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学术意义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米儿 点击 :

中国当代的抽象艺术要发展就必然要依靠自身文化的营养和东方哲学精神的优势,并正确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脉络和精进,朝着多元开放和发展。今天中国现当代艺术展现的形式与表现方式趋向自由化,艺术的展现得以多元化。今天的艺术家面对着时间的单向维度,面对自我的艺术生命,每个真正的艺术家都在谱写着一段“当代史”。我们纵观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作品不难发现,其已经走出了独立的面貌,即不同与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而是更加接近自然和逐渐藏匿主观的元素呈现,这渐渐地形成了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特征。近十年,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最重要的组成部份,在相当一批有思想的艺术家的不断努力下,获得了巨大的实践前行。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符号化”在此期间也成了特殊的,并具备时代审美性的语汇。我认为“中国当代抽象艺术”有三方面的学术意义。一是将“萨满”式的美的元素当代化,二是抽象艺术的精神价值,三艺术成为了抽象艺术家的精神(宗教般)追求。在此我需强调的是:抽象艺术是相对于具象艺术而言的,它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它不是流派,而是艺术表达的形式和艺术呈现的形式,是艺术家将自身精神呈现为世界本质的一种方式。

(一)抽象艺术将其“萨满”式的符号当代化

在今天的中国主流艺术界始终不懂现当代艺术为什么要“抽象”,或以抽象性的符号表达观念。造成这种现象是有多种原因的,最主要的是,中国学术界与当代哲学与美学的学术上的脱节是重要的原因。

在现代西方美术界普遍认为抽象主义的美学观念最早始见于W.沃林格的著作《抽离与情移》。W.沃林格认为在艺术创造中,除了情移的冲动以外,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冲动支配着,这便是“抽离的趋势”。产生抽离的原因是因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冲突,人们感受到的宏大与现象的紊乱,对现实的不满,在心理上对空间,甚至对时间产生恐惧,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感到难以安身立命。人们的心灵既然不能在变化无常的外界现象中求得宁静,只有到艺术的形式里寻找慰藉和宣泄式表达。人们既然不能从外界客观事物中得到美感享受,希望从客观物象、从其变化无常的偶然性中解放出来,用抽象的艺术形式使其具有永久的价值。

如果追问艺术的本质起源的话,我认为原始宗教才是艺术起源的摇篮。早在上世纪70年代看到西方的抽象艺术作品时,使我联想到“萨满”(Shaman)。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宗教,其最早是涉及到诊断、治疗与引发疾病等能力的传统信仰及实践,有时因为与灵魂的特殊的关系、或对灵魂的控制而造成人们的苦难。“萨满”曾被认为有控制天气、预言、解梦、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者地狱的能力。“萨满”的传统始于史前时代并逐步遍布欧亚大陆,且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萨满”是建立在认为可见的世界充满影响生物体生活的,不可见的力量或者灵魂的前提上。“萨满”在石刻上有许多符号,其中也有类似抽象的抽象作品中的那种没有五官半身人像,它是一种高度概括的术语体现和精神与意义的凝练。“萨满”能够跟灵魂交流来诊治深受魔道所害的人。抽象的萨满式的人像符号是其将人符号化、是将这种在二维平面上的符号升华了,并灵魂化了。“萨满”将这个符号萨满式的强调、不断地强调——。

有原创精神的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家们,其每个人都有不同形式的、近乎于符号般的艺术形式(在此我暂且这样称谓这种形式)。抽象艺术试图在精神层面上在原始的宗教里,再寻艺术本质的源泉。可以这样说,当代抽象艺术是意义的载体,是其思想和观念的表述,是精神外化的呈现。抽象艺术作品有相当的符号化的表述,它既有材料感觉又有精神意义,二者是统一不可分的。抽象艺术的符号与被反映物之间的这种联系是通过意义来实现的。符号总是具有意义的符号,意义也总是以一定符号形式来表现的。符号的建构作用就是在知觉符号与其意义之间建立联系,并把这种联系呈现在我们的意识之中。抽象艺术中的符号也是语言或称为语汇,研究词语意义就是为了反观人的思想,反观‘存在’与世界。这就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目的的解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没有语言,存在就无法表现,不能被思考”。

