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吉尔伯特和乔治:他们的存在就是艺术[图文]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吉尚 点击 :

吉尔伯特和乔治:他们的存在就是艺术 | 艺术美文

吉尔伯特和乔治(GilbertandGeorge)这个英国当代艺术史上合作最长的艺术家组合,这对行为和艺术都极具戏剧色彩的生活伙伴,在1993年中国个展后,就从中国观众的视野里消失了近20年,2012年的香港白立方开幕个展,使得他们和他们的艺术又再次回归中国。

伦敦东区,这个英国最著名的艺术区,是众多艺术家和设计师的聚集地。吉尔伯特和乔治在20世纪70年代就在此扎根,由于他们特立独行的个性,永远搭配的穿着,制式化的生活节奏,使他们变成了东区最具有代表性的明星艺术家。住在伦敦东区的艺术爱好者都知道,吉尔伯特和乔治每天都会在同一个时间去同一家餐厅用餐。想要“巧遇”到他们,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作为“小粉丝”的我,在伦敦东区居住的日子,就曾尝试到他们常去的餐厅追星。为了这次采访,我再一次在香港见到他们,一早吉尔伯特和乔治就来到画廊,吉尔伯特穿着暗绿色的呢子西装,彩色条纹领带,口袋中永远插着一支笔。乔治则穿着相称的暗黄色呢子西装,打着相同的彩色条纹领带,西装领口别着一个精致的花朵别针。两人一丝不苟的神情,甚至有些僵硬化的面庞,让人猜不出他们的情绪波动。访问中两人都表现得亲切温和,完全没有他们行为中表现的任何乖戾特质。

吉尔伯特和乔治:他们的存在就是艺术 | 艺术美文

吉尔伯特·普勒施(GilbertProesch),1943年出生于意大利,乔治·帕斯莫尔(GeorgePassmore),1942年出生于英国,两人在1967年就读于英国圣马丁艺术学院雕塑系的时候相识,按照他们自己的话说,“那是一见钟情”的感觉,从此,两人形影不离。1969年,他们舍弃姓氏,以吉尔伯特和乔治的名义组成双人艺术家组合。同年,俩人合作的行为艺术《唱歌雕塑》(SingingSculptures)使他们一举成名。俩人穿着颜色相称的传统西服套装,脸上和手上涂上彩色的涂料,站在桌子上模仿木偶似的动作唱歌。

吉尔伯特和乔治:他们的存在就是艺术 | 艺术美文

说到这个想法的初衷,吉尔伯特和乔治表示这一切都发生得那么偶然。俩人对当时英国的雕塑教育极其失望,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中一直都是“异类”,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以组合的形式去共同创作。毕业后,俩人按照地图上标示的画廊位置,一一拜访,为了吸引注意力,G&G还特地“梳妆打扮”了一番,并尝试把各式各样的疯狂想法和概念推销给画廊主,虽然他们得到的大部分回复都是拒绝,但俩人并没有因此而灰心。而一次ICA群展的入选失败,真正打击到了吉尔伯特和乔治,俩人决定成为“活着的雕塑”(LivingSculpture)去开幕展抗议。俩人站在展览场馆正中间,整个晚上就那样静默地站在那里。就是因为这样一次无言的抗争,让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经纪人KonardFischer注意到了他们,并给了他们在更多人面前表演的机会。当时的他们还非常热衷音乐,于是他们把音乐和“活着的雕塑”的理念结合在了一起,便有了《唱歌雕塑》。

吉尔伯特和乔治:他们的存在就是艺术 | 艺术美文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他们开始大量以活着的雕塑为原型,表演创作更多的行为艺术。1976年,在名为《红色雕塑》(RedSculptures)的作品中,他们尝试了更加深入的探索。俩人脸上和手上涂满了红色涂料,创作了长达90分钟的“舞蹈”,并曾不间断表演了8个小时之久。对于他们来说,《红色雕塑》和《唱歌雕塑》相比,有更加深刻的寓意。在英式英语中,人们常用“血色的(bloody)”来做前助词表达某种愤怒的情感。吉尔伯特和乔治用红色颜料也象征了他们对于现实生活的愤怒。他们当时的表演无疑对当时流行的抽象主义雕塑和传统派雕塑是一个巨大的震撼。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波普艺术、观念艺术为主导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席卷西方,强调解构象牙塔观念,让艺术重新回归生活,吉尔伯特和乔治就是这个理念最大的拥护者之一。除此之外,他们的艺术中,总是带有一种调侃生活的调子在,早在1969年,他们就自嘲自己为“讨厌鬼乔治和大便吉尔伯特(GeorgethecuntandGilberttheshit)”,他们觉得这样尽可能地调侃自己的目的就是别人无法再对他们说出更具有侮辱性的评论,他们总是要提前别人一步,以游戏人生的态度对待一切质疑。

