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毛泽东书法:越写越好,越写越草[图文]

时间 : 03-02 投稿人 : 薇薇 点击 :

毛泽东书法:越写越好,越写越草 | 艺术百科

毛泽东晚年的书法艺术,冠绝一时。而他一生,都非常热爱书法,关于这位伟人与书法的故事,讲起来也是脍炙人口。

毛泽东书法:越写越好,越写越草 | 艺术百科

一生爱书法

毛泽东8岁进私塾,对毛笔字的书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此与翰墨结下不解之缘而成为当代书法巨匠。早期的书法艺术即得力于钟王,在汉魏、隋碑、章草、晋唐楷书等前人碑帖的基础上下了较深的功夫,为他一生的书法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在指挥中国革命各个战略阶段之余,一直不忘他的书法实践,时常披览碑帖,从江西根据地到延安,毛泽东身边别无长物,却一直把晋唐小楷等他阅读临写过的法帖带在身边。他的书法成就在于狂草,来源于张旭、怀素。中年以后,形成了独到的个人风格:汪洋恣肆,跌宕起伏,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他的字,既充满激情,又有理性。

看他的草书,视线不由自主地受到牵引,随着他草书的线条、用笔,时紧时密,时快时慢。笼罩在他草书制造的“气场”中,就像在现实生活中被他的伟人风范所吸引一样。

毛泽东书法:越写越好,越写越草 | 艺术百科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来到江西永都县,贺子珍和父亲知他喜欢书法,习惯用毛笔起草文件和书写文稿,就经常给他购买笔墨砚纸准备着。毛喜欢用毛笔和铅笔。在江西和福建作调查和记录时他大多用铅笔,而起草文凭、书写材料时则一律用毛笔。毛对毛笔及墨、砚、纸“文房四宝”特别爱护珍惜。他常说:“我用‘文房四宝’要打败国民党四大家族”。

贺子珍也喜爱书法,她写得一手清秀俏丽的好字。她也非常喜欢毛泽东的书法,两人在江西结婚时,贺亲手做了一个多用挎包送给了毛。这个挎包用江西农村整幅蓝土布缝制,挎包有好多个用来装文房四宝的口袋。这个挎包跟着毛泽东走南闯北,他交待警卫员陈昌奉:“我到哪里,不吃饭、不洗脚也要先把‘文房四宝’摆放好,随时让我工作学习。”除了批阅文件,撰写文章,毛泽东一有空,就会抓紧时间练习书法。他说:“习练书法是很好的休息,是积极的消遣娱乐,也是养神健脑健身之法。”也难怪毛泽东特别喜欢这个快捷又实用的挎包了。

毛泽东书法:越写越好,越写越草 | 艺术百科

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四大家族

贺子珍经常和毛泽东一起切磋书法艺术,毛说:“字要写得好,就得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炼;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毛主张习字要有体,但不一定完全受一种体的限制,要兼学并蓄,广采博收,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风格特点,要能适用,雅俗共赏,才能引人入胜。

正如此,毛泽东学习书法过程中,研究学习的范围很广。红军长征时期他在遵义县北的娄山关,见一刻石碑上刻的“娄山关”三字不仅写得苍劲挺拔,而且石工刻得也如眼前峻峰峭壁,堪称佳作。毛在这块石碑前停留良久,感叹再三,他反复揣摩,不断用手比划运笔,嘴里说着:“可惜这碑不知出自哪朝哪代哪位名家之手啊!”他问陈昌奉等“‘娄山关’刻碑做什么呢?”同志们答不上来。毛泽东解释说道:“关乃要塞重地,是出入的通道,因此常以碑柱碑石为界,区分和标志地名”。还有一次部队到武夷关,在一座庙里见到许多书法造诣很高的碑文,毛也抽空研究它们。他说:“中国的庙宇也是书法胜地,许多古庙都有很有价值的书法作品,称得上是书法艺术的宝库。”

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同志都深深感受到,毛不仅自己酷爱书法,也非常希望大家都认真学习书法。他很关心大家的学习和习字。不少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调到前线或外地工作之后,给主席写信,毛泽东都要评价他们的字。他常常对身边的人说,谁的文化提高了,谁的字写得好了。

的确,毛泽东一生都没有和“文房四宝”须臾分开,他的书法造诣堪称一代大家。

毛泽东书法:越写越好,越写越草 | 艺术百科

毛泽东书法:越写越好,越写越草 | 艺术百科

谈论书法艺术多有心得

毛泽东的著作甚丰,惟对书法艺术的见解,却没有专门论述。但从他平时谈论书法的一些言论之中,还是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

一、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他说:“字的结构有大小、疏密,笔划有长短、粗细、曲直、交叉,笔势上又有虚与实,动与静,布局上有行与行间的关系、黑白之间的关系。你看,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的统一啊!既有矛盾,又有协调统一。中国的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呀!”

