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孙琳琳:书法和当代艺术有什么关系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越勋 点击 :

“我们时代最优秀的书法家的基础训练,超过了明清时期的许多知名书法家。新的任务是用书法做当代艺术,让所有人看见以后都说:哇!书法还能做到这个样子。”

时隔三年,邱振中又做了一次书法展,这次是在北京,恭王府嘉乐堂,47件书法作品、32方印章,绝大多数书法作品是这两年的新作。本来他是不愿意在一线城市做传统风格书法展的,因为这么一来,就显得太“书法家”了,他始终定位自己是一个当代艺术家。

开幕那天来了300多人,官方的、当代的、学院的、时尚的,都是冲着他的书法来的。邱振中有些感动,该他讲两句时,他说:“当一个人有幸成为一个专业工作者,他就知道有多难。我做了30多年,2007年才开始获得一些想要的东西。但当这个展览筹备完的时候,我已经对它不满意了,因为这里面没有反映我真正的理想。”

1994年,范景中为邱振中编了一本书法、绘画、诗歌作品集,取名为《当代的希绪福斯》,序言里,范景中将邱振中对自己的这股挑剔劲儿称为“神圣的不满”,这个提法深得邱振中平日思行的神韵。恭王府书法展开幕的次日上午,邱振中甚至专门组织了一个研讨会,他要宣泄他“神圣的不满”。

“对自己的作品我老觉得不满意,我设想的书法应该是完全不同的,既有自己的东西,又要让人震撼。”邱振中想了想,补充道:“要做到那样我起码还要两三个阶段。”

观众可能一个字也看不懂,但是没关系,线条的抑扬顿挫你一定感知得到。

落日时分,恭王府的游客渐渐散去,绿瓦的大宅放松身心,露出它两百年前的样子,大风和金黄的夕阳降落在银杏庭院,走过10米宽的青砖箭道时,你很容易就被王爷与子弟们在箭道上跑马骑射的想象迷住了。

嘉乐堂的三个厅挂满邱振中典雅的书法,站在这里,即使没有学习过书法的人也能感受到,这样的草书跟前人的草书是很不一样的,不一样又一样高质量,跟中国传统有一种血缘性的、自然的联系,充满了优美的节奏感,力度与控制力又那样惊人。

这种推进是很艰难的。写草书最困难的地方在于迅捷流动的同时保持线条的分量和变化的丰富性,还要处理好空间的关系——每一个空间都有表现力,所有的空间都是一个整体。观看一幅这样的书法作品与观看抽象绘画的方式是类似的,观众可能一个字也看不懂,但是没关系,线条的抑扬顿挫你一定感知得到。

看着邱振中的书写,你感觉站在了1908年写就《大地之歌》的马勒面前,站在了1911年指挥《大地之歌》首演的瓦尔特面前,他们神采飞扬,挥舞着指挥棒与唐诗唱和。

人人都说邱振中字写得好,好在哪里?“特别关键的是我有了一种信心,我们能够跟古人比。”他说。

对于一个在当代研习书法的人来说,古人是最重要的参照系吗?书法界一般这样认为。但是邱振中不,他关心的是:书法和当代艺术有什么关系?

“我们时代最优秀的书法家的基础训练,超过了明清时期的许多知名书法家,但我们不可能用古人的书法做当代艺术。”然而更重要的、难度更高的正是这一点,“那么多刻苦的训练和体会,在做当代艺术时就基本没用了,令人遗憾又震惊。”

“我们已经有颜真卿、王羲之了,难道一个年轻人写一辈子就做这个?”

一谈到书法创作,大多数人就会想到基本功,基本功是书法家的及格线,然而邱振中的希望是,未来能培养出两三位非形式主义者,除了写得一手好字,还关心文化修养,善于读书。

当学生向他倾诉迷惘时,邱振中总是淡淡地问:“你希望写到什么样子?”他期待听到一个清晰的理想,因为他相信,在谈到想做什么的时候,没有一点理想是不行的。

“不少人说,我要写到王羲之、颜真卿那样。我心里想,见鬼,谁要你写到那个样子!我们已经有颜真卿、王羲之了,难道一个年轻人写一辈子就做这个?你不觉得这一生不值吗?”