吉尔伯特和乔治:他们的存在就是艺术 | 艺术美文

吉尔伯特和乔治从行为艺术出发,但行为艺术的受众群过小,通常都需要通过摄影的形式去纪录、保存和传播。因此,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他们开始转向创作纯摄影作品。不变的是,他们永远是画面的主题和中心。最开始,他们创作了一个名为《饮酒雕塑》的系列,在这个系列中,他们去酒吧拍摄酩酊大醉的场景,再拼贴各种酒瓶的商标和自己的肖像,描绘了一种最真实的英国战后饮酒文化,虽然他们一再强调“我们并不想要去描绘,或是反映生活”,但是这些图片无疑反映了战后英国人对过去光辉的怀念,描述了被酒精麻痹后的生活。从1974年开始,吉尔伯特和乔治开始使用方格切割他们的图像,这种切分图像的形式也一直沿用到了现在,并变成了他们特有的视觉符号。如果说上世纪70年代他们的作品还在讨论个人内心的发掘和拘泥于两人狭小的世界,到了80年代,他们的主题扩大到了关于性,信仰,恐惧,种族差异,政治的讨论,他们的影像作品开始颠覆传统的道德观并把一些符号进行了私有化的运用。在名为“脏话图片”(ThedirtyWordsPictures)的系列里,吉尔伯特和乔治将他们在街道上看到的涂鸦(大都是很低俗甚至淫秽的词语)、居住在周围的贫民形象、街道落魄景象等社会符号拍摄下来,拼接自己的照片,用网格框架呈现出来。在突出自身形象的同时,加入了波普艺术中常用的语言文字符号。由于俩人是雕塑系出身,对于颜色的使用并不是特别敏感,最初他们只是使用简单的黑灰色和红色。随着20世纪80年代照相制版技术的发展,他们开始探索使用多种颜色,并使用电脑拼接技术和平面设计的色彩构成,在视觉上更强烈、刺激、眩目。

吉尔伯特和乔治:他们的存在就是艺术 | 艺术美文

1984年创作的四联摄影作品《死亡希望生命恐惧》中,吉尔伯特和乔治第一次拍摄了除他们两人以外的人物形象:社会上的边缘青年。用自己和这些边缘青年的形象作为画面的主体。使用强烈对比的颜色冲击着观众的视觉感官。正如作品名称介绍的一样,四幅作品分别讨论了死亡、希望、生命和恐惧这些尖锐的社会问题。他们努力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具有戏剧性和视觉快感,以吸引更多的普通社会民众参与,扩大作品的受众群。他们自己曾说:“希望作品像广告一样亮丽、易懂、平易近人,让人们获得充分的视觉思考。”1986年,吉尔伯特和乔治获得英国著名的特纳奖,这是英国最具有公众效应和权威的艺术奖项,获奖艺术家都是当年最出色的新锐艺术家。这个奖项也把他们的事业推向了一个高峰。20世纪80年代是他们创作的高产期,平均每年会创作50幅以上的巨型作品。慢慢地,只是自我形象的指代已经无法满足他们,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禁忌话题和形象,如裸体和粪便,开始充斥着作品的画面。吉尔伯特和乔治从来不避讳他们的性取向和亲密的关系。他们一直以来都想要摆脱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在《屎-人类-裸体-世界》中,这一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中,除了西装革履的两个自我肖像以外,还并排着姿势古怪的裸体吉尔伯特和乔治肖像,连接几个形象的是形状如男性生殖器一样的粪便。被问到为何选择裸体和粪便这样常人觉得低俗猥琐的主题时,他们回答:“我们从来不曾想到那些身体里肮脏排泄物会成为审美的表现对象,裸露的自我会成为艺术的题材,可是它们的确是我们生命中不可躲避的一部分!”毋庸置疑,这样的作品虽然吸引眼球却也带来不少争议,但吉尔伯特和乔治好像从不在乎这些反对的声音,继续将触角伸向最真实和大胆的生活体验当中。