二、字要骨神兼备。他指出:“人有像貌、筋骨、精神,字也有像貌、筋骨、神韵。”因此,临帖,“最初要照原样写,以后练多了,要仿其形,取其神。”他说,“字和人一样,也有筋骨和灵魂。练久了,就会找到筋骨,写出神韵。”所谓筋骨,是字的形貌、气势和力量;所谓灵魂,是字的内质、神韵。古人的字,一般地说,北碑尚骨,南帖尚神。毛泽东则主张骨神兼备。

三、既广采博取,又独具风格。毛泽东说:“学字要有帖,学好后要发挥。习字要有体,但不一定受一种体的限制,要兼学并蓄,广采博取,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风格,才能引人入胜。”

这些书法理论,是毛泽东从借鉴古人的经验和总结自己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毛泽东书法:越写越好,越写越草 | 艺术百科

越写越好越写越草

毛泽东书法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时代可谓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多为楷书,字体工而有力,有些写得特别工整。

1921年到1949年,可谓第二阶段。在建党初期,特别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战火纷飞的环境中,他运筹帷幄,为使机要人员传达准确迅速无误,他起草的文电多是行(书)而不是草。三十年代字体清秀,字形略长,上下自左向右略有倾斜。1941年以后变为自右向左略有倾斜,如1941年致毛岸英、毛岸青的信及其前后起草的大量文电等。

1949年进北京以后,可谓第三阶段。这时,情况变了,条件好了,毛泽东除起草公务活动的文电外,还写了一千多封回复亲朋故旧和素不相识的群众的信。从中可以看到他的字越写越好,越写越草。然而,他的复信是视对象而别的,给高级民主人士、老先生、科学家、教授等的书信多为草书,有些写得非常之草;反之,对文化程度低的人,字都写得比较清楚工整。

毛泽东的书体,从学生时代到五六十年代有很大变化,这和笔有关系。新笔写的字笔锋更明显更突出。但主要还是他的功力和字体有变化。要观察毛泽东字体的变化,除从总体上看,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看他的签名。1943年以前“毛泽东”的“毛”字一般都是从上面下来,再这么一转,一笔写成。1943年以后,“毛”字写成四笔,先点三点,然后再竖弯勾。到1948年、1949年,又变了,从1948年2月他修改中央一个文件时写的几封信到1949年9月给宋庆龄或任弼时的信,“毛泽东”三个字中,“毛”字变化不大,“泽东”二字变化则很大。

50年代以后,毛泽东的字变得非常之好看,这和他那时的练字有关系。

进城以后,毛泽东的工作虽仍然十分繁忙,但客观条件比进城前好多了,可以看到历代书法家的碑帖,当时中办秘书室就专门为毛泽东购买书籍、收集字帖,收有各种碑帖达数百部。50年代毛泽东休息时书写了数百首古诗词,一首诗往往书写五六次,六七次,甚至十来次。他作诗词也多是书写许多次,且多为草书。毛泽东的书法最好的时期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例如他书写的诗词,给华罗庚、章士钊的信件等,都非常之美。看毛泽东手迹称得上是一种享受,看过后还是想看,每看一遍都受启发。毛泽东的书法深受读者们的喜爱。

毛泽东书法:越写越好,越写越草 | 艺术百科

毛泽东书法:越写越好,越写越草 | 艺术百科

毛泽东书法:越写越好,越写越草 | 艺术百科

毛泽东书法:越写越好,越写越草 | 艺术百科

相关文章

  • 著名书法家段俊平:中国书法的气韵与文化意境之美[图文]
    著名书法家段俊平:中国书法的气韵与文化意境之美[图文]

    我们知道,中国书画艺术的精神主要集中体现在气韵的流动及意境的创造上。追求气韵流动和意境之美是中国文化中文人墨客精神的共同目标。书法不是一个简单的技艺,而是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基本特征的一个载体,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典型产物,它的美学基础源于中国文化。在中国哲学中,“气”是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在中国哲学中认为人是由天地和宇宙的气构成的一个多维的整体,生生不息的宇宙之气是人的能量之源,也是主体生...

