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义绘画重在继承文化血脉
在“书家”、“画家”遍地的今天,像画家孟宪义这样耐得住寂寞的书画家实为少见,也实在难得。他用30余个春秋锤练笔墨,修心悟道,画作追求自然之美、生命之美,明丽高雅,清彻幽渺,笔墨空灵,构图简约疏朗,阐释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美学理论和人文思想。
求取生动淡雅风
作为著名花鸟画家霍春阳先生的弟子,孟宪义最早接触的绘画形式并非中国画,而是西方的油画,后来他渐渐意识到油画并非本土文化,学习油画看不清发展方向,最终决定学习中国的传统艺术。孟宪义说:“天赐机缘,1982年我遇到了霍春阳先生。霍先生对中国画以及中国花鸟画有独到的研究,在他的影响下,我走上了花鸟画的道路,跟着先生学了30多年”。
孟宪义笔下的花鸟画给人一种灵动静雅之感,这与他对中国画内涵的深刻理解不无关系。孟宪义介绍说,中国画讲求“六法”,而“六法”之一便是气韵生动,这就要求画家笔下的笔墨痕迹生动、活泼。“一幅画不能出现死笔、死墨,一旦出现就是败笔。前人提出,墨分五色:干、湿、浓、淡、焦。经过多年的绘画体验,我认为,墨分五色应该是一笔之中墨分五色,当水运载着墨在宣纸上流动时,所有的墨色就会出现变化了。这时,墨色的变化非常生动,同时构成画面物象的线条要有力量。但是这种力量必须有弹性,一旦解决了线条的弹性和墨韵的流动,也就意味着笔活了、墨活了。同时画面构图也需要有气场运行。在构图的开合上、画材的安排上解决气的运行问题,要舒气,而不可团气、悖气或散气。画中要有气的往复流动,让观者感到生命力的存在。越简单、洗炼的画面,包含内容越多,画作水平也就越高。沈石田的画很简约,霍春阳先生的画也很简约,而且内涵丰富,言简意赅,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绘画能表现一个人的情操、文化水准和道德修养。”孟宪义说。
朝闻道承文脉
恩师霍春阳先生的很多思想点拨都让孟宪义在绘画道路上受益匪浅,“读书可以让人修德、修心,变得有学养、有文化。中国画应该承载着民族文化的血脉,而这种文化血脉的形成需要多年的读书积累和情操陶冶。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绘画能够承载文化,画家用绘画语汇将对客体的认识和人的精神诉求表现出来。历来兰草一直是画家笔下的重要题材,兰草不张扬且姿态朴素,花朵虽不艳丽却有种沁人肺腑的清香,号称王者之香。这种秀内惠中的优秀品质,代表了君子作风,所以画家们爱将兰草作为君子的象征表现在画面上。”孟宪义说。
孟宪义用古人的四句话总结了对绘画的认识:1、“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2、“兴教化,助人伦;测幽微,穷神变”;3、“外师造化,中得心源”;4、“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这四句古语的内涵深刻:第一句话是苏轼的两句论诗名言,因为儿童受到生活经验与知识范围的影响,看画只能看到形的似与不似,而认识不到形以上更深一层的思想意义,这种见地是不可取的。绘画要解决的问题是精神层面的,这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了第二句话‘兴教化,助人伦’。这句话出自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强调的是绘画的社会文化功能,特别是道德教育的意义。经过绘画的陶冶,人们有了教养、文化,就懂得了道理、人伦。‘幽微’和‘神变’都是道的含义,人们通过绘画对道体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有些画家肤浅地认为,写生就是外师造化,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画家仅仅是再现模仿,而不是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那绘制的画作多是肤浅的。画家最终要达到的境界是唐代司空图在《诗品·雄浑》中所说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指超脱于物象之外,而得其精髓,意境超脱。”孟宪义说。
孟宪义简介
孟宪义,字庸宜,号六然居士,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天津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家学渊深,幼好丹青,临池不辍。转易多师,终归于霍春阳先生门下,1987年正式拜师,蒙恩师导引得晓绘画意理之堂奥。30余年来潜心笔墨修行,研习绘画理论,推敲章法立意。又得书画鉴定大师刘光启先生言传身教,受益匪浅,画艺日进,独步层楼。
孟宪义的作品多次在北京荣宝斋及京津等地参展,发表于报纸、杂志等刊物,被多家媒体报道。画作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还被中央电视台、广州白云机场及众多书画爱好者、收藏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