吉尔伯特和乔治:他们的存在就是艺术 | 艺术美文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当代艺术还处在一个初级摸索和学习阶段,虽有过“85新潮”运动的躁动,但是中国艺术家想要一睹西方大师的真迹还是非常困难的,了解西方艺术还只是通过有限的几本印刷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机缘巧合,吉尔伯特和乔治得到了一次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做个展的机会。这次展览展出的55件作品中,有40件是吉尔伯特和乔治特意为中国之行创作的。这次个展让中国人第一次有了和英国当代艺术作品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他们的作品给中国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上了一堂重要的课程,让他们看到了原来摄影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和形式去呈现。拒绝单一的审美标准和视觉美感的疲劳,一直是吉尔伯特和乔治不断的追求。在中国,吉尔伯特和乔治可以说是在20世纪90年代举行个展的第一批外国当代艺术家。在北京的几天短暂停留,他们还参观了圆明园画家村和东村,在被问到对那次参观行程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时,两人一致肯定:“即使过去了近20年,我们依然记得那个表演流血的脑袋的行为艺术(这里所指的是马六明用红色颜料往身上洒倒的行为艺术),那让我们感觉很惊异,很棒,原来中国艺术家也在很努力地创作突破传统的艺术。”吉尔伯特和乔治回忆那次的到访,见到了许多艺术家,看了许多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而这一次的中国个展,为中国逐渐兴起的当代影像思潮打下了伏笔。

吉尔伯特和乔治:他们的存在就是艺术 | 艺术美文

值得一提的是,吉尔伯特和乔治的每一次个展,都会根据展览现场的空间和墙面尺寸提前进行构思,为空间量身创作作品。他们认为展览现场的视觉设计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挂在墙上的作品的尺寸和主题都不是偶然的安排,而是事先拍摄好了展览空间,再依照展厅展览效果做模型。就如中国个展策展人白素明说的那样:“他们的影像拼接作品强烈地刺激了中国青年艺术家,就连展览的专业安装效果都是以前我们没有见识过的。”吉尔伯特和乔治个展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艺术创作上的刺激,还带来了策展等专业领域的突破和知识。

进入2000年,吉尔伯特和乔治也将满60岁。这个时候的他们,身价已跃升为世界当代艺术市场的前50强。他们的创作还延续着大尺幅的黑网格摄影拼贴形式,并利用数码处理系统去创作,在技术的掌握和使用上依然走在前沿。作品的主题和内容有更大层次的突破,他们积极推动着同性恋在社会中寻求平等待遇的宿愿,2005年的《新猥亵图片》(NewHornyPictures)系列作品中,他们结合了关于同性恋和性工作者两个社会禁忌话题,把同性恋性工作者用来招揽生意的广告语放大和吉尔伯特和乔治的肖像并列放在一起。

2007年,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Modern)为吉尔伯特和乔治举办了他们职业生涯以来的第一次大型回顾展,这个展览占据了馆内四层楼甚至是咖啡厅的一部分,是泰特现代美术馆历史上最大型的回顾展。吉尔伯特和乔治精选了200多幅摄影作品,以及多件影像作品展出。在经历了事业最辉煌的回顾展后,2008年,65岁的吉尔伯特和66岁的乔治在伦敦低调完婚,只有两位助理在场见证。真正名真言顺地向世界宣布两人的亲密关系。对于为何选择这个时间结婚,两人只是很轻松地回答:“我们觉得时间到了。”

现在的吉尔伯特和乔治已不再年轻,他们摄影作品的发展也纪录了他们的身体和面容的改变,但他们对艺术的热爱不会因此而停止,他们依旧创作着大尺幅的黑格摄影拼贴作品,依旧在镜头前、在人群中有意无意地表演“活着的雕塑”,依旧用一种诙谐调侃自我的方式去解析自己的行为和艺术。配合他们喜欢戏谑的生活态度,《艺术银行》编辑以同样的姿态提问,且看他们如何以吉尔伯特和乔治特有的方式来应对。

相关文章

  • 从漫画到占领运动符号[图文]
    从漫画到占领运动符号[图文]

    “这张面具之下的不只是肉体,而是一种精神,而精神是防弹的。”——12月14日,这一别具意味的V字面具终于不再零星出现在报纸新闻的图片中,而是直接登陆央视电影频道——当晚,CCTV6完整播出了这部由美国知名导演沃卓斯基兄弟编剧的电影《V字仇杀队》。随后,片中的经典台词如“人民不应该害怕政府,政府应该害怕人民&rdq...