现代主义的艺术家们还都是根据传统哲学的某些观念来构思与创作,这些构图依然受现实物象的影响和“暗示”,并创设表现性的图示语言。抽象艺术家为精神境界的自由而创作,且创作出非主题叙述的非写实或非具象的艺术。抽象艺术的追求是使其成为一种传递心灵信息的语言,逐渐走向非物质化和纯粹化,这非常关键。无疑抽象艺术家是在创作着、寻找着、实践着更纯粹、更艺术,更充满诗意的精神世界,回到其内心无限的精神空间。

哲学意义上,符号一方面不断转向现实的文化批评,另一方面处于和现象学、认知科学等学科或思潮的不断融合之中。真正的抽象艺术创作是执著于艺术的自律和艺术本体的探问,执著于其应有的本己的自律性艺术追求。当代艺术要作为一种颠覆性的力量,不能指望于艺术直接表达或批评、反抗旧的或现实社会的内容,而要靠独创性艺术作品对于艺术自律的绑定。这也就是抽象艺术的当代性的彰显和意义。

(二)抽象艺术的精神价值

当代抽象艺术像许多宗教一样以思想上、心灵上的自由为美的表现,以人生高远的精神境界为美。这是一种超越式的艺术探索,是在更高层面上的探索,但其艺术在本质上是悲剧性的。这是因为其艺术是通过自我否定而实现超越,实现其本身所追求的崇高精神境界和理念。在自我超越过程中,抽象艺术家们意识到追求形式美本身的虚幻性,但却又固执地不断在艺术的悲剧道路上走下去。这就好像人类文化和人类历史本身永远都朝向更高的目标而自我否定,但其结果只有虚幻的完满性在不断地召唤罢了。艺术的自我否定性,正是通过其本身的虚幻性,显示出其对于现实的批判的无限性。

叔本华认为人生由欲望所支配,欲望无穷无尽,欲壑难填,无法满足。故人生充满痛苦。所以人解救自我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根除意志,否定生命,从而达到佛教中的涅槃世界;即进入宗教。二是进行艺术直觉,通过审美的禅定使人获得一种暂时的解脱。艺术和美学之美是通过一种媒介,将人的灵魂或精神引领到一种与上帝精神“同在”的层面。这种同一与同在的境界,也即通过艺术家创作作品的状态感觉、感受,使人的灵魂或精神从现世的痛苦和困惑中提升出来,通过专注于作品所引发的冥想境界,使观者暂时忘掉现实中的“自我”,休克自我意识,消除主、客对立状态,产生一种无限的自由感;这是艺术所要追求的目标、更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抽象艺术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自由的境界,艺术家借助“自我完型”的符号形象来表达自身的观念。

哲学美学认为传统艺术是趋于空间化的,现代艺术是趋于时间的,后现代艺术宣称是超越时空关系的。当代哲学家卡利涅斯库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时间与“自我的同一”构成了现代主义文化的基础。这种同构不单单体现在现代哲学美学中,更深邃地体现在了现代艺术中。现代主义艺术对自然物象的背弃就意味着它与传统艺术的彻底分道扬镳。抽象的“符号”体现着一种哲学、社会学意义。对于抽象艺术而言,其作品的结构和符号本身就具有了意义,就具有表现性,它不是对其他概念的象征,因为象征的意义需要我们的理性和知识去理解,如果不具备相关的知识,就不能获得对其作品的理解。一切存在物的基本存在形式,对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都具有意义。抽象艺术创造了一种形式的存在,其通过精神的升华创作着特殊的符号,这本身涵涌着一种艺术的精神存在。

抽象艺术在价值层面而言,它突显这种特殊的艺术先进性,先锋性、前卫性,它不是古典美、不迎合大众、不追逐商业、不取悦权威、不随波逐流。抽象的艺术有其独有的自在性和自由性追求。当代中国的抽象艺术所起的作用不该在表面上的,而是在于用艺术内在精神,以审美的形式形成对现实生活的疏离和批判。

