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陈迪和:到底什么是中国画?

时间 : 03-17 投稿人 : 安安 点击 :

陈迪和:到底什么是中国画? | 美术观点

陈迪和,方笔山水画创始人,国学理论学者。1962年生,湖北阳新人,湖北大学毕业,现任湖北省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江山行”画家组主席、湖北省书画研究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陈迪和:到底什么是中国画? | 美术观点

中国人举办一个中国画展,成了一个山寨版。尴尬之余,就得回头来问一问:“到底什么是中国画?”也许这个问题很可笑,但确实没有多少人可以说清楚,因至今也没有一种确切的定义,好像是一个没定型或没成熟,一直在发展变化中的事物,这就是国人的悲哀了。把祖宗的东西弄丢了,把一个存在了几千年的东西搞忘了,是失忆还是真的文化断层了呢?

陈迪和:到底什么是中国画? | 美术观点

首先,我们从中国画的起源来看 “中国画,起源古,象形字,奠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一途。”古来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也就是说中国书画同源于文字,中国文字也就是汉字,汉字是象形字,象形就是图画,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完整的画。汉字由点线构成,按天地中分东西平衡、阴阳相锲八方均衡的原理布局,是力学的祖宗,也是哲学的始祖,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文字。按力学原理,唯一只有汉字既可以躺下,又可以站起来。每一个汉字不仅有独立的音、形、意,还有背后的“义”,具有独立的生命。如“武”就是“止戈”即“阻止战争”, “命”就是“人一叩”,即趴在地上叩首于万物,懂得敬畏才是“命”。“福”从甲骨象形文中得知是一个人抱着酒坛祭祀,酒是粮食之精华,古时最珍贵之物,要奉献出来,因此“奉献”才是“福”。从这方面看,中国书画都是以不同的点和线进行某种合理的布局,以描绘某种形态以表达某种思想内涵的。

陈迪和:到底什么是中国画? | 美术观点

其二,从中国画的基本工具来看,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三件法宝:毛笔、墨、宣纸,综合来看三件法宝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是变化的,即毛笔是软的,其状态是变化的,墨分五色也是变化的,宣纸上墨后也是变化的。这样看来,中国画并不是一门刻求于造型的绘画艺术,更多是通过绘画造型对笔墨变化进行一种合理把握,追求“天人合一”的艺术。齐白石说“似则俗,不似则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说的就是中国画追求的奥妙。如中医的用药,按两、钱计量,根据病情,用一种恰当的用量,则药到病除,良医也。中国画也是根据笔墨的变化,找到某种适度的形态,以来表达某种感觉和理念。因此中国画体现的不仅是描绘的物象,更多的是画家思想理念的本身,故有“万物造化、中得心源”、“胸有成竹”之说,“意识”是中国画的主体。

陈迪和:到底什么是中国画? | 美术观点

其三,从中国画的元素组成来看,中国画由诗、书、画、印等几个方面组成。“诗”并非一定要在画面上题上诗句,“书”也不一定要在画面上写上书法,而是指画面造景要有诗意,要崇高,美妙动人。而物景造形则要求是书法的笔法,要求变化无穷,而又恰到好处、浑然天成;“画”是画面形体,要求在似与不似之间;“印”也非独立于落款,而是在于均衡,补白,添彩而用,更要“印”的大小,形状,刀刻风范同画家气质,画面风貌吻配天成。这些说明中国画要求有很高的综合能力,单一的绘画造型能力只是其最基本的功力,而更多的是绘画造型以外的东西。自古以来,也有许多精于造型的绘画,但都被称之为“匠”,真正的中国画必须有书法.文学、哲学、伦理学以及自然、社会等众多综合功力。

陈迪和:到底什么是中国画? | 美术观点

其四,从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看,那就是笔墨了,笔墨是指画家用笔和用墨的形态和法道。画家通过笔墨形态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和理念,古有“画如其人”之说,因此笔墨形态是中国画的第一要素,对笔法和墨法的研究是画家的主要追求。因笔墨本身具有独立的生命性,承载着民族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理念,如书法用笔中“藏锋”,为什么要“藏”才美?因为要“收敛”不要“锋芒毕露”“富不露财、穷不短志”都是一种社会认知。古有“文以载道,画以载道”之说,“道”既是事物发展之规律,又是社会认知和智慧,画中之“道”多为笔墨之“道”,如中国画的一根线条,要求“一波三折”曲直、浓淡、粗细、枯湿、虚实等诸多变化,行笔要有轻重快慢之气。一根平直不变的线条,被称为“死线”。这种特殊的审美观正是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即变化和发展是事物的真谛。因此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胜不骄,败不馁”、“运去金成铁,运来铁成金”、“防微杜渐”、“莫看今日闹得欢,等到日后拉清单”等等都是相对变化的人生来说的。如中国画中两根相接的线,最好不要直接连上,而是稍微离开一点,叫“笔断意连”,其实生活中如建筑上就有“有缝对接”之讲,否则热胀冷缩就会出问题;人与人的关系亦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夫妻之间也要“相敬如宾”; 在为人做事上则是“说话不能满,做事不能绝”,都要留有余地。黄宾虹大师的山水画则直接“以点代线”,空灵、丰满、厚重、清雅。

