉定向,而不断纠结在您对于古典艺术气质的迷恋与追溯的落脚点上。对于古典油画技法的...

    40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吉尔伯特和乔治:他们的存在就是艺术[图文]
    吉尔伯特和乔治:他们的存在就是艺术[图文]

    吉尔伯特和乔治(GilbertandGeorge)这个英国当代艺术史上合作最长的艺术家组合,这对行为和艺术都极具戏剧色彩的生活伙伴,在1993年中国个展后,就从中国观众的视野里消失了近20年,2012年的香港白立方开幕个展,使得他们和他们的艺术又再次回归中国。伦敦东区,这个英国最著名的艺术区,是众多艺术家和设计师的聚集地。吉尔伯特和乔治在20世纪70年代就在此扎根,由于他们特立独行的个性,永远...

    167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王巍:通过百人会交流平台传播中国书画[图文]
    王巍:通过百人会交流平台传播中国书画[图文]

    《九月凉山风》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入选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获美国百人会英才奖和中华新星奖(一等奖)2009年2013年第三届“中华新星”艺术奖(百人会英才奖艺术类奖项的名称)于10月31日举行了颁奖典礼,来自全国15所高等美术院校的15位硕博士研究生获得此奖项,其中来自清华美院的博士生王巍、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硕士生白冰洋、郑虹分别获冠军和第二、三名。艺术中国对&ld...

    26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王玉平:没有比画画更好玩的事[图文]
    王玉平:没有比画画更好玩的事[图文]

    王玉平曾说:“我画画是由我生活的态度决定的”,而影响他生活态度的并非某位艺术家,而是张中行、汪曾祺两位作家。“我画画是为了好玩,如果有一天我找着一个比画画还好玩的事儿,那我就不干这个了。”但现在,他还没找到一件比画画更好玩的事!我问王玉平如果不画画你会干什么?他绕过这个问题,给我讲了个他曾经做的梦:“有一天做了个梦,梦见自己进了监狱,我...

    49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黑:不是黄宾虹山水画的特征[图文]
    黑:不是黄宾虹山水画的特征[图文]

    黄宾虹作品陈玉兴黄宾虹先生生前料知他的画身后一定会“火”,但不曾料到会那么快,更没有料到后来会有那么多人举着他的旗子“打天下”。黄宾虹先生用其一生对艺术的探求,成就了他的山水画,可惜在他生前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这让我想起死后被追认为名誉教授、院委,协会会员的黄秋园先生。好在当今已没有这样的大师了,我们也不必再担心会有这样的事发生。如今,似乎每个画画的人都很了解黄宾虹,说到山水画,必说黄宾虹。...

    43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黄宾虹的书画鉴藏艺术[图文]
    黄宾虹的书画鉴藏艺术[图文]

    黄宾虹早年作品黄山图浙江吕友者近代艺术收藏史上,古玩艺术品最活跃的城市无非是北京和上海。特别是十里洋场的上海,素有收藏半壁江山之称,会聚了全国各地的收藏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派收藏。黄宾虹就是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员。他的收藏有着独特之处,收藏与研究并重,是古代绅士官僚收藏向近代学者型收藏过渡的典型。湖山春霭图轴,年代1952,尺寸75cmx36厘米黄宾虹在现代是作为一名山水画大师而著称,然...

    25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书画家钱锋的艺术追求[图文]
    书画家钱锋的艺术追求[图文]

    图为:隶书对联湖北日报讯图/文记者王理略56岁的钱锋,是位低调的书画家。认识他的人都说:“老钱写得一手好字,绘画功底也十分了得,可惜从不追求名利,这使得他的知名度并不高。”不过,知名度不高,并不影响其书画作品的水平。“高手在民间”这句话用于此或许最为恰当。近日,记者采访了钱锋,他谈起了自己几十年修习书画的故事。与书画结缘,要从钱锋儿时说起。因...

    144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书画中的多子多福图鉴赏[图文]
    中国书画中的多子多福图鉴赏[图文]

    刘海粟《石榴图》(中国画)文/图钟葵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重视家族传承的民族。在古代,早生子、多生子、生贵子是每个中国家庭的梦想和为之奋斗的目标。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了许多象征多子多孙的吉祥物。这些吉祥物既有神兽和鱼、青蛙、蟾蜍、老鼠等动物,也包括石榴、莲蓬、枣、栗、荔枝、萱草等植物,“榴开百子”、“早立子”、“早生贵子”、...

    138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简约“韵”长[图文]
    简约“韵”长[图文]

    霍春阳简约,是霍春阳写意画的特点。比起纷繁错落,比起浑厚邈远。简约,就是一泓清水,一眼能看透、一瞥就明白。我以为霍春阳要的,就是这个“透”和“明”的效果。万事能看透,万事能明白,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这是大智慧、大境界、大超脱。霍春阳几笔涂抹:一枝、一桠、一朵,看似随意。其实这是数十年的领悟和修为,犹如参禅者,在慢慢枯寂之中洗涤身心。有一天,倏忽间...

    173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胡智勇:成化斗彩珍品不只有鸡缸杯[图文]
    胡智勇:成化斗彩珍品不只有鸡缸杯[图文]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中国文物网讯(编辑白頔)明代成化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鼎盛期,古玩界有句话叫“明看成化,清看雍正”,说得就是成化瓷器在明朝各代瓷器当中是最拔尖的。近几个月来,围绕着2.8亿港元天价鸡缸杯的各种事件和热议,使得成化斗彩瓷器再一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而实际上,人们对于成化斗彩瓷器的热衷与追捧,其实并非仅仅只是停留在天价成交所带来的震撼,更多的还是对于成化斗彩瓷...

    165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