(三)艺术成为了抽象艺术家宗教般的精神追求。

抽象艺术追求的就是更大的精神自由,它不仅在视觉上给人带来惊喜,更重要的是它在精神世界里产生意义。人类永远珍视真、善、美,而真善美对人类的精神和宗教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艺术作为人类创作和鉴赏美的活动,确实同宗教有一种本质性的关系。道德与知识的事业应该被宗教与艺术所贯穿,从而孕育出全新的天地。在这些天地之中,人类应该并且也能够生气勃勃地参与和求索于其间。抽象艺术的追求与迷恋可谓执着与“固执”,艺术家视抽象艺术为“自我的宗教”。其实艺术和宗教的共通性就是运用想象的思维和创新的形象反映真实的人生和自我的精神存在,在自我的宗教中融入了艺术因素,在自我独唱的艺术中存在着宗教的因素、属性和特质。

就哲学和社会学而言,宗教和艺术本身是难分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不管是哪种艺术,其起源都与“神”之崇拜关系密切,而对“神”之崇拜正是宗教的肇始。只不过,对“神”的崇拜更多指向神灵,而宗教则更多指向人的心灵。艺术和宗教都是人类对自身进行心灵与精神控制的一种手段。只不过,宗教更具有劝说性甚至是强制性,而艺术多带有感知的教化与伦理色彩、精神释放。一般而言艺术最重要的是审美功能和愉悦功能等,但抽象的艺术更注重精神性释放的功能。抽象艺术是很好地将梦神精神的浪漫与酒神精神的激情完美结合。

艺术语言或语汇的功能不在于反映世界的表象,而应是像工具那样被艺术家用来对世界做出反应。研究这种特殊艺术语言符号就是认识人本身的过程。尽管这些并非是艺术家的专属责任,但抽象艺术家将绘画性语言符号的探索引向一个比较完整的回归人自身的路线,这的确是一种宗教化的行为了,一种以艺术为名义的宗教,或者说是艺术家的痴迷使这种特殊艺术语言符号宗教化了,当然这只是直指抽象艺术家自我本心的宗教。

一种艺术语言、语汇的语义应是一系列“构成规则”的系统,而以抽象艺术的绘画行为就是按照这种构成规则完成的行为。这样,其一切艺术语言行为都应当被看做由构成规则支配的语言活动,换言之,其一切艺术语言活动都属于构成性行为,构成规则决定了他用语言去完成的一切行为,这无疑是一种有着宗教意义的行为。

黑格尔认为宇宙是一个自我发展的、动态的整体,即精神,它遵循一套理性的方案,这套方案体现在绝对精神的三大要素里,即艺术、宗教和哲学中。艺术的特点是它要依附于直观的形式,即可感知的、具体的作品的形式而存在。而宗教和哲学的目的是透过纯粹普遍的概念来揭示真理。

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存在,其力求超越以往的一切,超越规则的束缚,达到解脱束缚和抵达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中国的当代抽象艺术必将在探索宇宙本质的终极目标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

相关文章

  • 艺术界为什么要反对杰夫·昆斯[图文]
    艺术界为什么要反对杰夫·昆斯[图文]

    杰夫·昆斯(JeffKoons)和妻子及他们的六个孩子杰夫·昆斯(JeffKoons)五岁的儿子EricKoons正在吹一只黄色的塑料玩具喇叭,而刚才还异常平静的艺术家立马发火了。“快停下来,”杰夫·昆斯(JeffKoons)说。“不许吹那只喇叭。”“这是我的,”Eric说。&...

    35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北井一夫:忍耐的目光[图文]
    北井一夫:忍耐的目光[图文]

    北井一夫(KitaiKazuo)的摄影展藏在人群之外,正如亦安画廊的建制——很窄的门脸,一道长走廊,引向一个隐蔽的空间。这次展览的照片尺寸不大,数量也不多,形式上依然是日本摄影师最爱的黑白影调,主要记录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与中国。北井一夫摄影展作品主要记录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与中国。北井一夫摄影展作品主要记录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与中国。2009年,在...

