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宋史专家虞云国:苏轼《功甫帖》是伪作吗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育儿 点击 :

作者:虞云国文章来源:虞云国的博客

博主按:关于《功甫帖》的讨论正沸沸扬扬,从书法碑帖角度,不难提出其种种可疑之处。但从文献角度要找出铁证,证明安歧著录的原帖或苏富比的拍品属于赝鼎,却有一定难度。《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主编顾村言先生曾来邮咨询,2013年30日《艺术评论》摘要刊出了我的答复。以下是经过我修订的原文。

村言先生:

承蒙传来刘建业先生从文献角度对《功甫帖》的质疑,并垂询其真伪问题。拜读以后,感到仅以文献考证论,似仍难坐实此帖的真伪。兹据其所言各条,略陈管见。

其(1)云:“此帖见诸著录最早为清安岐。翁方纲,李佐贤等属于从安岐处得到信息,此前六百余年无人记载,缺乏流传依据。”此诚为最有力的怀疑理由,但也只是质疑而已,难以确证其为伪作。

其(2)云:“翁方纲考《宋史》,定此帖为苏轼36-37岁在杭州所写。显然有误,苏轼于熙宁初在杭州任职。其时宋朝没有‘奉议郎’这个官名。‘奉议郎’于宋初置,到太平兴国元年,为避太宗赵光义之讳,改为‘奉直郎’,直到元丰三年才恢复原名。期间110余年,宋无‘奉议郎’官衔,苏轼不会写出这个当时不存在的官名。”翁方纲所考肯定有误,熙宁间确实没有“奉议郎”的官衔。但其考证仍有值得推敲处。

“功甫”是郭祥正的字,现存其履历较详的记载见于《永乐大典》卷7894《临汀志》,其传云:祥正“熙宁间仕至殿中丞,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即挂冠,号醉吟先生。李伯时为之写真,东坡作赞。时方强仕,诸公交荐于朝。寻通判于汀,与守陈公轩相欢莫逆。……继摄漳州,忤部使者,陷以他狱,五年而后直。又号漳南浪士,稍迁朝奉郎、高要郡,复弃去,竟不出。有《青山集》行于世。”这段史料是考证苏轼有无可能书写“奉议”的推论依据。

其(5)云:“郭功甫在宋‘元祐’年间曾获‘承议郎’官衔,没有做过‘奉议郎’,苏不会连好友的官职都搞不清。”这是言之在理的,因据《临汀志》,功甫在熙宁间挂冠,其以“强仕”之年(即四十岁)复出应在旧党执政的元丰后期,《东坡外制集》里《郭祥正覃恩转承议郎制》应是功甫“强仕”之后所转的寄禄官阶。其(6)复云:“‘承议郎’在宋末为七品,‘奉议郎’为八品。郭功甫在获‘承议郎’衔前,任汀州通判,获衔后调任端州知州。官阶至少为七品,不可能被授八品衔。故也无获‘奉议郎’官衔之理。”这一推论也有道理,从元丰官制的寄禄官阶与官品来说,奉议郎为正八品,承议郎为从七品,朝奉郎为正七品,正是官品逐级提升的正常过程。也就是说,以正七品朝奉郎知端州(即高要郡)是功甫的最终官衔,功甫在通判汀州后确实没可能再屈就奉议郎的寄禄官阶。但值得注意的是,功甫在熙宁间以殿中丞挂冠,而其“强仕”蒙恩迁转的是承议郎,两段时间之间再无迁改的可能。而元丰三年推行新官制,原来旧寄禄官的殿中丞转换为新寄禄官恰是奉议郎,因此,功甫在元丰官制后至“强仕”之年的官衔正是奉议郎,苏轼倘在这一期间与其作别,书写“奉议郎”完全合乎情理,也与官制相吻合。也就是说,苏轼在熙宁间固然不可能写此帖,但倘若在元丰三年后至元祐前期书写此帖,文献上就不能推论此帖作伪。

其(3)从史讳学角度认为:“帖中的‘议’字,为宋太宗名讳。书写时应缺末笔。但帖中没有避讳,属‘欺君’。苏轼不会如此粗心大意。”诚如陈垣所说,“宋人避讳之例最严”,但其《史讳举例》所列宋讳有“义”字,而无“议”字。宋代虽确有同音避讳之例,但“议”字在元丰、元祐间似已毋须阙笔避讳,这有苏轼之弟苏辙之例足以为证。上海书店出版社版《宋元尺牍》160页载苏辙《致王定国承议使君尺牍》书影,其中“辙顿首定国承议使君”中“议”字并不阙笔。

其(4)云:“帖中‘苏轼谨奉别’文字,不符宋人信札自称的规矩。苏轼传世信札真迹,都自称‘轼’。从无自称‘苏轼’之例。当时的名人信札,自称也都不写姓氏,这是惯例,苏轼不会单在这封信札上破例。”我未遍观苏轼现存书札真迹,未敢断论其是否都不书姓(补注:后据村言先生告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东坡《次辩才韵诗帖》信札之末有“眉山苏轼上”的署款)。而宋代名人信札一般确实不自书姓氏,但“说有易,道无难”,恐怕也决非没有例外者。例如上引《宋元尺牍》92页《陈襄书尺牍》落款就直书“陈”姓;而122页《林希致刘君秘书尺牍》,落款也作“长乐林希再拜刘君秘书文几”。故而从署款姓氏上也只能质疑,似乎也不能证伪。