陈迪和:到底什么是中国画? | 美术观点

其五,从中国画的结构法则来看,中国画不讲自然透视,有人说三远是透视法则,其实是布局原理,中国画在画面物象造景结构上只按笔墨关系处理,如以黑挤白,以白挤黑,以浓呈淡,以淡呈浓,以虚呈实,以实呈虚,以长呈短,以短呈长等等,通过相互映衬的笔墨关系原理来描绘物象的关系,这也是大千世界万物相克相生的自然法则,亦是对立统一的哲学原理。中国画的构图法则一般是“三角形”、“Z形”、“S形”。“三角形”依据的是“三点决定一个平面”的科学原理,在易学中“三”是万物之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足鼎立”,有“三”就有世界。“三”在中国画中是一个常用的基数原则,如点苔以三点为一组,画树叶竹叶以三瓣为一组,画石头以三面定形,画花草林木等等都以“三”为起。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事不过三”,“一个好汉三个帮”等等在生活中都是同一理念。一个家庭有“父、母、子”才美满,一个世界最少有三股力量才能和谐,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和审美理念。“Z形”和“S形”呈螺旋上升势,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也可视为多个“三角形”构图法,但要求相邻的两个“三角形”必须同边,同边才能相连一体。这是大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血源”关系是其存在的根本,中国社会一直以家族社会构成,如百家姓,实行异性通婚,既是科学繁殖,更是维系和平。古代有诸多战争通过“易婚媾和”的典例。和谐是社会最高理念。中国画中讲“穿插”,如 “相邻的两根线必须相交(延长线)”,平行线为“败笔”,三根及以上的线不能相交于一点,否则就是“死结”,这是一种科学的点线排列组合原理,同时承载了深厚的社会伦理,世界万物都是相连的,“有因就有果”、“有山就有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社会是一张网,必须有序的梳理,如果许多事物纠结于一处就会出问题,人与人之间要手拉手,互相关爱,“和”是社会之大美。

陈迪和:到底什么是中国画? | 美术观点

其六,从中国画的题材主题看:虽分山水、人物、花鸟,但都遵循一个“高、大、上”原则,“高”是高洁、高尚;“大”是大气、正气;“上”是至尊、至雅。这是我们民族精神,如山水画中“搜尽奇峰打草稿”,以“奇”“俊”“伟”“雄”等为美,花鸟画中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尽受人爱戴,因为梅花抗寒,菊花傲霜,兰花幽香,刚竹虚心,都是至高品质。当年齐白石在北京画界尽受排挤,尽管徐悲鸿抬举,乃受多人白眼,原因并非全是摆地摊出身,而是他破了中国画题材禁忌,如马桶,粪箕、老鼠、昆虫等等一些不入流的东西都搬到了画中,人称他下里巴人,不识高雅,最后还是给了他一个“大雅大俗”之名。中国画给予人的是最高的境界,至尊的理念,卓越的智慧,以净化心灵。有人把《易》经总结为三个字,即“上、止、正”,“上”就要积极向上,向前看,有追求,“止”就是有底限和准则,如“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正”就是道,要顶天立地,堂堂正正。中国画其实不仅是题材,笔墨、结构、意境,所有的一切,追求的应该就是这三个字。

陈迪和:到底什么是中国画? | 美术观点

这样看来,中国画不是一门纯粹的绘画艺术,因为它不以描绘物象本身为第一目的,更多的是通过描述物象的笔墨表达一种社会理念,表现的是人类的聪明、智慧、道德和伦理,以及对世界的认知和把握。如果从中西方绘画来看,西画是科学,中国画则是哲学;西画给予人形象感知,中国画则更多给予人理念的启迪和心灵的净化;西画讲技术,中国画讲功力;西画叫看,中国画叫品;西画是表现,中国画是传道;西画让人激动,中国画让人醒悟。