    96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网络热议朱新建水墨画:淫荡邪气还是揭露人性[图文]
    网络热议朱新建水墨画:淫荡邪气还是揭露人性[图文]

    《美人图》朱新建作□南京师范大学实习生高伶俐金陵晚报记者肖林近日,随着著名画家朱新建的去世,各种悼念性文章陆续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发表。短时间内,一场关于朱新建的艺术地位和作品价值的话题讨论逐渐升级,甚至在微博上掀起一阵“口水仗”。其中,言辞不乏犀利者。批评者认为,不少画界人士对朱新建赞誉过度,并评价其画“审美品位近乎春宫画的淫荡和邪气”。而赞...

    111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探究未来艺术走向[图文]
    探究未来艺术走向[图文]

    油画作品按照目前某些定义来说,只要是新鲜的,稀奇的,另类的,怪异的,看不明白的,看不懂的,或者传统遗留下来的一切,更或者世上所有的一切都得与艺术牵扯上关系的假大空了,这实在是这帮浑人又污又垢的产物了。他们从未理清过自己的思维,仅仅或者过分理性,或者过分感性的顺从着自己的情绪,犹如是靓女骂街,或者泼妇静坐,或者妓女站街的各显神通了,而且还名曰顺其自然的不可一世。当前社会运行的急躁,人们颠簸得晕...

    90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孙瀛洲:从古董商到文博大家[图文]
    孙瀛洲:从古董商到文博大家[图文]

    图为孙瀛洲像图片由故宫博物院提供故宫博物院接受私人捐赠文物始自1939年。迄今已有700多人次捐赠,捐献文物达3万余件,几乎涵盖了所有文物门类,蔚为大观。在众多捐赠者中,古陶瓷收藏家、鉴定家孙瀛洲先生所捐献的文物,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堪称首屈一指。为纪念孙瀛洲诞辰120周年,故宫博物院于2013年9月12日至2014年5月12日举办了“孙瀛洲捐献文物精品展”,借此展...

    48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鼠首兔首回归 圆明园其他文物在哪[图文]
    鼠首兔首回归 圆明园其他文物在哪[图文]

    大水法石鱼在西城区西单横二条时的场景。2007年,这对石鱼回到圆明园西洋楼大水法遗址上。图片来自《谁收藏了圆明园》,刘阳编著,金城出版社出版。圆明园鼠首、兔首回归中国,给这桩曾引发轩然大波的焦点事件画上句号。尽管这是件好事,还是要看到,圆明园十二兽首还远未聚齐。而其他流失在国内外的文物数量更是不能胜数。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的新书《谁收藏了圆明园》,就系统介绍了这些流散文物。借...

    132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聚焦艺术  直言心声——读《中国文艺发展态势丛书》8卷本
    聚焦艺术 直言心声——读《中国文艺发展态势丛书》8卷本

    《文艺大视野》封面一超摄年前逛北京潘家园古旧书市,发现有中国艺术报社去年底编辑出版的一套精美的《文艺锐批评(上、下)》理论书籍出售,后来我致电向老友、中国艺术报社国际通联部主任孟祥宁道兄索要此书,未料一周以后,他就快递了一套共7种8卷本、5.6公斤重的《中国文艺发展态势丛书》,着实让我大吃一惊。这套丛书,由中国艺术报社编、向云驹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的新书,被列为&ldquo...

    1907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藏云堂主林建军的艺术化人生观[图文]
    藏云堂主林建军的艺术化人生观[图文]

    林建军,莆风竹社副秘书长,工艺美术师,藏云堂雕刻艺术创始人,林建军精微透雕工作室创作总监,雕刻代表作品《羿射九日》、《香山九老》、《坐观云起》、《林苑献瑞》,沉香作品《八仙系列之泛槎》、《十八罗汉引佛》、《观音》、《风吹浮世》。林建军精微透雕作品文/特约撰稿徐谦人物名片>>>林建军,莆风竹社副秘书长,工艺美术师,藏云堂雕刻艺术创始人,林建军精微透雕工作室创作总监,雕刻代表作品《羿射九日》...