总之,从目前所知文献史料,还不能确证清朝安歧《墨缘汇观录》卷一著录的《功甫帖》就是伪作,因而从文献上也就不能坐实苏富比拍品的真伪。但是,安歧著录里说,他所见《功甫帖》“前后半钤四印”,而苏富比拍品上的印章却多出了好几个,这是令人起疑的。倘从这些印章入手,比较其印文与刀法,进行鉴别与考证,也许不失为考定该拍品真伪的一条可行线索。

以上所说,纯属私见,不敢言必,仅供参考。耑颂

研祉!

虞云国

2013年12月25日

相关文章

  • 王子璇:画笔跟随的是心灵[图文]
    王子璇:画笔跟随的是心灵[图文]

    《心照》是王子璇从一个歌手成长为一个艺术家十年的心路历程,也是王子璇学佛、画画、修行十年的心之映照。9月7日,王子璇继北京今日美术馆之后的第二个个展《心照》将在成都当代艺术馆登场,策展人是著名的女诗人翟永明。正如翟永明所说:《心照》是王子璇从一个歌手成长为一个艺术家十年的心路历程,也是王子璇学佛、画画、修行十年的心之映照。《心照》也照映出她心中的佛,从写实到半写实,直到“形&rdq...

    297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界里的派系[图文]
    艺术界里的派系[图文]

    图片资料在刚在自己博客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画廊主EdWinkleman谈论了发生在艺术界里的“对话”,这个朦胧的概念似乎包含了所有东西:从对审美趣味与当代艺术中正在发展的趋势的批判性谈话,到当前的艺术群体正被过滤为一批分离的派系(每个体系都以自身的利益为基础形成)。“对话对不同的人来说意味着不同的东西,”EdWinkleman写道。&ldquo...

    101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孙立新:靠写生积累画《广场欢歌》[图文]
    孙立新:靠写生积累画《广场欢歌》[图文]

    孙立新正在创作《广场欢歌》。本报记者李洋直达天花板的大铁架子上,整整齐齐排着许多40厘米×60厘米的油画写生作品,孙立新有些不好意思地把布帘子拉上说,这只是很少一部分——他原来的一间办公室已经被这些写生作品堆满了。孙立新是著名油画家、中国军事博物馆[微博]美术创作室主任。写生,是他自打学习绘画就养成的习惯。一开始,他并没觉得这有什么特别。从21岁由部队转...

    118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人民日报:林风眠与沈柔坚的友谊与创造[图文]
    人民日报:林风眠与沈柔坚的友谊与创造[图文]

    沈柔坚旧藏之林风眠《紫藤双雀图》枕流公寓在上海华山路上只有一个小小的门。若不是曾在书中读到,大多数人或许都不会在此驻足,也不会想到,这楼曾是李鸿章家族的产业,“金嗓子”周璇也于1932年在此安家,更不会去想这楼曾经见证过的如歌往事。枕流公寓原址为英资泰兴银行大班的花园住宅,后被李鸿章家族购得,其子李经迈拆除旧居,在原址上重建了这座西班牙样式的高层公寓,并引用&ldqu...

    128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画家朱宇刮起彩墨风沙[图文]
    画家朱宇刮起彩墨风沙[图文]

    画家朱宇作品古有墨分五彩之经验,亦有惜墨如金的画风,即“用墨亦如用色”。现今朱宇将“西方色彩”匀匀浇灌在中国水墨画的大传统上,如同在空中凝结了一层晶莹剔透的水珠,为中国大地的水墨意蕴折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万般花朵。中国画的内涵与形式是靠笔墨来表达的。如果不懂得笔墨,一切将无从谈起。笔主形,墨主韵;笔有笔法,墨有墨趣。在用笔和用墨方面,是中国画造...

    55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解读莫言瑞典之行服饰:细节倾诉中国情怀[图文]
    解读莫言瑞典之行服饰:细节倾诉中国情怀[图文]

    当地时间12月10日,2012年诺贝尔颁奖仪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图为莫言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握手致意近日,莫言赴瑞典领取诺贝尔文学奖,在公开场合共展示四套服饰搭配,其中,既有个人符号浓厚的印满篆体“莫言”的衬衣,也有中国传统服饰中山装,还有符合西方礼仪的燕尾服,秉承其一贯低调稳重个性,将民族文化与西方传统完美融合,获得外界一致好评。五...

