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资料
原标题:边界模糊的艺术世界
(文/张艺)
不久以前,拍卖行的注意力似乎一直在公开拍卖上,而展览和私下销售一直是传统艺术经纪人的领域。而近年来,传统艺术世界的边界似乎在逐渐消融,诸如苏富比和佳士得之类的拍卖巨头为了进军艺术零售业,开始增加其私下交易业务。
一些大的画廊也跟上了时代变化的步伐,在世界各地开设多个空间,开始提供和拍卖行一样国际化的作品,也会邀请一些一流的前博物馆策展人和学者组织一些奢华的、规模庞大的回顾展。而且在通常情况下,这些展览大部分的作品是从博物馆借展出来的,也并不会进行销售。
艺术家的基金会也找到了新的方向。沃霍尔基金会将在未来几年内通过佳士得拍卖行(很多还是通过佳士得的线上拍卖)来清空自己手上沃霍尔的库存。而罗森伯格基金会则在纽约的老切尔西区租下了一个空间举办一些由独立策展人策划的展览,这些展览并不会主要以展示罗森伯格的作品为主,而是经常展示一些试验性强的新作品,并通过这些新艺术家的声音来对罗森伯格的作品进行一番新的阐释,并将罗森伯格的作品和这些新艺术联系起来。
成为一个信息提供者似乎变成了一家博物馆的优先任务,他们提供的信息之多使得他们成为了一个线上出版商。2012年10月,大都会博物馆引入了一套新的系统:MetPublications,这套系统能够允许用户通过主题、关键词、出版物类型、藏品等方式来搜索多达600本画册、论文、博物馆的简报,以及140本绝版图书。大都会博物馆并不是唯一一家这样做的博物馆,全美国的博物馆现在都致力于把越来越多的学术内容和各式奢华的画册放到网络上,并免费提供给浏览者下载。
在艺术世界里,所有的传统边界都被打破了,艺术世界的规模增长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买家们的生活越来越机动,他们除了通过差旅来接触各地的艺术品之外,也大量的依靠网络,每个人都能获取到比以前更多的信息。
图片资料
拍卖行:小木槌之外的世界
私下销售业务现在已经成为了拍卖行增长最快的业务。拍卖行在之前仅仅将私下交易业务当成是自己每季大拍的附属业务。但慢慢的,他们从中看到了新的机会:私下销售在一年365天都能够开展,而不需要依赖于一年两次的大拍。
在2012年9月份,佳士得拍卖行将零售和拍卖行以一种令人诧异的方式结合在了一起,或者说以一种恶俗的方式。在纽约的亚洲文化周期间,佳士得拍卖行邀请其客户来到一个名为“客户休息室”的地方,而古驰(古驰和佳士得拍卖同属于法国富豪弗朗索瓦·皮诺FrancoisPinot)正在这一间可以鸟瞰洛克菲勒广场的大房间里展示自己的奢侈品。它们向这些客户提供香槟、零食等,客户则可以在里面选购古驰的手袋、行李箱、衣服和鞋。
抛开这次恶俗的推销,实际上苏富比和佳士得切入经纪人业务已有多年的历史了,早在1996年的时候,苏富比就买下了艾默里奇画廊(其在2010年已经关闭了),并在2006年并购了伦敦的诺曼大师画廊。同时,佳士得也在2007年的时候买下了鹿腰画廊——一家在纽约和伦敦都拥有自己空间的当代艺术画廊。
但是,最近这两家拍卖行都在自己的总部所在地开设了自己品牌的私下销售画廊。苏富比的S2空间开在了其位于约克大街的总部的2楼。而佳士得的空间则位于纽约1230大街的20楼,与其位于洛克菲勒广场的总部相连。和普通拍卖的展示空间相比,拍卖行的私下交易画廊显得更加亲切。它使得潜在的买家可以在一个隐秘的环境里近距离的欣赏一张作品,并不像在拍卖场那样面临这那种“机不可失”的压力。目前,佳士得在纽约有一个私下销售空间,并计划未来在伦敦和香港各开一间。同时,苏富比则在纽约、洛杉矶和香港各拥有一家S2空间。
这些空间会定期请一些专业的学者或策展人策划展览,而这些学者也并不会为在拍卖行这样一个商业平台里策展而感到不自在。他们反而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接触到大量的艺术家和艺术经纪人,以此来扩展自己在艺术圈的关系网。事实上,策展人对这种展览趋之若鹜。
拍卖行之所以决定拓展自己在艺术经济业务的疆域是因为他们有着一个良好的“基础设施”,他们的专家和代表们知道谁是富人,或者谁即将会变富,并且拥有一份综合性的藏家数据库,他们知道藏家们拥有什么,想要什么。这些都使得拍卖行将私下销售业务变成自己的核心业务成为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苏富比在2012年上半年的私下销售业务成交额为5亿136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5%;而佳士得则为6亿615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3%。