节选《中国画濒临危亡,打一场民族文化保卫战势在必行》

陈迪和:到底什么是中国画? | 美术观点

相关文章

  • 浅析活化美术馆馆藏的社会作用[图文]
    浅析活化美术馆馆藏的社会作用[图文]

    ▲江门市美术馆“井喷的年代——中国侨都(江门)1869—2019华侨华人美术历史文献展”展览现场2012年,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首次主办了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这项活动旨在充分展示我国美术创作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提升全国美术馆收藏研究水平,持续对美术创作发挥引导作用,并切实提升美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分享国家美术发展的优秀成果。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推出...

    29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艺术品收藏:坐上股市跷跷板[图文]
    艺术品收藏:坐上股市跷跷板[图文]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嘉德2015春拍上,李可染的《井冈山》, 以126500000元的高价成交。 均为资料图片长沙晚报记者 张辉东股市、房产、艺术品,是三大投资领域,股市火爆,艺术品收藏市场情况如何?记者从4月12日、5月17日湖南举办的两次春拍,以及北京、上海等地举行的春拍了解到,各地春拍都有一些叫得响的“硬货”,各地藏家照常赶赴一年一度的春拍之约,但春拍市场不理想。湖南市场由于基...

    140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言意象道——胡量大写意中国画欣赏[图文]
    言意象道——胡量大写意中国画欣赏[图文]

    胡量 一个画家风格的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借鉴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这个民族的审美品格。这种文化上的个性化首先表现在对世界的独特看待方式上,在艺术上表现为文化的独特抒写性。中国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写意传统,在中国画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曾经出现过象吴昌硕,齐白石,崔子范等在艺术上充满开拓精神和个性审美趣味的艺术大家。中国写意画精神是一个开放...

    114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画家汪智荣[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画家汪智荣[图文]

    画家简介汪智荣,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陇南市美术家协会顾问,河池书画院院长,副研究馆员。作品着重表现陇南风情、山水、花草,以人物、山水、花鸟见长。多年来坚守在陇南,立足本土,其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陇南市政府首届“万象奖”获得美术“金奖”,文学评论“银奖”(金奖缺),曾五次在省级和国家级美术展览中获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有百余幅作品在《美术观察》、《画界》、《国画家》、《美术报》、《中国书画...

    894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寅虎纳财 鸿虎齐天——著名画家沈风涛作品鉴赏[图文]
    寅虎纳财 鸿虎齐天——著名画家沈风涛作品鉴赏[图文]

    【艺术简历】沈风涛,祖籍湖南石门县人氏。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甘肃省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兰州金城画院顾问、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甘肃电视台主任编辑。画道法自然 蜜成花不见——访画家沈风涛记者在一个机缘巧合下认识了我省著名画家沈风涛先生,已过古稀之年的他看起来精神矍铄,甚至眼神里含着孩童般得清澈与率真。近日,记者拜...

    65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书信文化:从收藏变化看到信札价值[图文]
    书信文化:从收藏变化看到信札价值[图文]

    陈独秀写给胡适、李大钊的信朝阳区水碓子邮局副局长宁建:那时送信有温度无论书信文化何时兴起何时衰落,在城市中,有一个工种一直感受最深、最直接——邮递员。早些时期,一辆二八车、一捆报兜,每天骑行几十里,他们只为把书信和报纸送到千家万户。如今,二八车改成了电动车,承载无数家人思念的报兜却逐渐变成了一捆捆快递包裹和公函信件。日前,北京晨报记者专访了朝阳区水碓子邮局副局长宁建。从业邮递行业30余载,对于...

    148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走进姚小尧老师的书画世界[图文]
    走进姚小尧老师的书画世界[图文]

    【艺术简介】1945年生,河北青县人,现居北京。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少年书画艺术院名誉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艺术交流委员会委员兼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曾于1987年、1989年、1995年应邀出访美国、法国、日本、泰国等国家,并分别在华盛顿、...

    35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不要让当代艺术成为空中楼阁[图文]
    不要让当代艺术成为空中楼阁[图文]

    配图为臧坤坤作品《教化的意义》 90cm×130cm 亚麻布、丙烯、金、银色 2009年周晓上周末去三里屯PageOne书店参加了孙珈祺(祺四)新书《八卦艺术史》的读书分享会,该书以章回体的形式、泼辣的口吻,荤素段子并用,力求给读者描述一个真实、有趣、每个人都能看得懂的西方艺术史。整个分享会氛围活泼热闹,大多数观众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离场,祺四这个大大咧咧的北京姑娘也与中国文物报社新媒体部副主任...