    104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善用国学之眼辨识书画收藏[图文]
    善用国学之眼辨识书画收藏[图文]

    吴昌硕作品《花卉册页》系列8中国书画是中国国学思想的视觉反映,中国国学是中国书画的灵魂。书画如何变,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中国国学思想。而我们一直在探讨的,收藏家要收藏什么?书画家要创作什么?从中国国学思想中都能得到答案。书画收藏成败取决“国学无论对画家,还是收藏家而言,国学对书画收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藏家,如果没有国学思想的指导,不会辨识出有价值的藏品;作为画家,如果没有认...

    984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潘公凯:曾成钢对中国传统雕塑现代转型的贡献[图文]
    潘公凯:曾成钢对中国传统雕塑现代转型的贡献[图文]

    鉴湖三杰(雕塑)曾成钢曾成钢是我的老朋友了,他是从中国美术学院调到北京来的。我在杭州中国美院任院长时,他是雕塑系主任,我因此对他是很熟悉的。曾成钢的特点是人很率直,很坦荡,也很真诚,我很欣赏他的这种性格。曾成钢对艺术充满了热情,为推动雕塑事业发展孜孜不倦。他到北京后在中国雕塑学会工作,随后又担任学会负责人,工作非常努力,成效显著。他对于中国雕塑事业在当代的发展做了很多努力,很有贡献。在雕塑创...

    84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摄影技术没有进步的6个原因[图文]
    摄影技术没有进步的6个原因[图文]

    摄影技术没有进步的6个常见原因摄影不是游戏,“升级”与经验值之间绝不是线性关系。有些人天赋异禀,可能初初拿到相机就能拍出非常精彩的照片,而有的人则不管怎么学习、升级器材最后都达不到所谓“摄影师”的标准,最不幸的是当这些人发现自己能力有限之后会立马“退烧”,浪费了时间和金钱。然而真相往往太过于简单而又残酷,升级的关键其实就在...

    65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胡文轩:没有画坏的画只有画不完的画[图文]
    胡文轩:没有画坏的画只有画不完的画[图文]

    胡文轩笔名一轩,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建中央画院院士、齐鲁宾虹山水画研究会会长、中国当代书画价格鉴定中心鉴定专家、中国慈善美术家、青岛大岳书画院院长。胡文轩诸学历代名家,以当代黄宾虹山水大师艺术思想为灵魂,又是贾文福门下高徒。胡文轩的画是“自然之性”、“内涵之神”形之于笔墨,看他的作品往往是被他的精神、气质、韵味所感动。10月20日,胡文轩历...

    85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艺术家菲利普·斯蒂恩斯专访[图文]
    艺术家菲利普·斯蒂恩斯专访[图文]

    图片资料当你每天所依赖的科技陷入了一团糟时你会做什么?与许多人变得沮丧或是扔掉机器不同,艺术家菲利普·斯蒂恩斯(PhillipStearns)利用这些错误来创作艺术作品——他创作了“计算机故障艺术”(glitchart),一种正逐步发展起来的艺术实践类型,科技上的小故障在其中得到了利用和夸大,产生了因其缺陷而变得有意思的作品。网络艺...

    189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清明上河图》的五大谜团:画中是春天还是秋天?[图文]
    《清明上河图》的五大谜团:画中是春天还是秋天?[图文]

    《清明上河图》是每个中国人都熟知的宋朝张择端名画。最近,云南大学教授苏升乾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清明上河读宋史》,引起人们对《清明上河图》的再度好奇和对张择端生存时代的关注。哪幅《清明上河图》才是张择端的原作?本来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有比较一致的意见,就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石渠宝笈三编本”为张择端原作。但近年来在对画作的宣传中,因为“石渠宝笈三...

    138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皇家十大把玩物件[图文]
    中国皇家十大把玩物件[图文]

    “把玩”既是一个名词,是古玩术语,指能握在手里触摸和欣赏的玉器雕件或核雕等。又是一个动词,握在或置在手中赏玩。“把玩”源于汉隋,最初是在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之间把玩,逐渐扩散到其他各社会阶层,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皇家十大把玩”,到明清两朝达到鼎盛时期。“中华文玩”之所以能在皇宫内和社会上层把玩成风,它的魅力酒在于通过把玩能够达到健身、养性、修行的效果...

    126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