    82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米巧铭对话俄罗斯列宾美院院长西蒙[图文]
    米巧铭对话俄罗斯列宾美院院长西蒙[图文]

    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院长和青年画家米巧铭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列宾美术学院,原俄罗斯皇家美术学院。是俄罗斯美术教育的最高学府,培养出了许多世界知名的美术家。她与弗洛伦萨美术学院,巴黎美术学院,英国伦敦皇家美术学院齐名,是世界著名的四大美术学院之一,主要是培养大师级的美术人才。从该校学院毕业的学生,均有较高的油画,风景画、绘画、雕刻及艺术鉴赏方面的艺术专长。我国中央美术学院中不少专家和教授都是从该校...

    83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徐渭晚年高傲孤僻 《水仙图》缺乏豁达感[图文]
    徐渭晚年高傲孤僻 《水仙图》缺乏豁达感[图文]

    徐渭《水仙图》“悲壮淋漓,文如其人,且令天下后世负才不遇者读之,一齐下泪。”清代林云铭如是评价袁宏道的《徐文长传》,我在看此文时也欲哭欲愤,我虽不才但也经历过许多生存的艰辛,故掩卷而悲尤甚。生死有命天注定,这“天”就是一个人生活在现实的特定生存时段中的诸多因素,还有与自己秉性、追求的矛盾反差。人常说“生不逢时”可能就有点...

    162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许钦松:程式化是传统山水画的极致[图文]
    许钦松:程式化是传统山水画的极致[图文]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在清朝的画坛,“四王吴恽”是标杆性的人物。但自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四王吴恽”在很长的时间里被诋毁、打压,逐渐被人遗忘了。一直到最近十年,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在传统文化被人们重新“想起”的大环境下,“四王吴恽”强势回...

    76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詹建俊:选择绘画一生理想[图文]
    詹建俊:选择绘画一生理想[图文]

    詹建俊油画《天地行》以517.5万元的成交价领衔2014保利拍卖在三亚举行的油画专场。2月4日,著名画家詹建俊油画《天地行》以517.5万元的成交价领衔2014保利拍卖在三亚举行的油画专场。作为中国第三代油画家的代表人物,詹建俊在接受《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时表示,他所有精力、体力都关注在绘画上,“画画是我最大的兴趣,我爱好这个,好这口儿。我这一生最明智之举就...

    119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摄影师肖全:用相机记录一个时代[图文]
    摄影师肖全:用相机记录一个时代[图文]

    摄影师肖全图片资料图片资料20年前,肖全的名字,因为拍摄“这一代”响遍那一代。此后,他再没把镜头聚焦于曾满腔激情拍过的“我们这一代”。2011年11月,诗人赵野结婚,老友四面八方而至。身为早年“第三代诗人”代表,当日所请宾客英雄四海、卧虎藏龙。肖全藏身其中,默声打量:简直就是我当年拍的我们那一代啊!耳边不停朗笑、寒暄、拍...

    167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向京翟倞对话:艺术家有点像荒野里的独行者[图文]
    向京翟倞对话:艺术家有点像荒野里的独行者[图文]

    真理只有一个布面油画艺术家总在挣脱被归纳,而放眼望去,我们总能在一些作品里找到一些共同点:外在的、内因的。当代艺术以来,“知识型”艺术家慢慢形成一个模糊的类型,他们形成的基础当然是阅读,八十年代曾经有个词叫“先锋”,和先锋沾边都意味着前瞻性、实验性,没人是圣贤,无法前瞻,有的实验被印证进入历史,更多的则随风飘散,但艺术家本人多是沉迷其中的执迷者。...

    27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当代艺术:概念股的涨停与崩盘[图文]
    当代艺术:概念股的涨停与崩盘[图文]

    对于一般观众而言,中国当代艺术确实是难以索解的谜团,1989年,中国第一届当代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在展览结束时,相当部分的艺术家甚至无法取回自己的作品——原因很简单,因为没钱。时过境迁,现在的当代艺术俨然成为近几年中国艺术市场的天之骄子。我们不禁要问:那些行为艺术家、装置艺术家靠什么谋生?天价当代作品背后,究竟谁在得利?安迪·沃霍创作了一系列波普风格的名...