    151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为什么中国的老画家很少随身带着速写本?[图文]
    为什么中国的老画家很少随身带着速写本?[图文]

    中国传统画家绘画心理的运作过程是“概略表象”的运作过程,而西方传统画家从绘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具细表象”的运作过程。由此,写生在中国画的学习和创作过程中,就与西方绘画不一样了……西方是必须对着静物、模特,看一眼画一点。中国画家以往则主要是对程式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对程式的修正来达到直接表现特定对象的物(当然,20世纪以来受西方的影响,已不完全这样,这个变化不在本文讨论之内)。—— 潘公凯创作...

    80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施建中|受众变化与时下人物画创作观念之调整[图文]
    施建中|受众变化与时下人物画创作观念之调整[图文]

    按:此文为约稿也,刊于《当代中国画》2007年第5期,当时题为《时代的受众与人物画的观念》,现改回原题。十多年后回看此文,发现当下之情形较昔时更是等而下之,而深陷于消费主义的泥潭。不由一叹!此虽为旧文,但其观点于今犹有参考价值;虽专业而并不有趣,然有心者读之也会有所启发。一、一个被忽视的角度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关于中国画之现代发展问题的讨论(甚至是争论)一直是激烈而不断,其中有持悲观看法者...

    198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韩小平:笔歌墨韵绘山河[图文]
    韩小平:笔歌墨韵绘山河[图文]

    《曙光》韩小平出生于画圣吴道子的故乡河南省禹州市,从小对绘画情有独钟。其父亲是位军人,工作经常变动,少时的韩小平经常随父亲辗转迁徒于北京、西安之间,印象最深的是当年父亲将他们一家人安置在了靠近秦岭风县的一个小镇上。对大人而言,也许镇上并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但对于韩小平来说那是一个令他终身难忘的地方。秦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们都给韩小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对绘画产生...

    148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歙砚发展离不开传承与创新[图文]
    歙砚发展离不开传承与创新[图文]

    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程全明的砚雕作品安徽歙县七里头的徽州艺术品市场内有一个“犁石斋”砚雕工作室,主人叫程全明,是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从事砚雕22年,制作的砚台成千上万方,他的组合砚在全国各种大赛中摘金夺银。歙砚,全称歙州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歙县因此被誉为“中国歙砚之乡”。歙砚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程全明的砚雕作品1974年出生的程全明,歙县长陔人...

    901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海外文物回流是艺术市场的大头所在[图文]
    海外文物回流是艺术市场的大头所在[图文]

    皿方罍海外文物回流一直是近些年艺术市场的热点话题之一,无论是媒体,还是藏家甚至是博物馆都在热议,这也意味着海外文物回流蕴藏巨大的市场。但前几年持续的海淘购也让这一块市场积累下了许多问题。面对这一块不知还剩多少的“肉骨头”,它的未来前景该何去何从?丨“皿方罍”事件看海外文物回流热情丨在近些年的海外文物回流中,国宝“皿方罍”的回归绝对是最抢眼的案例之一。因为它的“身世”十分坎坷,几经波折。“皿方...

    156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孤寂中的理想[图文]
    孤寂中的理想[图文]

    倪瓒《渔庄秋霁图》(此作近期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第一次看到倪瓒的《渔庄秋霁图》是在一堂关于中国古代绘画史的课上,老师站在讲台上,一张张地播放着元代绘画的幻灯片,许多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在我的眼前闪过。突然间,这幅画吸引了我。图画给人的整体感觉是淡雅和空灵。仔细看画面的各个部分,上段是远景,描绘了是平缓而连绵的山峦,中段是中景,绘出了平静的水面,下段是近景,表现了在水中土丘上几棵参差的松树。安静、空...

    112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乾隆时期的粗制滥造使画珐琅日趋衰落[图文]
    乾隆时期的粗制滥造使画珐琅日趋衰落[图文]

    康熙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康雍乾三朝的鼎盛诞生了瓷胎画珐琅装饰艺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给材料成本高昂的珐琅艺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瓷胎画珐琅装饰艺术也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伯达研究认为:“从晚清的大批遗物来看,在器体庞大、粗制滥造方面确实扩大了乾隆时期的弱点,画珐琅终于走入歧途,日趋衰落。”康熙画珐琅弱点是质料不佳...