一个专业工作者一生一定要找到一个为书法而真正值得去干的理想,这个理想,实际上就是建立书法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做出那种作品,它既有古典作品的一切优美之处,又有视觉上的新颖感,让所有人看见以后都说:哇!书法还能做到这个样子。

要实现这个理想困难吗?听听邱振中“神圣的不满”就知道难度有多大了。但他知道努力的方向在哪儿。

“阅读和思考改变的是你这个人的综合状态,被改变了状态的人再去做某种创作,肯定跟原来不一样。”

这是邱振中的经验之谈,他平时做很多与书法无关的事,画画、写诗,阅读大量现代小说,也关注一切领域的讯息,比如去读关于世界舞蹈比赛的文章。

在研讨会的最后,邱振中引用了D.H劳伦斯1913年说的话:

我知道这有多难。人要深刻地真诚起来,是需要一点东西的。琐碎的烦心乱神之事太多,搅得我们往往抓不到想象的真正本质。这听起来像胡扯,不是吗?我常常想,人在工作前,应该能够祈祷一下——然后就把事情交给上帝去。真正同想象较上劲——把一切统统抛弃,真是很难,很难的事。我总感到像是赤裸裸地站在那里,让全能的上帝之火穿过我的身体——这种感觉是相当可怕的。人要有虔敬之心,才能成为艺术家。我常常想到的是我亲爱的圣劳伦斯躺在烤架上说:“兄弟们,给我翻翻身吧,我这边已经熟了。”

相关文章

  • 画家张晓刚的创作危机[图文]
    画家张晓刚的创作危机[图文]

    艺术家张晓刚家住北京的张晓刚(微博)现年54岁,他那面无表情的人物肖像画拍卖价已经超过了1000万美元。最近两次心脏病发作之后,医生要求他休息──这是他30年画家生涯中的第一次。很少有画家能比张晓刚更好地代表中国美术的繁荣发展。他创作了给人深刻印象的身着中山装、头戴旧军帽的全家福画像而一举成名。然而,他意欲紧跟中国美术界发展的愿望也让他付出了代价。张晓刚现在还是生活在北京郊外一个传统村庄里一...

    46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明代才子文徵明的低调与奢华[图文]
    明代才子文徵明的低调与奢华[图文]

    文徵明《湘君夫人图》作者:孟晖一直以为,文徵明其人其画都无秘密可言。到苏州博物馆看《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时,观画体验却十分意外,让我突然明白自己对这位大师远谈不上理解。站在展柜前,我发现,眼前的画面居然不携带任何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愤怒,没有悲伤,没有狂喜,没有宗教情绪,也没有哲学思索,当然更没有性欲的暗示。唯一表达出来的心理状态就是——闲适。用今天的网...

    78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潘公凯:中国美术现代性主要体现在艺术家“自觉”[图文]上
    潘公凯:中国美术现代性主要体现在艺术家“自觉”[图文]上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新书出版暨课题成果发布会24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由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课题成果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于9月24日至25日在中国美术馆召开,引发了诸多专家学者对于中国美术现代性研究的新一轮关注与讨论热潮。在24日的课题成果新书发布会上,由北京大学出...

    199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精雕太行根艺:打磨艺术人生[图文]
    精雕太行根艺:打磨艺术人生[图文]

    ■毛庆珍老人和他的根雕。□文/图本报记者李洁夫通讯员马宇灵马彦在省会矿区,有一位热爱根雕30多年的老人,根雕作品在全国各地博览会、展销会上频频“亮相”并捧得大奖。如同山东潍坊是著名的风筝之乡,河北吴桥是杂技之乡,蔚县是剪纸之乡……把矿区打造成”太行根艺“之乡,是毛庆珍老人的梦想。毛庆珍老人今年76岁,精神矍铄。谈起...

    137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阚玉敏:在传承中索技求道[图文]
    阚玉敏:在传承中索技求道[图文]

    6月4日的《北京商报》发表了题为《阚玉敏:在传承中索技求道》的评论文章,详细介绍和点评了女画家阚玉敏的书画艺术。文章的作者为著名艺术评论家、书法家玄阿。阚玉敏,辽宁葫芦岛人。字闲云,号老佛山人等。玉敏眉清目秀,雅致多姿,颖悟尝有过人之处。居京华,纹枰论道,礼佛悟禅,渐入书画佳境。近年来,专研翰墨,推古出新,佳作频出,观者为之惊,识者为之叹,堪称名动京华之女书画家。辽宁葫芦岛乃阚玉敏生地,此地...

    195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与卢辅圣谈“文人画与终结论”[图文]
    与卢辅圣谈“文人画与终结论”[图文]

    文人画是中国文化独有的一种现象,这一画种的兴盛与古代“士”或“士大夫”有着直接的关系。知名书画理论学者、画家卢辅圣在前不久出版的《中国文人画史》中提出了“文人画终结论”的观点,在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访时他解释说,他的真正意思是指伴随着文人画发展主体——中国传统文人阶层的解体,文人画...

    187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李宓:对我影响最大的艺术品[图文] 
    李宓:对我影响最大的艺术品[图文] 

    《两支蜡烛》当别人问起我是如何看待“艺术”这种不寻常的人类行为,或者什么是影响我最深的艺术品时,我定会毫不犹豫地说,“我崇拜绘画这一举动”,即使这听起来可能很做作。进入现代之后,艺术的形式早已有了无限可能,但绘画依旧是每一个艺术家和艺术史学者的启蒙。它是那样非同寻常的微妙,它是一种让最天才的艺术家似乎永远也无法精通的技能。我也深深崇拜KikiS...

