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走势的四个特征

时间 : 04-13 投稿人 : 湉湉 点击 :

在最近召开的“艺术开启未来”高峰论坛上,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卫东详解了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的鲜明特征。“第一个特征,从现在艺术品几个板块来说,近现代书画和当代书画在2017年的时候是有明显的增长,相对来说,其他各个板块则保持一个平稳的规模。”李卫东分析称。具体来说,2017年,近现代书画成交额131.07亿元,较上年增长10.18%;当代书画成交额25.16亿元,较上年增长113.04%,增长幅度是所有门类之首。

李卫东表示,第二个特征,2017年是亿元成交的拍品最多的一年。亿元拍品方面,2011年曾经达到11件,此后逐渐下降,2013年、2014年只有一件,2017年成交亿元以上达到16件;第三个特征,就是中档拍品(100万—500万元)在2017年度表现突出,成交4853件(套),较上年增长22.58%。

第四个特征就是拍品的均价基本上保持一个态势,有稳定的增长,这体现了减量提质的趋势。2017年拍品均价达12.89万元/件(套)。

从区域来看,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仍是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的主要集中地。其中,北京地区成交额210.79亿元,占全国市场总成交额的67.88%,约占七成。“北京是文物艺术品拍卖的聚集地,占到70%左右的份额,香港另当别论,是自由港,国内外的拍卖行都在这里扎堆。春拍和秋拍,我们就去香港。”业内人士称。

相关文章

  • 这一代“传统派”艺术大家证明中国画的进步[图文]
    这一代“传统派”艺术大家证明中国画的进步[图文]

    潘天寿《记写雁荡山花图》(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裔萼今年适逢潘天寿诞辰120周年。包括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大型学术展览、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纪念座谈会等一系列纪念活动陆续在北京、杭州、宁海等地展开,回顾潘天寿先生的艺术贡献、文化贡献、教育贡献。在专家学者看来,以如此高规格的纪念活动来回望和纪念潘天寿这位“传统派”艺术大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派”曾经一度被视为保守甚至落后的代名词。事实...

    145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濑户内海艺术节教你如何艺术地栖居[图文]
    濑户内海艺术节教你如何艺术地栖居[图文]

    濑户内海——位于日本本州、九州和四国之间狭长的海域及海域上星罗棋布的岛屿,近年来渐成全球“网红”地,不是因为沙滩、海水,而是因为自2010年始三年一度的濑户内海艺术节。艺术的滋润,使得本已工业污染及老龄化严重的海岛展现出勃勃生机。2019年濑户内海艺术节前不久落下帷幕,在这个行至第四届的艺术节里,艺术的烈焰已从直岛、丰岛、女木岛、男木岛、小豆岛、大岛、犬岛蔓延到沙弥岛、本岛、高见岛、栗岛、伊吹岛、...

    107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陈迪和:到底什么是中国画?
    陈迪和:到底什么是中国画?

    陈迪和,方笔山水画创始人,国学理论学者。1962年生,湖北阳新人,湖北大学毕业,现任湖北省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江山行”画家组主席、湖北省书画研究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举办一个中国画展,成了一个山寨版。尴尬之余,就得回头来问一问:“到底什么是中国画?”也许这个问题很可笑,但确实没有多少人可以说清楚,因至今也没有一种确切的定义,好像是一个没定型或没成熟,一直在发展变化中的事物,这就...

    136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邵大箴:读曹瑞华写意花鸟画[图文]
    邵大箴:读曹瑞华写意花鸟画[图文]

    画家曹瑞华中国写意花鸟画作为一个传统绘画的重要画种,在其现代艺术发展中其独具的艺术审美价值是其他画种所不能取代的。中国历史上许多画家寄情花鸟,这与对大自然的崇拜与亲和有关,也与画家的追求有关。曹瑞华在其花鸟画创作中,学古而不泥古,致力于情理意像的融合,其作品既有传统笔墨情趣,又具现代审美意味和鲜明的个人风格,平静和韵,意态万千,给人一种直指佛心的感悟,尽展一花一世界的艺术魅力和丰富内涵。曹瑞华...

    182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馆阁书风今再现,宫廷兰竹竞芬芳——记书画家朱兆煜[图文]
    馆阁书风今再现,宫廷兰竹竞芬芳——记书画家朱兆煜[图文]

    书画家:朱兆煜上个世纪初,随着清王朝的没落,宫廷、皇权已经不复存在,然而宫廷文化却以种种其他形式得以延续,"宫廷画派"作为其中的最典型的经典被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代一脉传承着。以溥心畲为代表的"皇家"画一直以超乎常人的典雅清贵独秀于时,独秀于今。而宫廷画风以它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底蕴影响着师从溥佐先生学画的朱兆煜,这也注定他的一生与"宫廷画派"结下了不解之缘。朱兆煜作品张大千曾说过中国当代画坛只...

    106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古人爱橘 藏于书画之中[图文]
    古人爱橘 藏于书画之中[图文]

    橘,也称“桔”,无论取其偏旁或是谐音,都可使人联想到“吉”,往往有“大吉(桔)大利”之意,恰是古往今来秋冬应季的吉祥节礼。古人爱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有借橘托物言志的典故:诸如我们早已熟知的“晏子使楚”中有关橘树栽在淮南就是橘,而栽在淮北却变成了枳的“南橘北枳”的故事;或是真正将“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推至高峰的屈原的《橘颂》,通过对橘树俊逸动人的外在美的描写,转入对橘树内在精神的热情...