    140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关山月与20世纪中国美术[图文]
    关山月与20世纪中国美术[图文]

    关山月(2012-2000)对于今天年长一些的国人来说,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原因在于1959年,他与傅抱石一起创作了悬挂于人民大会堂的巨幅中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字是毛泽东题的。国画家作画而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辞的,印象中似乎就只有这一幅。其实这幅画,由于近乎于集体制作:构思是与周恩来、陈毅、郭沫若等中央首长们共同完成,作画由两人相互迁就,各自的长处亦未能充分发挥,所以两人均不太满意。但尽管如...

    82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乌克兰画家笔下的浓浓运河情[图文]
    乌克兰画家笔下的浓浓运河情[图文]

    小河安德烈·雅郎斯基潘明月杜峥艳无锡绿波美术馆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国家一级风景区——无锡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占地3万多平方米,是一个传统与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文化艺术机构。无锡绿波美术馆收藏“人民画家”雅勃隆斯卡娅等前苏联艺术大师作品700多幅,其中包括前苏联美协秘书长、现乌克兰中央美院院长、世界线条画大师安德烈·戚培...

    96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鲁明军:许多批评家根本不懂艺术[图文]
    鲁明军:许多批评家根本不懂艺术[图文]

    鲁明军今天,视觉的生成机制不再是单一的道德训诫或政治宣传工具,也不再是纯粹的审美诉求或形式建构,而是一种多歧化的视角和进路。它可能源于对视觉性的探索和实验,可能源于某一社会政治事件,可能源于日常生活实践,可能源于对自然社会生态的反思,也可能源于对现代科技的好奇和迷恋,甚至源于某一具体的知识或理论等等。更多时候,我们习惯将这样一种艺术状况统称为“视觉文化”。它不仅改变了我...

    135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黑定:定瓷中的黑天鹅[图文]
    黑定:定瓷中的黑天鹅[图文]

    图2带有墨书的黑定茶盏北京·王波这批民间新面世的宋代黑定标本,在深圳博物馆举办的“玄色之美”特展中展出,丰富了我们对文献记载与窑址出土的黑定种类的认识。黑定是一个重要的宋瓷品种,其中带有油滴、曜变、金银彩装饰的品种尤其珍贵。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制瓷始于唐,盛于宋,失于元,是受邻近邢窑的影响而以白瓷为主要产品的名窑。其地点在今河北曲阳涧磁村及东西燕川...

    69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藏巧守拙、大智若愚[图文]
    藏巧守拙、大智若愚[图文]

    贾平凹代表文坛的一种“响动”,好像多年来都是这样的,贾平凹自己不弄出点“响动”,文坛很寂寞;文坛上的那帮人,如若不把贾平凹整出点“响动”,就会憋得难受。然而,面对偌大的文坛,贾平凹的任何一次“响动”,都让评论界在赞美、批评之余,最后又完全陷入一种思维上的迷茫与混沌,无奈之下,有人只好冠之曰&ldquo...

    197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叶欣谈绘本:接近于人文传统的“第九艺术”[图文]
    叶欣谈绘本:接近于人文传统的“第九艺术”[图文]

    高雅的纯绘画并不纯粹,单靠画并不可以说话;通俗的绘本、漫画、连环画却往往进退自如,尤其近三十年来欧美关注自身,关注现世的所谓“独立连环画”,真如鲁迅所说,产生了许多米开朗琪罗式的“伟大画手”,不同只在这些画手的伟大,在于他们先就是作家。叶欣(PeterFriedli摄2003年)叶欣,巴黎第八大学造型艺术系教授,或可算得上一位隐者。叶欣先生生长于...

    138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纯爷”吴山明[图文]
    “纯爷”吴山明[图文]

    吴山明黔南佳节68×138cm2013年大凡中国美院院长许江作序,又出席开幕式并用他煽情的语调脱稿致辞的画展都是重要的展览。肯定,只要是个展,个展的主人绝对就是一个大腕级的人物。6月19日,刚刚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引起轰动,“重返单纯——吴山明执教五十年·从艺六十年中国画艺术展”继续在杭州的浙江美术馆高调登场。高调的吴山...

    26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