    168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藏巧守拙、大智若愚[图文]
    藏巧守拙、大智若愚[图文]

    贾平凹代表文坛的一种“响动”,好像多年来都是这样的,贾平凹自己不弄出点“响动”,文坛很寂寞;文坛上的那帮人,如若不把贾平凹整出点“响动”,就会憋得难受。然而,面对偌大的文坛,贾平凹的任何一次“响动”,都让评论界在赞美、批评之余,最后又完全陷入一种思维上的迷茫与混沌,无奈之下,有人只好冠之曰&ldquo...

    197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30年代女画家关紫兰:国难时期作品毫无苦难情愁[图文]
    30年代女画家关紫兰:国难时期作品毫无苦难情愁[图文]

    2007年1月的某一天,上海寒风凛冽,气温降到了冰点以下。南京路上的王开照相馆里,一根自来水管悄然冻裂,冰冷的水从裂隙处淌出,地下室一只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纸箱也有点被浸湿。这纸箱里装的,全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陈列于该照相馆橱窗内的精致老照片。洇湿的老照片被小心翼翼地取出,晾晒,烘干。有一张照片上是位年轻女子,长得很美。清秀的瓜子脸,楚楚动人的大眼睛,削肩微垂,气质典雅高贵,一副大家闺秀的摸样。...

    108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导演田沁鑫:我的灵魂是个种菜浇水的和尚[图文]
    导演田沁鑫:我的灵魂是个种菜浇水的和尚[图文]

    1992年,田沁鑫在韩国首尔。□专题撰文信息时报记者谢奕娟当刘晓庆领衔的话剧《风华绝代》激发的余响还未消,话剧《青蛇》又刷新了人们对女导演田沁鑫的印象,而广州观众从6月27日~30日也有机会在友谊剧院欣赏到田沁鑫执导的《青蛇》。对于田沁鑫而言,不论是颠覆改编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还是早年让她拿奖拿到手软的《生死场》,这位满腹经纶的女导演总能带给人们一波接一波的惊喜和感动。生活中的田沁...

    184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中国书画中的多子多福图鉴赏[图文]
    中国书画中的多子多福图鉴赏[图文]

    刘海粟《石榴图》(中国画)文/图钟葵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重视家族传承的民族。在古代,早生子、多生子、生贵子是每个中国家庭的梦想和为之奋斗的目标。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了许多象征多子多孙的吉祥物。这些吉祥物既有神兽和鱼、青蛙、蟾蜍、老鼠等动物,也包括石榴、莲蓬、枣、栗、荔枝、萱草等植物,“榴开百子”、“早立子”、“早生贵子”、...

    138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平衡”的艺术:厨房天平设计[图文]
    “平衡”的艺术:厨房天平设计[图文]

    探寻产品和使用者之间的强大联系,瑞士裔日本设计师NadineFumikoSchaub用一套天平来追求“平衡”。这个项目的基础是来源于传统的医用天平,那些现在已经被廉价低质的电子称所取代的产品,而这些厨房的电气用具如果损坏,更多的是被取代并非修理,最终变成使用者的废弃物。通过恢复低技术的厨房天平,该设计要充当一个对抗“头脑一热就扔掉”...

    162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奢侈品牌与艺术联姻:谁沾谁的光[图文]
    奢侈品牌与艺术联姻:谁沾谁的光[图文]

    Dior精神展览导语:奢侈品向来不被认为是艺术,充满了俗世拜金的味道;而艺术品却被常认为神圣且无法用金钱衡量。然而,随着艺术自身形态与疆域的转变,观念先锋们开始打破时尚与艺术的界限。奢侈品牌也逐渐意识到艺术为商业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和推动力,所以,二者的结合越来越紧密。2013年9月13日,“迪奥精神”展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拉开序幕,这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自去年成立以来...

    36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董庆伟:用写实语言来演绎精致与唯美[图文]
    董庆伟:用写实语言来演绎精致与唯美[图文]

    人物肖像,布面油画,2014年作伴随着时代的多元化发展,油画艺术也呈现出异常繁盛的发展趋势,油画题材的开拓,色彩的延伸以及独属于个人的情感积淀都呈现了不一样的感觉。而其中的写实语言的运用,则体现为一种细微变化的“素描”语言,其色彩的变化让位于素描层次的明暗变化和虚实变化。当然这种处理丝毫也不同于照片似的细致和周到,它潜在地沿着一条合理的视觉通道将观者的视觉指引,从而施展...

    44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海派艺术家如何走出上海[图文]
    海派艺术家如何走出上海[图文]

    在山东博物馆展出的任伯年花鸟作品顾村言近期,上海艺术界“走出上海”已成热点,继“知一知二之间:卢甫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肖谷作品在北京画院展出后,上周,由上海书画院与山东博物馆、山东银座美术馆联合举办的“海上生明月——海派艺术进齐鲁”大展又在山东博物馆揭幕。知名书画家萧海春年底前还将在南京艺术学...

    179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