    26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汪寅仙:规避紫砂投资风险首看作者[图文]
    汪寅仙:规避紫砂投资风险首看作者[图文]

    汪寅仙14岁便开始学习紫砂陶艺,好学精进,17岁已成为紫砂工艺厂的辅导老师。数十年的创作经验,使其拥有精湛的制壶功夫和对紫砂泥性透澈的了解,至今作品已逾百件,常获选为国家礼品,出国参展并受国家博物院收藏。在紫砂壶投资不断升温的市场背景下,汪寅仙提醒投资者,并非所有紫砂壶都具有较好的升值潜力,因此收藏一把紫砂壶首先要对其作者的艺术态度、水准、作风作全面的了解,方能尽可能地规避投资风险,从而将紫砂...

    89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珠宝玉石产业创新:热议下的冷思考[图文]
    珠宝玉石产业创新:热议下的冷思考[图文]

    这两年,珠宝玉石产业结束了30多年的高增长期,一头扎进了产能过剩、品牌同质化严重的尴尬期。连众多珠宝巨头也因成本高企、销量下滑,纷纷选择关店以减少损失。面对市场疲软,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意愿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珠宝企业也在纷纷寻求突围。例如,针对目前90后主流消费群体创造多元化的消费模式,以及在“互联网+“模式下的业务创新。然而在这些看似热闹的“创新潮”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注意的问题,一旦...

    95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李振[图文]
    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李振[图文]

    李振,男,1986年出生,山东博兴人,本科研究生均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作品先后参加国家文化部主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国家文化部主办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国家重大历史题创作工程,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第 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军美展,建国60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全军美展,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展,“心系汶川”全国美术特展,...

    146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岁朝图里的“年味”[图文]
    岁朝图里的“年味”[图文]

    李士达《岁朝村庆图》岁朝指阴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旦。古代的文人画家多以“岁朝图”为名,描绘各地过年的风土民情。明代画家李士达的《岁朝村庆图》(见图)描绘的是山村浓浓的年味。这件画作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纸本设色,纵132.9、横64厘米。画面充满欢快喜庆、吉祥如意的热闹景象。李士达,字通甫,号仰槐,江苏苏州人。明万历二年(1574)进士,工画人物、山水。他的画常借作品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描...

    681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玛琳·杜马斯:图像的负累[图文]
    玛琳·杜马斯:图像的负累[图文]

    作为一名观念艺术家,同时也是一名画家,杜马斯将照片转变为人物肖像绘画,重拾其应有的生命力,将残酷冰冷的现实赋予新的情感。——BEN LUKE影子般的人形:《寡妇》(The Widow),玛琳•杜马斯笔下赤裸着胸脯的波林•卢蒙巴(首位民主选举产生的刚果民主共和国首相之妻) (图:玛琳•杜马斯)我希望人们关注更多的是绘画赋予图像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源于图像本身——玛琳·杜马斯(译者注)玛琳•杜马斯...

    150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中国艺术品市场新拐点到来了?[图文]
    中国艺术品市场新拐点到来了?[图文]

    一件刷新了艺术家个人世界拍卖纪录的书画作品,无疑成为了2017年上半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最大亮点。6月19日,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拍卖会中,黄宾虹晚年创作的《黄山汤口》从7200万元起拍,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3.45亿元的价格被来自山东某新能源汽车集团的李姓新贵藏家收入囊中。该作品上一次露面是在2011年的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当时成交价为4772.5万元,6年间价格涨幅惊人...

    51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从状元到宠臣 乾隆最欣赏的人为何作品能卖上亿[图文]
    从状元到宠臣 乾隆最欣赏的人为何作品能卖上亿[图文]

    钱维城《富春秋色》(局部)自古以来,中国画中的艺术家多数都命运不济、官运坎坷。但在乾隆时期,有一位“状元画家”,他一路官至画苑领袖,是乾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他的创作集诗、书、画为一体,使他成为了乾隆时期最受倚重的文臣之一。屡创天价的文人画巅峰2018年4月3日,香港苏富比2018年春拍“钩沉帝宝——钱维城 《台山瑞景》”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槌。在持续40分钟的激烈竞价之后,钱维城作品《台山瑞...

    166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