    99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马欣乐:艺术家要怀有文化自信[图文]
    马欣乐:艺术家要怀有文化自信[图文]

    1999年冬,受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之邀为其所绘《驰骋风雪图》在2014首届大型国际精品书画展上,一幅《龙马精神万世不摧》的作品以其娴熟的笔墨技艺,鲜明的艺术风格吸引了现场的观众频频驻足。这幅精彩之作出自于当代著名画家和书画鉴赏家、美籍华人马欣乐之手。作为一位有着深厚功底的中青年国画艺术家,马欣乐曾师从黄胄、刘文西等多位绘画大家,作品从形式上到内涵,不仅传承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而且具有鲜明的时...

    104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专访姜洪:经济学者中岀色的书者[图文]
    专访姜洪:经济学者中岀色的书者[图文]

    经济学家、书法家姜洪2014年五月初,一次非公开的书法个展,让本次采访的主人公姜洪,在朋友中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更是让知书写书心书的众多书法家们由衷称赞,从此,也让姜洪有了除经济学家姜洪之外的另外一个身份——“书家姜洪”。艺术是打破物障后对内心的一种解说,书法是走进内心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姜洪老师的书法作品在数十年的坚持下形成了一种对生活,对心灵的...

    83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抢救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刻不容缓[图文]
    抢救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刻不容缓[图文]

    《图案集》第一集,第二册,雪花社1927年6月出版。封面为林风眠早期稀见作品。■专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超怎样才能建立起一座座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博物馆、美术馆,留下一批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和相关档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超在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访时,阐释了何为美术资源,以及保护美术资源的重要性,并描绘了一幅实现资源保护、文化遗产抢救,进而将中国近现代艺术遗产向公共文...

    128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视觉的“独白”——杭春晓眼中的黄丹[图文]
    视觉的“独白”——杭春晓眼中的黄丹[图文]

    黄丹的水墨让人过目难忘。绿水墨山,红粉纵马,无需专业背景,目之所及,心有所识。似乎,绘画的魅惑对她而言,就在这感官的澄明。确实,无论绘画承载怎样伟大的思想,它首先需要诉诸感官世界,以直接的视觉阅读释放生活的琐碎、具体。而这,正是黄丹试图面对的。那些与马嬉戏的少女,抑或那些亭台池石,总是编织着生存经验的直观性——稍带美学趣味的干净、透明,独享式的喃喃细语,并因此封闭了宏大逻...

    42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何勇的自我建设与更新[图文]
    何勇的自我建设与更新[图文]

    何勇作品修其身,养其性。书法艺术的创作应笔墨当先,“心不到则境不达,神不到则难入妙”。有句古话说的好,心正则笔正,笔正则有真在、正言、正语、正见、正精进。由此可以看出,心态才是最重要的。书法家的经历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看作品的时候我们能看见何勇的怎么心手相映,寄情传神的。何勇仕途的一次次的起步,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顽强拼搏进取的精神,以及雷厉风行的办事的作风,做...

    156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清芬逸珠 永存画史[图文]
    清芬逸珠 永存画史[图文]

    ■一代画人潘君诺草虫虽微细,《诗经》比兴,亦加寓意。自兹以降,历代画界多有名流。有趣的是,潘先生竟能模声虫语,作虫语交通,比前人更胜。逗蟋蟀不用丝草,而引之以声。晚年的潘先生画虫时,也常有不期之声,弟子闻虫鸣便四处张望寻找,他却一脸无状地说:“声音是我嘴里发出来的。”逗得弟子大笑。先生在画上题及“余儿时喜蓄蟋蟀,爱其鸣声而不使斗也。”草虫技法芦苇蝗...

    106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解密新工笔为何如此火爆[图文]
    解密新工笔为何如此火爆[图文]

    李洪涛《谧》系列之四徐累《向达芬奇致敬——天花》近几年,“新工笔”一词从美术界众多新生概念之中脱颖而出。如今,拥有成熟体系、大批艺术家的“新工笔”成为市场新宠,甚至出现精品一画难求的局面。从中国嘉德2012年首次推出“水墨新世界”专场到2013年保利香港秋拍中,“新工笔”代表...

    192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王福洲:漆彩流光的文化记忆——传统漆器髹饰文化初识[图文]
    王福洲:漆彩流光的文化记忆——传统漆器髹饰文化初识[图文]

    中国是漆树原生地、大漆的故乡,也是大漆髹饰工艺的发祥地。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漆器,曾经遍布先民生活的角角落落,以其千文万华的瑰丽,与丝绸、瓷器一样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的国粹,名闻天下。漆艺,更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胶着融会,不但在中国的音乐、建筑、文学、宗教、绘画等领域留下了文明的记忆,也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大红大黑的髹饰,引领中国审美趋向数千年,绵亘至今。深植于远古历史文脉的大漆...

    106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赵振川:长安画派不是实体是精神[图文]
    赵振川:长安画派不是实体是精神[图文]

    赵振川:“长安画派”不是实体,是精神■华商报:中国艺坛历史上有“三曹”、“三苏”,现在我们可以说有“三赵”——您的父亲赵望云先生,您和您的兄弟赵季平先生。在您看来,是什么样的家学氛围造就了这种现象?赵振川:父亲的爱好非常广泛,除画画外,他在音乐方面也很有天分。打小我就生活在一...

    144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