    81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艺术家向京:我从来不追求幸福快乐[图文]
    艺术家向京:我从来不追求幸福快乐[图文]

    展前焦虑,展后抑郁,这就是我的基本常态。我从来不追求幸福快乐。向京:1968年生于北京,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99-2007年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工作室教师,后搬回北京回顾展“唯不安者得安宁”开幕当天,向京以一身墨绿色长裙,蓬松短发的形象出现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现场,手握话筒时修长的手指引人注目,言行温和低调。“我的作品都是从我身上分泌出来的”,向京说,“作品可能反而比我本...

    74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双胞悬案[图文]
    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双胞悬案[图文]

    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局部,上海博物馆藏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古书画鉴定中,董其昌作品的真伪辨析是其中一个绕不开的重点与难点。传世董氏书画中不乏双包现象,其中最著者,当属上海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分藏的两本《烟江叠嶂图》卷。“澎湃新闻·古代艺术”前不久曾刊发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凌利中通过多年研究得出台北故宫博物院本《烟江叠嶂图》系清代收藏家高士奇临摹的文章,并引发反响,本文作...

    181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毕加索:三部影片背后的艺术大师[图文]
    毕加索:三部影片背后的艺术大师[图文]

    毕加索10月25日是毕加索的诞辰日。即使在出生后的第131年,这个从地中海太阳海岸走出的艺术家,仍然是个话题制造者。和毕加索相关的最近一条新闻发生在10月16日,这一天荷兰警方宣布,位于鹿特丹的康索现代艺术中心馆发生失窃案件,7幅画作被盗,其中就包括毕加索在去世两年前创作的《小丑泰德》。那么,当人们谈论毕加索的时候,人们在谈论什么?天才与伟大,现代艺术与立体主义,难懂与抽象,《格尔尼卡》与和...

    63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为艺术与信念坚守 为和平与繁荣赞颂[图文]
    为艺术与信念坚守 为和平与繁荣赞颂[图文]

    解读军旅艺术家罗田喜作品《2020.G20.抗疫一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艺术理念与时代意义文/欧阳俊华罗田喜1955年9月1日生于江西玉山1974年毕业于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中部(留校任代课老师)1976年1月入伍1985年3月——1987年3月攻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届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委员历任战士、(团、师、军、大区、总部)干事;海风出版...

    180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山月临窗近—— 读佘玉奇山水画[图文]
    山月临窗近—— 读佘玉奇山水画[图文]

    佘玉奇,江苏省南通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主持工作),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艺术专家库成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赏画与读书其实质并无分别,若具体而论,其异约略为:赏画先由感性以及诉诸感官,感觉而引起联想,终至理性而引发思考;而读书则需理性,及认真阅之,读而思之,久之,理性如盐溶于水,有味无形,积...

    132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激扬的水墨诗情 王涛的水墨人物画[图文]
    激扬的水墨诗情 王涛的水墨人物画[图文]

    艺术史表明,任何时代的艺术家,无一例外地都要打上特定的文化印迹,这一文化印迹既是民族的,也是地域的,又是时代的。我们总是在历史优秀艺术家的作品中,读出这种文化印迹,而且这种印迹又总是左右着艺术家作品的风格、形式、题旨、语言及艺术品位。古韵琴音30×93cm2008年从王涛所作意笔人物画来看,可以看出他的情趣所在与题旨选择的高度文化性。他的作品多以古代圣贤豪杰、名人逸士为题,如哲人庄子...

    47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金元宝:把笔耕耘吟不倦 灯窗苦读总为诗[图文]
    金元宝:把笔耕耘吟不倦 灯窗苦读总为诗[图文]

    时间,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穿过河边百年榕树苍翠茂密的叶子,落在米厂埠头的石阶上,与荡漾的水波、三叔吟诗作文的背影,凝成我记忆中的一段故事。在我们那个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拥有两千多人的古村落,三叔可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人物,书读得不多,但通晓韵律,精于诗文,颇有智者风范。(一)三叔,1943年生,已步入耄耋之年,大名金元宝,别署亦庐,号丰记后人,北白象镇金炉村金氏第十二代孙。族谱记载,金氏始祖自乐清翁垟...

    167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双人走笔多双响 秦汉力柔孰为寻[图文]
    双人走笔多双响 秦汉力柔孰为寻[图文]

    中国是书法的母国。书法自它始创的那一刻起,在非常漫长的一段时期内不断地演变着“书法”之法的各种各样的突破,就像人类婴儿的生长,虽然幼稚却对“成人”至关重要。中国书法的五体推衍,根本上说是书法之法的重大的颠覆性的改头换面,没有书法之法的“其命唯新”,篆、隶、真、草、行的五体切换应该难以发生。所以,最讲究“技进乎道”“游于艺”的中国恰恰是把书写行为称作书法的,而不像日本把书写视作“书道”,韩国把书写...

    56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回顾与展望 中国文化艺术之路[图文]
    回顾与展望 中国文化艺术之路[图文]

    上海博物馆“董其昌艺术大展”中,观众与唐代颜鲁公书法北宋苏轼《寒食帖》局部北宋黄庭坚《题苏轼寒食帖跋》一 重振中国文化主体性最近,我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后现代交锋丛书”之一的《达尔文与基要主义》。读了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金吾伦为这套丛书写的序及中国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治河的汉译前言,还有译者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张增一的导读。这些当代学界菁英,用心介绍...

    147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