拍卖行私下销售的目标就是撮合买家和卖家进行交易,并且需要知道他们各自在寻找什么。他们会记录下那些没有买到自己心仪作品的竞标人,并帮助他们编制一份心愿单,当心愿单中的作品出现时,他们就会进行撮合交易。两家拍卖行都在扩大自己的销售团队,他们拥有自己的关系网和人力资源,还有着大卖场的优势:当一些卖家并不愿意在私下销售自己作品的时候,他们也能在卖场上以一个较低的估价为这些作品举行公开拍卖。两家拍卖行的最终愿望是,在十年之内使得自己的私下交易业务和拍卖业务齐头并进,使之成为拍卖行的第二个支点。
画廊:并不仅仅是销售
回顾展原来一直是博物馆的专利,但现在一些商业画廊也开始举办各种回顾展。坐落于纽约上东区的阿奎维拉画廊在10月23日举办了一场伟恩·第伯的回顾展,展示了这位91岁的艺术家创作的宽度。这里面当然包括大家熟悉的圆筒冰淇凌图案、棒棒糖图案等,也包括了他一些不为人知的风景画、人物画。这个展览的策展人是普林斯顿大学美国艺术的教授马丁·威尔墨丁。威尔墨丁是研究美国艺术的知名专家,以及华盛顿国家艺廊以及水晶桥美国艺术美术馆的董事会成员。这个展览展示了伟恩·第伯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油画、素描和版画作品。很多作品都来自于艺术家的工作室和家庭收藏,也有一些重要作品是从惠特尼美术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等7家主要美国博物馆借展的。
实际上,画廊组织一场大型的学术性展览是有其优势的,它们有自己的资源,而且也愿意在展览上花大价钱,反应也更加敏捷。它们可以在2个月时间内制作出一本精良的画册,而不像大多数博物馆那样,得花上1年多时间去进行筹划、融资。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主要博物馆运营经费紧张,这使得它们很少有能力去举办一场有大量作品需要从外面借展的昂贵展览,而只能更多的利用自己的馆藏去举办一些普通展览。这就给高古轩、阿奎维拉等“蓝筹”画廊的大型项目留下了空间。
今年3月份,现代艺术博物馆绘画与雕塑部首席策展人约翰·埃尔德菲尔德加入高古轩画廊,其宣称,他加入高古轩的原因不仅仅是那里经常举办一些令他羡慕的展览,还因为“当今博物馆的世界已经和原来很不一样了,画廊正在猛追,而且差距越来越小”。目前,埃尔德菲尔德正在策划一场关于17世纪到20世纪艺术家工作室的绘画展,并邀请了前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部的首席策展人皮特·格拉斯加入自己的团队,他负责将一些摄影作品加入到展览中去。
图片资料
当问到这些专业策展人对于在商业画廊策划展览的想法时,他们普遍认为:现在很多画廊的艺术经纪人甚至比博物馆的策展人还要认真,很大部分原因是,他们是用自己的钱来做这些工作的。埃尔德菲尔德甚至在思考如何使博物馆和画廊一同策划一个展览。
博物馆:出版人
博物馆的展览目录并没有什么新鲜的,但是一场展览结束后,这些博物馆基本上沦为了绝版画册的墓地。随着博物馆常规藏品的不断增长,其对公众提供实时更新、有深度的信息变得越来越困难,至少以传统印刷物的形式是这样的。现在,博物馆,尤其是大型的博物馆正在快速将自己变为一家电子读物出版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其它一些博物馆正在将一些绝版的画册以及一些相关的评论、杂志和说明上传至网上供人们免费下载。
盖蒂美术基金会策划了一个“盖蒂线上学术目录”的项目,并争取在5年时间内,改变美术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它集合了一大批著名的学术机构:芝加哥艺术学院、洛杉矶美术馆、沃克尔美术馆、华盛顿国家艺廊、旧金山现代艺术美术馆、西雅图美术馆、泰特美术馆、盖蒂美术馆等、盖蒂美术基金会资助它们将研究素材、录音和录像上传到美术馆的主页上。其项目负责人认为,博物馆必定会成为电子出版物发行商,而且每家美术馆都正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目标。
比如说,沃克尔美术馆就会将印刷出版物上的论文摘录出来放到网上,并尝试根据访问者的需求进行印刷。在明年早些时候,其会尝试将自己的永久藏品,诸如绘画、摄影作品、录像作品和行为作品全部以动态展示的形式放在其网站上。而洛杉矶美术馆则在自己的网站上开发出了一间“阅览室”,将其一些绝版图书以及相关资料放在上面,供人查阅,这个资料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通过盖蒂的项目,其线上出版将主要集中在荷兰绘画、欧洲艺术和东南亚艺术身上,到了明年,将会有2万张来自洛杉矶美术馆的高质量藏品图片供学者和访问者免费下载。
当然,盖蒂基金会的目的并不是通过线上出版来终结传统的印刷图书,而只不过是想通过电子书来拉动印刷图书的销售。
图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