    66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汪家芳|《上海》巨幅作品创作解读与感想[图文]
    汪家芳|《上海》巨幅作品创作解读与感想[图文]

    上海(国画)汪家芳时代造就了当今的社会,也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画家。对于艺术家及其创作而言,笔墨技艺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据此创作出体现一个时代风貌的精品力作。所谓“笔墨当随时代”。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40年的发展给上海这座被称为“魔都”之城灌注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40年间,我们戮力同心,又砥砺前行;40年间,我们与大时代相随相携。改革开放,春盈四海,潮涌东方。奋进中的上海,已...

    122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陕西民办博物馆调查:多数亏损运营[图文]
    陕西民办博物馆调查:多数亏损运营[图文]

    自从2000年以来,陕西省涌现出了不少的民办博物馆,总数已达到74家之多,这些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陕西省独特的自然和人类文化遗存,也丰富了公众的知识视野。然而在现实中,民办博物馆的生存运行却大都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来看记者的调查采访。旬阳县太极城民俗博物馆 资料图旬阳县太极城民俗博物馆位于旬阳县老城内的一条深巷中。2016年12月中旬,记者来到这家民俗博物馆时,发现里面冷冷清清,没有一位参...

    34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双人走笔多双响 秦汉力柔孰为寻[图文]
    双人走笔多双响 秦汉力柔孰为寻[图文]

    中国是书法的母国。书法自它始创的那一刻起,在非常漫长的一段时期内不断地演变着“书法”之法的各种各样的突破,就像人类婴儿的生长,虽然幼稚却对“成人”至关重要。中国书法的五体推衍,根本上说是书法之法的重大的颠覆性的改头换面,没有书法之法的“其命唯新”,篆、隶、真、草、行的五体切换应该难以发生。所以,最讲究“技进乎道”“游于艺”的中国恰恰是把书写行为称作书法的,而不像日本把书写视作“书道”,韩国把书写...

    56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焦宣洛:简说抽象主义绘画[图文]
    焦宣洛:简说抽象主义绘画[图文]

    图为部分中国抽象画家作品。朱德群作品华夏收藏网讯 二战以后,抽象主义绘画虽然都称为"非描绘性绘画"、"非主题绘画",但实际上呈现出的面貌是多种多种多样的,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依稀可以见到主题或物象,表达一定精神世界的"抒情抽象",或称"热抽象”,带浪漫主义倾向,代表是康定斯基,其它还有克利、麦基弗、格雷夫斯等。另一类是以点、线、面、纯色等为基本元素,没有具体主题和对象的"几何抽象",或称"...

    69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张大千与苏仁山:遥隔百年的翰墨因缘[图文]
    张大千与苏仁山:遥隔百年的翰墨因缘[图文]

    《人物四态》卷(局部) (张大千题)纸本苏仁山(清)苏仁山(1814 - 1850年)是清代后期的人物画家,兼擅山水,广东顺德人。因其僻居岭海,又性格怪异,不善交游,且享寿不永,作品传播不广,因而声名不显。虽如此,在晚清民国以来,他却出人意料地得到不少海内外藏家及艺术家关注,逐渐进入主流美术史视野。张大千就是一个对苏仁山产生浓厚兴趣的画家。上世纪30年代,张大千在北京城的东单古玩铺,看到一幅...

    64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韦宾[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韦宾[图文]

    艺术简介韦宾(1971-),本名韦兵。陕西咸阳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1998级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博士后。曾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博士生《中国画论》任课教授。学术研究以考据与疑古为主要特色。著有《汉魏六朝画论十讲》《六朝画论笺注》《唐朝画论考释》《宋元画学研究》《中国画学文献史略》,辑《明清别集画学文献类聚》等。在学术研究之余,...

    170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中国的芭比娃娃:北京绢人的历史渊源[图文]
    中国的芭比娃娃:北京绢人的历史渊源[图文]

    杜蓓和她的作品“绢人”亦被称为“北京绢人”,正名“绢塑”艺术,是绢的一种软变形工艺,是流传在中国民间的古老工艺技能,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近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绢人”第三代传人杜蓓接受中国文物网编辑的专访,向小编介绍了“北京绢人”的历史渊源。何为“北京绢人”?据杜蓓介绍,“北京绢人”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主要特征是以绢来塑性,制作原料十分讲究,如人物全身由上到下的服饰...

    79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